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

更新时间:2023-10-26 04: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一、有效

1、有效包括三个方面:效果、效益、效率。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效益是取得了这样的效果有什么好处。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率=工作量/时间,如果工作量是个常数,当时间→∞时,效率为零,反之,则为高效率。 2、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益,但没效果则一定没效益,而有效益不一定效率高。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在于教学有效果(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提高,认知有变化,学习态度有改进,学有所得、所获),教学有效益(学生会应用,会学习,会做人。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教学有效率(减负增效,解放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占用学生的时间少)。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三者并重,效率高了,那就是高效教学。

教与学是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需要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外因),学生是主体(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有效学习主要是由学生来体现的,抓住了学生,就抓住了根本。主导主要是引导,

1

而引导首先是启发。有效学习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主动性(学生)和启发性(教师)。启发性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启发性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1)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2)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我要学”,它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内在需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学习责任。学习兴趣是指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个人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事半功倍。学习责任是指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是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和体验,它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觉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负担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效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意识到学习对国家和个人都有

2

好处,而自觉的投入,这更要老师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三、有效教学的两种形式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先学后教的前提: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科书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阶段),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2、教师的教: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质

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

3

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的心理机制)

4、先学之“学”的特性:一是超前性。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为本质的特性。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取得问题。三是步异性。是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学生有个体差异,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学生的学习进度,该统一的统一,不一定统一的可以不统一。

5、后教之教的特性: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首先,必须对学生的超前学习进行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防止放任自流,更重要的是为了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科书的掌握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既是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超前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的过程。其次,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要过多包办代替,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继续让他们自己区独立解决。凡是他们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二是参与性。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种参与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

4

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三是开放性。开放性是是针对性和参与性的必然结果,教师不可能预先设定学生先学存在的所有问题,二学生在参与性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和自由发挥更是教师难以预料的,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的学识、智慧、反应、语言等等) (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科书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的意识。 每一门可以成为科学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术语系统和表述事物的规则,都有对社会与自然事物的独特观察与分析的角度及成果,所以,只能由熟悉本学科理论知识的专科教师,来承担指导阅读学习本学科书籍的责任。

据调查,北京有95%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完全读懂或大部分读懂语文教科书,88%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完全读懂或大部分读懂数学教科书,二只有30%几的学生认为可以读懂物理教科书,可见学科教师的指导对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1、学会阅读

不同学科的阅读方法不同,根据学科特点而定。

如语文中文言文诵读的四个层次:试读——略读——研读

5

——品读。

数学阅读时,要精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分析。阅读时要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纲,抓住关键,仔细阅读。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是阅读的重点,要仔细分析,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法则、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及推导的依据和思路。文中的符号、图像、图表,教师要多引导,让学生结合有关教科书内容,仔细分析、思考,最好能达到数形结合的理解。数学阅读更重要的是,要仔细领会书中是如何有一个或若干个特例上升到一般原理或概念,又是如何用特例去进一步加深对一般原理或概念解释的,这是这是掌握数学抽象概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学会思考

一是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是进行专门思考培养,要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教他们学会如何思考。

3、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在教学中,有目的的、有计划地通过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和渗透,来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思考、怎样探索、怎样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

6

独立学习能力有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第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一是导向性,二是民主性,三是启发性。其发行的精髓在于“启”和“导”,教师的启,重在发展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教师的导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本科和本节课内容的方法,同时要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解剖给学生,从而把教法转化为学法,人啊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学法指导

一是坚持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在讲清知识基础上,揭示出规律,提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讲授的内容,还要掌握教师讲授的思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是注重学习过程本身的教学。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智力活动的过程,他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是学生能进行学习的自我体验,使学生意识到自我力量的存在,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是坚持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同步进行。一方面,把教法建立在研究学法和学情的基础上,以提高教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探索和选用先进的科学的教法中,引导学生掌握是

7

何其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哪种方法,在中学课堂里学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的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会学”就是可以“带的走”的东西,可以是学生终身受益,它并不意味着立即生效,它往往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会显现并产生效果。

三、高效课堂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效课堂率逐年提高,多表现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山东一些名校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成绩显著。如: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即墨二十八中,昌乐二中等。他们的高效课堂是怎样炼成的。

1、学生在干什么?(看录像)

2、老师在干什么?(综合几个学校的做法而简单整理) (1)精心编制导学案,在“导”字上狠下功夫

学案容量是八开纸,中缝6厘米页边距1厘米左右,作业(预习和课中用的)在背面,将知识问题化,精心设计明确的、坡度小的问题,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真正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编写导学案还有几个原则,几个目标,几个环节等。(不一一列举了)

(2)及时搞好对学生的培训,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老师对导学案详细批阅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设计学习目标及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展示的内容,预测学生展示和点评过程中

8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过程中可能会生成新的问题培训小组长,让他们了解这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怎样展示和点评等,还要对不爱发言的、讨论不够积极热烈的小组的学生进行单独培训,逐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到“学好”。

(3)用心设计好课堂,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室里除了靠窗户的一面墙外,其余三面墙都是大小大小的黑板,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讲解、质疑、改正。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不是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展示课之外显“功夫”。因为学生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看出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他们有着“临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和从容的教态,较为恰当的引导及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这些“功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4)用教师的激情引领学生,使学生忘情地学习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师的话应该是穿透人心的。如果没有激情,老师的话又怎能穿透人心呢?课堂需要激情,它是流动、活泼的;学生需要激情,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波动生命的琴弦;教师需要激情,只有激情才会创造,只有激情才能是慢慢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教室里最佳的学习氛围是温暖和温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是自信和热情。他们老师的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是他们忘情地投入

9

到学习中。

四、高效课堂的根据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听讲能获得5%的知识,阅读能获得10%;用声音和图片给予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能获得20%;示范、演示能获得30%;小组讨论能获得50%;实际演练、在做中学能获得75%;马上应用、教别人能获得90%的知识。看来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和谐互助,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加之教师主导和参与,一个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课堂悄然生成。符合毛泽东主席提倡的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练兵原则。

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很强的,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学会了教别人,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并不断探索的问题。山东诸学校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学精神,淌出适合自己路自来。猪往前拱,鸡向后刨,各有各的道道,可目标是一致的。马俊仁不但教练当得好,猪也喂得好,他喂猪一是饿,二是打。即墨28中的老校长猪也喂得好,他不打,而是训练,吹一声哨猪就过来吃食,再变化一下哨音,猪们就都回去了,能把猪都训练成这样,何况学生呢?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单位时间内抓更多的老鼠,那就是极品猫。

对学科知识来说,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记住,二是理解,三是应用,四是发现,五是创新。据心理学上讲,某件事情在大脑皮层刻有痕迹,便可记住,这需要对大脑进行强刺激。雷人的

10

语言、动听的故事、滑稽的表情及肢体动作、精彩的比喻等都能记住

老师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在“教”上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但只有10%左右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陶醉在其中(而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发展未必是最好的),对90%的学生来讲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即便是强刺激也是被动的,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

可见,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内驱力主动释放,自主学习的意识强,乐于学习的人多,互助、参与的程度高,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成为一位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在这里学生教学生课获取更强的能力而没有损失,学生始终在动手动脑,因而使得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这样学生和老师就都发展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11

语言、动听的故事、滑稽的表情及肢体动作、精彩的比喻等都能记住

老师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在“教”上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但只有10%左右的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陶醉在其中(而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发展未必是最好的),对90%的学生来讲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即便是强刺激也是被动的,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

可见,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内驱力主动释放,自主学习的意识强,乐于学习的人多,互助、参与的程度高,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成为一位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在这里学生教学生课获取更强的能力而没有损失,学生始终在动手动脑,因而使得心灵手巧,手巧心更灵,这样学生和老师就都发展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1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