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复习题给学生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0:5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地基 2. 地基处理 二.判断题

1.地基处理对象包括:软弱地基和特殊地基。 三.简答

1. 地基处理的目的?

2. 软弱地基包括哪些?特殊地基包括哪些? 3. 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步骤有哪些?

第 二 章 换 填 法

一.名词解释 1.换填垫层法: 二.判断题

1.换填粉质黏土、灰土时,为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宜采用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wop?2%.

2、地基处理的换填垫层厚度主要取决于垫层的承载力。

3、换填法适用于处理各类软土层,其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以内范围内,较为经济合理。 4、用于换填垫层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中主要起的作用是排水作用。 5、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4个点。 6、粉煤灰垫层质量检测可用环刀法或贯入仪法_测定法测定密实度。

7、垫层顶面每边宜大于_基础底边300mm,或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当地开挖基坑经验的要求放坡。

8.素土垫层或灰土垫层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为广泛,是一种以土治土处理湿陷性黄土的一种传统方法,处理厚度一般为1-3m。 三、单选题

1、在换填法中,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应取为 ( ) A 100~15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 350~500 2、素土(灰土)垫层处理软弱地基的做法和作用是 ( )

A 在基础底面标高下挖去一定厚度的软弱土层,换填夯实的素土或灰土,其作用主要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或消除湿陷性;

B 在基础底面处挖去厚约100mm的软弱土层,铺设混凝土垫层或三合土垫层,其作用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基础沉降;

C 在基础底面处挖去厚约100mm的软弱土层,铺设混凝土垫层或三合土垫层,其作用在于改善基础底面的施工条件;

D 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然后回填以砂、碎石或素土并加以夯实或振

密,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 3、对于换土垫层的质量检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对素土、灰土和砂垫层可用贯入仪检验垫层的质量,对于素土也可用钢筋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合格标准;

B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并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土;

C 当采用贯入仪或钢筋检验垫层的质量时,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5m

D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100~150㎡应不小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5—25㎡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4、换填法不适用于如下那种地基土。 ( )

A 湿陷性黄土; B 杂填土; C淤泥质土; D深层松砂地基土

5.对于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常采用( )来处理软弱地基。

A.换土垫层法 B.灰土垫层法 C.强夯法 D.重锤夯实法 6、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哪部分构成。 ( ) A 垫层自身的变形量;

B 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层的变形量两部分; C 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 D 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垫层自身的变形量。

7、在换填法中,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哪种垫层。( ) A 素土垫层 B 灰土垫层 C 砂石垫层 D 碎石垫层

8、在采用垫层处理地基时,既要求消除拟处理土层的湿陷性,还需要提高土的承载力或土

的稳定性时,宜采用哪种垫层。( )

A 砂石垫层 B 矿渣垫层 C 灰土垫层 D 素土垫层 9.对于重要的建筑或垫层在( )情况下要进行变形复核。

A.硬壳层厚度小于1.5m C.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

B.砂垫层自身变形太大

D.基础底面应力扩散角小于30°

10、地基处理的换土垫层法垫层宽度常由( )确定。 A.下卧层的承载力 C.垫层的承载力 四 、多选题

1、当选用灰土作为垫层材料进行换填法施工时,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选为( ) A 4∶6 B 5∶5 C 3∶7 D 2∶8

2、换填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哪种地基土? ( ) A 细砂土 B 人工填土 C 碎石土 D 湿陷性黄土 3、下列哪种材料适合于作换填法中的垫层材料 ( )

B.基础底面的应力扩散角 D.垫层的密度程度

A 红黏土 B 砂石 C 杂填土 D 工业废渣

4、换填法中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加筋垫层时,加筋垫层的工作机理为 ( ) A 增大地基土的稳定性 B 调整垫层土粒级配 C 扩散应力 D 调整不均匀沉降

5、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时,换填垫层的厚度 ( ) A 不宜小于0.5m,否则处理效果不明显; B 不宜小于2m,否则处理效果不明显;

C 不宜大于3m,否则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D 不宜大于6m,否则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五、计算题

1.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埋深1.5m,基础宽度b=1.2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

Fk?Gk?180kN/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土层分布如图所示,用砂夹石将地基中杂填土

全部换填,垫层材料重度为??19kN/m3,z/b?0.5时,??30?,试按《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验算下卧层承载力。

1.5m 地下水 1杂填土,?○1.5m ?18kN/m3

2淤泥质粘土,fak○?80kPa,??16kN/m3,?d?1 ?b?0,

第三章 排水固结法

一、名词解释 1.排水固结法: 2.堆载预压法: 3.真空预压法: 二、判断题

1.固结度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经历时间t的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之比,表示t时间内完成的固结程度。

2.砂井布置时采用细而密比粗而疏的方案好。

n3.高木俊介法公式Ut?4.单面/双面排水时间因子相差几倍。

?i?q???t?Ti?Ti?1??i是什么。 (T?T)?e(e?e)?中q?ii?1??i?1??p??5、真空预压的效果和密封膜内真空度有极大关系,一般要求膜下真空度维持在80kPa左右。 6、排水固结加压方式中降低地下水位法是利用降低地下水位以增加土的有效应力,从而加速固结。

7、砂井排列方式多采用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在实际计算时,每个砂井的有效影响范围化作一个等体积的圆柱体。正方形排列时其直径de与砂井间距S的关系为:de=1.05S。 8.粘性土固结所需要的时间与排水距离的长短平方成正比,有效缩短排水距离,可以大大缩短地基土固结所需的时间。 三、单选

1、砂井堆载预压法不适合于 ( )

A 砂土; B 杂填土; C 饱和黏土; D 冲填土。

2、预压法分为加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类,适于处理以下哪类地基土? ( ) A 湿陷性黄土; B 饱和黏性土; C 淤泥质土; D 砂土

3、在确定预压法中竖井深度时,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的距离为( )

A、2m B、4。5m C、5m D、10m

4、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必须在地表水平铺设水平什么设施( ) A、塑料排水管 B、排水砂垫层 C、塑料排水带 D、排水沟

5、当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真空预压膜下真空度稳定保持在( )以上,竖井深度范围内土层平均固结度应大于( )

A、760mmHg,90% B、760mmHg,80% C、650mmHg,90% D、650mmHg,80% 6、在砂井堆载预压法中,通常预压荷载的大小宜为接近地基的( ) A、设计荷载 B、极限荷载 C、临界荷载 D、标准荷载

7、为提高饱和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以减少地基的变形,下列处理方法中哪种比较适用() A、 振冲挤密法 B、化学灌浆法 C、砂井堆载预压法 D、强夯置换法 8、在真空预压法中,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 )

A、横向排水体 B、竖向排水体 C、辅助排水体 D、防水围幕 9、在堆载预压法中,布置砂井的作用是( )

A、加固地基土 B、降低地下水位 C、形成横向排水体 D、形成竖向排水体 10、用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软黏土层中夹有许多薄粉砂层的地基的固结度与纯黏土层的固结度相比( )

A、夹层薄粉砂层的软黏土层固结度增加更快 B、夹有薄粉砂层的软黏土层固结度增加更慢

C、固结度增大得快或者慢,还应当考虑外荷载的大小,外加荷载越大,固结增大的越快 D、与是否夹有薄粉砂层无关

11、在饱和淤泥质软弱土地基上修建一个直径30m的储油罐,油罐基底设计压力为180kpa,该饱和淤泥质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仅为75kpa,不能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淤泥质土层厚度超过80m,其中含有水平向分布的薄砂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m,该地区钢材及砂石料价格昂贵,下列地基基础方案中最为经济合理的是( )

A、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摩擦长桩的桩基础 B、换土垫层法,将表层3m厚的土挖去,回填密实的砂层 C、强夯法 D、预压法固结法,并用塑料排水带代替排水砂井,采用油罐注水预压

12、工程中常用的普通砂井直径为 ,袋装砂井为 ( ) A.5~10cm,20-40 cm C. 30~50cm,7-12 cm

B.10~20cm,30-50 cm D. 20~30cm,7-12 cm

13、对于真空预压工程中的孔隙水压力观测只需在场内设几个测孔,测孔中垂直测点布置距离为__________,不同土层也应设置测点,测孔深度应大于待加固地基深度。( ) A.1~1.5m C.1.5~2m

B.1~2m D.2~3m

(?4Tv)14、根据太沙?基2一维固结理论,Ut>30%时某一时刻的竖向平均固结度公式为

Uz?1?倍。 A.1

8?

2e

,其中Tv为时间因子,单面排水时间因子为双面排水时间因子的( )

B.4

C.1/4 D.8

15、真空预压法施工顺序是( )。

A.铺设膜下管道——设置排水通道——铺设封闭薄膜——连接膜上管道及抽真空装置 B.设置排水通道——铺设膜下管道——铺设封闭薄膜——连接膜上管道及抽真空装置 C.设置排水通道——铺设膜下管道——连接膜上管道及抽真空装置——铺设封闭薄膜 D.铺设膜下管道——设置排水通道——连接膜上管道及抽真空装置——铺设封闭薄膜 四、多选题

1、 在预压法施工中,下列哪种措施属于加压系统( )

A、 降低地下水位 B、电渗排水 C、真空预压 D、铺设砂垫层

2、 排水固结法是利用排水固结的原理,对地基进行预压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此法适用于

处理下列哪种地基土。( )

A、 冲填土 B、湿陷性黄土 C、红黏土 D、饱和软黏土

3、 采用真空预压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时,真空预压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

A、 预压区面积的大小 B、预压区的长宽比 C、真空膜内真空度的大小 D、真空

膜材质的选择

4、 排水固结法设计计算时,排水竖井的深度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

A、 以变形控制的建筑物,竖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完成的变形量确定,一

般宜穿透受压土层

B、

跟竖井直径有关

C、 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m D、

如压缩层厚度不大时,竖井应穿透压缩层。

5. 预压排水固结法包含以下系统( )

A.加压系统 B.固结系统 C.预应力系统 D.排水系统

6、 在排水固结法中,当天然地基土渗透系数较小时,为加速土的固结,需设置竖向排水通道,目前常用的竖向排水通道有 ( )

A 塑料排水带 B 石灰桩 C 袋装砂井 D 普通砂井 五、简答题

1、排水固结法由哪几个系统构成?各起什么作用?为何要联合使用? 2、排水固结法的加固原理和要点是什么?

第 四 章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一、名词解释 1、强夯法 2、强夯置换法 二 、单项选择

1、 强夯法不适用于下列哪种地基土。( )

A、 松散砂土 B、杂填土 C、饱和软黏土 D、湿陷性黄土

2、 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且每边应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

为设计处理深度的( )并不宜小于3m

A、1/4—3/4 B、1/2—2/3 C、1/5—3/5 D、1/3—1。0

3、强夯法中,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同时满足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多少。( )

A、50mm B、80mm C、150mm D、200mm

4、在强夯法中,计算强夯的影响深度d的修正的Menard公式为( ),其中M夯锤质量(t),H-落距(m),S-夯沉量 A、d?MS B、d?MH C、d??MS D、d??MH

5、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下列何种方法来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

A、换土垫层 B、旋喷桩 C、砂土—堆载预压 D、强夯

6、对深厚饱和松砂地基,宜采用( )方法处理来提高其抗液化能力。 A.振动压实法 C.换土垫层法 三、多选题

1、 强夯法和重锤夯实法由于夯击能较大,能给地基以冲击能和振动,其对地基土的作用是

( )

A、 提高地基土的强度 B、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C、如果地基土的湿陷性黄土能消除其湿陷性 D、改善地基土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

2、 强夯法施工中,对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正确说明有( )

A、 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 取决于起重设备的起吊时间

C、 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地基间隔时间不小于2—4周 D、对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的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为什么在施工结束后要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检验?( )

A、由于土具有触变性,随着时间增加,地基承载力会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 B、施工结束后地基中的孔隙谁压力逐步消散,地基承载力会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 C、由于土具有触变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地基承载力会有所上升,并逐步趋于稳定 D、施工结束后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逐步消散,地基承载力会有所上升,并逐步趋势于稳定

4、在下列地基中,适用于强夯法处理的有( )

A、杂填土和素填土 B、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 C、湿陷性黄土 D、淤泥质土 E、淤泥

5、强夯置换法处理地基时,墩体可用下列哪些材料。( ) A、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 B、矿渣 C、建筑垃圾 D、淤泥质土 6、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包括( ) A.排水密实 B.动力密实C.动力固结D.动力置换 四、简答题

1、实践证明,强夯处理地基时,间隔夯击比连续夯好,试述原因?

B.重锤夯实法 D.振冲法

第 五 章 砂 石 桩 法 一、名词解释 1、碎(砂)石桩 2、留振时间 3、面积置换率m 4、桩土应力比n 二、单项选择

1、以下那些地基加固方法属于复合地基加固( )

a 深层搅拌法;b 换填法;c 沉管砂石桩法;d 加筋法;e 真空预压法;f强夯法 A a和b; B a和c; C d和f; D a和e。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11-2001)规定,碎(砂)石桩加固地基施工中桩间距的大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碎(砂)石桩直径的 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于碎(砂)石桩直径的 倍 ( ) A 4.5, 3 B3, 4.5 C 6, 3 D3, 6

3、碎石桩和砂桩或其他粗颗粒土桩,由于桩体材料间无黏结强度,统称为 ( ) A 柔性材料桩; B 刚性材料桩; C 加筋材料桩; D 散体材料桩。

4. 碎(砂)石桩的处理范围应 基础底范围,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 桩。( ) A 小于,0排; B 大于,3-4排; C 大于,1-3排; D 大于,5-6排。

5、如采用大量、密集和快速施工的挤密砂桩来加固淤泥质土地基,则结果将是 ( ) A 砂桩桩体一般难以连续完整成型或桩长不足 B 淤泥土的变形将比加固前明显变小 C 砂桩桩体成型好 D 淤泥土的结构不受破坏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11-2001)规定,采用标贯试验判别砂土是否液化,当实测N?Ncr,Ncr为计算所得液化临界锤击数,砂土是否液化?( ) A 不液化; B 液化; C 难以判别; D有可能液化,也有可能不液化 。 7、碎(砂)石桩在地基中的施工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在已有建(构)筑物邻近施工,应背离建筑物的方向进行 B.在砂性土地基中施工一般采用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施工 C.以挤密为主的砂桩宜间隔跳打施工

D.在淤泥质粘土地基中可采用间隔跳打方法施工 8、砂桩主要适用于处理( )地基。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松散砂土 D.冲填土 9.碎(砂)石桩桩长不宜小于 m。

A.3 B.4 C.2 D.10 三、多项选择

1、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中,挤密桩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下列哪种属于此类方法 ( )

A CFG桩 B 石灰桩 C 砂石桩 D 土与灰土桩

2、在振冲碎石桩中,桩位布置形式,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 A对圆形或环状基础(如油罐、烟囱等),宜用放射状布置; B 对独立或条形基础,宜用正方形、矩形布置; C对独立或条形基础,宜用放射形布置; D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布置。

4、在下述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属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 ) A 石灰桩 B 旋喷桩 C 渣土桩 D 碎石桩

5、挤密砂桩和排水砂井都是以砂作为填料的桩体,但两者在作用机理、桩的布置等许多方面有很多不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

A砂桩的作用机理是排水固结;砂井的作用主要是挤密; B砂桩的作用机理是挤密作用;砂井的作用主要是排水固结; C 砂桩比砂井直径大;布桩间距小; D 砂桩比砂井直径小;布桩间距大。

6、碎(砂)石桩加固砂性土地基和粘性土地基的机理不同,其中对松散砂土的加固机理包括( )

A置换作用 B 挤密作用 C 振密作用 D 排水固结作用E 抗液化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碎(砂)石桩对松散砂土加固原理。 2. 简述碎(砂)石桩对粘土的加固原理。

2、碎(砂)石桩施工方法包括振冲法和沉管法,试述什么是振冲法施工?选择振冲施工时水压水量的原则? 五、计算题

1、某均质砂土场地中采用砂桩处理,等边三角形布桩,砂桩直径0.8m,桩体承载力为300kPa,场地土层天然孔隙比为e0=0.8 e max=0.95 e min=0.6,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20 kPa,要求加桩间距L。(2)面积置换率m。(3)复合地基承载力。

其中桩间距L的计算公式,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已给出。

固后砂土的相对密度不小于0.8,计算:(1)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修正系数?=1.1,计算:

L?0.95?d1?e0,fsp,k?mfp,k?(1?m)fs,k

e0?e12.某建筑场地为粘性土场地,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正方形布桩,桩径0.8m,桩土应力比为

n=3,天然土层承载力为100 kPa,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80 kPa,桩间距宜为多少。

第 六 章 石灰桩法 一、名词解释 石灰桩 胶凝作用 二、单项选择

1. 生石灰吸水膨胀后仍存在相当多的孔隙,当将胀发后相当硬的石灰团用手揉捏时,水分就会被挤出来,石灰块会变成稠糊状,这种现象说明不能过多地依靠石灰桩本身的强度。所以其作用是使土( ),而不是使桩起承重作用。 A置换加固 B 固结排水加固 C 振密加固 D挤密加固 2.石灰桩的桩间距一般为桩径的( ) A 1-3倍 B 2-3倍 C 3-5倍 D 6倍以上

3.石灰桩桩身材料应选用新鲜生石灰块,并需过筛,粒径不应大于70mm左右,含粉量不应超过总量的 ,有效CaO含量不宜低于 ,其中夹石不大于5%。( ) A 15%,70% B 30%,70% C 15%,80% D 20%,80%

4. 为减小桩体向上胀发引起的能量损失,保证桩身强度,可在桩身上段夯入膨胀力小、密度大的灰土、粘土、C7.5素混凝土将桩顶捣实,亦称桩顶土塞;封顶长度一般在( )m左右,对于直径500mm的石灰桩,封顶长度取1.5m。 A 1.5 B 3.0 C 1.0 D 2.0 三、多项选择

1.石灰桩对桩间土的加固机理包括( )

A成孔挤密作用 B膨胀挤密作用 C 脱水挤密作用 D 排水固结作用E 胶凝作用 2.下面对石灰桩施工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 A宜先外排后内排、先周边后中间;

B 单排桩应先施工两端后中间,并按每间隔1~2孔的施工顺序进行,不允许由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移。

C如对原建筑物地基加固,其施工顺序应由外及里地进行;如临近建筑物或紧贴水源边,可先施工部分“隔断桩”将其与施工区隔开;

D对很软的粘性土地基,应先在较大距离打石灰桩,过四个星期后再按设计间距补桩。 3.石灰桩竣工验收项目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属于主控项目的为:( ) A桩长 B桩身密实度 C地基承载力 D桩位偏差E石灰桩掺合料质量 四、简答题

1. 何谓石灰桩施工过程中的“冲孔(放炮)现象”,该现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第 七 章 土(灰土)桩法 一、名词解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og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