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数学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0 15: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华东版八年级上)》

参考答案 第12章 数的开方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 一、 1.B 2.A 3.B

二、1. ?49, ±7 2. ±2, ?2 3.-1; 4.0

三、1.从左至右依次为: ±3,±4,±5, ±6,±7,±8,±9,±10,±11,±12,±13,±14,

±15.

422.(1)±25 (2)±0.01 (3)? (4)? (5)±100 (6) ±2

5917 (4) ?

794.(1)a>-2 (2)a=-2 (3)a<-2.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二) 一、1.D 2.A 3.C

11二、1. ?, 2.?10,10 3.(1)25.53 (2)4.11 4. 0或1.

443.(1)±0.2 (2)±3 (3)?11三、1.(1)80 (2)1.5 (3)1 (4)3;2.(1)-9 (2) ? (3)4 (4)-5

24 3.(1)2.83 (2)28.09(3)-5.34 (4)±0.47.

4. 正方形铁皮原边长为5cm. §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三) 一、1.D 2.A 3.C

二、1. 3?27,-3 2. 6,-343 3.-4 4. 0,1,-1.

51三、1.(1)0.4 (2)-8 (3)( 4)?1 (5)-2 (6)100;

622.(1)19.09(2)2.652(3)-2.098(4)-0.9016; 3. 63.0cm2;

4.计算得:0.5151,5.151,51.51,515.1,得出规律: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右)每移动2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右)移动1位.由此可得0.002653≈0.05151, 26530000≈5151.

§12.2实数(一) 一、1.B 2.C

1二、1. 略 2. ?3 3. x≥?.

2三、1.(1)√(2)×(3)√(4)×(5)×(6)×(7)√(8)×;

??1 2.有理数集合中的数是:,3.1415,2,16,-5,0,6.34,0.8

3无理数集合中的数是:7,34,?,0.1010010001…; 3.A点对应的数是-3,B点对应的数是-1.5,C点对应的数是2,D点对应的数是5,E点对应的数是?. §12.2实数(二) 一、 1.C 2.B 3.B 二、1. ?2,2 2.(1)3?1(2)2?3 3. 5 .

三、1.(1)36>27 (2)?72<?45 (3)1?7<5?36;

2.(1)7.01 (2)-1.41 (3)2.74 3.略 4. 7

第13章 整式的乘除

§13.1幂的运算 (一)

一、1.C 2.B 3.D 二、1.1010 2. 6 ,8 3. 9

三、1.(1)a10 (2)a9 (3)a6 (4)(x?y)10 (5)2x8 (6)b5n?12.可进行1014次运算 3. 2 §13.1幂的运算(二) 一、1.D 2.B 3.C

二、1.m10,x18 2.x14 3.2y6;4. 2

三、1.(1)a9(2)x21(3)2a15(4)3a12 (5)0 (6)§13.1幂的运算(三) 一、1. C 2.D 3.A

二、1. 9x4y10,1a9b6c34548 2. 4m,ab 3. 216

三、1.(1) 27x3y3 (2)4x4y6 (3) 5a8 (4)27a9

2. (1) ?1 (2) 3 3.x=5 4.52 §13.1幂的运算(四) 一、1.C 2.A 3.B

二、1.a8,a2 2. y,y5 3.x2y2,?x5

三、1.(1)a3 (2)m3 (3) ?x5 (4) x4 (5)1 (6) y4 2. §13.2 整式的乘法(一) 一、1.B 2.D 二、1.2x2y3 2.-12x5y4z 3.?12x5y3 三、1.(1)12a5b4 (2)-2x3y (3)-40a4b4 (4)-18a6b2c82.37?107 3. a?1,b??13,c??2

§13.2整式的乘法(二)

a2n?3 2.b>a>c

x?1y?2 (x?y)10 (6)3.6?10172.

(5) 一、1.B 2.C

二、1.6m2n?3mn,?6x4?2x3 2.18a3b2-27a2b3 ,a3?b3

3. a3b?2a2b2?1ab3 ,12x3y22?8x2y3?12x2y2 三、1.(1)15x2?5xy (2)?6a3b2?12a2b2 (3) 4x3y?2x2y2?3xy3

(4) 18m4n2?27m2n4 (5)2a2b2?2a2b3 (6)x2y2?xy2 2. x??12 3.提示:n(2n+1)-2n(n-1)=2n2+n-2n2+2n=3n. §13.2整式的乘法(三) 一、1.B 2.D 3.C

二、1.12m2?4mn?n2 2.2x2?7xy?6y2 3.-6

三、 1.(1)2x2?x?1 (2)4x2?9 (3)4x2?5x?6 (4)?6m2?7mn?2n2

(5)4x?8 (6)7x2?8y2 2. -3

§13.2整式的乘法(四) 一、1.D 2.B 3.C

二、1.-2 2. 2 3.(12x?3)cm2 ,33cm2 三、1. 化简得?5x2?2x,多项式的值为?14 2.(1)x=5 (2)x?6

3.(1)①x2?7x?10②x2?7x?10③x2?3x?10④x2?3x?10 (2)x2?(a?b)x?abx2?11x?28 ②m2?m?6

§13.3 乘法公式(一) 一、1.C 2.B

二、1.9a2?25b2,x2?9y2; 2.4b2?9a2,x2?4y2; 3. (a?b)(a?b)?a2?b2 三、1.(1)a2b2?9 (2)x2?116y2 (3) x2-9y2 (4) x2-4 (5) 2mn (6) 5x-9 2.(1) 4a?4, 8 (2)x?25, -26 §13.3乘法公式(二)

(3)

一、1.A 2.D 3.C 二、1. 5 2. 1 ,998 3.3x?y 92三、1.(1)1?25y2 (2)9y2 (3)a?12a?1 (4)1?x (5)9999 (6)35992.212888 9

§13.3乘法公式(三) 一、1.A 2.D 3.A

二、1.m?4mn?4n,4x2?4xy?y2 2.

3.(a?b)2?a2?2ab?b2

2三、1.(1)9m?6m?1 (2)4x?2x?2224241a?ab?b2,a2?ab?b2 9341 (3)9x2?12xy?4y2(4) ?4x2?12xy?9y2 4(5)9604 (6) 210§13.3乘法公式(四) 一、1.B 2.C

1222 2.(1) x?3,6 (2) a?b,21 3.1528 4

二、1.9x?4,4a?4a?1;2.?6;3. ?6x或

222814x 4三、1.(1)x4?2x2y2?y4 (2)?3x?1 (3)a?3a?19 (4)8xy 2(1)2 (2)3 §13.4整式的除法(一) 一、1.D 2.B 3.B

二、1.2x,?5xy 2. 4mn ,5(x?y)2 3. 4 ,3 三、1.(1) 2x (2)?4m (3) 4xy (4) §13.4整式的除法(二) 一、1.C 2.C 3.C

二、1.3a?2b 2.?2x?4 3. 4m-2n 三、1.(1)2x?243225ab 2.a2?5b2,-1 ;3. 5.4?104倍 433xy (2)2m2n?mn2 (3)3m2?5m?1 (4)?2ab2?b?1 222.(1)?2ab,1 (2) ?xy,5 3.x?2,y??4 ,-24 §13.4整式的除法(三)

一、1.B 2.C

二、1.7?5?10 2.15x2y?10xy2 3.(4a?6b?4ab)cm 三、1.(1) 3(x?y)2 (2) -b (3)

3. 9x?15x?6x §13.4整式的除法(四) 一、1.C 2.B 3.A

422541x?y (4)2?2x 2.x?? 6342b?3 2.-5 3.18,4 3312422三、1.(1)ab?2ab(2)?2x?x? (3)2y?x (4) 6ab?1

23二、1.?2ab?2.(1) 任一单项式与它前面的单项式的商都为?2x (2)?512x §13.5因式分解(一)

一、1.D 2.B

二、1. ab 2.a(a-2) ,3xy(4x-1) 3.-12

三、1.(1)a(a+2b) (2)3ab(b-2a-3) (3)(x-2) (6-x) (4)3x(a+b)(a+b-2y)

2

(5)2x(x-5)(6)x(x+4) 2. (1)220 (2) 2.732 §13.5因式分解(二)

一、1.A 2.A 3.D

二、1.-(x-2y)2,3 (a-4)2 ;2.②③④⑤; 3.(x-3) 三、1.(1)(x+2y)(x-2y) (2)(9+m)(9-m) (3)(m-5)2 (4)(3a+4b)2

(5)3(x+4)(x-4) (6)(x+y)2(x-y)2 (7)(x-2)2 (8)(2a-3b)2 2. (1)2000 (2) 5985

2222

3.∵4x-4x+2= 4x-4x+1+1=(2x-1)+1>0, ∴ 4x-4x+2的值恒为正数.

10第14章 勾股定理

§14.1 勾股定理(一)

一、1.B 2.D 二、1.(1)13 (2)12 (3)24 (4)63 2. 2 3. 1 三、1.30cm2 2.28米 3.AB=26,BC=6 §14.1 勾股定理(二) 一、1.B 2.D 3.D 二、1. a2+c2=b2 2.

60 3.5 13三、1. 略 2. 169 cm2 3.36 §14.1 勾股定理(三)

一、1.C 2.B 3.C 二、1. 6.93 2. 3.2 3. 5

三、1. 1米 2. 2.2米 3.(略) §14.1 勾股定理(四)

一、1.B 2.C 3.B 二、1.

1`2 2. 10或28 3. 25 4. 76 2三、1. 提示: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检验

2.(1)面积为12.5,周长为20?13?5?18 (2)∠BCD不是直角 3.∵a2+b2=(n2-1)2+(2n)2 =n4-2n2+1+4n2 =n4+2n2+1=(n2+1)2 ∴ a2+b2=c2 ∴ △ABC是直角三角形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一) 一、1.A 2.D

二、1. 1100 2. 4 3.2 三、1. BF=12,AD=13,ED=2.6 2.略; 3. 10.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二) 一、1. 12≤a≤13 2.

15 3. 150 82

二、1. 34海里 2. 因为小汽车的速度为72千米/时 ,所以小汽车超速 3.996.9m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15.1平移(一)

一、1.D 2.C 3.B

二、1.BB?的方向 线段BB?的距离(答案不唯一) 2.形状 大小 位置 3.2cm 三、1.略 2.图略 §15.1平移(二)

一、1.D 2.D 3.C

二、1.A , Q 2. 72° 3. 7,7

三、1.CF=4cm CD=3cm DF=3 cm EF=2 cm 2.图略

3.(1)图略(2)重叠部分的面积与原长方形ABCD面积的

1 4§15.1平移(三) 一、1.D 2.C

二、1. 13㎝ 2.BB? ,CC?,DD?;A?B?,C?D? ,CD,不能 3.相等,相等

三、1.图略 ;2.(1)相等,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AB∥CD,AD∥BC,所以

∠DAC=∠BCA,∠BAC=∠ACD,所以∠B=∠D 3.4个 ,9个 §15.2旋转(一) 一、1.D 2.C

二、1.中心 ,方向 ,角度 2.180°

3.点C,∠ACD(答案不唯一)的度数,D、E,EC,∠DCE

三、1.(1)点A, 60° (2)AC边上的中点(3)等边三角形

2

2.能 ,点A , 120° 3.(1)垂直 (2)13㎝

§15.2旋转(二) 一、1.C 2.D 3.B

二、1.中心,角度,距离 2.点B,点C,BC边的中点

3. 4,△ABO与△CDO、△ADO与△CBO、△ABC与△CDA、△ABD与△CDB 4.60

三、1.略 2.略 §15.2旋转(三)

一、1.C 2.D 3.B 二、1.略 2.120 3.2?

三、1.(1)点D (2)正方形 , 64 (3)?C?DC?30,?CDA?=60° 2.略

§15.2旋转(四) 一、1.B 2.C

二、1.轴对称,平移,旋转 2.B , D ,旋转

3.线段的中点 , 180°,对角线的交点, 90°,180°,270°,圆心 ,任何度数 4. 4.5 三、1.图略 2.CG=CE,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DE=BF=B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AD=AB,∵CG=BC-BG,CE=CD-DE,∴CG=CE §15.3中心对称(一) 一、1.B 2.D

二、1. A ,B 2.略 3. HINOXZ, BCHIMOUX , HIOX

三、1.图略 2.能,对称中心是点C,对应线段有:DC与CE,AD与EF,AB与GF,BC与GC;对应角

有:∠D与∠E,∠A与∠F,∠B与∠G,∠DCB与∠GCB 3.图略 4.图略 §15.3中心对称(二) 一、1.A 2.B

二、1.OA=OD,OB=OC 2.2㎝ , 1.5㎝ 3.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三、1.图略; 2.图略; 3.图略 , 成中心对称 ; 4. 图略 §15.4图形的全等 一、1.C 2.B

二、1.12; 2.55; 3.120 , 4 ; 4.①②③④

三、1.(1)△ADE≌△ABC ,对应边有:AB与AD , BC与DE , AC与AE,对应角有:∠BAC与∠DAE,∠B

与∠D,∠C与∠E (2)∠C=30° ∠B=110° ∠BAE=100°

2.(1)AC=BD AO=OB OC=OD (2)∠D=32° (3)AC∥BD,∵AO=OB,CO=OD, ∴ △AOC与△BOD是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 ∵AC∥BD. 3.CD=3㎝

第16章 平行四边形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 一、1.D 2.B 3.B

二、1.110,70,110 2.120,60 3.115°

三、1. ∠A=50°,∠B=130°,∠C=50°,∠D=130°;

2. ∠ADE=30°,∠EDF=60°,∠FDC=30°.

3. AE⊥BE,∵∠DAB+∠ABC=180°,∴

11∠DAB+∠ABC=90°, 22即∠EAB+∠ABE=90,∴∠AEB=90°,即AE⊥BE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 一、1.D 2.C

二、1.2cm 2.16 3.5,7 三、1. 21cm 2. 8cm;3.8cm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 一、1.B 2.D

二、1.10 2.40° 3.7. 三、1. 24cm; 2. 略; 3.略 §16.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 一、1.B 2.B

二、1.55 2.3 3.100°,80° 三、1.16 2. 略

§16.2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一) 一、1.C 2.A 3.B 二、1.7 2.28 3.90,45 三、1. 2cm; 2. 5cm 3.45° §16.2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二) 一、1.A 2.B

二、1.32 cm 2.60°,120°, 60°,120° 3.30 4.5 三、1. 8cm;2. 面积24cm,周长20cm

3.60°,120°,60°,120°. §16.2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三) 一、1.C 2.B

二、1.22.5° 2.67.5

三、1.15°;2. 提示:因为四边形EFOG为矩形,所以EF=OG,只要说明EG=GB即可. §16.2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四) 一、1.D 2.B

二、1.4cm 2.5cm 3.1 4.12

2

三、1.20cm 2.150° 3.(1)提示:∠FBC=∠BCE=45°(2)AE=DF,理由略. §16.3 梯形的性质(一) 一、1.D 2.C

二、1. 60 2.10 3. 26 4.110 三、1. 60°,120°, 60°,120° ;2. 24cm §16.3 梯形的性质(二) 一、1.B 2.B

二、1.6 2.9 3. 5<a<13

三、1.(1)等边三角形,理由略 (2)25; 2. 108°,72°,108°,72° ; 3.(1)略 (2)∠A=108°,∠B=72°,∠C=72°,∠ADC=108°

4.∵CE∥BD,AE∥DC,∴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DB=CE,又∵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AC=BD,∴AC=CE,即三角形CAE是等腰三角形

5.(10?213)cm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t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