西南财经大学期末政治经济学试题2011第二学期(第二套)

更新时间:2023-11-04 1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光华园 http://ghy.swufe.edu.cn/

光华园学习网 http://ghy.swufe.edu.cn/study09/

西南财经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全校各专业本科2010级

学 号 评定成绩 (分) 学生姓名 担任教师 《政治经济学》期末B卷考试题 (第二套题) (下述第一——三题全作计100分,两小时完卷) 考试日期: 试 题 全 文: 遵守考场纪律,防止一念之差贻误终生。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这句话——“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生产关系本身。 4、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关于包容性增长理念 自20 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单纯强调极化涓滴增长→基础广泛的增长→益贫式增长或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包容性增长的逻辑演进,以及减贫战略和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各国关于发展本质问题的认识,为包容性增长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首先,需要提到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1971年,丹尼斯·古雷特(Dennis Goulet)指出,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发展人的能力。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 森(Amartya Sen)则指出,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和权力。根据这类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类发展概念,并从1990年起发

布《人类发展报告》,比较和评估各国的发展状况。

其次,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生存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最后,关于公平发展目标的新共识更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追求公平本身是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该报告区分了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道德和伦理来看,给所有人提供机会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从工具作用看,创造人人平等的机会将有利于发掘经济增长的潜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否则,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低效使用,也可能降低制度和政策的质量、破坏社会和谐、增加社会冲突。世界银行认为,只要机会和过程公平,人们往往倾向于认同或接受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均等。因此,世界银行特别强调机会公平,同时也主张避免结果严重不均等造成的极端贫困。(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 材料二:包容性增长=共享增长+社会包容

根据亚行(ADB)的研究报告,包容性增长关注创造经济机会和确保人们公平地获得机会,那么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要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会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受益,以实现公平合理的共享式经济增长。

从政策选择来看,包容性增长战略应该摒弃以往的GDP导向增长方式,注重实施以创造生产性就业机会为导向、促进民生发展的增长政策。对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增长政策的重点在于消除贫困、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从政策重点来看,需要改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加快国内经济、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发掘市场潜力,推动三个重要的经济转型——从多样化向专业化生产转型、从简单依赖储蓄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与投资向依赖能力的创新转型、从依赖简单劳动向高技能劳动转型。政府的作用就是消除市场引发的障碍和扭曲、改革制度约束和纠正政策偏差,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加大物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构建制度能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护产权制度、维护法律规则和市场更好地运行。

实施包容性增长战略另一方面的政策选择则是促进社会包容性,确保公众公平合理分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政府至少应在三个领域实施公共政策干预:

第一,投资于教育、健康卫生和其他社会服务以提高人们的能力。这一领域存在较强的外部性,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政府的作用在于确保这些社会部门投入足够的资金、提供有效的制度能力和政策框架以及良好的治理。当公共品供给不足时,私人部门可能会介入

卫生保健和教育服务,由此引发许多问题。由此,社会服务的公平获得既需要供给政策确保有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也需要配合需求政策以避免败德行为。

第二,社会包容性需要良好的政策和健全的制度。如果人们不能获得合理的报酬、产权得不到保护、难以获得所需的生产要素,那么就业机会就难以在社会均等地获得。这就意味着社会公正出了问题,在其背后要么是糟糕的政策在起作用,要么是治理机制出了毛病,要么是制度安排或市场机制不太健全。由此,政府的作用就在于矫正这些制度或政策的扭曲,倡导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

第三,社会包容性还需要政府提供社会安全网,为最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保障,以减轻外部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低收入和弱势群体而言,当面临疾病、宏观经济危机、产业重组和自然灾害时,社会安全网是必需的。社会安全网一般泛指政府主导形成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保障。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就业保障、各种社会保险(失业、工伤、健康和养老等保险)、各种救助和儿童保护等,是社会安全网应特别予以关注的建设内容。(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10年10月19日) 材料三:贫困内涵的深化 国内外对于贫困内涵和影响因素的认识,经历了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的深化过程,把贫困内涵从货币范畴扩展至非货币范畴,并逐渐揭示出贫困发生的本质根源(参见下表)。 贫困类型 收入贫困 能力贫困 权利贫困 贫富不平等状况日益收入水平低下、饥饿、贫困特征 营养不良、饮用水不安全、基本卫生服务缺乏等 贫困问题累积和持续贫困顽固存在 加剧,长期贫困问题严重,而机会不平等是导致结果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 绝对收入贫困:从物质缺乏角度关注生存从能力和权利缺乏角度关注财富分配不平等 相对收入贫困:从能力和资源缺乏角度关注基本生活需要和社 从权利缺乏、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角度关注机会不平等 贫困内涵 需要

会平均生活水平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ADB)和世界银行(WB)各年发展报告。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试归纳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内核与主要特征。并说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念有何不同?(10分)

2、试分析贫困内涵的深化趋势与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关系。(8分) 3、结合国情,谈谈包容性增长战略对中国“十二五”时期反贫困战略的启示。(12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怎样理解产权?为什么说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2、试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质。

第二套题(B卷)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含义(4分) (2)两者的联系(3分)。 (3)两者的区别(3分)。

2、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这句话——“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1)经济科学的研究与自然科学不同,需要用到抽象法(2分)。 (2)自然科学可以借助于显微镜、化学试剂等实验手段,对自然现象的本质联系做直接观察。而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依靠抽象的思维能力(3分)。

(3)要做到科学的抽象,首先必须收集和占有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运用抽象力对实际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发现它们的内在的各种联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3分)。

(4)我们在研究、认识经济问题时,切忌只看表面现象。只有在抽象出各种经济范畴并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后,才能正确地建立起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分)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生产关系本身。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的含义与分类(2分)。 (2)资本主义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生产了商品和剩余价值(2分)。

(3)在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体现(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