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3-03-08 18:22:0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台区七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26 27 28 卷面 总分 卷面书写3分。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4 答案 2 3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15 16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射箭 B.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工具 3.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C.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D.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中,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是妇女 4.半坡遗址处于( )

A.淮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5.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A.这是一种进步 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6.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 A.夏朝末期 B.商朝初期 C.商朝后期 D.西周初年 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共伯和 D.姬旦

8.“春秋五霸”中率先起来称霸的是( )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9.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 A.晋国 B.齐国 C.鲁国 D.卫国 10.铁器在农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1.战国时期,使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战争 B.变法 C.迁都 D.分封 12.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13.下列哪部作品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

A.“楚辞” B.《离骚》 C.《道德经》 D.《内经》 14.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1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16.音乐能陶冶人的心情,已开始懂得在这方面进行享受的是( ) A .河姆渡原始居民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北京人

17.陈胜、吴广起义军在何地建立张楚政权( ) A.渔阳 B.巨鹿 C.陈 D.大泽乡 18.今天考古所发现的商朝时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何尊 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19.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白渠

20.《史记》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1.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尧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22.成语“揭竿斩木”是比喻武装起义。秦末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

领袖是( )

A.刘邦和项羽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李斯和赵高 23.与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统一六国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楚汉之争 2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位军事家的名言( )

A.庞涓 B.伍子胥 C.孙武 D.孙膑 25.秦统一全国的年代是(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18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27题20分,第28题19分,共4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共计8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① 上述言论出自何人? (1分)

②他是哪个思想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在秦朝时遭受到了沉重打击,后来又是怎样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7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共计20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理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致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 回答:

①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5分)

②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5分)

28、阅读秦朝疆域图和相关材料:(19分)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材料二: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

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史记》 回答:

①请在秦朝疆域图方框内填上正确的名称。(每空1分,共4分)

②秦王政指的是谁?他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创了一套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共7分)

(3)为了巩固统一,他还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你分别说出这些措施的内容。(8分)

附加题:

经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前12课的学习,你一定对历史这门课有了很大的兴趣,也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请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5分)

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4 B 2 C 3 A 4 B 17 5 A 18 B 6 C 19 A 7 B 20 B 8 B 21 A 9 A 22 B 10 B 23 D 11 B 24 C 12 A 25 B 13 B 15 16 A A C 二、非选择题(47分)

26.(8分)

(1) 答:孔子(1分)

(2)答:儒家学派。(1分)

西汉时期汉武帝(1分)接受董仲舒(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2分)(共计6分) 27.(20分)

(1)答:指商鞅。(1分)

阐述的观点是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或者变法、改革的观点。(2分) 举了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例子。(2分) (2)答:秦孝公。(1分)

主要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用,允许自由买卖(2分);奖励耕战(2分);建立县制(2分)。(共计6分)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2分),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2分)。 (共计8分)

28.(19分)

(1) 答:咸阳;临洮;辽东;灵渠(4分) (2)答:指秦始皇或嬴政。(1分)

采取的措施有: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6分)

(3) 答: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等。(每项2分,共8分) 附加题:

答:言之有理即可。(5分)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uq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