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心理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0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业设计心理学

李乐山 2001年10月11日

第一章 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 1. 用户的价值概念 2. 用户的需要 3. 用户的操作行动 4. 能力

第二章 知觉与知觉行动 1. 知觉 2. 注意

3. 用户的知觉特性 4. 知觉行动 5. 技能动作特性 6. 技能行为 7. 汽车驾驶行为

8. 用户对技能产品的希望 第三章 认知与认知行动 1. 认知及其实验方法 2. 记忆 3. 知识表达 4. 思维

5. 探索发现式思维 6. 含义与理解

7. 图标设计及常见的问题 8. 规则行为和知识行为 第四章 专题研究 1. 行动组织与学习操作 2. 意志

3. 用户的出错类型和原因 4. 设计引起的用户出错 5. 用户模型 绪论

一、什么是科学?

按照英国的传统,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等被认为是科学。准确说,这是自然科学的概念。那么机械工程是不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人思考,尝试对科学下了许多定义。简单说,科学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了使科学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任何学科都不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本学科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对象和课题是什么。 2.怎样能够认识这些对象,以达到本学科设立的目的。 3.从事探索或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按照目的对象(因而也决定了其科学方法)来分,科学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观察研究自然存在的东西;另一类是研究人类制造的东西(人造物)。自然科学属于第一类。第二类

包括各种技术科学。从19世纪末一出现心理学,对研究对象课题思考就出现很大争论,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认识论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认识的作用。100多年来心理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才能了解人的思维(例如,动机、意图等等)。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心理学属于经验科学,缺乏经验,只靠书本,很难真正学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得到真正的知识。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研究的可靠性。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提出对自然现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致包含三方面。首先观察收集事实;其次,根据经验和观察提出假设,用实验(试验)和推理去分析这些假设是否与观察的现象基本一致,把得到证实的假设作为解释的依据,成为理论;最后,其他人在其它环境中,采用类似条件和方法应当能够观察到类似现象,验证类似的结论。自然科学强调客观性,人们能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才能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如果说,你能观察到一个现象,而其他人在同样条件下采用同样方法却观察不到这个现象,就会对你的观察提出疑问。20世纪以来,哲学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知识是证实真正的信念),对规律的了解需要长期的历史时间和实践。在心理学中,100多年来一直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怎样观察和了解大脑的活动和内容。大脑活动很难被观察,而且大脑活动时时在变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大脑思维活动?是否具有客观性?是否能够按照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去要求心理学?心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不应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去衡量。

有些科学定义强调科学的动态特性,寻找和发现新事实,发现新理论(新解释)取代旧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牛顿的理论。1951年康南特(Solso & Johnson,1989)把科学定义为“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的概念和概念性体系(schemes),它的发展是作为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并且对进一步实验与观察是有效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尝试去确定什么因素与什么结果有关系,这些“事实”被放入概念性体系中。这些体系(或理论、或模型)是尝试性的,用它去解释或关联信息。发现新信息后,又会建立新的概念性体系。

各种科学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假设前提、科学方法和判断标准。自然科学强调观察、推理、和验证。观察是为了达到客观性、逻辑性、和可靠性。推理必须按照大家认同的方式:形式逻辑。这样,推理的标准是逻辑性。任何命题都必须能够被别人复现,这样才能达到可靠性。一般自然科学的方法中对宇宙万物结构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自然是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律来构成的,这些规律支配着它的运行。这些规律可以被观察到,一般“有规律”的特性可以被发现,从这些观察可以得出一般性原理、或模型。在其它地方按照同样条件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得出类似的结果,这样得出的自然规律是可靠的。换句话,自然科学强调:实验客观、建立描述(理论)、结论可验证、和知识的系统性。自然科学的目的主要包括:陈述事实,解释因果关系,预测未来发生某种现象的可能性,控制负面作用。然而,事实上,自然科学的上述作用是很有限的。例如,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时间、和空间,而迄今只对物质结构有所了解,对时间和空间的了解很少,甚至连定义也没有。

自然科学强调这三个标准(客观性、逻辑性、可靠性)。如果一门学科不具备这三个特点,是不是能够被看作科学?心理学就是这样。你能观察我现在想什么?迄今为止,很难或无法观察大脑思维内容和生理心理过程,因此很难达到客观性。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往往很难用逻辑推理方式进行研究,因此很难达到逻辑性。人在不同环境时间,心理过程可能不同,因此很难被准确复现,很难被验证。这是100多年来心理学界反复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逐渐人们发现,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了解很少,对因果关系的了解很难。往往一个似乎很明显的现象,深入探索后才发现很难搞清规律或因果关系。这样,人们转变了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式,尝试去探索哪些因素对结果有影响,这些因素变化,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二、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的心理学与其它科学一样,起源于古希腊,因此英语中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也来自希腊由psyche(灵魂)和logos(讲述)二词构成。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7年)把医学于迷信分离开来,发展了前人的体液理论,形成“气质说”,认为良好的健康是由四种体液平衡所至,这四种体液形成四种气质,黏液质、多血质、忧郁质、胆汁质。公元前2世纪,加仑进一步发展了气质说。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提出,知识就存在于我们自身,只需要我们通过正确的推理去发现它,古希腊人具有不死的灵魂,他认为灵魂就是是意识,可以与肉体分开存在。这种思想对心理学影响很大,沿着这种方法,柏拉图、康德、和现代一些心理学家继续发展心理学。柏拉图研究了性格、欲望、记忆。亚里士多德(前384年-322年)在《动物论》中研究了感觉、虚幻、思想等概念,把灵魂产生思想的地方叫 psyche(心灵),心灵不是非物质的,而是思想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这种从功能角度解释大脑的观念叫功能主义,是心理学中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至今仍然影响着认知理论、信息理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古希腊还有其他许多人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1845年一批年轻的心理学家建立了柏林自然学会,研究神经和精神过程。其中,赫尔曼·亥姆霍茨(1821年-1894年)研究了神经传递、色彩、视觉、听力、和空间感,他测量了神经脉冲在神经纤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50米到100米,写了《生理光学手册》,研究了视觉感觉和色彩视觉。他提出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觉细胞,此理论被成为扬—亥姆霍茨理论(三色理论)。

一般认为德国的哲学生理学家威尔汉姆·冯德(1832年—1920年)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于1858年在海德堡大学给生理学教授赫尔曼·亥姆霍茨当实验助手。他认为有意识的精神过程是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完整地发展了实验方法测量某些精神过程,确立了这门新科学的主要原则,并为后两代人所使用。美国人称他是实

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际上,他规划组织了心理学系统,创建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他提出心理学是关于精神(高级心理活动)的科学,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美国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说他的目的是成为“心灵的拿破仑”(黎黑,1997,197)。并说,只有直接经验的实验研究才是自然科学,其它的都是精神科学。1862年冯德出版《感官知觉理论论文集》,向机械论生理学家提出挑战,认为心理学只有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时才能成为一门科学。1864年他在家里建了一个实验室。1874年他出版《生理心理学原则》一书,明确指出此书是要划出一门科学的界线。1875年他到莱比锡大学。在他的实验室里约进行了100种主要的实验研究和无法计数的小实验。他对心理学实验的定义是,在这种实验中,一个已知的、受控制的生理刺激被施加进来,及一个人被观察到和测量到的反应。他用内省法(被实验者的口述法)获取了被实验者的内心反应和计量信息。他培养了许多学生,自己指导过200多位博士的论文,这些人后来成为德国、美国和许多国家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影响了两代美国心理学家。他反感同时代美国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至今许多德国人还认为詹姆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1920年他88岁,在他去世前8天还在写作。冯德从医学(生理学)中将心理学建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与冯德同时代,出现了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1842年—1910年)。他在美、英、法、德、瑞士都上过学。1867年他认为心理学将变成一门科学,并想去德国拜访冯德,1875年开始教心理学,把冯德的实验心理学引入美国,几年后他成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1899年成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他相信实验心理学,但是不喜欢做实验,然而让学生做了广泛的实验。他写的1400页的《心理学原理》对美国心理学有重要影响,使他成为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1892年以后,他的专业研究兴趣转到教育宗教等方面,190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一书,使他成为美国著名思想家。他的心理学被称为功能主义,例如他认为意识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过程或功能。他提出“思想流”或“意识流”的概念,对美国心理学家引起较大反响,并被作家用来写作。他还研究过意识本质、自我、意志、情绪、催眠暗示等问题。他没有心理学体系,而且有意识让自己的思想不要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因为心理学成为宏大理论的时机未到,当前应该解释推理、注意、意愿、想象、记忆和感觉等活动。他用内省分析作为探索思维的主要方法,同时他认为内省是很困难的,也容易出错。当思维飞快地进行时,谁能控制它的精确顺序?或事后准确描全部思维过程?当感觉大同小异时,谁能准确比较它们的强度?詹姆斯很有说服力,然而缺乏一致性。同一话题,他在正面和反面都很有说服力,使人往往感到了“詹姆斯式的矛盾”。在他著名的《心理学原则》中就有极明显、使人困惑的矛盾。他的影响很大,但是没有形成学派,也没有追随者,但是变成了美国心理学的主流部分,在实验方法却不如冯德的影响。他把心理学原理用于教育,形成了教育心理学。

1904年俄国心理学伊凡·家巴甫洛夫(1849年—1936年)获得诺贝尔奖。在中学大家就学过巴甫洛夫的狗的条件反射实验。由这个实验他相信已经找到了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基本单元,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机械式的条件反射,是刺激反应的结果,提示行动的各种外界的东西被称为刺激,刺激是主动的,反应是被动的,这一观点就叫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从1920年代到1943年,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所发表的论文近1000篇。

这一理论一直到1960年代对俄国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影响很大。同时期,心理学家约翰 B·沃森(又被翻译为华生)在美国大力兜售行为主义。他生于1878年。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称为是行为主义者宣言。1916年他开始阐述巴甫洛夫的条件形成理论如何扩大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几年后,他把条件反射说成是行为主义学说和方法论的基础。他在三句话中宣布了三个不一般的观点: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和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本理解。他认为从古希腊到康德、休谟、冯德、詹姆斯、弗洛伊德都误入歧途,心理学不应该研究那些主观的、无法准确定义和测量的意识过程。他认为心理学不科学,用自然科学的价值观念(客观性、复现性、系统性)来改造心理学。1915年他成为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他把人类行为都归结为刺激反应(S-R)过程。1930年后他离开了心理学界,在广告公司工作。1957年美国心理学协会给他一份奖金,奖励他对心理学的贡献。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的统治力量和基本模式,而弗洛伊德主义、视觉造型(格式塔心理学)、精神测试、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在美国都不是主流。行为主义者用老鼠、猫、狗等动物做实验,例如,老鼠在迷宫里的行为,饥饿对鸡啄食反应的影响等,把实验结果用于人类。在沃森之后,美国又出现了几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1884年—1952年)断言心理学是自然科学,把数学物理方法全面用于心理学,并认为心理学的基本法则都可以用少数几个方程式来定量描述,按照自然科学来重新建立心理学。这套方法早已被抛弃,1960年代后,行为主义心理学败落,几乎无人再以他的理论作为研究心理学的基础了。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年—1990年)是美国另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关于“操作性条件的形成”。在巴甫洛夫的条件中,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新的刺激。在桑代克的工具型条件形成中,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反应,而不是刺激。斯金纳认为,动物进行的任何随机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是对环境的操作,是操作动作,奖励这种活动,会产生操作条件形成,通过对一系列动作的奖励,可以使动物的行为定型。他用这种方法训练鸽子弹玩具钢琴,并把这种方法用于教学,复杂的问题可以被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学生每回答一问题,就立即被告知是否正确,这是一种行为强化作用(奖励),这种强化比延迟强化的效果好,这样形成了美国的“控制教学法”。这种机械式教学模型红火过一时,但很快就没人使用了,如今计算机自学中又有人使用那种低水平的立即强化的自我教学法。后来十几个国家的教育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不同,对人来说,控制教学的细分法只提供了一部分知识,还需要完整有层次的思想结构,延迟强化比常常比立即强化的效果更好,思考别人的反应可能会比立即反应得到答案学的东西更多,观察别人的行为是有效的学习形式,而且不牵扯到立即强化,奖励或惩罚往往只能起短期作用。斯金纳被称为是一个煽动家和杰出的广告人。他声称自己没有一种理论,也不需要学习理论,但他相信一个理论:任何事情都是又奖励和惩罚的历史决定的,他的理论关心的是引起行为需求和引起行为消灭的情景。他断言,不必去努力发现什么样的人格、心理状态、感觉、性格、目的、计划、和意图,而这正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他嘲笑心理学去尝试了解人的内心。

人不是动物,用老鼠、猫、鸽子、狗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人。行为主义时代后期,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德国传统意义下心理学的意义,经过半个世纪的周折又回到心理学的起

点,开始研究人的感觉、动机、性格、推理、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儿童发展、遗传倾向和经验、人际关系等人类的心理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行为主义心理学败落了。 怎么看待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呢?1968年一位心理学家尼西米亚·约但说: 数年辛勤劳动和数百教授及数千学生不懈发努力得出的成果 几乎是一个零……自那个“划时代的”时刻(沃森1913年的宣言) 以来,53年的时光已然过去,可不可以指出对于人类知识的增长 有一点积极意义的任何贡献来?一点都找不出来。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产生于德国。格式塔来自德语词Gestalt,意思是“造型”,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叫视觉造型心理学。1930年代它是德国心理学的主要力量,也是其它国家逐渐成长的心理学流派。它的基本含义是把视觉看到的形式通过思维进行了有含义的造型组合。他们发现了一些视觉造型定律。它的代表人物有麦克斯·韦德海默(Max Wertheimer, 1880-1943,犹太人)、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半个犹太人)、科勒(Wolfgang Koeler, 1887-1968)和登尔卡。视觉造型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知觉获得的东西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即“整体多于部分之和”,并认为视觉造型理论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由于德国纳粹的迫害,他们四人在1927年到1935年前往美国,对美国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他们的影响下,1950年代基布森冲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在美国创立了有影响的知觉心理学,对培训飞行员、美术教学等等有重大影响。许多世纪以来,“人是怎样获取知识的”一直是心理学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人认为学习只是一些经验的连接或嵌入。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机械的刺激反应过程。人类学习中设计的高级神经活动都被忽略了。视觉造型心理学的重要贡献是把“含义”和“思想”恢复到学习之中,人通过思维来理解含义。这样重新回到认知过程,把意识和含义这两个基本研究对象带回到心理学中。它的一些重要思想在感知、解决问题、和记忆这三大心理学领域中成为主流。几十年后,它的中心信条被若干研究强有力的确证下来,例如,对语言获取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语法之前就感觉到句子里的语法结构,并按照语法结构说话。视觉造型心理学为19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在心理学界,没有人像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倍受赞扬又惨遭诋毁。他有许多崇拜者,也有许多反对者,获得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沃认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1873年弗洛伊德上维也纳大学医学院。31岁时作为神经和大脑专家开设私人诊所。他改变了传统的电击疗法,而采用催眠暗示治疗歇斯底里病,被认为是江湖骗子。1896年开始采用心理分析,他给病人说,只要额头上有压力,就会在眼前看到图片形式的回忆,对此进行追索,会发现导致病源的思想,他很快发现这只是另一种暗示形式。1900年他放弃这种方法,完全依靠口头暗示来寻找病源。他把心理分析技巧用来释梦,并且对自己的梦进行心理分析,尝试解决自己的精神抑郁症,并写了《释梦》一书。他认为意识分为三种功能层次:有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最后一个是最大最有影响的一部分。在新生婴儿中,所有的精神过程都是本我过程,处于无意识的原初欲望状态,本我的要求按快乐原则进行,不管社会规则。哺育孩子的作用是控制本我的力量,通过对有意识思维教育,形成自我,自我的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当道德价值转变为内心化成为自我谨记的信条后,成为自我理想,形成良心,这时变成超我,超我会唤起强烈的“应该”或“不应该”的感觉。1902年他被升为维也纳大学的特命教授,组织了“星期三心理学会”,1908年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1910年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成立了。他的主要著作有《普通心理病理学》(1901年)和《性学三论》(1905年)。后一本书使他名声大败,被称为“色情作品”、思想肮脏的泛性论者、“维也纳发浪荡子”。 从基本研究内容看,心理学包括下述几个领域:性格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知觉心理学、动机与情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189年—1980年)是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是20世纪机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1930年代到70年代,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了婴儿、儿童、少年、青年的成长过程,包括性格发展、社会发育、认知发展(记忆力、能力感、自我感、语言及思维等方面。他对少年的认知能力的分析被看成是关于人类天性的理论中最有创见的想法。(亨特,1999) 基布森(James J. Gibson)的生态知觉理论。美国著名的视觉感官心理学家基布森被人的视网膜、视觉和光学问题困惑了5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培训过飞行员。根据什么标准挑选飞行员?怎么样能够很快地训练出合格的飞行员?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他对飞行员的视觉感知进行了很深入的探索,认真思考了各种心理学理论后认为行为主义是错的。他说:“什么是我的理论前提呢?我意识到我应当感谢视觉造型心理学家,尤其是(德国)考夫卡。我发展了许多他的思想。我很感谢美国心理学功能主义,例如,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霍尔特(E. B. Holt)。我一方面受三十年代托尔曼(Edward Tolman)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特罗曼德(Leonard Troland)的影响。对我来说,刺激和反应学说似乎是错的……。”他说:“物理学、光学、解剖学、和心理学描述了事实,但是在研究感知所适合的高度上来说,它们不是事实”(Gibson, 1979, 前言)。经过大量实践提出了关于知觉(尤其是视觉)的全新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了一个体系。1950年他提出了新的视觉感知观点,建议把“深度”(空间)感知用“环境的表面”感知来代替。1966年他在《知觉系统的感官》一书中提出关于知觉的“生态”思想。由于人的视觉感受到的东西与实物并不完全相同,他不是从全景角度解释视觉,而是从观察者的视网膜角度去理解所观察到的东西,因此人的位置、角度或运动状态,在黑夜或晴天,在汽车上或飞机上,人对看到的东西理解相差很大。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看到的东西,黑夜走路可能把亮点处认为是凸起位置,但实际上却是小水坑。观察者与环境是溶为一体的,这就是他的关于知觉的生态思想。1950年他出版了《视觉世界的知觉》,经过近30年的探索研究,把这种思想系统化后,于1979年他又出版了一本书《视觉感官的生态方法》,用生态方法描述人(主要是飞行员)的视觉感官行为。他的基本观点是:人作为视觉感知者(视觉观察者)与被感知的环境构成生态统一,按我们中国文化概念来解释,即,人与环境合一。他断言物理学所描述的客观物理世界与人感知的环境(感知世界)并不是同一概念。例如,对飞机驾驶员来说,人眼感知的主要是环境的各种表面,它形成各种形状布局,这些形状布局对飞行员有行动含义。光照、阴影、各种物质(灯火、森林、田野、水面)的表面机理在光线的照射反射下对视觉感官造成特殊视觉效果,这些效果不能用物理光线和生理学来解释,而是与人的生活经验和行为目的有关。而刺激反应理论认为光线具有能量,它刺激人眼而形成视觉感官反应。他又提出物理光线与视觉感官光线的含义不相同。人眼不是对光线刺激来进行视觉感官,而是通过光线接受环境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光线引起视觉感官的错觉,例如,黑暗中往往把反光的水面误认成高地面。他认为运动是视觉感官不可忽略的因素。他强调感知与运动有关,由于人的运动,视觉感官接收的环境信息不同与静态,环境表面的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发生继续变化。最重要的是他提出,视觉感官受行为动机作用,通俗地说,视觉感官感知的对象往往是主观愿望(动机)寻找的对象,即,视觉感官有动机性。这也意味着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视觉感官往往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寻找,寻找与他行动目的有关的环境信息。例如,当人感到走累的时候,会通过视觉寻找“能坐的东西”,平坦的表面对某些人就提供“坐”的行为目的,这就是说,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视觉感官在环境中寻找判断各种对象是否“提供行动条件”(affordance),这样他发明的一个新英语词:affordance,后来人们专门研究了怎么通过设计来提供行动条件。人们在使用工具和操作设备时,视觉行为也具有这种特性,这样他的理论直接影响了设计理论。1980年后期1990年代初期,他的视觉感官理论对美术教学和工业设计美术教学有重要影响,同时,他的视觉感官理论为工程设计和工业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设计目的:应当把人机界面设计成使用户能够感知到人机界面为他“提供行动条件”。这也意味着设计应当使用户变成主动者,使机器变成随动者。(Gibson, 1979)

由于美国军事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从1940年代就对知觉与动作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操作雷达声纳的视知觉问题,操作火炮时知觉与动作的协调问题等等。在大量的军事技术操作问题中,知觉与动作是紧密关联的,在军方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1980年代已经出现了浩瀚如海的研究论文,无人敢断言到底哪些有用哪些没有。在DOD和NASA的支持下,1980年美国空军和航天医学研究实验室开始了一个项目,名为“为设计师的知觉信息大全”。该项目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汇集了那些潜在有用的关于知觉与操作动作的论文,于1986年出版了两卷集的《知觉和人操作手册》(Handbook of Perception and Human Performance,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第一卷名为《感官过程和知觉》(Sensory Processes and Perception),第二卷为《认知过程和操作》(Cognitive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这是由美国空军提出的,由俄亥俄州瑞特-帕特森空军基(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的阿姆斯庄航天医学实验所(Armstrong Aerospace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人工程部视觉系统科组织的一个项目。66名美国教授和研究员以及若干加拿大教授写了一万多页手稿,包括1500幅插图。尽管工程如此浩瀚,他们仅仅只是挑选了那些对系统控制和信息显示的人因素设计潜在有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从四千多位研究人员的文章中挑选出来的。该书共有45章,第一卷共1300多页,第一部分理论和方法包含三章,1 心理物理测量和理论, 2 人信息处理策略和优化, 3 计算机绘图。第二部分基本感官过程(1)有七章:4 眼作为光学仪器, 5 光敏感性, 6 瞬态敏感性, 7 查看空间模式, 8 比色计和颜色区别, 9 颜色现象, 10 眼运动。第三部分基本感官过程(2)有五章:11 前庭系统, 12 皮肤敏感性, 13 动觉, 14 听觉一:刺激,生理,阈值, 15 听觉二: 响度,音高,位置,听觉失真,反常病理。第四部分是空间和运动感知:16 正面运动感知:感觉方面, 17 正面运动感知方面, 18 姿势,自我运动,和视觉垂直的感知, 19 深度和视觉加速运动, 20 视觉定位和眼运动, 21 空间感知, 22 录像带和电影的运动和空间表示, 23 双目视觉, 24 空间感知适应性, 25 交感交互作用。(第二卷)第五部分有五章:26 听觉信息处理, 27 口语感知, 28 视觉信息处理, 29 感知视觉语言, 30 肌肉控制。第六部分感知组织和认识共有八章:31 触觉感知, 32 听觉模式组织, 33 对象和事件感知的描述和分析, 34 空间过滤和视觉形状感知, 35 特性,部分,和对象, 36 视觉组织的理论方法, 37 大脑映现的视觉功能, 38视觉计算方法。第七部分人操作有七章:39 操作控制动力学效果, 40 监视行为和监督控制, 41 工作负载:此概念的评价, 42 工作负载评估方法论, 43 警戒,监视,和寻找, 44 在环境紧张,疲劳,和生理节奏作用下操作员的效率变化, 45 人处理器模型:一个人操作行为的工程模型。这一项目的第二阶段为人因素心理学家和设计工程师的设计应用编写使用这些信息交流的描述格式,美国空军将出版三卷《工程资料纲要:人的知觉和操作》(Engineering Data Compendium: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它包括人机界面和系统设计。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最大问题是:用自然科学价值观念作为心理学的评价标准,认为不客观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大脑思维无法客观观察,因此不属于科学范围,他们忽略了大脑思维,认为人的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结果。这一问题被发现后,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假如我们能理解人的思想,就能够理解人的许多行为,这种观点被称为认知主义。

拉施利(Karl Spencer Lashley)等人于1948年在美国首先提出应当超越行为主义,去研究那些无法用刺激反应解释的课题。他对神经解剖学研究大脑结构很感兴趣,对行为主义提出挑战。他认为大脑是主动的,是有计划的行为(被称为行动)的积极组织者,不是被动的响应外界刺激。他说行为主义无法解释人脑组织是怎样运用语言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写了一本书反驳道,用刺激反应能够解释语言的学习过程。卓穆斯基(Noam Chomsky)又著文批判他,卓穆斯基的观点形成了新的完整了语言学领域。掌握和使用语言是人心灵的一种表达。此论点又触发了人类学家勒威-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他注意到,文化是人心灵的一种表达,心灵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文化来表达。神经科学家用微电极探针和其它技术观察分析思维过程的神经现象和细胞交换联结。逻辑学家和数学家建立了信息理论,用它来解释人类的交流能力和局限性。人类学家分析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模式,从中发现哪些是民族特有的,哪些是人类天性的。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语言获得和使用,从中明白了,思维在获取并控制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有关思维的新模型,并设计了好象能思考的机械装置。美国通信技术、信息论、控制论、人因素、计算机的发展对此产生很大影响。可以用这些技术来模拟或解释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假设。长期以来,困扰心理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得出的假设无法用客观方法验证。计算机出现后,人们开始尝试用计算机程序来验证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心理学家开始谈论信息代码、符号系统、表示信息的信号、处理容量的极限,提出思维不是单一的串行机,这样导致1980年开始研究并行处理等等。美国有些人甚至相信,去理解人脑的方法之一,就是去创造信息处理的技术模型。1956年出现了人工智能,去制造一些系统具有智能、尤其是信息的智能处理。1960年代初期,这些新兴的力量联合起来反对行为主义。美国Emory Universuty的心理学教授Ulric Neisser于1967年出版了《认知心理学》,引起了心理学界广泛注意。他把认知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怎么学习、构成、存贮、和使用知识。接着,在1972年内威(Alle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Simen)提出了详细的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各种相关学科的发展最终走到一起,形成了认知科学。1977年美国《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杂志出版,1979年8月在圣迭哥的加州大学举行了第一届认知科学的学会会议。诺曼(Norman)是该会议的主要组织者,认知科学学会的创始人还包括神经学家格世温德(N. Geschwind)、语言学家雷科夫(G. Lakoff)和文那格拉得(E. Winograd)、哲学家瑟尔(J. R. Searle)、心理学家扬森-莱尔得(P. N. Johnson-Laired)和茹迈哈特(D. E. Rumelhart)、人工智能学者明斯科(M. L. Minsky)、尚科(R. C. Schank)和西盟(H. A. Simon)。他们把认知科学定义为:(用计算机等手段)对人(思维和行动)的客观研究。认知科学来源于心理学、语言学、神经学、人类学、人工智能、和哲学,从中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它的方法论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人的思维和行动。这样认知心理学被承认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三、心理学的两个假设

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尝试去理解行为有规律的特性,去理解、预测、或控制行为,但是要达到一定精度却是很困难的。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有一些的假设,假定自然的本质是有规律的,但是研究的对象、技术设备、和方法不同了。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时建立了两个假设前提。

第一个假设是:科学观察是通过我们的知觉经验而获得的,我们通过看、听、闻、尝、触来感知的。观察是在某种确定环境里进行的,或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像实验心理学里那样)。其他人在类似条件下也能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实验结果的复现特性叫结果的可靠性。然而心理学观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学的实验对象是人或动物,影响人的心理过程的因素十分复杂,在同样实验环境中,他(它)们的心理状态并不一定一致,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重复14个著名实验,其中7个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相反。谁错了?怎么判断?也许都错了?也许都正确?也许……。其次,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的能力和范围有限,超出正常知觉灵敏度范围的信号无法被人感知,例如视频外的电磁波,超出听觉的机械振动声波。对实际观察和研究来说,我们了解了到哪些问题我们不清楚,就可以设法进行观察研究,但是是否有许多东西超出了我们的知觉和思维?肯定有。最难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我们不知道,也许很远,也许就在我们周围,并且对我们产生作用,但是我们并不知觉,如果我们知道有什么存在,就可以尝试开发仪器延伸我们的知觉去探测,如果根本不知道有存在,连仪器也无法设计。更其次,为了对特定问题进行观察,人们建立了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实验,得出一些结论。一百多年来人们又发现许多现象在受控条件下观察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行为往往有较大区别。在实验室里为了观察一个因果关系,需要隔离其它因素的影响,以建立特定的因果关系条件,这样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环境中的情况并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不适用于“类似”的真实环境。

第二个假设是:基于我们的感官器官观察到的东西,通过逻辑组织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是依赖现有的知识(经验)。在实验心理学中,这种知识体系被称为模型,或,对于观察和它们关系的陈述,例如记忆模型,通过观察发现存在两种记忆和规律,它们支配信息的关系和存储,按照逻辑原理,建立了对记忆解释(即理论)。当前这种逻辑原理已经超出了由古希腊形成的西方经验思想的文化传统。因此,对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首先在哲学范围中进行,例如,什么是“理解”?什么叫“含义”?计算机是否能够理解?是否与大脑思维类似?换句话,通过观察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取一些事实,但是,是不是全部事实?不是。如果是全部事实,就不需要再进行解释(理论)了,甚至也不是大部分事实、或本质事实。人们观察后通过逻辑思维形成的知识是否完全与存在的东西一致?有差异,甚至有时差异很大。例如,有些孩子认为人同植物一样,是种植后生长出来的,葬礼就是种植人。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的,事实上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例如当前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运行方式(计算机术语)来解释大脑的一些思维过程,那究竟是计算机机理限定条件下的过程,还是人脑真实的过程?迄今很难判断。相信还是不相信?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这时信仰就起了决定性作用。也许解释了部分过程,也许完全错了。如果今后新的手段出现,也许会产生基本上全新的解释。

四、心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

德国冯德心理学属于结构主义。英国人梯弛纳(Edward B. Titchner, 1867-1927),在英国学习心理学投师无门,于是他去莱比锡大学,在冯德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到美国,把德国心理学引入到美国。他不认同美国的功能主义,他与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沃森的私人关系很好,但是他也不认同行为主义,而把冯德提倡的结构主义引入美国。结构的含义指各个因素的配置如何形成一个整体。梯弛纳提倡的结构主义主要思想是:心理学研究应当注意意识的内容。例如在研究知觉时,找出知觉对象的基本元素,1897年他对各种感官中发现的因素进行分类,其中有30500种视觉因素,4种味觉元素,3种消化道感觉等等。例如,在分析对一本书的视觉感知时,认为看到的是一个书轮廓平行四边形、三个厚度平行四边形、表面的颜色等等,即,几何形状、大小尺寸、颜色。结构主义曾经推动心理学向系统性的经验科学发展。对绘画专业来说,这种结构主义思想对早期的美术素描有一定影响,形成了结构素描。它强调绘画时要把观察对象分解成基本几何元素。1950年代在基布森知觉心理学出现后,那些结构主义素描的观察方式已被取代了。

与结构主义不同,美国功能主义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注意心理过程,而不是意识的内容,意识只是偶尔需要的东西。功能主义保留了詹姆斯心理学中的致命弱点,并把他的意识概念推向行为主义。功能主义关心的基本问题是:“他做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而结构主义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心灵中的元素内容(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一类广泛的问题:心灵怎么工作、为什么这样工作?例如对视觉功能来说,关心的是刺激与它引起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本能足以适应刺激时,就形成习惯了,心理本身便不再需要,这样意识和心理都被排除在研究范围外了。功能主义的基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知识的价值在于有用),由此美国数学把心理学应用在改善教育、心理卫生和变态治疗。

五、实验心理学中的难题

各门学科中的主要难题是搞清楚因果关系,心理学也是这样。什么是因果关系?简单说,原因导致结果;在不同环境,同样的原因导致同样的结果;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出现这个结果。这似乎很明确,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会发现很难。风是怎么形成的?有的儿童认为是树刮起来的。学了自然后才发现,这并不是因果关系。把这个现象的因果关系搞清楚,是经过了许多人的研究。人们希望通过心理学实验搞清楚引起一个心理现象的原因(因果关系),但是却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分析任何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都会引出许多新问题。因此,人们在研究中换了一种方法。探索哪些因素影响一个现象的结果,每个因素对这个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初学者在实验心理学中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是发现影响结果的这些因素,对于给定课题组织他们自己的思想、设计出一个可测试的假设。其实,这不仅对初学者是一个难题,对心理学研究者也往往是个难题,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知识。新想法是建筑在过去

研究和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凡研究新课题,马上就会发现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函数。例如打字机或计算机键盘上的字母排序对打字速度是否有影响?那些因素影响?这个问题的结论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理解。影响一个心理过程往往有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很难区分开。即使能够区分每个因素,分别了解其影响,那么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是否就等于各因素作用之和?

物理中的机械运动可以明显观察到。在实验心理学中,明显行为可以被观察到,而心理的思维过程很难被观察到,而这种心理过程正是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怎样了解人的心理过程?20世纪初到1960年代末,美国苏联心理学界曾经出现了一个主流,叫“行为主义”。其基本思想是把自然科学标准和方法用于心理学,认为科学必须具备“客观性”,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被观察的,凡主观的东西都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提出客观性应当是心理学的基本标准。这意味着在心理学中、只能研究可观察的明显行为,而动机等内在心理过程无法被观察,因此不属于科学研究的对象,而变成了禁区,凡研究动机,就会被认为不是科学。更进一步,行为主义心理学者用数学物理方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到19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美国心理学界终于批判和放弃了行为主义的基本方法。心理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和其它各种有效的东西,但是心理学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不能把自然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原封不动搬到心理学中。作心理学实验,需要有丰富的经验,需要很敏锐从各方面、各角度发现相关的数据信息。除了要仔细观察外,还需要让被实验者陈述自己的内心过程,这种方法叫内省法。也可以让被实验者一边行为、一边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这种方法这可能会影响行为。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但是这样回忆的思维过程可能与真实过程不一致。在各种心理过程中,动机是最重要的,什么行为能够反映动机?在研究计算机操作过程、或汽车驾驶过程,操作者的眼睛注视方位和延伸往往反映动机。因此,观察操作者的眼球运动,可能对了解操作者的动机、意图和情绪有启发。

六、西方科学理性主义的缺陷

现代意义下的科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传统下形成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都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方法。这种文化下的理性主义的科学方法既造就了科学的发展,也同时形成了固有的局限性。在使用心理学中,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现有的理论的理想的特性来识别、框套和定义实际情况,简化了理论中忽略的“次要”因素,但是那些“次要”因素往往在实际中不可忽略,甚至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理论上认为人的视觉有各种特性,这意味着假设人是“正常”的,实际情况中,当人的工作十分单调或疲劳时,可能什么都看不进去了,长时间在荧光屏前监视火警时就是这种情况,这意味着,用正常视觉的知识来设计的监视设备根本不实用。2. 套用现有的理论解释来解决实际问题,而理论往往是抽象出同类对象中的共同特性,而“忽略”了每中各例的特殊特性,理论越有广泛性,就忽略的各例特殊性越多。反之,越有广泛性的自然科学理论就越难直接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牛顿三定律就很难用来解决材料的强度问题、空气动力学问题、电磁力学问题,为此发展

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等。仅靠这些理论还不够,必须进行大量实验。同样,心理学中的一般性理论很难直接用来解决具体问题。3.从逻辑上把规则应用到具体关心的情况中,然后直接得出应该怎么做的结果。理论上的规则往往需要进行转换后才能用于具体情况。例如把实验室里得出的实验结论直接用于具体问题。这里隐含着一个假设:实验中人的知觉、思维与行为同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假设人的心理过程和状态是理性的,即知觉、思维、动作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不变化的,可重复的,在实际环境中不会有动作偏差,不会有知觉失误。这个隐含的假设在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三个局限性实际上表现在西方的任何科学中,而且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局限性,并尝试突破它们。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视实践,重视在实际现场中出现的东西,重视在实际现场进行实验,重视在实际现场中解决问题。 七、工业设计为什么需要心理学 造型审美是人对产品的基本需要之一,但是现实对工业设计的要求早已超过了以美学为基础的外观造型的范围。从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大量机器工具,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机器的功能和生产效率,并没有把操作者放在首位,迫使人的操作要适应机器的速度、强度和行为方式,造成了“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针对这种设计思想,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意味着设计的产品应当适应人操作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为此要了解人的特性,因此要以心理学作为设计的基本思想来源之一。从心理学的当前情况看,社会心理学、动机心理学的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和情绪心理学(emotion psychology)对工业设计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动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对工业设计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主要应当了解三方面内容: 从社会角度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业时代的特征及造成的后果、和人们的需要。 一个行动过程包括哪些主要步骤?动机、计划、实施、评价。 一个行动主要包含那些心理学因素?知觉、认知、动作、情绪、意志、能力、习惯。

在设计中使用心理学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在工业设计中用心理学解决什么问题?第一、用心理学把“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第二、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建立设计需要的用户模型,建立人与物的关系。以此作为设计物人关系的基础。第三、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观察人们使用操作过程,发现设计引起的问题,例如安全问题、可用性问题、疲劳问题、操作出错问题,从而能够改进设计。第四、发展新的设计过程,根据人的心理特性,先设计人机界面。以人机界面特性提出机器内部的功能设计要求。 在设计中使用心理学的主要目的: 1.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2.研究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 3.改进物人关系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 4.发展新的设计过程,以人机界面引导功能设计。 具体说,“以人为本”的含义是机器在操作面上的特性应当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从1857年波兰人亚司特色波夫斯基(Jastrzebowski)建立人机学(又叫劳动学,ergonomics)以来,这门学科的主要思想是研究劳动工作环境中人的生理特性,使机器设计和劳动管理适应人的生理特性,例如适应人的尺寸、听觉、视觉、体力等等,也有少数人发展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不是无限提高工具效率,而是使工具适应人的行为特性,例如德国奥特(Georg Ott)于1877年设计了定位斜角木锯(见李乐山著《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50),这可能是工业革命时代中很少出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当时欧洲设计界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劳动安全保护设计,为平民的住房设计。1960年代后心理学回到正题上,广泛研究人的行动特性,引起了设计界的注意,普遍认识到机器的行为方式与人的行动方式有根本区别。 人的行动特征 人的行动包括意图、计划、实施、评价阶段。每一步都靠人大脑思考。 主动的、灵活的、有适应性的。 一旦意图变化,立刻脱离当前正机器行为特征 机械运动。 被动的、不能按人的方式灵活行为、无适应性。 状态变化,只能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个有关的连续状在实施的行动,而启动一个新的行动。 态。不可能跳跃状态,不可能按照人的行动规律变化。不点火,炉子就不加热。 受人尺寸、体力、耐力影响。 按照人的思维和动作节奏。 动作不精确、重复性不好。 受情绪影响。 走神、遗忘、出错。 有精神和体力负荷。 只要不断电、一直运转下去,不管人是否疲劳受伤害。 高速度。 行为精确、重复性高。 无。 不区分人的对错,只执行人的操作。 一直运转,只要机器没坏,不分担人的精神和体力负荷。 要负责任。 严格执行人的操作,机器无责任感。 建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后,就会发现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设计的许多机器工具工都是以机器为本,其典型设计目的是要求操作员必须适应机器的无限效率、无限精度、连续工作、性能稳定、可重复、可靠等等,为了追求无限效率和利润,在机器设计中只考虑功能,把人只当作机器的一个功能部件,辅助机器运行,而很少考虑人的行动特性与机器根本不同,形成了系统的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这种设计只考虑机器功能,机器的传动行为,不考虑人的行为特性,不考虑由设计造成的火车和汽车事故原因,造成许多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工厂里的车床、冲床、铣床、龙门刨,钢厂的生产操作过程,矿井设备,纺织厂的机器,各种手工流水线的设计都严重存在这种问题。沿着这种设计思想发展,1980年代以来飞机、油轮、核电站等出现了更严重的事故。几百年的设计史表明,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本身就潜伏了事故因素。为了扭转这种设计思想,1950年英国建立了人机学,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它仍然建立在以机器为本的价值观念上,使机器不超过人的生理特性,其目的仍然只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著名的人机学专家布瑞腾(Branton)在1960年到1986年在英国重新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机学,他批判了火车驾驶的设计,要求设计师考虑司机在驾驶火车时所承担的责任。1984年美国诺曼等人在计算机领域提出“对用户友好”。1990年代美国许多人也认识到传统人机学的这种问题,呼吁重新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机学。 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只考虑人的生理特性是不够的,只凭一两个口号并不解决根本问题。要扭转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大量的以机器为本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标准,必须要重新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标准。为此必须首先要从人的行动特性为出发点。人通过思维和行为来操作使用产品,这种行为有确定目的,这种受目的引导的行为被称为行动。当人们使用一个产品、操作一个设备、或观察图文时,那些各种心理因素起作用?动机、需要、知觉、认知、情绪、意志、性格、习惯、能力等等许多心理因素都起作用(在当代,审美属于知觉和认知的一部分,在使用产品时,审美是用户的一部分需要,但是对使用来说往往并不是主要的那部分需要)。当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后,才发现人的这些特性与机器根本不同。由此提出下列设计问题。用户需要什么?他们怎么理解一个产品?他们希望的操作过程是什么?怎么知道完成了一步操作?怎么知道应该进行下一步操作?在每一步操作时,需要什么操作条件?操作中为什么会出错?怎么减少疲劳?怎样减少产品运输、安装、维修、拆卸的困难? 1970年代初,我国大力发展半导体工业。半导体流水线的主要设备之一是高温扩散炉,把硅片放石英舟内送入石英管炉膛内,在1100度左右高温中把磷或其它物质扩散到硅片表面形成半导体。这一过程要求保持恒温,一小时内温度漂移不能超过0.5度,恒温区长度大于石英舟的长度(约20厘米)。这种扩散炉采用“比例-积分-微分”(英文叫PID)控制,这种扩散炉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 使用前要调整炉子,首先要使它的温度稳定,并且达到预期的恒温区长度。用热电偶测量炉温,根据温度变化情况来调节PID的值。书上把这种控制原理都讲得十分简单。实际上完全相反。炉温的调整完全靠人眼观察,靠手工调整,根本无法区分0.1或0.2,而这微小的变化就严重影响炉温特性。热系统的热惯性很大,温度变化一个周期有时需要一小时以上。准确判断这种变化后,再用手工调整PID的值,这三个参数中,如果调错任何一个,都不能使炉温稳定。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这种调整影响很大。要把一个炉子的温度调整稳定,许多工厂往往需要几天“连轴转”(24小时连续工作),甚至十几天。谁能够这样坚持观察调整?这样严重耽误生产。有些工厂每当调炉子时,就停产一个月,同时调整一条流水线的全部炉子,十几位电工和工程师日夜工作,吃睡都在车间里。有些半导体工厂的炉子从来就没有稳定过。当时半导体的成品率一直很低,炉子是关键问题之一。后来这些工厂都下马了。 从设计上看,这种炉子存在严重问题,根本忽视了人与炉子的行为方式和特性有巨大差别。炉子的行为特性是高精度、高稳定性、热惯性很大、自动控制,但是却要依靠人的手工来调整控制,机器的这些特性都远远超过了人行为的特性和能力。 197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微电子产品,与过去的机械式产品的有很大不同。操作方式不同了,人们在操作时看不到内部的运行。这对设计带来了新的课题,怎么使产品被用户了解,怎样使用户知道在正常运行?1980年代后,我国人民生活中由出现了许多新产品。许多人都知道,空调、电视机、幻灯机的调整操作往往给用户造成困难。电教设备有视频展示台和投影仪,至少需要3个遥控器,这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一个计算机程序员写的人机界面的操作过程,很难被用户理解,甚至连其他的程序员的理解也不同。怎样的人机界面较容易被用户理解?发电厂、核电站、交通管理中心、火警监督中心都有控制观测中心,大量的仪表和数据和单调的工作会使操作人员出错,怎样排布信息才能适应操作者的观察、理解和操作特性?飞机、汽车、大型油轮的驾驶为什么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谁的错?设计者的问题还是操作者的问题?经典美学对这些问题不起作用,仅凭设计师的日常经验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从1990年代后开始尝试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经验来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使心理学的使用范围从教育、心理治疗、管理又扩大到工业设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设计,就会发现,20世纪以后的美学方向之一,也是向心理学发展。 然而,在工业设计中应用心理学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心理学中使用许多术语,例如需要、愿望、意向(打算)、倾向……,它们来自日常用语,但是它们的含义不同于日常口语。这些术语都有具体的定义,被用来理解人的心理特性,被用来进行心理学实验,彼此有确定的关系。如果把日常用语中的含义与心理学中的含义混淆,就会造成许多误解。第二、工业设计师应当学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经验,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设计实验,怎样观察实验,以便通过实验了解产品的操作者的行动特性,从而改进产品的物人关系设计。心理学实验比一般学校里的物理实验难。有时一个现象似乎很简单,但是寻找因果关系很难,甚至在进行了许多观察后仍然搞不清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有时有多个因素对一个结果起作用,要想了解各个因素的作用时要通过设计实验方法来分离各种因素,分离各个因素有时很难。第三,使用心理学的结论时要十分谨慎,因为心理学的结论都是在特点条件下得出的,许多实验结论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际应用的环境、条件、人因素改变后,不一定符合原结论。当前更强调在实际环境中的心理学实验,以求符合真实情况。

八、心理学实验的基本考虑

心理学实验是了解用户操作使用心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进行设计调查的重要基础之一。从事心理学实验,首先要注意下列几点:

1.通过实验观察和设计调查来理解用户的思维过程和操作使用过程,其实验结果的表现形式为最终建立用户认识模型(又叫思维模型)和用户行动模型(又叫任务模型),这两个模型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对用户操作使用心理的知识总结。用户行动模型的主内容是用户操作行动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用户的动机意图、操作计划的形成过程、操作过程、评价过程和结束操作的过程。从广义上说,用户行动模型还包括用户的价值观念、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用户认知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户知觉特性、思维特性、注意、记忆、理解方式、情绪等等方面。

2.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始终要考虑三个评价标准:实验因素框架的完整性,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联系性(和可忽略性),问题与表达的准确性(询问与回答双方的交流理解),数据统计的可靠性。设计调查也必须考虑这三点。由此,实验过程(或设计调查过程)中始终要思考几个问题:调查什么对象才能获取较完整的因素框架?通过什么方式实验才能是对方真实反应?怎样才能获取实验的信息?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获取较真实的信息?什么问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较真实的信息?什么信息可以通过观察获取?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这些问题要在实验中不断进行分析,不断进行修正。要想达到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至少要经过若干次以上的反复。

3.用户的操作过程是按照他们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的连续过程,实验过程中尽量不要干扰用户的操作使用过程。否则,会打断用户的思维和操作,这不是他们日常的

实际情况,得到的信息可能与真实情况偏差较大。这样就实验者就需要较多的观察经验,理解用户动作姿势情绪眼神的含义。

4.得到真实信息很难,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可能性很多,例如:陌生感,个体思维,模糊语言,故意不讲真实情况,不剩余表达,缺乏考虑,匆匆忙忙,性格内向。当生人直接提出许多心理方面的调查问题时,许多人会感到直入内心缺乏安全感。由于缺乏信任、不了解实验和调查目的、警觉和自我保护,他们可能出现各种反应,其效果使你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调查者性格外向,态度友好随和开朗,善于理解用户心理,带动气氛,对调查和实验起重要作用。例如,从容易活跃的聊天话题开始,当用户自己涉及到调查话题时再逐渐开始询问。缺乏与生人交谈经验时,可以先找熟人朋友进行访谈,从中积累调查经验。有些被调查者对一些问题缺乏考虑,无法回答,这时可能会随口说话,事后一想,才发现回答是错误的。

从事调查和实验,需要大量的关于人的经验。从事任何一个实验或调查,都需要先进行尝试和分析,积累大量经验,对调查的问题具备框架性的了解,形成大致问题框架,通过调查解决这些问题,构成较完整的知识体。实验和调查过程大致如下。

1.平时多留心观察别人操作使用各种东西的过程。在进行特定实验或调查前,与用户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该产品的看法,操作经验以及评价,对用户操作、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有大致了解。这样才可能知道下一步实验或调查的大致步骤、观察什么、提问什么。这些知识属于过程性知识,真正的过程性知识来源于实践。缺乏经验,缺乏职业思维方式,无法从事设计调查和实验。这些过程性知识在课本上很少。

2.确定调查或实验目的后,首先通过访谈发现调查实验框架。框架的完整性主要指尽量要找全各种影响因素,如果漏掉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其结果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为此目的,首先在熟人朋友亲属中选择专家用户和特殊用户。这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专家用户和特殊用户大致可以包含了调查的宽度和深度以及若干极端情况,对他们的访谈可能会较快发现较全面的因素,从中可以获取对调查对象和调查问题基本知识。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想办法。向这两类人向他们提出意向性问题,请他们进行较长时间的自由谈话,从中不断积累提问的经验,和对用户理解的经验。

3.了解用户操作的思维过程有两中办法:回顾,有声思维。用户操作后回顾。用户完成操作后,立即回顾整个操作过程的思维过程。实际上,这种回顾与他们操作过程时的真实思维并不一样,有时差异很大。

4.有声思维。用户操作的同时,发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写一篇文章。现在打开计算机。为什么要打开Word?真麻烦!……”诸如此类。这样可以了解操作过程中用户的一些想法。但是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有些人思维比较慢,口语基本可以描述当时的想法。一般说,思维与口语存在如下差别。人的思维速度快于口语速度;思维可能同时出现若干想法,口语也许只能表达一种,而忘记了其它的想法;有些人思维缺乏条理。有些人不善于用语言

表达。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缺陷,只有通过实践,用经验来弥补它们的缺陷,并不是看一些书就能够从事心理学实验了。

5.什么信息可以通过统计调查来获取?

调查实验中比较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各人的感受不一样。2001年研究生在经过两次讨论和调查尝试后,有人认为发现确定影响因素最难,有人认为交流理解最难,有人认为如何判断回答是否真实最难,有人认为难在如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跟着问题调查下去。这种自我判断仍然缺乏实际经验。调查实验的许多问题在书本上无法学会,这些能力必须通过许多实践才能提高。

问题:

1. 什么叫“以机器为本”的设计? 2.什么叫“以人为本”的设计? 3. 人与机器的行为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章 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

第一节 用户的价值概念

一、什么叫价值

价值观念是过去经历的集中和抽象,成为经验的有机综合,它规定了什么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并变成判断标准,用来衡量当前的事情。它在人生选择中、在策划个人的行动中、在评价决定时、在构成人们的信念和态度时,都起关键作用。简单说,价值观念是人们所持有的特定的广泛信仰(beliefs),是评价行动的标准和根据,它有一定的持续性。价值是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的认知表现。人们用价值来判断什么是“好”、“坏”、“必须”、和“应该”。在评价一个对象、事情、行动时,价值决定了它被看成是有喜欢或反感。价值包括三方面特征:情绪上是被期望的,认知上是被思考过理解的,意向上是被选择的。任何文化都具有价值标准,主要包括:认知标准(是否理解)、审美标准(是否欣赏)、和道德标准(判断好与坏)。这意味着各种文化的价值下,人们对待“真”与“假”(认知标准)、“美”与“丑”(审美标准)、“好”与“坏”(道德标准)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Feather, 1990; Rokeach, 1973; Williams, 1968)

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追求稳定,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变化、效率、功能等等。我国正处在迅速变化的时代,核心价值是追求社会安定中的高速现代化,同时存在着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工业化时代的价值观念、现代化时代的价值观念。这也意味着,我们中国人当前的审美观念是多种多样的,也包括传统农业文化的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后现代审美观念、外来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及盲目崇拜的审美观念。在高速变化时期,有些人往往容易形成价值混乱或价值匮乏。如果人们对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的看法有很大分歧,说明这个群体的核心价值比较混乱了。它的主要表现是对重大问题的看法分歧较大,这对一个社会或群体是很危险的,容易引起不安定。

一个安定的社会,它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比较一致的。换句话,看一个群体或社会是否安定,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看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如果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比较一致,说明它可能比较安定。如果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回答比较分散而且彼此冲突很大,它就可能不很安定。一般说,安定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比较一致,而且比较稳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核心价值观念会持续较长时期,不太容易变迁。

二、目的价值与方式价值

价值可以分为目的价值(terminal values)和方式价值(instrumental values)。目的价值涉及一般所追求的广泛的目的、目的状态。例如,追求传统平静稳定的生活,或追求现代物质富裕的生活。方式价值指为了追求目的价值而倾向的方式,它涉及人们行为的种类。方式价值影响对各种方式行为的好恶,因此决定了选择这种行动过程,而不选择那种行动过程。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所需要的产品。所谓的“时代感”“时代背景”往往隐含着价值观念。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比较稳定的。一般说,如果没有特殊的巨大冲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会持续比较长的时期。例如,追求传统的稳定生活(目的价值),就可能喜欢安静(方式价值)。追求现代(目的价值)的人,可能追求变化、效率、运动、质量等

等(方式价值)。有些人的方式价值,可能被另一些人当作目的价值。例如,独立可能被一些人作为目的价值(他的最终目的是独立,不受约束),被另一些人当作方式价值(选取的行为方式,表示自己能力强)。在各种文化中,有些目的价值是用同样词汇表示的,例如“和平”、“平等”、“幸福”、“愉快”,其含义解释可能相同相似,也可能不相同不相似;有些目的价值并不相同,例如有些国家的文化中缺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念。

1973年M. Rokeach列举了18种目的价值和18种方式价值。目的价值包括舒适的生活、有激情的生活、世界和平、美丽的世界、平等、自由、幸福、平和、国家安全、智慧、真正的友谊,等等。

不同文化的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历史时代不同,价值观念也不完全相同。这18种目的价值和18种方式价值,是他在特定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个人主义)、特点时代(西方的第二次现代化时代)、特定价值观念(1960年代西方经济获得了近10年的连续经济增长引起的成功感)下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各种文化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其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有明显区别。例如,他把开朗(open-minded)作为方式价值,这只是工业社会的方式价值,并没有普遍性。他也没有把万物和谐、家庭和睦、孝顺、义、廉、耻作为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而这恰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他列举的具体价值观念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然而他提出了一种思维方法,目的价值是根本,方式价值是为目的价值服务的,当人们有了目的价值后,可能还会有相应的方式价值。这个思维方式对我们思考问题有启发。从中我们明白,不但要考虑目的价值,还要考虑方式价值。例如,最常见的典型的目的价值有“追求传统”、“追求现代”,其方式价值的区别是:追求家庭和睦人情生活,还是追求物质富裕的生活;追求亲情、朴素、健康、平和,还是追求效率、快节奏、流动、不断变化、和新颖等等。这种方式价值观念对工业设计起了重要作用。

在两种价值观念中,目的价值观比较容易概括成为简单的几条,而方式价值却可能很多。对设计来说,更关注方式价值。例如,在西方工业革命期间,为了提高效率,设计制造了许多机器。用机器生产,把工人作为机器的一部分,工人为机器服务,机器生产为企业主服务,这就是当时重要的方式价值。同时,另一种价值观念认为,工业革命的效率观念改变了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只是为了利润目的,使劳动不再是愉快自愿的事情,机器成为压榨工人的工具,因此要恢复过去农业时代的劳动方式,这样需要另外的工具机器和劳动方式。这就是19世纪艺术和手工艺运动提倡的主要设计思想。由于这两种方式价值不同,对待机器的态度有巨大差别。在当代,仍然存在此类问题。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用机器控制人,人不得不适应机器的速度和强度,造成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劳资对抗尖锐以及社会的不稳定,由此美国军方发展全自动化工厂的设计,例如CIMs。相信机器自动化,用机器取代工人,这就是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针对这种价值观念,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认为应当改变用机器辅助人的劳动,形成了西方以人为本的设计。

三、“以机器为本”与“以人为本”

回顾历史,价值观念在设计中一直起重要作用。在农业社会里,农民为自己设计农具,他自然考虑农具要便于使用,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下的设计思想。工业革命以来,机器的设计者大多不是机器的操作者。设计者必须符合企业主的要求,企业主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把工人当作机器的一个功能部件,弥补机器的功能缺陷,按照机器的加工强度和节奏来要求工人甚至奴役工人,这就是以机器为本价值观念下的设计思想。它造成大量的疲劳、工伤、职业病,和尖锐的劳资斗争。重新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念后,才把产品的可用性和安全作为重要设计课题,才发现工业革命以来设计的大量机器工具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对它们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这是第一步。进一步,“外形跟随功能”建筑和工业设计中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主流。然而它在机器工具的设计中有时引起价值观念问题,机器和工具的“外形”包含了外形和操作的人机界面,“功能”指机器的功能。“外形跟随功能”有时导致以机器为本。先设计机器功能,最后设计人机界面。当机器功能结构都确定了,只好在人机界面上让步,去满足机器的功能需要。要改变以机器为本,必须要建立新的设计思想,从根本上改变。1960年代,德国设计界普遍提出“外形跟随使用”。1990年代后,不断有人提出“外形跟随审美”,“外形跟随价格”,“功能跟随外形”等等,尝试把设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要改变以机器为本,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靠口号,而应当探索出比较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可行的设计过程,这在当前就是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从人的心理和社会特性出发,按照人的行动特性,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因此,把工业设计重新定位为探索人与物的关系(广义的人机界面),在人机界面上适合人的知觉、认知、操作等方面的特性。然后设计人机界面,它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符合人的操作目的、知觉特性、认知特性、操作过程、评价方式等等;第二、把人的行动特性转换成机器的功能特性。下一步再根据人机界面的要求设计机器内部的功能。设计人机界面这需要许多技术,这些技术在现有的机、电、算中没有现成的知识体系。凡编写过人机界面程序的人都知道,它似乎没有什么算法,但是编程很难,出现了Visual Basic 和 Visual C++后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这种编程技术,使程序员可以专心注意操作行动的心理学特性或人机学特性。这样人机界面变成了一个新的领域,它的前台知识是心理学知识和实验心理学方法,它的后台知识涉及机械、电气、计算机等等许多领域。

四、怎么从设计角度了解价值观念

对工业设计师来说,设计什么,怎么设计,首先要考虑和了解用户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追求什么东西,怎么定位东西。许多人对那些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赋予了价值概念,与他们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他们对各种产品赋予的价值概念各不相同,这些价值观念与他们对产品的具体要求是紧密相关的。下面一段文字反映了美国人对汽车的价值观念的变迁。如果不了解人们对汽车的价值定位,就很难搞清他们为什么需要汽车,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为什么他们选择这种或那种汽车造型。对其它产品,也存

在类似的问题。请注意考虑怎样去了解用户对某一产品的价值观念(注意区分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并注意怎么从用户的价值观念发现设计信息,与产品的设计要求结合起来。

美国50年代的那种带有翅状尾饰和底盘镀有铬合金的汽车时社会评论家最爱嘲弄的对象。心理学分析家对这种汽车所代表的奇妙的想象作了直言不讳的推论,说它们已不再只是交通工具了。然而这种汽车给了消费者极大的经济价值。底特律这个城市历来注重价值观念。在五六十年代,它所推崇的口号是“一辆顶几辆”。汽车工业的工程师们和设计师们被迫在每辆汽车的模式、大小、性能以及功率上大做文章,以便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对社会评论家来说,哪个时代的汽车也许是“豪华的老式汽车”,但平民百姓却渴望拥有这样的汽车。

那时,底特律在扩大汽车市场方面雄心勃勃,成了繁荣国家经济的开路先锋。国产钢铁以及廉价汽油似乎用之不竭,只不过受到消费需要的限制罢了。汽车卖得越多,经济运转得就越好。这是50年代末,当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进行“小汽车”研究时所流行的观点。当时从西欧进口的大众牌甲壳虫式小汽车和从日本进口的小汽车已经开始打入美国市场,所以福特公司急于了解美国买主对这些汽车的看法。

福特的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购买小汽车,无论时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都十分感兴趣。但是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买主被问及“小汽车”指的是什么时,他们描绘说那是一种花钱少、效率高的汽车。他们对汽车的大小并不在乎。他们主要是想有一辆能把他们送到目的地、遇到的麻烦最少、支出也最少的汽车。也就是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种低消费、高效率的交通工具罢了。

但是那时绝大多数汽车购买者具有各种各样的消费要求。因为那时正是生育高峰期,家庭人口比较多。人们不想挤在小空间的汽车里。他们要的是舒适的,尤其能远距离行驶的汽车。他们注重的是性能,要的是与安全和速度有关的重量和功率。他们想拥有一部能显示他们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功、在社会上达到的地位以及今后奋斗方向的汽车。

50年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十分单一,至少对多数人来说如此。对社会地位作出的定义十分明确而且严格。当时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生产线曾经拟人化体现了这一点,因为它是按价格、镀铬程度以及车身大小定出标准化等级的。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消费者们顺着一条按汽车牌子的级别排列的生产线,从雪弗赖牌汽车到庞蒂亚克牌汽车,比克牌汽车,奥尔兹莫拜尔牌汽车,卡迪莱克牌汽车,这样作直线移动,以次来显示自己在收入和社会地位中的变化。随着这种移动,人们不仅向“隔壁的琼斯家”,也向自己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努力工作和牺牲确实是有益的。只有通用汽车制造公司的汽车生产线才真正象征着艾森豪威尔时代美国的价值观念,即生活在郊区、体面的高级职员以及团聚的大家庭。

不管底特律到哪里去调查,结果都只证实了一种盛行的消费观,而这种消费观使它发展了自己的经济,确立了宗教的信念。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工业对国民经济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可是当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汽

车的作用也开始跟着发生了变化,但汽车制造商对此毫无准备,他们甚至忽视了自己汽车的销售量。在阿拉伯石油禁运之前,即1968到1973年,国产大型小汽车销售量仅增加了10%,而进口小汽车的销售量却增加了122%。尽管这个刺激性信息表明市场已经转移了,但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对此却不予理睬。他们深信大多数美国人所要的汽车并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已。底特律人用来表示生产小型节油汽车的术语是“缩小车身”。在许多制造商心目中,缩小美国汽车的车身就是缩小美国之梦。

至今仍有许多美国人坚持这种观点。他们仍然希望拥有大型小汽车,拥有那些可爱的、豪华的老式汽车。但是一般人说来,美国人对小型节油汽车的观念已经变得比较容易接受了。我们的文化比底特律人变得快一些。当然,美国人与汽车的“恋爱”关系在某些方面仍在继续发展。当美国人被问及在艰苦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最难舍弃的东西是什么时,绝大多数人(94%)提到家庭小汽车。他们认为舍弃小汽车比舍弃其他东西更难一些,比如住宅(84%)、电视机(62%),每天只吃一次肉(48%)或每年只度一次假(42%)。

虽然美国人仍然喜欢汽车,可是在心理文化中,拥有一辆汽车的含义正在发生变化。人们认为汽车意味着自由、独立和方便——你想去哪里,它就可以把你带到哪里。汽车至今仍然能为我们用于表白自己,但它表白的是我们的情趣、个性和自主权。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汽车就是汽车,是一种舒适的、外形“适合我自己”的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象征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

因此,汽车的大、新、超功率以及其他就不如从前那么重要了,再不值得无休止地为之作出牺牲。90%的美国人说,他们的汽车不必年年换代。

这些变化还不具有普遍性。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仍然把大型豪华汽车看作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只要能得到它,不管做出任何牺牲也是值得的。但是,变化已是大势所趋。欧佩克以及伊朗革命或许会迫使我们使用小型节油汽车。不过,在人们体会到小型汽车的好处之前,自我实现的追求者们就已经通过他们的购买行为表达出他们对另一种类型的汽车的喜爱。这种汽车代表的不是车主的地位,而是他的生活方式;它也将和以往一样,预示国家应减少石油进口的依赖。

(扬克洛维奇,丹尼尔:新价值观——人能自我实现吗?东方出版社。1982年,pp.76-80)

讨论问题:

1. 价值的含义是什么?与工业设计有什么关系?

2. 底特律汽车公司怎么定位汽车的价值?它的目的价值和方式价值各是什么? 3. 那些反映了美国人对汽车的目的价值?那些反映了他们的方式价值?

4. 从用户的这些价值观念,可以得出那些与设计有关的信息?

第二节 用户的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工业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发现用户的需要,以职业道德出发去适当规划他们的需要。为此,要理解什么叫需要?按照奴廷(Nuttin, 1984)的观点,需要在心理学意义中包括几层含义。人发挥行为作用所固有的基本动力,是为了发挥作用或更好地发挥作用。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与环境构成一个互动关系,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动力,去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作用,每个人都要求与外界建立必要的行为关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要求的关系”指:去感觉、去接触、去操作等等,表现了这种行为需要。这种行为需要涉及各种器官,要使它们发挥作用或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在分析需要时,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发挥什么作用、和建立什么互动关系。

奴廷提出,需要包含四层含义。

1.它是指人类所固有的生长和发展中的基本动力。例如人为了生存所产生的动力;为了要生活(或生活得更好)、要生长(或更健康的生长)、社会群体要生存(或高质量的生存)、要与别人交流等等,而产生的各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需要。这种需要涉及许多产品的概念,他们会想象出一些需要,这种想象的需要可能会引发新的产品概念,许多新产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2.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各种环境中所构成的基本互动关系。例如人要在家庭和社会中生存、种地、生产、要上学、要工作、要买东西、要看病、要到公共环境,人要适应环境,人际之间要交往等等,这些关系是需要,这是激发设计创新的第二个来源;

3.它意味着以为了发挥人的特定作用,发挥人的各种机体的作用、或为了更好发挥作用)。我们需要看,为了看得更远,我们需要望远镜。为了看到更微小,我们需要显微镜,以扩展我们的视觉作用。同样交通工具扩展我们的双脚,通信设备扩展了我们的联系,计算机扩展我们的记忆、计算、管理、交往等等。工业化时代以来,交通、运输、通信一直是重要的、领先的发展领域;

4.从心理学角度看,“需要”的概念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匮乏”、“急待解决的问题”、“迫切愿望”。衣服脏了,需要把衣服弄干净,为此创新了许多行为方式和新产品。

需要 = 生长发展动力、作用关系、特定作用、匮乏。

从上述的需要的四方面概念可以明白,在一种新产品出现前,人的需要就存在了,发现这种需要可以导致新产品设计,第一个打字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计算机、第一个电视机……都是这样设计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的。市场调查的主要意图是了解现有产品的销售情况,而不是调查市场上还没有的产品情况。工业设计师可以从生物生理、心理、和社会范畴来理解和发现人的上述四类需要,从而发现设计创新的方向。

此外,应当注意需要还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需要”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中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不同,需要的东西也不完全相同,我们传统文化下的厨房用具主要依靠一把菜刀和一双筷子。而西方现代文化中有一个特点,强调使用工具机器,他们厨房需要的工具远多于我们,仅与鸡蛋有关的用品就有鸡蛋扎孔针(防止煮鸡蛋时破裂)、架蛋杯(早点使用)、煮蛋器、搅蛋器、切蛋器。

19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生存发展策略之一式靠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他们推出了电视机、洗衣机、各种小家电……使我国的家电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了一定地位。到2000年几乎已经开发了各种家电产品,并且已经有些出口。下一个要开发的家电是

洗碗机。企业已经设计了适合各种需求的洗碗机,台式的、柜式的、小型的、大型的等等。是否要大量生产洗碗机?这要看我国家庭是否需要大量的洗衣机。是否能从市场调查获得这些信息?比较困难。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情况,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大量的洗碗机,人们对它还没有很普遍的反映。此外,我国家电企业当前还比较缺乏自己的系统的市场调查运作。如果谨慎一些,企业可以先举办一些宣传展示会,先在大城市进行用户调查;进行一些座谈会,了解人们对它的态度。另一方面,就要靠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或知识了。我们中国人在海外办了许多餐馆,其中有些人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华侨了。据笔者在海外多年的观察,欧洲的大多数中国餐馆都没有使用洗碗机。为什么?他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节省观念。餐馆生意不稳定,大多数是小本经营,雇员主要是本家或亲戚,尽量少雇佣劳力。当顾客来到餐馆后,希望尽快吃饭,因此餐馆要求炒菜速度很快,在旺季厨房里干活十分紧张,大厨们赤膊上阵手脚不停,甚至连抽烟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顾客一走,餐具都泡在一个大水池里,餐馆人休息过来后再去慢慢洗。买一台洗碗机需要投资,它耗费水量很大,提高了成本。为什么要买?

我国家电企业先制造电视机、电话、冰箱……到现在才考虑洗碗机,这本身也表明对这个产品市场前景的预测。

不同思维方式对需要的理解也不同,为了达到同一目的,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完全相同,需要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例如为了设计一种检测结构,有人用机械方法,有人用电测方法,有人用计算机虚拟仪表。烧热水的方式可以用电热、煤气加热、太阳能加热等等。

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对各种产品设计的需要也不同,从产品的结构、外观造型、使用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部件的连接方式等都不相同。

各种文化的审美标准不完全一样,对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使用的材料、结构、表面处理、造型也各不相同。西方文化普遍认同现代设计(也许法国和西班牙比较少),其典型审美观念是几何型、简洁、无附加装饰。我们许多人当前基本上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系统的审美观。许多人认为,我国当前的审美观念比较多样化,但是具体是什么?没有人进行过认真系统的调查。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追求现代审美,其中有少数的确追求的是现代,其他人实际上追求的是中西混合的东西、或西方的古典、或怪异等等,有些人追求的只是与众不同,或追求的只是刺激。2000年9月笔者对一年几级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他们认为自己与老一代人的审美观念不同,比较“现代”。所谓“现代”,人们认为表现为求新求变化,几何造型,现代新材料等等。实际上,他们或多或少都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例如喜欢柔和、精致。其中50%的人完全倾向于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这意味着我们工业设计师面临一个时代性的艰巨任务,调查、发现和发展我国的现代审美观念。

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动机。如果你能理解盲人对阅读书籍的渴望,就可能为他们设计出盲人阅读机。失听者门铃的设计也来自同样的思想,为他们设计振动式拖鞋,用门铃信号触发它振动。奴廷正好给工业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职业思维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3g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