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17 2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医学遗传学是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物质基础的学科

2.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染色体病 体细胞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

3.遗传因素主导的遗传病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5.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非遗传性疾病

6.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参与引起的疾病,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垂直传递的特点 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结构 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DNA 组蛋白 RNA 非组蛋白 9.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10.染色质的类型: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11.常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的进行转录的染色质 特点是多位于细胞核中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 12.异染色质是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特点:着色较深,位于细胞核边缘和核仁周围。 13.结构性异染色质是各类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4.兼性异染色质是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15.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核小体;二级结构:螺线管;三

级结构:超螺线管;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16.性别决定基因成为睾丸决定因子;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SRY

17.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8.点突变是基因(DNA链)中一个或一对碱基改变 19.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替换 移码突变 动态突变 20.碱基替换方式有两种:转换和颠换

21.碱基替换可引起四种不同的效应: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

22.移码突变:在DNA编码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23.整码突变:DNA链的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合成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丢失部位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动态突变:DNA分子中碱基重复序列或拷贝数发生扩增而导致的突变(脆性X综合症)

24.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25.系谱分析法是通过对性状在家族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

26.先证者是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27.单基因遗传病: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

遵循孟德尔遗传率

28.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AA)患者完全相同的表型 例如短指(趾)

29.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典型系谱特点: 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②连续几代都有患者(连续传代现象) ③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患者的同胞中约有1/2患病 ④患者子女中,约有1/2患病 5.双亲都无病时,儿女一般不患病,除了基因突变

30.不完全显性也称半显性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的表型之间的遗传方式。例如软骨发育不全症、家族高胆固醇血症 31.不规则显性:在AD中,杂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不表现出的相应症状,或即使发病,但病情程度有差异,是传递方式有些不规则。例如多指(趾)

32.表现度是指致病基因在不同个体表现程度不同,指患病严重程度 33.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两种基因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形成相应的表型

34.双亲和子女之间血型遗传的关系(推断题) 双亲血型 A-A A-O A-B 子女可能出现血型 A,O A,O A,B,AB,O 子女不可能出现血型 B,AB B,AB ----------------- A-AB B-B B-O B-AB AB-O AB-AB O-O

A,B,AB B,O B,O A,B,AB A,B A,B,AB O O A,AB A,AB O AB,O O A,B,AB 35.延迟显性是指某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达到一定年龄时,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例如(Huntington病)

36.常见的AR病有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尿黑酸尿症、高度近视、半乳糖血症和镰状细胞贫血 37.近亲婚配:近亲个体之间的婚配

38.亲缘系数是指两个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

39.X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男性细胞中只有成对的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被称为半合子,有一个致病基因就发病,所以发病率比女性高。典型疾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40.X连锁隐形遗传病系谱的特点: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 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患病,女儿不会,证明致病基因遗传自母亲 ③交叉遗传,患者的兄弟、舅父、姨表兄弟和外甥都有发病风险 ④如

果女性是患者,父亲一定是患者,母亲可能是携带者或患者 41.等位基因异质性是指同一基因座上发生的不同突变,引起相同或相似表型

42.基因座异质性是指发生在不同基因座上的突变所造成的表型效应相同或相似

43.Bayes法计算复发风险:课本P46-51(计算题)

44.质量性状:性状间差别明显没有中间过渡类型,呈现不连续变异性状

45.数量性状:多基因性状,性状间只有量的不同,没有明显的差别,有一系列过渡类型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46.数量变异特点:①受控于多对等位基因 ②每对基因性状效应微小(微效基因) ③每对基因累积起来可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累加效应) ④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多因子遗传) 47.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 性状分离明显,有显隐之分 不受或不易受环境影响 受控于一对或几个基因 不连续变异 数量性状 性状分离不明显 易受环境影响 多对基因、多个基因控制 连续变异 48.多基因遗传

病:疾病的遗传方式取决于两个以上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还受环境的影响,也称复杂疾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2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