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8 22: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6、《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139-143页,第26课《开国大典》。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彩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一齐看一下,看了刚才的电影片断,谁能说出这部电影的名字?对,这部电影名叫《开国大典》。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篇文章

《开国大典》电影较长,只播放电影的部分片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即可。

也叫《开国大典》,今天我们来学习26课《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跟老师一齐板书课题——开国大典。课题中的“开”和“典”是什么意思呢?(开就是创建,典就是典礼,也就是举行隆重的仪式。)开国大典就是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看电影,从电影导入,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电影的内容和课文的内容,能互相映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题意的释解,也使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含义有正确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讨论交流 1、自学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读书时有不认识的字词请查一下字典,有心得体会就写在书的空白页上。现在开始。

2、刚才大家都很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请看屏幕,开火车读下面的词语:“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

认识了词语,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描写盛况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是按照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的顺序写的。)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典礼前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加、人数

典礼前重是多少?(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首都北京的天安点让学生理清门广场。人员:中央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政协代表、基本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场工人、农民、学校师生、城防部队、外宾。)人数:总计30万面宏大,大家高兴、激动。 人。师:同学们从人数上能体会到什么?(规模宏大、非常隆重)

典礼前的会场是如何布置的呢?(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上挂了八盏宫灯,插了八面红旗。广场上汇集四面八方的群众。)

4、下面我们就去看一下会场的情况:课件出示重点句:请看屏幕:(1)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他们来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

场。(2)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地方来的,郊区的农民是摸着黑,步行四五十里路来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群众的什么心情?(高兴,激动)。下面请你带着这种高兴、激动的心情,读一下这些句子。

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5-13自然段,看看典礼之时,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件几件事?(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典礼之时,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五件事。(1)毛主席和群众见面。(2)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3)升国旗,鸣礼炮。(4)毛主席宣读公告。(5)阅兵。)

以上五件事,你对哪件事,感受最为深刻呢?

好,这位同学对毛主席与群众见面感受非常深刻,那能不能谈谈你的想法呢?(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我从这两个句子中,感受了群众非常希望见到毛主席,非常热爱毛主席。)

师:此时此刻,假如你正在群众队伍中,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 好,这位同学对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非常有感受,能谈谈你的想法吗?(毛主席的宣告,不仅使会场上三十万人都欢呼起来,经过了无线电的广播,毛主席的声音,传到全国各地,使全国人民都高兴起来。我觉得毛主席的宣告,表明了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意义非常深远。)

典礼时是课文的主体部得高昂、有力。 分,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师:毛主席的声音,现在传到了齐鲁大地,人们怎样来表达阅读时的感受高兴的心情呢?(欢呼雀跃,敲锣打鼓放鞭炮。)毛主席的声音,也不一样,可让不同的学生传到了新疆,人们怎样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呢? 结合不同的部那位同学,对毛主席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分谈感受,这样既有针对感受,好,谈谈你的想法。(五星红旗升起来,表明中国人民站性,也能照顾到整体。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下面,齐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要读

起来。你在哪里还见过升旗呢?香港回归时,升起了五星红旗;

在体育赛场上,我们国家运动员得了冠军,领奖的时候,升起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荣誉的象征。)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我们为他鼓掌加油。

还有哪位同学,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好,我对阅兵部分,非常喜欢。阅兵

的场面非常威武、壮观,受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空军的飞机,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很鼓舞。)阅兵最能展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件出示1949阅兵的场面,阅兵的场面,不仅好看,而且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实力和精神风貌,令人激动和自豪。下面请同学带着这种流激动、自豪的感情,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阅兵的段落吧。解放军是一支钢铁长城,正是他们在日夜守护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对解放军叔叔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二、 发挥想象,深化感受

这个环节名在场的摄影师,你最想的拍下哪些精彩的瞬间?值得珍藏和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回味的时刻太多了,我们有时间再作探讨,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三十万人的开国大国多么令人神往,假如你是一

课下请同学们熟读、背诵第七自然段。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课文第七自段的背诵。

【设计意图】:在回顾课文内容后,根据课后练习提示,引导学生快速捕捉主要信息,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并形成教学的主线。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4、15自然段,思考典礼结束后,群众游行的时间,场景、路线、人们的情绪。

时间:傍晚开始,晚上九点半结束。

场景:广场上灯笼火把都亮了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了天空。 路线:游行的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为把,高呼着口号。

情绪:人们无比地高兴,嗓子喊哑了,手都拍麻了。 典礼后的游行,是典礼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群众游行是课文的结尾部分,在内容的理解上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群众高兴的心情和毛主席与群众间的深厚情感。在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有亲切感,可以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中见过的情景。

三、感悟课文的写法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思路清晰。

课文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分为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三个部分。文章虽长,结构安排非常紧凑。

2、场面的描写突出。

课文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几个场面。如群众入场,毛主席和群众见面,阅兵、游行。宏大的场面、生动的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主次人物搭配、点面结合。

毛主席作为主要人物,在课文的描写笔墨虽然不多,但每次描写都非常强眼。群众是作为面上的人物描写。而且每次毛主席的举手投足,都会引起群众的强烈关注和共鸣。这样的描写,使文章达到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四、小练笔

学习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试写一段场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下观看电影《开国大典》或2009 年阅兵的盛况。

学习平时对场面的描写较少,首先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方法,再结合学生见过的或参与过的场面进行描写,这校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ad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