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5-06 0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衡阳县杉桥镇中心小学:吕瑞连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由于诸多因素,艺术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对策

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在审美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开展各式各样的艺术教育,对于生活意义的发现,进而实现人性的培育都是十分必要的。艺术教育不同于科技教育,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它具有自身的独特品质。

1、有助于发展青少年的全面思维

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可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试教育”恰恰对儿童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是一种束缚,而且是很大的束缚。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认为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很重要,如果缺少它,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印度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物理学家拉曼就是一个艺术家,他在对物理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擅长音乐、美术和花卉。只有逻辑思维,而没有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没有童心,没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2、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非功利的教育,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与游戏教育。现在的儿童、少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3、有助于加强德育教育,以美辅德

素质教育中以德育人是根本,但思想教育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必须像春风那样“随风潜入夜”,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帮助青少年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

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在这方面,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传统观念作祟、没有全面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家认为主课才是正统,而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仅是“调味品”,是减缓和释放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减压阀、润滑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农村,这种思想蔓延的广度和深度更令人担忧,时代在进步,但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村还是没有被正确认识,还是处于学习的底层位置。

在农村的小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课只是“杂课”,地位远不如国家所新兴倡导的科学科技课。大部分学校也只有安排到一个星期一节课,认为可开可不开。安排在课程表上的音乐课、美术课等经常被语数主课占用。个别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因为艺术课并不纳入升学范围,所以不仅是学生没有这种艺术意识,学校、教师也是如此,只注重主课的学习,不重视艺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其实美术课、音乐课占时不多,却可以活跃学生的生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精神愉快、头脑灵活。

2、专业师资严重缺少

师资是第一要素,好的艺术教师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但是由于农村位置偏僻,生活水平较低。导致农村艺术教育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正规培训。任教艺术的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在教学理论、水平、方法、技巧等以及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也没有与青少年的实际艺术教育相结合,没有去了解青少年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教育。他们需要活泼的灵动的结合现实的,而不是书面的机械的。

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也只是教几首流行歌曲,没有教授学生相应的乐理知识,去了解音乐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去感受艺术之美,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多数美术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对书本上的图画进行临摹,并不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学生连基本的素描绘画基本知识都不懂,这样的艺术课就算上了,实用性也不是很大。教师艺术教育水平有限,学生又对艺术教育的意识性不够,无法真正在艺术教育中汲取营养。 3、家长支持不够

在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认为学习艺术只是浪费时间而已,对于学生升学考试百害而无一利。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

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4、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更是没有相应的艺术教学资源,导致艺术教师有心无力,艺术课无法得到开展。农村本身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在许多学生的想象中,艺术只是唱几个歌,照着书本临摹几幅画而已,乐器、绘画工具更是从未见过,也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拿我从事教学的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脚踏琴、一台电子琴。而美术器材基本没有。

从以上分析得知,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受到当地经济条件、师资水平和地域观念的限制,很多学校缺少基本的艺术教学设施和设备,学生在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孩子差距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取长补短、发挥地域优势,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也就显得十分急迫了。

三、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1.转变观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学校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定信念,建立起正确对待艺术教育的思想,从思想认识上到位,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艺术,尊重艺术教育,爱护艺术人才,形成良好氛围。 2、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艺术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实施,而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方式和理念是否得当。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专职艺术教师较少,且大都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陈旧。使艺术教学出不了成绩,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要改变这些状况就必须尽快的提高农村艺术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首先可以针对农村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教师也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样教师就会有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强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对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感知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另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的教学条件在具体教学环节可就教具的制作,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

总的说来在农村中小学,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艺术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 3、要加大艺术教育投资力度

近年来,农村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得到了改善,便

仍然不能跟上现代艺术教育发展之需要,不能充分保证艺术教学正常开展。学生的生活中缺少艺术环境的熏陶,直接影响到艺术教学的有效实施。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教学设备增加才能吸引教师的提高业务水平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没有设备教师只能是上传统唱歌课,结果可想而知。一名音乐教师的教学口才再有表现力,也不能模仿出多媒体、器乐所形成的声音。所以国家应对偏远地区加大投资力度,真正做到与城市同步,我们的课改才能真正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真正的作用。

4、认真对待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

每一个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结 语

审美素养的养成是心灵成长的关键一环,对个体的人生观和

性格完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基本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应从中小学开始落实。而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农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水平、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选拔制度等都在牵制着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就此,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农村特色化艺术教学,以期引发大家对农村艺术教育事业的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z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