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试题汇编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2:0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照杨华博客》

10.据右图(上面文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的信息 判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 A.支持北伐战争的革命军队 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渡过抗日战争的经济困难 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

11.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在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1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23.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2.经过了大革命的洗礼后,理论水平逐渐成熟的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现实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下列历史事件属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实践的是①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②打土豪,分田地③秋收起义④反?围剿?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最新党内统计数据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国党员人数突破八千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历了风雨历程。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11.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次大捷,但是中共方面在胜利的第二天发给南京当局的捷报却出现两个版本。① 延安电:9月25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② 朱德、彭德怀电:一一五师有(廿五)日八时进行战斗,至廿四时止尚在激战中,将平型关以北东跑池、辛庄、关沟及一八八六点标地完全攻占,计已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俘虏敌官兵三面余名。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军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从史料鉴别的角度看

A. 延安电更接近历史真实 B. 朱德、彭德怀电更接近历史真实

C. 两则史料都与事实相差巨大 D. 两则史料都可信 5.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 广东 广西 湖南 农会会员数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时间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4,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517,14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的发表 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七?七事变以后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9.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以下史实中的有利于中共争取的是中间势力的有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 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13.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18.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长征胜利完成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展现的是近代中国某—时期延安大礼堂门口的场景。这—时期

A.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成为时代的潮流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成为国共两党的政治追求 C.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空前团结

D.召开政协会议筹建新中国成为各党派的共同需求 济宁一中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1937年7月又宣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因是 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失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 如图所示,图中的漫画反映出①中共努力争取和平民主②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③全国人民期盼和平建国④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电影《建党伟业》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公映,片中,?毛泽东?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下列哪种做法不能印证?毛泽东?的这句台词

A.进行土地改革 B.团结各民主党派 C.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D.文化大革命

下图是上海造币厂制作的《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铜纪念章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它位于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德国柏林 D.俄国莫斯科

如图所示,每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时候,都要把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北侧正中央,他与毛泽东对视着前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的人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2011年是十月革命爆发94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滨州一

在八七会议上进行革命总结时,毛泽东?把国共两党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一座房子?,他 说:?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一样扭扭捏捏地搬进了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共在过去的革命中 A.未充分地发动广大农民 B.没有坚持武装斗争 C.忽视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D.没有做到独立自主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曾在《无鸟的夏天》中写道:?重庆在燃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则记述道:?在接连两天中,日机对重庆进行了最残暴的轰炸……好几万人被炸死在街道上,或被陷在火墙后边,在两天内烧毁了l/2的市区。?上述惨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丧 B.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 C.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9.1942年美国发行了一枚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五周年的邮票,孙中山先生与美国总统林肯的肖像并列于邮票幅面之中。林肯肖像下方印有林肯主张的三排英文字?Of The People(民有)??By The People(民治)??For The People(民享)?,与之对应的是孙中山肖像下方的三行中文字——?民生??民权??民族?。这枚邮票不能说明 A.美国政府支援中国人民抗日事业 B.中国远征军入湎作战解救了美军 C.孙中山先生在国际上具有崇高地位和声望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林肯的主张一脉相承

民主革命时期,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

A.1924~1927年 B.1928~1934年 C.1937~1945年 D.1945~1949年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 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当时的历史真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C.日本速决战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开辟了境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胡锦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如图)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列宁最亲密的战友,红军的缔造者,第四国际领导人,俄国革命家、政治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恰当的是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

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7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7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什么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7分)

(4)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4分)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5.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这样一段史料:?万一北平被陷,则战与和以及不战不和,与一面交涉一面反抗之国策须郑重考虑。对民众内部之态度,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你认为此段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6.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 ② ③ ④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g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