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着手的认定

更新时间:2024-05-13 03:07: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犯罪着手的认定

作者:席曈彤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10期

摘 要 实行行为的着手在刑法上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理论问题,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分界线。我国的刑法理论界对于犯罪着手的理论依据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复杂案件的犯罪着手的认定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犯罪着手的认定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刑法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分析认定实行的着手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对犯罪着手的认定的见解。 关键词 着手 客观说 法益侵害

作者简介:席曈彤,扬州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287-02 一、犯罪着手的界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对犯罪预备和第23条对犯罪未遂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犯罪预备是行为人为达到犯罪目的而准备相应的工具并制造相关条件;而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已经开始着手犯罪,但是出于其非意志内的种种原因,使得犯罪没能得逞这两个结论。着手是区分犯罪的预备和未遂的众多标准中的一种,它可以被理解为行为人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并且行为人基于其犯罪意图,开始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符合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行为的着手被认为是犯罪实施过程的起始,也就是说着手是实行犯罪行为的起点。因此,犯罪着手被认为是犯罪未遂的标志。此外,我国对于犯罪着手的概念的界定源自于对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区分,而其他一些国家把着手界定为犯罪的预备和未遂的一个特征。 犯罪着手在现代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没有着手,对于不处罚犯罪的预备,但处罚犯罪的未遂的国家来说,是区别罪与非罪的划分点。有没有着手实行犯罪,对于既处罚犯罪未遂,又处罚犯罪预备的国家来讲,则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标志,仅仅是处罚的轻重不同而已,比如我国刑法。不难发现,犯罪着手是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是在刑法的基础理论上,对于犯罪着手的认定仍然存在着较多不同的意见。 二、我国刑法界对于犯罪着手的认定

实行行为的着手在我国刑法界中被认为是犯罪实行行为开始的那一瞬间。因为每个犯罪行为都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我国,犯罪的阶段一般被分为预备和实行这两个阶段。行为的着手并不是犯罪的预备阶段,它是实行行为的一部分,也是犯罪的实行阶段的开端。然而,长期以来,关于犯罪着手的认定,中外刑法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a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