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煤矿

更新时间:2023-03-08 10:16:2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 7.1 位臵及交通

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属双林镇管辖,位于分宜县方位38°,直距18.4公里处。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4°47′29.6″,北纬27°56′43.5″。

分宜至洞村乡的主干公路在煤矿区西部通过,新余至双林镇的主干公路在煤矿区南部通过,矿区内还有简易公路与主干公路相接,交通便利。 7.2 矿区自然地理

本区属丘陵地带,地形起伏不平,矿区最高海拔标高+270m,最低海拔标高+100m,一般在+120~+250m之间,山脊地形呈北东走向,地势南东高、西东低。呈东陡西缓地势。矿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只有一些山涧溪流及地表水流入西北部的标岭水库,水量受季节影响。

本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雨量充沛,历年年平均降雨量1400~1500mm,年平均蒸发量1000~1100mm,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8℃,每年4~6月为雨季。

区域内经济较发达,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工业主要有采矿、冶炼、发电、纺织、机械制造、化工等,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7.3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964年由地质部江西省地质局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提交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2003年11月,原兴旺煤矿和原凤安煤矿分别委托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编制了储量地质报告,原兴旺煤矿在原矿界范围内提交B4煤层(122b)煤炭资源储量15.99万吨;原凤安煤矿在原矿界范围内提交B1煤层(122b)煤炭资源储量8.96万吨;2005年9月两矿重组并重新划分了矿区范围,2005年10月31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采复字[2005]0118号]文予以批复。

2005年11月该矿委托江西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编制了《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提交122b类煤炭资源储量16.22万吨,333类2.64万吨,合计煤炭资源储量18.86万吨。并对兴旺煤矿批复范围内的原始占用储量进行了分割,获兴旺煤矿批复范围内原始占用储量(C级)37.51万吨。

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

2005年11月19日新余市国土资源局确认截止2005年10月底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122b:16.22万吨;333:2.64万吨;122b+ 333=18.86万吨。并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5]18号文备案。

2006年9月10日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提交的《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2006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提交B4煤层(122b)煤炭资源储量197.5千吨,动用资源储量3.9万吨(其中包括开采储量3.1万吨,损失0.8万吨)。2006年9月30日新余市国土资源局确认截止2006年8月31日矿井保有煤炭资源储量为:122b:197.5千吨。并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6]23号文备案。

2007年12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提交的《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2007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提交B4煤层(122b)煤炭资源储量179.2千吨,动用资源储量8.8万吨(其中包括开采储量7.1万吨,损失1.6万吨)。2008年7月18日新余市国土资源局确认截止2007年12月31日矿井保有煤炭资源储量为:122b:179.2千吨。并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8]35号文备案。

2009年1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提交的《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2008年度矿产储量年报》,该报告提交B4煤层(122b)煤炭资源储量157.19千吨,动用资源储量13.5万吨(其中包括开采储量11.1万吨,损失2.4万吨)。2009年4月28日新余市国土资源局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9]24号文备案。

2009年4月,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提交了《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经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以赣金林储审字[2009]073号《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09]073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备案了该报告,该评审认定的储量是本次评估的主要依据。 7.4 矿区地质 7.4.1 区域地质

- 2 -

一、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中上统,元古界震旦系板溪群(双桥山),泥盆系下统及下古生界地层全部缺失。

二、构造

皇化矿区位于萍乐拗陷带袁水复式向斜北翼中段西部。北以西村勘探区与蒙山复背斜相邻,西南以万溪矿区与武功山隆起向望,东连花古山矿区,西接相桥矿区,其构造特征与邻区有相似性,既褶皱多为背斜狭窄,向斜宽缓的隔挡式短轴复式褶皱系列:九岭隆起,蒙山复背斜,武功山隆起,锦江复向斜,袁水复向斜。断裂多为压~压扭性的走向断层,就岭南断裂,武功山北断裂及其相应的两组反倾向断裂系,附以枢纽性的小规模压扭性斜切断裂系。

三.岩浆岩

岩浆岩多为印支和燕山期的产物。 7.4.2 矿区地质

一、地层

兴旺煤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官山段(P2L1)及老山段(P2L2)、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官山段及老山段

1、官山段(P2L1):本段地层岩性、岩相变化急剧,厚度变化大。其韵律性差,分选性不好,局部具明显的鲕状结构。植物化石较完整。含白云母片较多是其主要特征。产栉羊齿等植物化石,平均厚度大于130m。

2、老山段(P2L2):本段划分三个亚段,分述如下:

(1)老山下亚段(P2L 21 ):本亚段为煤矿区龙潭组主要含煤段,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2~4层(B5、B4、B3、B2),可采煤层一层(B4)。本亚段厚度11.37~56.30 m,平均厚度27.5米。

- 3 -

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

(2)老山中亚段(P2L 22 ):上部为深灰~灰,微薄~薄层状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细腻均一,中夹菱铁质结核,风化后呈叶片状,含丰富菊石化石,素有“菊石层”之称。除菊石化石外,小型腕足类也相当丰富,可以作为本亚段的另一特征。

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和钙质粉砂岩。具方解石脉,夹少量黄铁矿结核,盛产腕足类化石,以鄱阳椅腔贝、马丁贝等为代表。瓣鳃纲以燕海扇为代表。本层多为B5煤层直接顶板,是见煤的良好标志。由于含动物碎屑化石及其丰富,往往形成碎屑结构,故有“化石层”之称。总厚14.72~75.19m,平均厚度约38.70m。

(3)老山上亚段(P2L 23 ):灰~灰黑色粉砂岩及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具水平层理,含泥质和菱铁质结核。上部以细砂岩为主,夹粉砂岩薄层,局部呈互层状;中部为粉砂岩夹细砂岩条带;下部以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或泥岩薄层。厚度约150m。

(二)第四系(Q):残、坡积物,以粘土碎石为主,碎石成份为砂岩碎块及硅质灰岩,棱角状,分选性差,一般厚5m左右。

二、构造

双林镇兴旺煤矿处皇化向斜南翼之西南部,位于标岭井田第19~北20勘探线南部,为一向东南倾斜简单的单斜构造,倾角约30°。F26、F34断层贯穿于煤矿区内,近东西走向,亦使煤层的连续性遭受到破坏。

F26走向逆断层位于煤矿区东南部,倾角22°~50°,剖面位臵靠近F21。其随F21产状的起伏而相应变化,走向近东西,纵贯全区。地层断距最大100米,一般60米左右。地表迹象不清。

F34走向逆断层位于煤矿区中部,倾角约50°,剖面位臵靠近F26,走向近东西,地层断距一般40米~60米,矿区范围内未出露地表。

三、岩浆岩

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钻孔及井巷工程内亦未见。 7.5 煤层 7.5.1 含煤性

- 4 -

皇化矿区发育晚二叠世龙潭组,自上而下有王潘里段C煤组,老山下亚段B煤组,官山段A煤组。C煤组不发育,A煤组极不稳定,为次要勘探对象。老山下亚段B4含煤系数6%左右,为矿区唯一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煤层。现就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叙述如下:

B4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中部,上距B5煤层4.95米~22.66米,一般14.40米。标岭井田内有钻孔76个,见煤61孔计70层次,含煤率80%,为稳定型~不稳定型煤层。煤层厚0~9.56米,平均层厚1.90米。结构较简单—复杂,单层含夹矸0~3层,计含夹矸22层次,占总煤层数34%。 7.5.2 可采煤层

矿区内B4煤层位于老山下亚段中部,上距约15m;B4煤层两极厚度0.46~5.28m,平均厚度2.45 m,煤层不稳定,倾角25°左右。煤层直接顶板为薄层状深灰色粉砂岩,夹细砂岩线理,水平层理发育,具色素条带,含植物化石碎屑,产舌形贝化石。直接底板多为团块状粉砂岩或黑色泥岩,具鲕状结构,产植物根茎化石。

B4煤层空间上总体呈简单的单斜构造,煤层倾角较缓,一般在30°左右。 7.5.3 煤层对比

本矿区含煤地层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有三个煤组,即官山段A煤组、老山下亚段B煤组及王潘里段C煤组。A煤组煤层极不稳定,偶见可采点,无工业价值,C煤组也极不稳定,无工业价值。B煤组为本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即老山下亚段。现由下而上分述如下:

一、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灰~深灰色厚~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水平层理。泥岩局部具鲕状结构。含少量黄铁矿,产植物根茎化石碎屑,偶夹极不稳定的薄煤层(B3、B2)两层。平均厚度12.40m。

二、B4煤层:深灰色~灰黑色,粉状为主,有部分块状,半亮型暗煤,结构简单。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0.46~5.28m,平均2.45m左右,煤层连续性较好,煤层夹矸1~4层,厚0.01~0.23m,为简单~复杂结构,煤层倾角25°~30°,平均25°。预计划定矿区范围内钻孔见煤点最大厚度5.28m,最小厚度0.46m,巷道见煤厚度一般在1.2~5.28m,煤层属较稳定型。

- 5 -

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

三、粉砂岩:深灰色~黑色,薄层状,夹细砂岩线理,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碎屑,产舌形贝,具色素条带,为B4煤层直接顶板。厚度0.73~17.84m,平均8.65m。

四、石英细砂岩:灰色薄中厚层状,硅质胶结,坚硬,分选性较好。层间偶夹薄层粉砂岩或泥岩,较为稳定,为B4煤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厚度0.81~8.45m,平均3.81m。

五、粉砂岩:深灰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发育,含瘤状黄铁矿结核,含植物化石碎片,偶尔为泥岩代替,厚度变化较大。厚度0~5.38m,平均1.25m。

六、B5煤层:厚度变化大,井田内局部可采,本矿区不可采,块煤或粉煤,含二氧化硫高,伪顶有少量薄层泥岩,含炭质。厚度0~2.23m,平均0.37m。为极不稳定煤层,结构简单~复杂,煤层夹矸1~2层,厚0.01~0.23m。B5煤层以上为泥灰岩,含有丰富的腕足类化石,滴盐酸起泡,是煤层对比的一个重要标志层,层位较稳定。

由此可见,本区含煤段地层标志层明显,划分可靠。 7.6 煤质

7.6.1 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岩特征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为B4煤层,属无烟煤种。颜色灰黑色,半亮型煤,多具似金属光泽,并见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块煤硬度大,不易磨损,断口呈棱角状,据《江西省新余市皇化矿区老棚里、标岭井田详终(附皇化深部、下陂普查)地质报告》镜下鉴定显微煤岩特征为:颜色灰白~白色,凝胶化基质体呈均一块状,其煤岩组份:有机组份占82.3%~84.2%,无机组份占15.8%~17.7%,其中粘土类矿物占14.5%~16.3%,以透镜状出现,偶见浸染状黄铁矿。 7.6.2 煤的化学性质与工艺性能

根据详终地质报告及该矿提供的矿井煤质化验资料,其化学成份特征见煤层化学成分特征表。

B4煤层化学成份特征表

项目 Mad (%) Ad (%) Vdaf (%) St.d (%) Pd (%) As Qb.d 视密度 (CO2)d (ppm) (Mj/kg) (t/m3) (%) - 6 -

平均 2.71 20.19 3.80 B4煤层其特征是:

0.46 0.087 2.05 26.99 1.72 1.76 一、灰溶点最高达1398℃以上,普遍大于1200℃,为高熔灰分; 二、Co 2g 含量为1.76%;

三、坩埚粘结性1~2,属弱粘结煤;

因此本区B4煤层属中灰、特低硫、低磷、高熔点、弱粘结的无烟煤。 7.6.3 煤的可选性

标岭井田作了一个可选性试验,用刻槽法采取煤层煤样,主要进行了筛分及浮沉试验。以1.8作分选比重,得精煤回收率87.788~94.191%,为优等,以1.7作分选比重,得到精煤回收率从66.6~80.5%,为良至优等。可选性评价采用全量中煤法,以1.8作分选比重,1.8~2.0产率3.703~5.466%,为易选煤;以1.7作分选比重,1.7~2.0产率分别为32.113%,19.752%,15.696%,可选性为中等至很难选。 7.6.4 煤类和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本区B4煤层属中灰、特低硫、低磷、高熔点、弱粘结的高中级无烟煤,其用途一般可作为动力用煤、民用煤,块煤可作化工原料。 7.6.5 煤的风化与氧化

在矿区范围内+50米标高以上B4煤层,该矿在2005年底以前进行了开采,原报告划定的风氧化带为+75米标高,经开采证实风氧化带大致在+85米标高。依据原地质报告煤的风氧化带的划定,同时结合矿山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将煤层露头至矿区范围内+85米以上划为风氧化带。 7.7 开采技术条件 7.7.1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无大型地表水系,充水水源以大气降水及老窑水补给为主,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因此,本矿区属裂隙充水岩层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7.7.2 工程地质条件

一、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现状

双林镇兴旺煤矿主要开采B4煤层,B4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局部变为泥岩,

- 7 -

分宜县双林镇兴旺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

老顶为细砂岩,硅质胶结,致密坚硬,岩性较为稳定。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夹细砂岩条带。据224地质队勘探资料,煤矿区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见标岭井田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一览表。

标岭井田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一览表

煤层顶底板 顶板 底板 岩性 粉砂岩 细砂岩 抗压强度 kg/cm2 247~1404 62~766 抗剪强度 kg/cm2 37~52 56 抗拉强度 kg/cm2 2~26 1~5 据上表参数得知B4煤层直接顶底板粉砂岩为中等坚硬岩石,老顶细砂岩为IV级相当坚硬岩石。

(一)第四系

第四系的松散岩层,为残坡积、洪冲积物,岩性为亚粘土,含砂砾亚粘土、细砂和砂砾层,胶结程度低,强度小,透水性强,极易塌落。

(二)基岩

1、老山段: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夹细砂岩,含泥质,硬度3~5级,局部粉砂岩含泥质较高,岩石较软,强度低。

2、官山段:主要由各粒级碎屑岩夹泥岩和炭质泥岩组成,浅部风化裂隙发育,易破碎。

二、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评价

(一)顶板:B4煤层顶板一般为粉砂岩,薄层状,水平层理,煤层伪顶板多为炭质泥岩,质软,易塌落,伪顶板厚一般为0.50m,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厚1.64~18.5m,平均厚7.13m。

(二)底板:多为粉砂岩,具团块状构造,裂隙发育,较松散,易风化呈碎块。伪底板为炭质泥岩,伪顶板厚一般小于1.00 m,质软易碎,常呈片状或鳞片状。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厚0.73~13.67m,平均厚4.78m。

综上所述:本矿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7.7.3 环境地质

一、区域稳定性

分宜县历史上地震较少,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上位于地震峰值加速

- 8 -

度小于0.5m/s2地区,区域稳定性较好,历史上未发生过地震烈度大于Ⅵ度的地震。为非地震设防区。

二、地质环境现状

矿区地处山区,居民较少,矿山采用地下开采,采出原煤,不洗选,不加工,随采随销,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因而对地质灾害和对环境影响较小。目前为止,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

三、瓦斯

据2007年9月26日江西省新余煤矿安全仪器维修检测中心提供的《新余市分宜县双林兴旺煤矿2007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矿区B4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0.929m3/min,相对涌出12.44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989m3/min,相对涌出量为13.12m3/t,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四、煤尘爆炸及煤的自燃倾向

煤尘爆炸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据2007年9月26日江西省新余煤矿安全仪器维修检测中心鉴定:兴旺煤矿B4煤层水份(Mad)4.38%,灰份(Ad)14.417%,挥发份(Vdaf)为3.94%,全硫(St,d)0.44%,真密度(dTRD)1.76%,火焰长度为0mm,吸氧量0.5161ml/g,经检测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等级(Ⅲ)级,为不易自燃煤。

六、地温

标岭井田内共有四个钻孔进行了简易测温。近似地温梯度G=1.65℃/100米。G<3℃/100米,属地温正常区。

七、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矿区地处山区,居民较少,矿山采用地下开采,采出原煤,不洗选,不加工,随采随销,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因而对地质灾害和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注意如下影响环境的因素:

(一)污水排放

由于矿坑排出的矿坑水和工作台面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SO 42- 离子,矿井水若任意排放会造成

地表水污染,土壤板结,因此对矿井水应经沉淀净化后,通过排水沟排放。

- 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b3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