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8:16:2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D )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C ) 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 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D.内外有别原则 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B )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 对( D )

A.采写人情稿 B.拿原则作交易 C.见利忘义 D.有偿新闻

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D )

A.搜集创作素材 B.采风问俗 C.取得人证物证 D.识别和获取新闻

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 )

A.指明采访的去向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D ) A.广泛地接触群众 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

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 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 )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记者的头脑灵活 C.采访的机遇好 D.记者的笔杆子硬 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C )

A.认真做好记录 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

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 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

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 )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 B.思想更加开放 C.有思想活动 D.有细节与故事 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 )

A.蹲点采访 B.隐性采访 C.易地采访

D.交叉采访

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

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 C )

A.必须登报批评的问题 B.有历史背景的问题

C.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领导未表过态的问题

14.《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记者被派到广东去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 D )

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 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

15.采访中考虑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 B )

A.为了突出其新闻性 B.提高采访效率 C.记者工作顺手 D.可以给采访对象一个交待 二、多项选择题

1.记者通过间接手段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主要有( ABCDE ) 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书面

渠道

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

2.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业务能力,通常表现在( ACDE ) A.社会活动能力 B.随机应变能力 C.职业的敏感性

D.逻辑思维能力 E.文字功底和口才 3.核实采访记录的内容应当采用的方法是( ACDE )

A.技术检验 B.与其他人的记录核对 C.当面核实

D.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E.寻找人证物证 4.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ABCDE )

A.客观 B.确切 C.简练 D.通俗 E.朴实

5.按照不同的写作形式和写作特点,我国新闻界通常把消息分为( ABCE )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人物消息 E.述评性消息

6.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 ABCE ) 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 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 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

D.工作头绪多 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

7.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ACD ) 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B.选择好采访对象 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 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 E.注意观察的使用

8.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A.读者来信 B.报告文学 C.通讯 D.消息 E.新闻特写

9.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 ACDE A.事务语言 B.说明语言 C.群众语言 D.文学语言 E.评论语言

10.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C ) A.法律原则

CDE ))

B.道德原则 C.伦理原则 D.正当原则

11.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 ) A.无害原则 B.知情同意原则 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D.保守机密原则

12.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ABCD ) 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13.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 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

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 C.核实关键性事实

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14.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 A.准确记录,避免断章取义 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

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 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15.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 ) 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 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 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D.夸张表述,吸引受众关注 三、判断题

1.毛泽东1918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

2.邹韬奋1935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 3.马克思曾指出,人民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4.毛泽东对记者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

5.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职责。(∨)

6.是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志(∨)

7.实事求是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8.狭义的新闻指通讯。(×)

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范长江。(×)

10.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三类。(×) 11.描写是通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

12.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

13.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宋代的邸报(×)

14.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而不是导语。一篇消息可以没有导语、结尾,但绝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15.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n4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