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学前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4 21:46: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9 A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 A、神经活动参与 C、手与脚的协调 B、口腔与手的协调 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 )。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 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 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 6.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3岁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 B.3~6岁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 C.3~6岁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D.3~4岁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的时期 8.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2 D 10 C 3 A 11 B 4 C 12 C 5 A 13 C 6 C 14 B 7 C 15 B 8 C A、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适应 B、同化是主体将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C、皮亚杰认为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是数理逻辑经验,其来源于物体本身 D、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发展的内部动力 9.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 A、动作 B、记忆 C、注意 D、口头语言 10.学前儿童在对物体进行比较时( )。 A、一开始就善于寻找物体的相应部分 B、最先学会的是找物体的相似处 C、先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 D、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 11.插图可使儿童理解文艺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因为( )。 A、幼儿常常只能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 B、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 C、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D、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受其情感态度的影响 12. 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C、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13.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 )。 A、父母的生活方式 B、父母的活动方式 C、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 D、父母的思想态度 14.学前儿童需要、动机、兴趣的发展主要反映出其( )。 A、个性调节系统的发展 B、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C、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D、性格的发展 15、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 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 由粗到细 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 答: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三、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 、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 、深刻的理解。 四、从理解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 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3.简述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意义。 答:幼儿与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学会分享,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 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 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 《学前心理学》 试卷 共2页(第1页) 选择题答案写在选择题答题区内,其它各题在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2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