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四“一国两制

更新时间:2024-03-08 02: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修一专题四: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

1.(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20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

(如右图,图中上方是一只信鸽)。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怀念故乡 C.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D.经济合作

2.(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32题)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教授杨力宇,邓小平谈论

的主题是和平统一台湾。对这一谈话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A.会用到“一国两制”的概念 B.台湾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台湾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 D.在国际上台湾与大陆都代表中国

3.(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32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①中美建交 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回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4.(2011年1月南京模拟10题)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5.(2011年5月聊城市二模13题)2011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2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

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6.(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6题)“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

7.(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11题)2011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2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与它的内容不相符的是(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 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8.(2011年4月琼海市模拟7题)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23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

针。这一方针出台的背景是( )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②世界形势缓和,战争威胁消失 ③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一国两制”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14题)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

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11.(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6题)下面两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两次历史性握手。这两次历史性握手之间相隔了多少年(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3g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