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湖规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

更新时间:2024-03-12 11: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柳叶湖总体规划文本

目 录

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3 第三章 旅游发展定位与对策 ???????? 5 第四章 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 ?????? 7 第五章 分区构思与游览组织 ????????? 9 第六章 景观规划 ????????????? 13 第七章 旅游度假设施规划 ???????? 17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18 第九章 道路交通规划 ???????????? 22第十章 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引导规划 ????? 23 第十一章 基础工程规划????????????. 24 第十二章 近中期发展建设规划????????. 27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 28

第十四章 附则 ??????????????. 29

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面,1994年6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于1997年由同济大学编制完成了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它的编制对度假区旅游资源保护利用、项目开发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常德市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旅游事业的新要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存在着新的问题,因此修编《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以下简

称本规划)已十分迫切而必要。

第二条 本规划是以国务院《城市规划法》、《旅游规划通则》、《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常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总结上轮总体规划及其实施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并经专家、领导论证评审后编制完成,是指导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严格按照本规划执行。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行政主管部

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整体统一原则——坚持山、水、城三位一体的资源整合思想,从旅游度假区整体要求和

长远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旅游度假区。

2、突出特色原则——以鲜明的地方文化为积淀、丰富的水上运动为品牌、时尚的生态旅游为契机,并与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构成柳叶湖旅游特色的基础,并强调在旅游开发

中保护和突出这一特色,使旅游度假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综合协调原则——旅游度假区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要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特别是要考虑到农民致富、移民建镇、城市防洪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

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4、可持续发展原则——由于规划区域的旅游发展主要依托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因此应坚持以环境容量为约束,以永续利用为前提,做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提高相协调。

5、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旅游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旅游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可

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按照旅游度假区和外围保护区两个层次确定规划范围。

1、旅游度假区是旅游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娱乐等活动的主要空间区域,也是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规划范围:东起肖伍铺,沿东侧环湖路向南经仙人洞、张家冲、岩乌山、白鹤山至新河口;南起新河口,沿南侧环湖路向系经东江、老堤障至戴家岗南堤;西起戴家岗南堤沿铁路经s306省道至泉水桥,向北沿西侧环湖路至花山;北起花山山麓经罗湾、月亮山至神路冲,面积54.26

平方公里。

2、外围保护区是在旅游度假区外围根据保护景观资源、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需要而划定的区域,对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外围保护区维持现有土地使用方式不变,但对其内的各项建设活动需严格控制,有效管理。规划范围确定应与沿湖各行政村界线相一致,包括:白鹤山乡的罗湾村、月亮山村、太阳山村、沾天湖村、郑家河村、梁山村、肖伍铺村、双寿村、桃树岗村、东山村、万金障村、白鹤山村、马巷子、东江村、砣古堤村、靳家湾村和南坪岗乡的包括花山村、岩子堰村、万寿村、双桥村、泉水桥村、金

家坪村、戴家岗村、渐水村、七里桥村共22个行政村,面积76.04平方公里。

3、本次规划范围总面积130.3平方公里。

第五条 规划性质

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为主要景观特色,以水上运动、郊野休闲、生态旅游为主

要活动内容的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

第六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年限为16年,即2004年-2020年,为与常德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分为近

中期规划(2004年-2010年)和远期规划(2011年-2020年)。

第七条 容量计算

规划根据旅游度假区各区域不同的特点,采取线路法、面积法分别计算游人容量,最后综合平衡,得出旅游度假区的日游人容量约为14400人次,年游人容量约363万人次,游船控制

容量为80艘。 第八条 规划目标

1、总目标

●有效保护旅游度假区自然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充分发掘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真实完

整地展现旅游度假区环境适宜、类型多样、功能丰富的风景旅游特色。

●在环境承载力限度内,以适当的方式和规模,在适当的空间和时间,积极发展旅游度假区

的各种旅游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通过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实现旅游度假区的统一管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社会

经济发展的有机协调,提高度假区内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

●申报并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旅游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柳叶湖的自然、文化景观优势,把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省内著名,国内知名以水上运动、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龙头,突出生态、休闲、体育、娱乐、会议等特色内容的旅

游目的地。

●旅游度假区游客数量目标为:近中期(2010年)93万人,远期(2020年)200万人;旅游

收入目标: 近中期(2010年)6000万元,远期(2020年)15500万元

●建立旅游动态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处理。

●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规章和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引导度假区内农民发展生态旅游。

3、生态环境目标

●保护旅游度假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绿化造林和植被改造,使度假区

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不含水面)。

●加强度假区内的环境保护建设,严格项目审批,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度假区的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一类标准。 ●建立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环境监察保护系统,加强对度假区内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人类与

生物生存环境的保护。 4、社会经济目标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弘扬常德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扩大柳叶湖的知名度。

●抢救和保护不断丧失的历史遗迹和地方特色,提高民众保护地方文化、自然生态的意识,

成为展示常德社会文明的窗口。

●促进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

入水平。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第九条 旅游资源特色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资源类型比较丰富,在整体上表现出以下主要特色:水体景观构成核心;

山岳景观相辅相承;生态景观呈现亮点;人文景观画龙点睛;田园风光作为背景。

第十条 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分为

5个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44个资源单体。

表1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单体名称

太阳山、白鹤山、花山、 A 地文 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景观 AE岛礁 B 水域 风光 C 生 物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景 观 E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遗址遗迹 EBE交通遗迹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C宗教祭祀活动场所 FAH植物展示地 FBD体育健身馆场 FCI广场 FCK建筑小品 FEB墓(群) FFA桥 EBC废弃寺庙 CA树木 CAA林地 CDA水生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 林海浴场、油茶林、桔园飘香、青杉水色、 野鸭州 白鹭英姿 隐园、刘复基故居 玉皇庵遗址、白鹤寺遗址、白鹿寺遗址 七里桥遗址 慈观寺 蚂蝗溶田园湿地 戴家岗水上赛道起点、水上赛道终点标志塔、 礼宾广场 湖边长廊、多普勒气象雷达站 南坪汉墓群、荣怀穆王墓 泉水桥 红旗水库、经济水库、白鹿寺水库、FG水工建筑 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 老堰水库、风刀湾水库、罗湾寺水库、黑湾水库 H HD现代节庆 人文活动 HDD体育节 湖面赛场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月亮山、蝙蝠山 ACF岩壁与岩缝 ACL岩石洞与岩穴 AEA岛区 BBA观光游憩湖区 西山石壁 仙人洞 湖心岛、湖仙岛 柳叶湖、沾天湖 万金障沼泽区、水乡荷塘、水网田园、 BBB沼泽与湿地 FB单体活动场馆 F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建筑与设施 FE归葬地 FF交通建筑 第十一条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根据旅游度假区内旅游资源的欣赏特征和文化、科学、保健、游憩价值以及环境、利用、用地条件的差异,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采用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对各个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依

次为:

表2 旅游资源分级一览表

等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旅游资源名称 白鹭英姿、柳叶湖、沾天湖、太阳山 白鹤山、花山、月亮山、礼宾广场、泉水桥、林海浴场、湖面赛场、万金障沼泽区、西山石壁、田园湿地、青杉水色、仙人洞、蚂蝗溶田园区、多普勒气象雷达站 戴家岗水上赛道起点、水上赛道终点标志塔、白鹤寺遗址、野鸭州、七里桥遗址、湖边长廊、二级 南坪汉墓群、隐园、刘复基故居、慈观寺、红旗水库、荣怀穆王墓、玉皇庵、蝙蝠山、白鹿寺遗址、桔园飘香、油茶林、湖仙岛 一级 经济水库、白鹿寺水库、老堰水库、风刀湾水库、罗湾寺水库、黑湾水库、湖心岛

第三章 旅游发展定位与对策

第十二条 旅游发展优势与局限

旅游度假区发展优势表现为:旅游资源优势、城市依托优势、交通与基础设施优势、政策经济优势、水上运动龙头吸引优势5个方面。发展局限表现为:度假区知名度不高,市场推广力度仍需加强;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利用规模偏小,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吸引拉动作用;

常德市域内的旅游景点较多,竞争激烈。

第十三条 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旅游将以观光休闲旅游为主。城市外围的环城游憩带建设和周末度假前景广阔。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康体旅游、会展旅游等专项旅游异军突起,旅游产品多元化成为趋势。旅游度假区的资源特征与旅游发

展趋势十分吻合。 第十四条 旅游发展定位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为:

●生态基础——实施退耕还田,恢复大湖水面,控制湖水水位,提高防洪能力,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形成稳定、良好的生态系统,成为常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度假胜地——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际赛场——以水上运动为龙头,开展国际比赛和体育休闲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水上天堂——以丰富的水体景观、良好的湿地生态和多样化的水上活动为基础突出旅游度

假区“以水为魂”之特色。 第十五条 旅游发展策略

●生态建设策略——突出旅游度假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水体、湿地、森林、动

植物以及退田还湖、环境保护等。

●城市引导策略——引入部分城市功能到柳叶湖,特别是一些文化职能,丰富度假区的功能

特色,带动和促进其发展。

●突出重点策略——开发建设要把握重点,特别是在开发初期,应明确思路,选取重点地段、

重点项目进行开发建设。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 ●区域联动策略——以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组织常德市域旅游产品。发挥资源差异互补的优势,实现互促互惠的联合发展。在统一的管理下,利用差异化旅游资源及产品的组合形式满

足各种游客群体的需求。 第十六条 旅游市场定位 旅游度假区目标市场划分为: 一级市场——常德市地区

二级市场——长株潭城市群及常德周边地区 三级市场——珠江三角洲及华中地区 旅游度假区专项市场重点为:

一是中年高收入阶层;二是商务、会议市场;三是运动娱乐市场。

第十七条 旅游产品策划

针对柳叶湖旅游资源特征,规划提出以下几种旅游产品的组合建议:

1、度假旅游——主要项目包括:柳叶湖五星级酒店、神路冲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神路冲山地度假村、老堤障水景度假村、戴家岗度假村、运动员公寓、罗湾生态文化院、体育交流中

心、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中心、万寿水上住屋、野营地(太阳山、老堤障等处)、柳叶湖民

俗街。

2、体育娱乐旅游——主要项目有:国际水上赛场、柳叶湖水上娱乐区、戴家岗体育休闲城、赛马场、水上运动学校、短道汽车拉力赛场、极限运动赛场、柳叶湖铁人三项赛场、环湖自

行车赛场、太阳山越野定向赛场、太阳山拓展训练基地、太阳山徒步穿越区。 3、生态旅游——主要项目有:戴家岗生态公园、太阳山森林浴场、太阳山特色植物观赏区、白鹤山鸟类观赏区、花山杜鹃观赏区、仙人洞植物园、响水垱生态果园、蚂蟥溶湿地水景游览区、万金障沼泽湿地区、洞庭水殖观赏区、万寿田园水乡景观区、东江柳叶渔村体验区。 4、历史文化旅游——主要项目有:恢复太阳山上的阳山庙、东王庙、白鹿寺、荣怀王墓遗址以及白鹤山的白鹤庙、排云阁,在戴家岗建设文化生态公园,内设隐园、龙膺书屋、髡残

画院、屈子歌亭、司马诗楼、楚风园等景点设施。

第十八条 市场营销

1、营销战略

● 在整合营销的理念下树立立体促销的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周密的长期和短期促销计划,兼顾推式与拉式两种促销战略,统筹广告、销售促进、人员直销、公共关系

等各种促销手段,利用电视、广播、平面广告和人员形成立体促销态势。

● 与内外部不同区域联合促销达到互惠的营销目的。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共同利益为连接纽带,组织旅游业各要素、各环节、各地区、各景点、各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形成的促销整体,共同去客源市场促销,利用有限的经费取得最大的效果。可组织促销团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进行富有成效的推介和组团签约。主动纳入周边的旅游线或旅游网中去,可利用常德与张家界空间接近、理念贯通的关系,发挥景观资源差异互补的优势,实现互促的联合发展。形成在“张家界看山,在柳叶湖看水”整体旅游形象,积极利用这种跨地域的旅游资源及产品的组合形式满足各种游客群体

的需求。

● 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政、企互动格局。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合力在国内各地旅游发展过程中都展示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要组织和协调本地的主要景区、饭店、旅行社、文艺演出队联合出击,侧重宣传本地区的总体形象和整体面貌。各旅游企业则侧重推销自己的特色产品,促销对象主要是客源产出地的旅行社及大型客户,争取和他们建立业务关系,通过他们向本地输送客源。大型全地区的促销活动经费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分担,积少成多、

集腋成裘,承办一些有规模效应的宣传促销活动。

2、营销战术

旅游地市场营销推广的战术规划主要是广告策划、节事活动、公关活动、销售促进、人员推销、电脑网络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促销目标和各异的促销主题,选择合适的促销

工具。

第四章 功能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九条 功能分区

根据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景观特色与适宜性、建设用地条件以及现状土地利用,规划范

围内共分4大功能区域,16个功能小区:

1、休闲度假区:休闲度假是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功能。休闲度假区的特点表现为既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有较多为适应游客需求而建设的人工设施,包括观光、购物、娱乐、疗养、康体、保健、运动、住宿等,同时还具备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休闲度假区的各项建设活动应与环境相协调,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适度建设,强调环境质量与生态保护,强调文化内涵和旅游参与性。主要包括:戴家岗度假中心区、老堤障水景度假区、神路冲休闲度

假区、极限竞速运动区4个功能小区。

2、观光游览区: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载体,以欣赏大自然美景,陶冶个人情操,丰富增长阅历,满足游人的好奇心为主要目的。观光游览区除景点建筑与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主要包括:大阳山山地游览区、仙人洞山水游览区、白鹤山生态游览区、花山文化游览区、月亮山自然游览区、蚂蟥溶湿地游览区6个功能小区。 3、民俗田园区:位于旅游度假区的外围保护区内,是利用现有的田园风光,开展观光农业和民俗体验的区域。对这一区域保持传统特色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旅游规范和引导,强调旅游的参与性。主要包括:万寿水乡田园风情区、

东江农耕渔业体验区、罗湾丘岗田园区、响水垱生态果林区4个功能小区。

4、城镇建设区:位于旅游度假区的外围保护区内,是为旅游度假区发展经济、安置农民,提高城镇化水平而集中建设的城镇发展区域。发展小城镇,使度假区内的居民相对集中,对于保护景观资源、发展旅游,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七里桥建设区、

白鹤山城镇建设区2个功能小区。

第二十条 布局结构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整体结构布局为:一带、两心、十二片,并呈现出“一带串明珠,双心呈

锦绣”的空间形态。 ●一带——环湖景观带

●两心——戴家岗度假中心区、太阳山山地游览中心区

●十二个片区

老堤障水景度假区、神路冲休闲度假区、极限竞速运动区、仙人洞山水游览区 白鹤山生态游览区、花山文化游览区、月亮山自然游览区、蚂蟥溶湿地游览区 万寿水乡田园风情区、东江农耕渔业体验区、响水垱生态果林区、罗湾丘岗田园区

第二十一条 土地利用规划

1、规划原则

●以《常德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根据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度合理的调整。 ●突出度假区的特色和重点,尽可能地扩大林地和游赏用地的面积,突出山、水一体的景观

特色和自然野趣的魅力。

●在保护耕地,特别是水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废弃地以及结合退田

还湖,发展符合旅游度假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

●城镇居民社会用地应尽可能集中布置,既有利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又方

便居民的生产、生活。

2、用地类型

●游赏用地:主要是指游览欣赏对象集中并向游人开放的用地,以森林和绿化为主,包括风

景点建设、自然景观恢复、以及野外游憩等功能。

●度假设施用地:指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用地,包括住

宿接待、游娱文体,休养保健及购物商贸等功能。 ●居民社会用地:指度假区内的村、镇居民点用地。

●交通与工程用地:指度假区自身需求的对外、内部交通通讯与独立的基础工程用地。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和灌木等林木的土地。

●园地:主要指度假区内的果园和茶园。

●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水域:指度假区各类水体,包括湖泊、坑塘、池沼、溪流等。

●未用地:指度假区因各种原因荒芜、废弃的土地。

3、调整规划

为了统筹旅游度假区及其外围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柳叶湖管理委员会管辖的土地范围应包括旅游度假区面积54.2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76.04平方公里,总面积130.3平方公

里。

1)充分保护旅游度假区内的山体、水体、林地、湿地等地区景观环境,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稳定,禁止大规模的设施建设,并对太阳山、白鹤山、仙人洞等地区的特色自然景观进行一定的改造充实,形成鲜明的特色,从而使度假区内的风景游赏用地显著增加,满足游览

活动的需要。度假区内游赏用地为5.2平方公里。

2) 旅游度假区内的耕地面积调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区内现有耕地.91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共减少耕地5.71平方公里,其中根据土地部门规划,保护生态,实施退田还湖5.56平方公里;做为游赏用地和设施建设用地0.15平方公里,规划耕地总面积3.2平方公里。 3) 度假设施用地应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占用),充分利用废弃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保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土地、环境之间的协调。旅游度假区内现有度假设施用地2.8平方公里,规划增加2平方公里,其中戴家岗度假中心区增加度假设施用地面积0.15平方公里,老堤障水景度假区通过对现有渔场改造,增加度假设施用地面积0.94平方公里;花山东部地区为废弃的工矿用地,通过适当地改造成为度假设施用地,增加面积0.51平方公里,神路冲地区区位、景观等条件极佳,在利用原有村镇建设用地的基础上,

设置0.3平方公里的度假设施用地。规划度假设施用地面积合计4.8平方公里。 4) 现状大湖水面面积16.93平方公里,其中柳叶湖面积10.54平方公里、沾天湖面积6.39平方公里。通过对万金障、蚂蟥溶等农业区实施退耕还湖,使大湖水面恢复到22.49平方公

里,再现柳叶湖及其地区沿岸迤逦的自然风光。

表3 土地利用现状、规划一览表

现状 旅游度假区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游赏用地 度假设施用地 居民社会用地 交通及工程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林地 耕地 园地 水域 未利用地 合计 0.8 2.8 0.7 0.5 0.3 17.1 8.91 4.1 17.85 1.2 54.26 1.5 5.2 1.3 0.9 0.5 31.5 16.4 7.6 32.9 2.2 100 外围保护区 用地面积 旅游度假区 用地面积 规划 外围保护区 用地面积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平方公(平方公(平方公里) 5.3 2.7 1.4 11.7 40.89 4.3 7.65 2.1 76.04 7.0 3.5 1.8 15.4 53.8 5.7 10.1 2.7 100 里) 5.2 4.8 0.5 1.2 15.8 3.2 0.3 23.26 54.26 9.6 8.8 0.9 2.2 29.2 5.9 0.5 42.9 100 里) 6.1 3.6 13.9 38.6 5.7 8.14 76.04 8.0 4.7 18.3 50.8 7.5 10.7 100 第五章 分区构思与游览组织

第二十二条 分区构思 1、戴家岗度假中心区

● 位置范围:位于柳叶湖的西岸,石长铁路以东,s306省道以南,面积4.8平方公里。 ●特点及规划构思:戴家岗度假中心区风光自然秀丽,地势平坦,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是进行各种度假设施建设与开发的地区。借助毗邻城区、景观环境优越、交通便捷的条件,把部分城市功能引入度假区,建设会议展览中心、特色度假酒店、度假村、培训中心等项目。在戴家岗的东北部地区,利用开敞平坦的用地,建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设施场地,形成体育休闲区。通过对现状农田、水面和湿地的改造,在戴家岗的北部建设生态文化公园,突出其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特色。对现有比赛的起终点码头、赛道、终点塔、观礼台等体育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扩建,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可承办大型的国际、国内水上运动比赛项目。滨水地区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空间,并结合地形设置亲水广场、滨水林荫道及休息空间,可进行观赏、游乐、休憩以及学习等活动,使游人实际体验和直接接触柳叶湖良好的生态环

境与自然空间。

2、老堤障水景度假区

● 位置范围:位于柳叶湖南岸,现为柳叶湖渔业总场,面积2.6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通过对现有的鱼塘水面进行整理,形成水面大小不一,堤岛相互连接、岸线曲折变换的自然水景,并加强堤路上的植物景观改造,形成长堤春晓、柳岸闻莺的特色植物景观。结合良好的自然环境布置高档次,智能化、景观优美的滨水度假村、高级度假别墅群,整体建筑风格以湖南及常德地方特色建设为基调,强调建筑的风景化、特色化、功能化,整片别墅区统一规划,根据市场条件分期实施,逐步完成。邻湖一侧为公共游览区,设置亲水平台、音乐广场、临湖水榭、游人可品茗小憩、凭栏望湖、林下露营、荡舟水面,感

受不同的滨水景观特色。 3、神路冲休闲度假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北侧,太阳山村南部,面积1.0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背山面水、地形起伏,可观开阔的湖面,可游青翠山岗,是一处休闲避暑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高档次休闲度假乐园。结合良好的地貌条件建设标准高尔夫球场,加强区内的植物景观营造,特别是加强乔木的种植,使建筑掩映在山岗林木之中,与山水景观相互融合。并在周边布置自然质朴的欧式山地别墅,并采用分期开发的模式进行建设。度假区内设立中心会所、健身中心等多种附属设施,为业主提供多种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

4、极限竞速运动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东岸,s306省道以东,常德驾校以北,面积1.3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利用现状复杂多变的地形,经过适当改造后成为一处综合性的极限竞速运动场地,并与周边的驾校,机动车检测场相互结合,成为常德市一处以车辆运动为主题的活动中心。建设短道汽车拉力场地,由汽车赛道、指挥服务系统、赛手俱乐部等部分组成。利用起伏的丘岗,进行一定的规划设计,可进一步开展摩托车场地越野赛、障碍赛;BMX小轮车比赛;山地自行车赛;极限运动场地赛(攀岩、滑板、轮滑、小轮车花式与障碍赛等)并可以做为全国分站比赛的定点场地,吸引国内外高手参加,促进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提

高知名度,并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极限运动选手的培训基地。

5、太阳山山地游览区

● 位置范围:位于旅游度假区最北部,主要包括太阳山林场及南部低山,面积16.0平方公

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雄伟奇峻、连绵不绝的山峰,万木森森、种类丰富的植物群落以及众多的人文遗迹为主要景观特色,以登高远眺、徒步穿越、拓展训练、野生动植物观赏、历史遗址、遗迹探访等为主要游览内容。规划复建阳山庙、东王庙、白鹿寺及荣怀穆王墓遗迹址,修建“后羿射日”主体雕塑,突出博大精深的地方历史文化。在太阳山主峰、观日峰等处设立观景平台并形成环线游览路,开展登山游览观光活动。利用多变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植被条件,开展登山攀岩、速降、徒步穿越太阳山、自行车越野,野外定向、林下骑马、野

外露营、森林徒步穿越、植物考察等活动。

6、月亮山自然游览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北岸,太阳山南麓,月亮山村的部分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丘岗谷地、田园村舍、植物景观为特色,以观光游览、植物观赏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月亮山、蝙蝠山等山体形成地形起伏、道路曲折、村舍依依、绿柳茵茵、情趣高雅、景观优美的浪漫环境,并根据嫦娥的传说修建广寒殿、邀月台、奔月亭等景点建筑。大量种植桂花、栾树、枫杨等芳香、色叶树种,突出秋景的特色,可举办赏花、闻香、

望月、赏景等以自然观赏为主题的游览活动。

7、仙人洞山水游览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东侧,南起贾家垸,北到周家山,西沿沾天湖,东靠环湖路,面

积1.9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起伏的丘岗,曲折的港湾,奇特的洞穴,丰茂的植物为主要景观特色。根据民间传说,开发利用仙人洞,建设望湖亭、仙人台、烂船洲、桃树湾等景点。形成仙人洞游览序列。对现有道路进行改造,采用乡土材料,充分结合水景和地形,曲折回环、高低错落,使游人步入其中有恍如仙境之感。建设杨幺水寨,设有聚义堂、水上营寨、战船等设施,再现当年旌旗飘摆、鼓声振天的战斗场面,使游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现有良好的植物景观条件建设常德市植物园,加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突出四季景观的变化,充

分展现春华秋实,世外桃源的动人画面。

8、白鹤山生态游览区

● 位置范围:位于柳叶湖的北侧,包括白鹤山及万金障农场退耕还湖后的部分水面,面积

2.0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生态湿地、山林丘岗、野生动植物为特色景观。在万金障农场退田还湖后,加强湿地水草、芦苇滩、荷花荡等各类水生植物的培育,并通过控制水量形成岛洲

相依、滩塘相映、绿影摇戈的独特湿地景观,成为水生植物、湿地植物、昆虫、鸟类、两栖类动物的良好栖息地。每年定期举办“白鹭节”,开展观鸟、识鸟、爱鸟等活动。逐步搬迁山上的建筑,恢复白鹤庙、修建排云阁,成为一处登高观赏湖光山色和白鹭英姿的重要景点。在山麓建一处园林式的文化科普游廊,选取歌咏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的诗文、摄影、绘画作

品以及关于湿地生态科普的文章进行展示。

9、花山文化游览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西北岸,北到赵公坡下,西起罗湾村,东到邵花河,面积3.5平

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起伏绵延的山岭、纵横交织的水网、苍翠茂密的山林为主要景观特色。利用花山一带山岗上已有的大片灌木花丛植被,进行植物景观的培育与改造,建成一处以杜鹃花为主景,多种植被花卉相互映衬的丘岗花林景观,形成四季鲜花盛开、花香不断、花果满山的自然花卉王国。利用刘海砍樵这一美好传说在花山脚下规划一处刘海文化村,对现状鱼塘水网进行改造,形成环状水系,沿岸设置与神话传说有关的各种景点,如刘海山坊、柳毅书屋,并举行各种表演民间手工艺的展示活动,并可以不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和表演,

形成一处展示柳叶湖民间文化的场所。

10、蚂蟥溶湿地游览区

● 位置范围:主要为退田环湖后的蚂蟥溶湿地,面积3.5平方公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蚂蟥溶地区退田还湖后整个游览区内形成开阔的水面,通过筑岛修堤合理的划分水面,形成大小不一、错落有致、以水为主题的游览内容,使游人可以通过听觉、视觉、感觉到水的乐趣,水面开阔处可以赏月,浅滩蒿草间可以听蛙鸣,一湾静池中可以观鱼,不同的地段形成不同的情趣,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要。堤岛上的植物以桃花、杨柳为主调,附以紫薇、垂柳、槭树等,力求颜色丰富、景色别致、季相明显,与池塘浅滩中的荷

花、苇荡相互映衬形成浓烈的气氛。

11、万寿水乡田园风情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西侧,旅游度假区的外围保护区内的万寿、双桥村。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阡陌纵横、水网密布、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为特色。利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田齐整的现状条件,引导和组织村民进行观光农作物的种植与栽培。如成规模地连片栽培瓜果园、蔬菜园、香料园、花卉园、游客可一边游赏一边采摘,就地品尝就地买卖。对现有的水面进行梳理,形成大小相映,彼此互通的水面,并广植荷花、菱角,形成千

亩荷塘,展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乡田园风光。游人可乘小船畅游在田园水网之中,并在适当的地段弃船登岸,参与耕作劳动,品尝农家土菜,参与农产品加工。晚

间可宿于湖畔水网间的度假木屋,体会自然安逸的田园生活。

12、东江农耕渔猎体验区

● 位置范围:位于柳叶湖南部,旅游度假区的外围保护区内的东江村、砣古堤村、靳家湾

村北部。

● 特点及规划构思:以农田、渔塘为主要景观,同时也是柳叶湖泄洪的主要地段,不适宜进行较大开发建设。对现状鱼塘规格进行改造,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渔池,创造舟钓、岸钓、夜钓等多种类型的钓鱼方式,给游客带来种类丰富的垂钓乐趣和感受。在东江渔场规划一处“柳叶渔村”的景点,以淳朴自然的地方渔家建筑风格为特色,提供观鱼、买鱼、吃鱼、养鱼一条龙的服务,并可参与织网、修船、鱼产品加工等各类渔业活动,逐步形成以渔为主题的活动中心。对现有的农田和果园进行适当的划分,采取出租、代管等形式,提供给

用户,并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使用户都能享受到收获的乐趣。

13、响水垱生态果林观光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东侧,南起周家山,北到到兴寺里。

● 特点及规划构思:对响水垱起伏丘岗地上的油茶林进行品种改造,使之成为一处生态果林观赏区,形成一种自然式、田园化的空间形态,广泛种植无公害的柑桔、桃、梨、猕猴桃、枇杷,柿、李等多种果树,开展观光、游览、采摘等活动,形成可观、可游并具有科普教育

和较高参与性的新型旅游景观。

14、罗湾丘岗田园区

● 位置范围:位于沾天湖西北侧,罗湾村南部。

● 特点及规划构思:对丘岗谷地中的田园、林地、油茶进行改造,完善游览道路,突出乡野自然风光,配套游赏设施,修筑环湖风光游览线路,营造湖边风景林,强化湖畔秋景,并

在玉皇庵等重点地段设置休息亭廊和观景设施。

第二十三条 游线组织

1、综合游览 ●一日游:

上午:戴家岗(生态公园—滨湖公园—水上娱乐)——白鹤山(白鹤庙—排云阁-野生动植

物观赏)——仙人洞

下午:沾天湖——蚂蟥溶——太阳山(白鹿寺—金顶)——花山(刘海文化村)——万寿水

乡 ●二日游:

第一天 上午:戴家岗(生态公园—滨湖公园—水上娱乐)——东江生态农业观赏——

白鹤山(白鹤庙—排云阁-野生动植物观赏)

下午:极限竞速体验——植物园——仙人洞——响水垱果园采摘

下午:沾天湖——蚂蟥溶——红旗水库

第二天 上午:太阳山(金顶—西山石壁—白鹿寺—野生动植物观赏—森林浴场)

下午:花山(刘海文化村)——月亮山——万寿水乡

2、专项游览

专项游览是利用度假区的特殊景观资源,为特殊或专门的游人群体设计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滨湖风光游、山岳景观游、水乡田园游、绿色生态游、神话传说游、历史文化游、休

闲运动游、水上风情游等专项游览。

第六章 景观规划

第二十四条 水体景观规划

1、恢复大湖水面

利用柳叶湖退田还湖的有利条件,恢复原有水面,使原本相对独立的柳叶湖、沾天湖彻底打通,形成一个近30平方公里大湖景观,并通过跨湖大桥与周边的山体、水体、湿地形成虚实

对比和呼应,使整体的大湖景观更加富于变化,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多样。

2、营造湿地水景

●万金障自然湿地:采用破堤引水的方式,形成开阔的水面,利用现状地形的高差变化,形成若干岛屿,并由一条曲折的步行堤岸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游览体系。在湿地中修建木质栈道和平台,设置生物说明牌、观察木屋等,使游人真切观察到候鸟的迁徙、繁育的过程。 ●蚂蟥溶水景湿地:采用不破堤引水退田还湖的方式,通过设立引水闸,调控蚂蟥溶内外水位,既起到防洪排涝功能,又便于形成堤岛纵横、洲滩并茂的湿地景观。退田还湖后的蚂蟥溶面积较大,通过水面划分形成荷花荡、芦苇塘、水禽园、垂钓园、山水园、湿地园等不同

景园,重塑古洞庭的原生生态景观,成为生态旅游的亮点。

3、整治洲岛港汊

沾天湖整体呈狭长分布,其间分布着形态各异的洲岛,沿岸堤岸曲折回转,湖湾港汊与丘陵谷底相互交织,形成环境恬静清幽,景观秀丽多姿景观特色。对湖中洲岛的标高进行控制,使一些位置和景观条件较好的岛屿不会因为水位的调整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加强岛上植被和景观的改造,形成如湖仙岛、湖心岛、野鸭岛、仙人州功能类型各不相同的岛屿。并根据景观和活动的需要对渐水河、花山琬等处的浅滩港汊进行一定的疏浚整治,形成山环水绕、

滩塘相映、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

4、梳理水网田园

柳叶湖西岸万寿地区是由沾天湖围湖造田而来,因此该地区地势较低,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呈现出浓郁的水乡风情。规划对这一地区的水面进行梳理、连接,形成相对完整的田园水网系统,广泛种植太空莲、菱角等水生植物,并和周边的杉树、桔园相互呼应,增添水体景观

的层次和色彩。游人可乘坐小舟畅游其间,欣赏周边的村舍风光、田园秀色。

5、控制湖水水位

目前柳叶湖现状堤顶高程为35.8-36.5米,限汛水位为30米,与堤顶标高相差5-6米,而主要的防汛季节春夏季又是柳叶湖旅游的黄金季节,如按这种情况控制水位,游人的亲水性必将大为下降,对以水为主的观光、游览、娱乐、比赛活动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保证城市防洪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调配湖区的蓄水量,在汛期适度的采用强排措施(特别是及时建设马家垸强拍站),保证柳叶湖的水位控制在32-33米,对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建

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十五条 植物景观规划

1、植物景观区划

根据度假区现状植被分布特征、立地条件以及规划布局要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植物景观可划为:生态林景观区、植被恢复区、水生植物景观区、风景林景观区、田园风光景观区、经济林景观区、高尔夫植物景观区、生态公园、植物园、园林绿化区及农田林网等十一个植

物景观区域。 2、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

为了更好地突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植物景观的特色,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重点规划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植物景观区域,形成五条植物景观带(柳源桃红景观带、湖畔翠杉景观带、枫栾迎秋景观带、田园寻香景观带、松杉叠彩景观带)、十片特色植物景观片区(河渚白荡、花溪流英、烟水浮萍、阡陌绿廊、碧湖篁岛、松林听涛、古木清音、碧水荷香、绿野红桔、茶园新绿)。对于这部分景观区域的营造,更侧重于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不但能点明和升华这些景点的主题和立意,而且还能丰富度假区的景观特色和景点内涵。

3、树种规划 1) 基调树种

柳树、桃树、香樟、悬铃木

2) 骨干树种

雪松、桂花、大叶樟、栾树、青桐、水杉、垂柳、合欢、樱花、银杏、棕榈、白玉兰、欧美

杨、广玉兰等。 ●行道树骨干树种

柳树、桃树、香樟、悬铃木、广玉兰、大叶樟、栾树、合欢、青桐、桂花、枫香、垂柳、白玉兰、国槐、樱花、杜英、银杏、枇杷、杨梅、马褂木、无患子、水杉、棕榈、喜树、楝树、

枫杨、黑松、女贞、欧美杨 ●园林绿化骨干树种

柳树、桃树、雪松、香樟、广玉兰、桂花、银杏、合欢、栾树、青桐、龙柏、罗汉松、垂柳、樱花、花桃、紫叶桃、白玉兰、紫玉兰、紫叶李、棕榈、枫香、三角枫、青桐、金钱松、黑

松、鸡爪槭、水杉、池杉、乌桕、石楠、杜英、构骨竹类(从生竹、散生竹)等。

●风景林水源涵养林骨干树种

柳树、桃树、香樟、枫香、三角枫、桂花、马尾松、湿地松、栾树、水杉、池杉、落羽杉、

柳杉、银杏、柑桔、柚子、李、桃、梨、枇杷、杨梅、石榴等。

3) 花灌木

红继木、春鹃、迎春、桅子花、紫荆、海棠、木绣球、八仙花、碧桃、金钟、棣棠、金丝桃、郁李、夏鹃、紫鹃、石榴、结香、木槿、六月雪、含笑、紫微、剑麻、火棘、夹竹桃、木芙蓉、十大功劳、南天竹、腊梅、梅花、山茶、月月红、丰花月季、蔷薇、美人蕉、红枫、鸡

爪槭、羽毛枫、紫叶小檗、金叶女贞、海桐等。

4) 攀援植物

紫藤、爬山虎、常春藤、金银花、凌霄、葡萄、油麻藤、藤本七里香、络石、扶芳藤、薜荔、

木香、藤本月季、多花蔷薇等。

5) 地被植物

麦冬、吉祥草、葱兰、韭兰、红花、酢浆草、白花三叶草、萱草、玉簪、茑尾、地被菊、马

蹄筋等。 6) 草坪植物

狗牙根、结缕草、中华结缕草、马尼拉草、天鹅绒草、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高羊茅、

紫羊茅、黑麦草、假俭草等。

7) 水生、耐水湿植物

●水生植物

荷花、睡莲、水葱、千屈菜、芦苇、菱、慈菇、花叶鱼腥草、菖蒲等。

●耐水湿植物

垂柳、水杉、池杉、落羽杉、枫杨、乌桕。

第二十六条 环湖景观带规划

柳叶湖环湖景观带全长约43.9公里,两侧的山地丘岗、田园村舍、河湾港汊等景观类型众多、特色鲜明、变化丰富。环湖景观带(除桃树岗段、罗湾村段)建设范围为湖岸至环湖路外侧50米,重点地区可延伸至100米,控制协调范围为环湖路外侧300米,如遇山体则以第一重山的山脊线为界;桃树岗段和罗湾村段建设范围为道路两侧各30米,控制协调范围以两侧第一重山的山脊线为界。在现有堤顶路的基础上建成双向两车道8米宽的环湖观光车道,长度43.9公里,在环湖游览车行路近湖一侧设置1.5-3米宽人行观景步道,并以5公里为单位结合沿途居民点设置旅游服务点10处。在景观突出处设置观景停留点、观景平台12处,景点指示识别系统若干。沿线设置游船停靠码头10处,游览车停靠站点9处。

1、戴家岗段

戴家岗段全长约5.0公里。此段以城市滨水开敞空间景观为主要特征,是游客、市民观湖、散步、休闲的共享空间和滨水区景观视线走廊的核心地段,是柳叶湖品牌形象的核心展示区。

2、万寿村段

万寿村段全长10.7公里。此景段以水网密布、自然纯朴的田园水乡风光为特色,主要营造水乡生态空间和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使游览和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农耕乐趣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 3、罗湾村段

罗湾村段全长3.5公里。本段利用丘岗山麓已有的灌木花丛植被,通过人工增补、培育形成

以林荫花海的景观特色,开展休闲度假等游览活动。

4、蚂蝗溶段

蚂蝗溶段全长4.7公里。本段以退田还湖后的蚂蝗溶湿地曲折变化的水面,不规则分布的洲

岛滩涂为骨架,营造空间变幻的水景空间,形成以太阳山为背景的自然山水图画。

5、桃树岗段

桃树岗段全长5.4公里。本段丘岗地貌植被丰富,回转的湾汊增加了空间的变化,奇特的洞穴更增添了游览的乐趣,通过植物群落整体的季相、色彩变化,充分展现柳叶湖多姿多彩的

自然景观。 6、万金障段

万金障段全长2.8公里。本段的以生态湿地,山林丘岗、野生鸟类为特色景观,形成以登高

观湖,野生鸟类观赏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景观区段。

7、柳叶湖东岸段

柳叶湖东岸段全长7.7公里。本段以开敞的湖面景观和广阔的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景观,是

休闲漫步和夕阳观景的最佳之处。

8、老堤障段

老堤障段全长4.1公里。本段以滨水开敞空间和高档城市亲水休闲空间为主要景观特征,通

过对老堤障渔场的改造与开发,构筑一处距市区最近的休闲娱乐区。

第二十七条 典型景观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些景观特色,便于宣传和识别,也为了景点的规划建设,规划选择了最具特点的十六处景点作为柳叶湖景观形象的

代表。十六景分别是:

1、戴岗胜境(戴家岗) 2、碧波击浪(柳叶湖) 3、老堤清舍(老堤障) 4、柳叶渔家(东江) 5、白鹭翔羽(白鹤山) 6、翠岗竞速(竞速区) 7、仙洞问奇(仙人洞) 8、响水果香(响水垱) 9、神路清樾(神路冲) 10、曲水云堤(蚂蟥溶) 11、沾天绿屿(沾天湖) 12、月山秋色(月亮山) 13、阳山晚钟(太阳山) 14、罗湾新绿(罗湾) 15、花山砍樵(花山)

16、水泽农苑(万寿) 第七章 旅游度假设施规划 第二十八条 住宿类旅游服务设施

根据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资源特征、旅游服务功能及等综合因素,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常德市发展旅游度假区的服务设施,其住宿类的旅游服务设施主要是分为4种类型, ●针对商务、会议、大型体育赛事及其部分游客的高档星级酒店和度假别墅区。近中期主要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戴家岗地区及老堤障地区进行建设,建设面积约120公顷,容积率小

于0.6,绿地率大于60%。远期在花山、神路冲等地区建设度假别墅区,建设面积约60公顷,

容积率小于0.5,绿地率大于65%。

●针对各大公司、单位的多种类型的培训中心、休疗养设施和体育训练中心。主要分布在交通方便、环境自然、具有一定开发基础的戴家岗的西北和东南部地区,建设面积约140公顷,

容积率小于0.8,绿地率大于55%。

●针对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需要的度假村。主要分布在戴家岗西部、老堤障南部、神路

冲等处,建设面积约160公顷,容积率小于1,绿地率大于50%。。

●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农家客栈和度假营地。分布在太阳山山地游览区、老堤障水景度假区,万寿、东江等农业观光活动区,主要利用农家村舍或在林荫、水边设置简易设施,进行活动,

不进行大规模建设,与自然环境很好的结合。

第二十九条 非住宿类旅游服务设施

非住宿类旅游服务设施分为服务中心(戴家岗度假中心区)、服务点(太阳山、花山、老堤障、白鹤山、仙人洞、神路冲)和服务站(月亮山、罗湾、白鹿寺、响水垱、蚂蟥溶、大溶障、竞速区、水上赛场起点、万寿、东江)三级;游览、餐饮、购物、卫生保健、宣传咨询、

旅游管理等六类。

表4 旅游服务设施功能设置一览表

等级 服务中心 片区 规划功能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餐厅、饮食点、饮食店、小卖部、游览设施 商亭、商摊、集贸市场、商店、银行、金融、大型综合商店、门诊所、救护站、宣讲设施、游人中心、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太阳山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饮食店、小卖部、救护站、宣讲设施、游人中心、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餐厅、饮食点、饮食店、商亭、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餐厅、饮食点、商亭救护站游人中心、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饮食点、小卖部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饮食点、饮食店、商亭、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餐厅、商亭、商摊、集贸市场、商店、救护站、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饮食点、小卖部、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花山 老堤障 服务点 白鹤山 仙人洞 神路冲 服务站 月亮山 管理 罗湾 白鹿寺 响水垱 蚂蟥溶 大溶障 竞速区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小卖部、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小卖部、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饮食点、小卖部、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纪念展览、饮食点、救护站、宣讲设施、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商亭、救护站、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餐厅、商亭、救护站、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水上赛场起点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小卖部、商亭、救护站旅游管理、安全监管 万寿 东江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饮食点、商摊、旅游管理 导游小品、休憩庇护、环境卫生、饮食点、商摊、旅游管理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条 生态功能分区与保护

旅游度假区的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是以一定区域内较为完整的土地利用模式为单元,共23分区。通过5个主要的物理因素(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坡度、当地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和5项主要活动(农牧开发、养鱼业、交通运输、商住开发、水面游乐)分别进行生态敏感度评估。根据不同分区的资源敏感性和适宜性特征,进行设施建设、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控制与管理,从而确定旅游度假区保护等级,分别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

设施建设区。

1、一级保护区:包括太阳山、花山、白鹤山的生态林地,万金障湿地、蚂蟥溶湿地以及沾

天湖水面。

保护对策建议: 此区域对人类活动较为敏感,除必要的游赏道路、航线及必须的游览设施外,禁止其它与风景保护无关的建设。保持现状特征,严格禁止开山采石,加强环境绿化,恢复自然生态的原生性,控制活动内容,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加强管理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范,对该区域内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应严格审批程序,

禁止在该区内进行有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景观的活动,杜绝破坏性建设。

控制要求:以保护好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育为主要目标。具体目标是:大气环境质量达到I级标准;污水全部达标处理后排放,地表水环境质量优于II级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国

家0类标准。

2、二级保护区:仙人洞、红旗水库、柳叶湖、月亮山丘岗、万寿村农业区、毛家垱水塘区、

花山村水塘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rs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