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业务

更新时间:2024-03-22 05: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产业务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经济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确定材料费用时,应根据领料凭证区分车间、部门和不同用途后,按照确定的结果将发出材料的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 对于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费用项目;

? 对于由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应由这些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标准在这些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

分担的金额计入相应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产品的品种、类别等);

? 对于为提供生产条件等间接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同其他间接费用

一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

? 对于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费用,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例5-19】2013年5月31日,A企业领用材料汇总如下:生产甲产品直接领用材料费用40000元,生产乙产品直接领用材料费用30000元,生产甲、乙产品共同领用材料费用8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材料费用2300元,行政管理部门耗用材料费用15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按产品数量进行分配。本月共生产甲产品260件,乙产品140件。会计部门按领料凭证汇总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材料分配率=80000÷(260+140)=200

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260×200=52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140×200=28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92000 ——乙产品58000 制造费用 23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原材料 153800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 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 企业发生制造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贷: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 结转或分摊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例5-21】2013年5月31日,A企业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36000元,其中生产车间折旧3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折旧3000元,专设销售机构折旧2000元。会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31000 管理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2000 贷:累计折旧 36000

【例5-22】2013年5月31日,A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生产车间差旅费700元。会计部门根据差旅费报销单、银行付款凭证,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700 贷:银行存款 700

【例5-23】2013年5月31日,A企业归集本月制造费用,共发生制造费用60000元。按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200小时。会计部门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制造费用分配率=60000÷(1800+1200)=20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800×20=36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0 ——乙产品 24000 贷:制造费用 60000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具体内容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贝下列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中, 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应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生产的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属于间接费用,应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当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时,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

当企业采用计时工资制时,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也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则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3、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和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均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例5-20】2013年5月31日,A企业工资汇总如下: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为70000元,生产乙产品工人工资为40000元,共同生产甲、乙产品工人工资为9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为29000,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34000元。共同生产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按产品的生产工时进行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18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1200小时。会计部门按工资分配汇总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工资分配率=90000÷(1800+1200)=30

甲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800×30=54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200×30=36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4000 ——乙产品 76000 制造费用 26000 管理费用 29000 销售费用 3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90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va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