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伦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5 15: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伦理学(十八)

1行为为了达到的行为结果叫做:

? A、行为目的

? B、行为手段

? C、行为结果

? D、行为过程

正确答案: A

2属于伦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知

? B、情

? C、意

? D、行为

正确答案: D

3伦理学所研究的人性是指一切人性。

正确答案:×

4属于伦理行为的有:①为己利他②利他以害己③损人利己④自我牺牲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5受利害意识支配的行为就是伦理行为。正确答案:√

6伦理行为是受利害意识支配的行为。正确答案:√

7伦理学研究的人性是一切人性。

正确答案:×

8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是?

? A、性

? B、幸福

? C、善

? D、欲望

正确答案: A

9哪一项不是人的行为构成要素?

? A、目的

? B、手段

? C、过程

? D、原动力

正确答案: C

新伦理学(十九)

1无论何时,无私奉献都具有正价值。正确答案:×

2理智是人行为的原动力。

正确答案:×

3《怎么办》是谁的小说?

? A、托尔斯泰

? B、高尔基

? C、陀思妥耶夫斯基

? D、车尔尼雪夫斯基

正确答案: D

4不属于无私奉献的行为是哪一项?? A、为他利己

? B、为己利他

? C、完全利他

? D、害他以利他

正确答案: B

5为己利他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正确答案:√

6认为人可以无私的有: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韩非子

正确答案: C

7属于害己以害他的行为是:

? A、偷盗

? B、吸毒

? C、自杀

? D、他杀

正确答案: C

8人的行为原动力在于?

? A、欲望

? B、理智

? C、幸福

? D、善良

正确答案: A

9人体炸弹是一种目的无私、害己害他以利他的行为。正确答案:√

10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动力?

? A、欲望

? B、善

? C、无私奉献

? D、为己利他

正确答案: D

11哪一项是手段的动力?

? A、欲望

? B、目的

? C、过程

? D、结果

正确答案: B

12需要是引发人的一切行为的直接原动力。

正确答案:×

新伦理学(二十)

1赞同“爱是自我对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有:①弗洛伊德②爱尔维修③休谟④洛克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2与别人发生同样的情感,这样一种情感就叫做怜悯心。

正确答案:×

3人的行为目的可以无私利人,但产生目的的原动力却只能利己。

正确答案:√

4爱导致无私行为的链各个中介是:①同情心②怜悯心③报恩心④执著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 C

5对于有意给予自己快乐和利益的人也有意地给他以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叫做_。

? A、同情心

? B、怜悯心

? C、慈悲心

? D、报恩心

正确答案: D

6同情心就是与别人发生同样的情感的心理。

正确答案:√

7怜悯心不是同情心。

正确答案:×

8产生爱的目的的根本原因?

? A、善良

? B、同情心

? C、利己

? D、报恩心

正确答案: C

9人的道德境界不同取决于?

? A、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

? B、后天习得

? C、意志

? D、本性

正确答案: A

10爱导致无私行为的中介是?

? A、为己利他

? B、善良

? C、无私奉献

? D、同情心

正确答案: D

新伦理学(二十一)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谁的名言?? A、孟子

? B、荀子

? C、老子

? D、孔子

正确答案: D

2“内圣外王”的“外王”指什么?

? A、当王

? B、仁

? C、立己

? D、尊礼

正确答案: B

3“夫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是谁的名言?? A、孟子

? B、荀子

? C、老子

? D、孔子

正确答案: A

4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正确答案:√

5美德是人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

正确答案:×

6探索了人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的是?

? A、基督教

? B、康德

? C、儒家

? D、墨家

正确答案: C

7哪一项是一个人最大利益之所在?

? A、道德

? B、欲望

? C、善良

? D、美德

正确答案: D

8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

正确答案:√

9哪一项是安身立命之本?

? A、道德

? B、美德

? C、善良

? D、欲望

正确答案: B

10无私利人行为的动机是人所固有的做一个好人的需要和欲望。正确答案:√

新伦理学(二十二)

1人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源于道德感和爱人之心。

正确答案:√

2《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谁?

? A、摩尔根

? B、达尔文

? C、孟德尔

? D、赫胥黎

正确答案: B

3“人都是为自己的,没有无私的行为”属于:

? A、利他主义

? B、利己为他

? C、利己主义

? D、利他为己

正确答案: C

4下面的人中属于利己主义的是:

? A、孔子

? B、康德

? C、孟子

? D、车尔尼雪夫斯基

正确答案: D

5手段和目的可以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

6无私利人的行为的根本的非目的原动力是?? A、为己利他

? B、利己

? C、无私奉献

? D、无私利他

正确答案: B

7目的害他行为的动力?

? A、损人利己

? B、利己

? C、恶

? D、恨

正确答案: D

8哪一项不属于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的内容?? A、目的害人

? B、目的害己

? C、目的利人

? D、目的利己

正确答案: C

9手段和目的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

10无私利人行为的根本目的还是为自己。

正确答案:√

新伦理学(二十三)

1复仇的目的是利己的。

正确答案:×

2嫉妒心能导致目的害人行为。

正确答案:√

3什么会引发造成自毁的目的害己的行为?? A、复仇心

? B、仇恨

? C、嫉妒

? D、自恨心

正确答案: D

4他人有意的给予的痛苦和损害的心理反应是:

? A、复仇心

? B、仇恨

? C、嫉妒

? D、自恨心

正确答案: B

5能反映出人的嫉妒心的是:①出头的椽子先烂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③土堆于岸,流必湍之④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6恨人的心理机制是通过嫉妒心和复仇心实现的。

正确答案:√

7哪一项是嫉妒心造成的后果?

? A、剥夺被嫉妒者的优势

? B、劣势变成优势

? C、战胜他人

? D、剥夺自己的优势

正确答案: D

8哪一项是人类最坏的纯粹的恶?

? A、目的害人

? B、手段害人

? C、嫉妒心

? D、复仇心

正确答案: C

9嫉妒心的来源是不合乎情理的。

正确答案:×

10目的害己行为的原因是?

? A、自恨心

? B、利己

? C、恨人之心

? D、利他

正确答案: A

新伦理学(二十四)

1能够导致目的害己行为的是:

? A、自卑心

? B、内疚感

? C、自恨心

? D、全都是

正确答案: D

2因自己损害他人而造成自己良心痛苦的心理反应是:①内疚感②负罪感③复仇心④自恨心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正确答案: D

3目的害己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原动力。

正确答案:×

4每个人都有做好人的道德欲望。

正确答案:√

5“罗锅只有坟墓才能医治”是谁说的?

? A、列宁

? B、斯大林

? C、丘吉尔

? D、罗斯福

正确答案: B

6痛苦是对欲望、需要得不得满足的心理体验。

正确答案:√

7负罪是对自己干了缺德的事的心理反应。

正确答案:×

8弗洛伊德时代神经病患者最主要甚至唯一的原因是?? A、精神错乱

? B、心理疾病

? C、内疚感

? D、负罪感

正确答案: C

9哪一项不是目的害己的原因?

? A、内疚感

? B、负罪感

? C、自卑心

? D、恨人之心

正确答案: D

10不能使人奋进向上的是?

? A、自尊心

? B、自卑心

? C、自信心

? D、上进心

正确答案: B

新伦理学(二十五)

1自爱是对自我成为快乐之因的一种心理反应。正确答案:√

2对自己人格自我、行为自我的爱叫_。

? A、自卑心

? B、自信心

? C、自恨心

? D、自尊心

正确答案: D

3小说《热爱生命》的作者是谁?

? A、王尔德

? B、杰克?伦敦

? C、马克?吐温

? D、狄更斯

正确答案: B

4列宁死于哪一年?

? A、1921年

? B、1923年

? C、1924年

? D、1925年

正确答案: C

5哪一项不是一个人有目的利己行为的原因?

? A、求生欲

? B、自尊心

? C、自信心

? D、自爱心

正确答案: C

6人类最根本的善,人类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源泉之一的是?? A、自爱心

? B、自尊心

? C、自信心

? D、进取心

正确答案: B

7哪一项是儒家的极端?

? A、佛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正确答案: D

8求生欲是对生命的爱的心理反应。

正确答案:√

9本质先于存在。

正确答案:×

新伦理学(二十六)

1进化论认为,一切本能都来源与后天获得。正确答案:√

2根本上讲,一个人最爱的是_。

? A、父母

? B、自己

? C、子女

? D、伴侣

正确答案: B

3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无私。

正确答案:√

4“每个人都渴望永生”是谁的观念?? A、泰勒斯

? B、色诺芬

? C、康德

? D、柏拉图

正确答案: D

5一切宗教的终极源头是?

? A、永生

? B、仁爱

? C、欲望

? D、道德

正确答案: A

6每个人的恒久伦理行为是?

? A、为子女

? B、为父母

? C、为自己

? D、为他人

正确答案: C

7爱是无私利人的原动力。

正确答案:√

8自爱有时可以少于爱人。

正确答案:×

9伦理行为目的定律,最重要的人性定律是?

? A、博爱

? B、爱有差等

? C、众生平等

?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正确答案: B

新伦理学(二十七)

1“人对于他的原动力恒久来说必定是相符的”是谁提出的命题?? A、弗洛伊德

? B、马斯洛

? C、荣格

? D、尼采

正确答案: B

2不符合弗洛伊德观点的是:

? A、人是恒久为自己偶尔为他人。

? B、本我是行为的原动力。

? C、人的精神是完全自由的。

? D、恒久看来自我是听从本我的。

正确答案: C

3《耕柱篇》的作者是谁?

? A、巫马子

? B、韩非子

? C、庄子

? D、墨子

正确答案: D

4爱有差等具有人性和规范的双重含义。正确答案:√

5孟子认为人可以做到爱无差等。

正确答案:×

6爱有差等是一种道德规范,不是人性。正确答案:×

7最早发现爱有差等定律的是?

? A、法家

? B、道家

? C、儒家

? D、墨子

正确答案: C

8系统表述爱有差等定律的是?

? A、法家

? B、道家

? C、儒家

? D、墨子

正确答案: D

9人的行为目的遵循哪一项原则?

? A、为乐原则

? B、现实原则

? C、理想原则

? D、自由原则

正确答案: B

10为己必多于为人。

正确答案:√

新伦理学(二十八)

1人和其他动物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正确答案:×

2将叔本华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概括为“理智无力,欲无眼”的是谁?

? A、梁漱溟

? B、王国维

? C、季羡林

? D、冯友兰

正确答案: D

3经过道德教化,人可以达到完全无私的状态。

正确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lb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