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摘要

更新时间:2024-04-01 14: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越强,课外阅读的面就越广,接触语文教材的量就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丰富,形成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越强。本文侧重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实际,介绍了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读物,自主确定课外阅读的方法,自主选择展示成果的方式等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引领学生 课外自主阅读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必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越强,课外阅读的面就越广,接触语文材料的量就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丰富,形成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越强。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何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课外自主阅读呢?

一、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引领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动手开辟“班级读书角”

首先,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为了让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他们会尽其所能,有心让父母购买自己指定的书,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有的精心从书店里购买喜欢的书……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的见证,爱书的体现。其次,引领学生自主管理。召集全班学生,民主推选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借书登记、还书记载、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程序。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了读书热情,也充分发挥

了同学们的创造性。在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大家出谋划策,及时调整,使管理最优化,既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时效,又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势,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动手设计“小书房”

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在家里创建自己的小书房,为自己营造一个“读书的小天地”。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自己的书房,如在墙壁上挂上自己喜欢的名言,或画上自己喜欢的画,订上一份自己喜欢的读物,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自己动手给书籍编号……让孩子们在亲手设计的小天地里享受书籍的芬芳,读书的乐趣。 3、 自主设计课外阅读栏目

在班级的黑板报开设“好书介绍”、“读书一得”,在学校书窗里增设“读书花园”、“好书伴我行”,在校报或队刊中设置“红领巾读书乐”、“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等栏目,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自主选择课外学习的读物

课外读物浩如烟海,深浅不一,良莠并存,信手拈来的读物未必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所以要引领学生加以挑选。 1、 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与课外”,当今社会语文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学生不可忽视对语文课本的学习——从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但最终要能够运用这些方法 去阅读 课外读物,从中汲取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阅读材料:(1)与课文题目、内容相关的读物:(2)与课文体裁相关的读物;(3)与课文作者相关的读物;(4)相关拓展、补充性读物。 2、 白话文与古诗文阅读结合

当今社会主要以白话文交流为主,所以小学生阅读以白话文为主。要注意引导学

生阅读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科幻故事、书信、科普读物等,其中,名家名篇尤为重要,引领学生精心阅读,揣摩写法,活用到作文之中。而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语言凝炼,蕴涵丰富,也必须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一些名诗佳句,要能朗朗诵读,牢记于心。 3、书本与影视、网上阅读相结合

书本是用文字表达,它准确、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大千世界的情态变化。书本阅读可以开发智力,培养思维和想象能力,提升读写能力。影视阅读主要以画面为主,形象直观,无须读者加以深度思考,但不利于培养思维和想象能力,并且容易造成近视。网上阅读是一种现代阅读形式,它的知识容量大,阅读便捷,但长期上网阅读容易上瘾,对视力有一定影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大脑细胞活跃时期,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多给学生提供思索、想象的机会,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看书,少看电视,必要时上网查阅。看电视要有选择的看,如“新闻联播”、“人与自然”、“旅行家”、“开心词典”、“电视散文”等一些知识性节目,大型文娱晚会和一些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应该鼓励学生多看;对于一些言情、武打电视剧,由于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以不看或少看为好。 三、自主确定课外阅读的方法

张之洞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 1、精读

熟读精思,自知其义。精读,重在质量,汲取文中的精华。对一些名家名篇要精读,不仅要了解它的思想内容,还要揣摩它的写作方法,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精读离不开动笔,需要圈、点、勾、画、注、评、抄。 2、浏览

浏览是一种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梗概的快速读书法。浏览,重在广集博采,拓

宽知识面。有的文章,只需翻一翻,知道大概即可;有的文章,虽然重要,但由于目前还不急需,或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记下一个纲目和出处即可。 3、品读

名篇中有些词、句、段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果去掉这些词、句、段或换上类似的词、句、段,文章就会黯然失色。对这些词、句、段可以通过仔细推敲、换词换句比较的方法去品味作者的匠心所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会品味、揣摩、感悟、积累,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 4、注读

运用不同的符号作出勾画标记,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在书中的天头地角等空白处写上批注评点。圈点勾画出好词好句、精彩片段、重要评论和数据;把词句含义、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批注在天头地角;对精彩句段或开头结尾家以评点,写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5、跳读

某些文章读过一遍或几遍后,已经把握了段落大意和全文主要内容了,但需要研究某一些词语或句段、写法时,这就需要进行选读。这种跳过一般直奔重点的读法就是跳读。跳读是为了突出重点,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6、摘读

对与一些经典美文,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揣摩,对其中一些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要及时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作好语言积累,以备日后诵读和引用。 7、写读

对于美文,在诵读和揣摩写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仿写,以促进读中悟法,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此外,还要积极挖掘文章的潜在资源,相机练习扩写、补写、续写、改写,既可深化理解,提高读写能力,又能引发创作灵感。 四、自主选择展示成果的方式

为了稳定、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必

须定期的举行阅读成果展示会。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学生读书的内容、方式不一样,对阅读对象的感悟也不一样,因而交流成果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既能满足学生阅读个性差异的需要,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乐。

1、 课前3分钟展示法

每节课的前3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其方式主要有背诵古诗,朗读经典片段,讲小故事、时事新闻、奇闻怪事、民情风俗、自然奥秘、读后感等等。为了照顾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不妨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到前台表演。天长日久,对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稳定读书兴趣确有实效。 2、手抄报、读书笔记展示法

在班上不妨开辟一个“课外阅读展示台”,用以展示学生的手抄报、文章剪贴集、摘抄笔记和读书笔记等读书成果。展示的作品分两种:一种是只要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都可以随时允许上“展示台”,设有时间限制;另一种是将小组评议后认可的作品给予展示,可以定期评议,每月一次。学生的上进心很强,总是不甘示弱的,展示台里的内容总在不断更新。这个展示台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激励学生不断地学习、进步。 3、故事会、心得交流展示法

小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传奇故事等故事书,举行故事会,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气氛浓,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深、感受最多的故事讲出来,不仅能加深记忆,而且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读书之后总有一些心得体会,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发表独特的见解。

4、角色表演的展示法

对那些生动的故事可以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深化

感悟。比如阅读《三国演义》之后,学生非常喜欢其中的“桃园结义”。因此,几个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下这个故事,既能促进深入理解,又能活跃气氛,受人欢迎。 总之,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犹如小鱼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小鸟飞翔在广阔的蓝天,无比欢畅、无比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8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