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八路军第一师 - -115师的序列、战史与传奇

更新时间:2023-09-21 13:38: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介:八路军第一师----115师的序列、战史与传奇

一、概述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不但是八路军编制上的第一师,而且也是八路军中最先从陕北出发,强渡黄河,并第一个与日军进行作战的师。它是名副其实的八路军第一师,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血战疆场。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店是鲁东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在这里诞生。

为庆祝山东省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对省政府和115师司令部旧址进行了全面修复,新建了省政府成立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纪念馆,恢复了省政府成立时设立的七个厅局办公场所。

纪念馆以丰富的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115师的卓著功绩及山东省政府诞生、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让人们以史为鉴,永远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二、沿革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第18集团军。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设立总指挥部,下辖3个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每师定员为1.5万人。

师长:林彪,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参加南昌起义、湘南武装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

副师长:聂荣臻,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将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5军团及红军第74师合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以原红一、三军团一、二、四师整编为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红十五军团的七三、七五、七八师整编为六八七、六八八两个团,陕北红军七十四师整编为炮兵、工兵、骑兵、辎重、特务等营。红一方面军机关和红军第74师分别改编为第115师机关和师直属队。

三、序列

(一)1937年8月

林彪任115师师长,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聂荣臻任副师长,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周昆任参谋长,萧华任政训处副主任。

司令部作战科 科长王秉璋 侦察科科长苏静 管理科科长石新安

政训处宣传部 部长肖向荣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

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治处主任罗元发。 第343旅旅长陈光、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副旅长周建屏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参谋长陈士榘 第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邓华

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副旅长黄克诚当时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参谋长卢绍武

第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先楚

第688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田守尧、政训处主任刘震

(二)1938年4月

师长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 司令部

第1科科长王秉璋 第2科科长苏静 第3科科长仿桂安 第4科科长石新安 政治部

总务处处长梁必业 组织部部长黄 励 宣传部部长肖向荣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敌工部部长潘振武(兼)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卫生部部长戴正华副部长谷广善

第343旅旅长陈光李天佑(代)、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兼)

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治委员吴文玉、副团长梁兴初、参谋长彭明治、政治处主任王凤鸣

第686团团长李天佑 杨勇(代)、政治委员杨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曾思玉

补充团团长邓克明、政治委员王麓水、参谋长刘德明、政治处主任杨忠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兼) 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治委员赵凌波 第688团团长韦 杰、政治委员刘震

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治委员崔田民、政治处主任黄惠良 第31游击支队支队长邢仁甫、政治部长周砚波、副部长崔月楠 第10支队司令员张维翰、政治部主任王幼平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吕志恒、政治部主任林一山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司令员廖容标、政治委员姚仲明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指挥马保三、政治委员林一

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4支队司令员洪涛、政治委员黎玉 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主席张北华、副主席葛杨斋 胶东游击第3支队支队长郑耀南、副支队长周亚泉

(三)1938年12月

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代师长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供给部长邝任农、政治处主任王秉璋

第686团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

苏鲁豫支队支队长彭明治、政治委员吴文玉、副支队长梁兴初

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副司令员许世友、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5支队支队长曾国华、政治委员王叙坤 第4团团长褚连三、政治委员朱廷宪 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治委员曾庆洪 第6团团长张策平、政治委员赖国清 第6支队支队长邢仁甫、政治委员周贯五 第7团团长李子英、政治委员崔月楠 第8团团长杨柳新、政治委员陈德 第9团团长杨铮侯

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治委员潘寿才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杨得志(代)、政治委员黄克诚、副旅长杨得志 第687团团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 第688团团长韦杰、政治处主任刘昌恒

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治委员康志强 独立团团长刘震、政治委员高农斧 挺进纵队队长覃健、政治委员常玉清

独立支队支队长陈士榘、政治委员林枫、副支队长黄骅、政治部主任王麓水 第1团团长刘德明、政治委员王麓水(兼) 第2团团长杨尚儒、政治委员马佩勋

(四)1939年冬

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罗荣桓、代师长陈光、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供给部长邝任农 司令部

参谋处长王秉璋、作战科长张雄、侦察科长李作鹏、教育科长袁仲贤、管理科长石新安、机要科长杨初振 政治部

秘书长苏孝顺、组织部长黄励(兼)、宣传部长陈明、锄奸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长潘振武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政治委员彭显伦 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治委员彭嘉庆

师教导大队大队长胡大荣、政治委员刘兴元 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治委员王根培

第686团(归师指挥)团长张仁初、政治委员刘西元 苏鲁支队司令员张光中、政治委员彭嘉庆 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5支队

支队长曾国华、政治委员王叙坤 第5团团长龙书金、政治委员李宽和 第6团团长张策平、政治委员赖国清 第6支队

支队长邢仁甫、政治委员周贯五 第7团团长李子英、政治委员崔月楠 第8团团长杨铮侯、政治委员陈德

太山支队支队长牟宜之、政治委员王斌三 津南支队支队长李宽和 商河支队支队长李逸民 乐陵支队支队长王亦山

鲁北支队支队长王叙坤(兼) 阳信支队支队长张卓庭 宁津支队支队长李玉桢

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治委员 潘寿才 独立旅兼鲁西军区

旅长兼政治委员杨勇、副旅长段君毅 第1团团长周海彬、政治委员戴润生

第2团兼运西军分区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张国华

第3团团长卢迪、政治委员刘星

第6支队兼太西军分区 支队长何光宇、政治委员张北华 苏鲁豫支队

支队长彭明治、政治委员吴文玉、副支队长梁兴初 第1大队大队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田维扬 第2大队

第3大队大队长周长胜、政治委员冯志祥

第4大队大队长梁兴初(兼)、政治委员王凤鸣 独立支队

支队长陈士榘、政治委员林枫、副支队长黄骅 第1团团长杨尚儒、政治委员刘振球 第2团团长何以祥、政治委员曾明桃

(五)1943年4月

115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 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黎玉、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 司令部

参谋处处长李作鹏 作战科科长阎捷三 通信科科长闻述尧 管理科科长何敬之 机要科科长苏蕴山 情报处处长邝任农 政治部

秘书长梁必业

组织部部长梁必业(兼) 宣传部部长赖可可 保卫部部长苏孝顺 敌工部部长张梓祯 统战部部长谷牧 人武部部长朱则民

供给部部长吕麟、政治委员周贤 卫生部部长白备五、政治委员谷广善 军区特务团

团长张仁初、政治处主任杨士颖 军区教导第1团

政治委员张雄、副团长袁仲贤 胶东军区

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

第13团团长聂凤智、政治委员李丙令 第14团团长严似海、政治委员李华 第16团团长巫金锋、政治委员廖海光 东海军分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m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