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集团王伟博士

更新时间:2023-10-06 15: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集团王伟博士 ──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

教育能否营利的问题,即教育服务能否由营利性机构提供、教育生产能否由营利性机构组织的问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敏感话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教育能否营利、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能否营利、应否限制教育的营利水平、禁止教育营利所带来的后果及营利性教育制度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一、教育不能营利吗?

一、关于教育能否营利的问题。

1.教育不是纯公共产品,不应该由国家垄断生产。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效用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效用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当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萨缪尔森把公共品定义为一个人消费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既不具有排他性。对教育服务来说,为额外的一个人服务的成本非常高,排除人们使用也比较容易,因而不是纯公共物品。教育是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交叉。在市场经济国家,有不少公共物品也是通过政府向私人公司的购买提供的,如美国的国防工业基本是由私人经营,政府通过购买而获得所需的武器装备。

2.教育服务可以由非政府机构提供。

既然教育兼具有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属性,那么教育服务就可以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提供。既然教育同时服务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那么私人提供的教育服务也服务于国家利益,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所有的学校生产的教育服务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私立教育也服务于公共利益,承担了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的学校其实都是公立学校(all schools are public schools)国家应对私人教育提供者进行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3.教育服务可以由营利性机构提供,教育生产可以由营利性机构组织。

诺贝尔获得者、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教育劳务可以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所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是指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生产单位,营利性教育机构作为竞争性的教育生产单位,具有企业的性质: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购买教育生产的有关投入,组织其产品一教育服务的生产,在教育服务市场上销售其产品。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能营利吗?

义务教育起源于国民教育,其特点一是强制,二是免费,国家通过这样的教育提供方式作为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能否

营利的问题,实质上是义务教育服务能否由营利性机构提供,义务教育生产能否由营利性机构组织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因而需要国家垄断,不能有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介入。义务教育阶段与公民意识形成不是唯一对应关系,学前、高中、大学等阶段教育对公民意识形成也很重要;营利性教育机构组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与培养公民意识没有对立关系,有许多比公立学校做得更好。义务教育同样不是纯公共品,也要在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下允许多样化的教育提供,而非由单一的国家垄断提供;公民意识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高中阶段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营利性教育机构可以举办10年级的教育,就不可以举办9年级的教育?这样的逻辑不能成立。营利性机构可以在遵守有关法规的前提下举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强制教育,但并不是强制进公立学校进行教育。学生在进行教育选择中当然可以选择满意的营利性学校,世界上有许多营利性教育机构提供这样的选择机会。如巴西的 Objectivo/UNIP是巴西最大的一家系列教育机构,成立于60年代,学前到大学在校生5l.4万人,年收入 4亿美元。巴基斯坦的Beaconhouse学校系统创建于1975年,是巴基斯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私立教育网络,经营80余所学校,为年龄3-18岁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但也可以在营利性教育机构享受免费教育。政府通过税收承担义务教育的费用,可以不亲自组织具体的教育

生产活动。如美国的特许学校(cbarter school)是指政府按学生人数拨款,由非政府机构或个人管理的公立学校。自1991年明尼苏达州的第一部特许学校法通过以来,至10年后的2001年1月,已经有35个州通过了特许学校法,运营的特许学校达到2036所。由前耶鲁大学校长BennoSchmidt担任董事长,管理136间学校,超过7.5万名学生的那斯达克上市的Edison教育公司 (Edison Schools,Inc.)是美国最大的管理公立学校的营利胜公司。该公司2001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67%。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国,政府提供教育经费的公立学校也可以由私人机构管理。

由营利性教育机构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生产,并不会扼杀教育的“外溢”效果。私立教育与其他私立机构不同,它和公立教育一样,致力于文化传承,并使年轻一代形成意识、心灵、行为等方面的良好品质私立学校在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方面非常重视。建立于1886年的Sabis教育公司己经在11个国家运营28所营利性中小学,其董事长Bistany先生说:我们把教育看成生意,但并不影响我们把教育做好,Sabis的办学理念是为所有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做准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热情以及成为具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纵观世界,非公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社会的需求,这种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过量需求(excess demand),指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不足,学位数量不够:另一类是差异需求(differentiated demand),是指学生和家庭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学校。义务教育阶段

不应垄断,也要允许竞争存在,允许选择存在。政府是主要提供者,但不应该是垄断提供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服务当然也可以由民间生产或政府委托民间生产。但客观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营利性教育机构比例并不会很大,这是因为:1、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充足的,没有教育市场的“过量需求”;2.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有一定的控制,实现“差别需求”的空间较小。但同时公立学校体系内的选择限制为非公立学校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性教育的市场空间。

在美国,营利性学校一般由具有企业精神的人开办,要在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都获得成功,地点选择非常重要(如公立学校比较薄弱的地区,并尽量避开与其他私立学校的竞争),目标在于吸引有择校愿望的学生。营利性学校除具有私立学校的高度的自主自治特点外,财务运行完全依赖于学费,特别注重成本控制,注重学生与家长满意与否。一般没有高中,这是因为一是高中需要更多的相对昂贵的体育、音乐及教学实验设施;二是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来源关系很大。营利性私立学校教师待遇一般低于公立学校教师。

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捐助太少,在多元化的教育提供中,更加需要以投资形成的营利性学校。如与美国相比,2000年美国人均GDP达32848美元,而同期我国人均GDP只有801美元。由于社会经济发达,且向非营利机构捐款可以作为抵税项目,因而慈善资本力量强大,有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非营利机构一百多万个,1990年全国慈善捐款即达1226亿美元。非营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z7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