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综合训练(2)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6 01: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考前综合训练

1.(全国新课标III卷,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设初速度为v1,末速度为v2,根据题意可得9?据v?v0+at,可得3v11212mv1?mv2,解得v2?3v1,根22,故A正确;

?v1+at,解得v1?at12s,代入s?v1t?at可得a?22t22.(江苏卷,5)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与题目中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为负值,C、D错;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依据v2-v02=2ax

可知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二次函数,故A正确,B错。

3.(江苏卷,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

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NfG【答案】BD【解析】鱼缸受力如图,f向右,A错误;鱼缸与桌布,鱼缸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在桌布上加速和在桌面上减速的时间是相等的,B对;如增大拉力,鱼缸与桌布之间的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不变的,C错误;若减小拉力,桌布的加速度会减小,鱼缸与桌布可能相对滑动页有可能相对静止,鱼缸在桌面运动的时间变长,所以鱼缸由可能画出桌面,D正确。 4(海南卷,5)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A.F1F3 C.F1>F3 D.F1=F3

【答案】A【解析】根据v?t图像可以知道,在0~5s内加速度为a1?0.2m/s2,

2

方向沿斜面向下;

在5~10s内,加速度a2?0;在10~15s内加速度为a1??0.2m/s2,方向沿斜面向上;受力分析如图: 在0~5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f?F1?ma1,则:F1?mgsin??f?0.2m; 在5~10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f?F2?ma2,则:F2?mgsin??f; 在10~15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3?mgsin??ma3,则:F3?mgsin??f?0.2m 故可以得到:F3?F2?F1,故选项A正确。

5.(2014 福建卷)15.如右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15.【答案】B【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问题【解析】滑块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恒定,C、D项错误;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A项中斜率表示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在增加,A项错误,B项斜率表示合速度在减小,B项正确。

6. (2014年 山东卷)15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注的时刻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有 ( ) A.t1 B.t2 C.t3 D.t4

15、【答案】AC【解析】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图中t1和t3时刻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正确选项AC。

7.(2014年 大纲卷)19.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HHv2A.tanθ和 B.(-1)tanθ和

222gH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2C.tanθ和

HHv2 D.(-1)tanθ和 442gH19.【答案】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解析】物块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受力可知,其加速度为:a?gsin???gcos?;再根据

v2匀变速位移速度关系,有:2(gsin???gcos?)H?v,2(gsin???gcos?)h?42,联立解

3

?v2?得:????1?tan??2gH?,h?H4,D项正确。

8.(2014年 安徽卷)19.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

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0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

3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ω 5rad/s B.3rad/s C.1.0rad/s D.0.5rad/s

A.【答案】C【解析】由于小物体随匀质圆盘做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小物体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在最下端时指向圆心的合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300 ?mgsin300?m?2r,又Ff?Fm??mgcos300解得??1.0rad/s,要

使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ω的最大值是1.0rad/s。C正确。

9. (2014年 全国卷2)17.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5Mg B.Mg+mg C.Mg+5mg D.Mg+10mg

17.【答案】 C【命题立意】考察机械能守恒,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最低点的向心力问题。 【解题思路】根据机械能守恒,小圆环到达大圆环低端时:mg?2R12?mv,对2;对大圆环,由平衡可知:

v小圆环在最低点,由牛顿定律可得:FN-mg=mR2,解得F=Mg+5mg,选项C正确。 FT=Mg+FNT10.(海南卷,7)通过观察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 A.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答案】AD【解析】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可以求出半径r?v?,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2GMmv2rv3v,故选项A正确;由于卫星的质量m约掉,故与卫星的?m,整理可以得到:M??rr2GG?GMm2?4?2r3?m(质量无关,故选项BC错误;若知道卫星的周期和半径,则,)r,整理得到:M?2r2GTT故选项D正确。

11. (2014 海南卷)6.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24

GMT2GMT2GMT2?4?2R3A. B.C.

GMT2?4?2R3GMT2?4?2R3GMT26.【答案】 A【解析】物体在南极地面所受的支持力等于万有引力,FGMT2?4?2R3 D.

GMT2?GMm——① ,在赤道处,2R4?2GMm4?2R,则F'??m2R ——② ,,得F'?F,又FF万?F'?F向=m万?F向向22TRT由①/②式,可得,选项A正确。

12. (2014年 山东卷)20.2013年我国相继完成“神十”与“天宫”对接,“嫦娥”携“玉兔”落月两大工程。某航天爱好者提出“玉兔”回家的设想:如图,将携带“玉兔”的返回系统由月球表面发射到h高度的轨道上,与在该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对接,然后由飞船送“玉兔”返回地球。设“玉兔”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以月球表面为零势能面,“玉兔”在h高度的引力势能

可表示为Ep?GMmhR(R?h),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忽略月球的自转,从开始发射到对接

完成需要对“玉兔”做的功为 ( )

A.

mg月RmgR(h?2R) B.月(h?2R)

R?hR?hmgRmg月R12(h?R) D.月(h?R)

R?h2R?h2h月球C.

Mmmv220、【答案】D【解析】设玉兔在h高度的速度为v,则由G可知,玉兔在该轨道上?(R?h)2(R?h)1GMm的动能为:Ek=,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对玉兔做的功为:

2(R?h)Mm1GMmGMmh=mg月,整理可知正确选项为D。,结合在月球表面:G W?EP?EK=?2R2(R?h)R(R?h)13. (2014年 广东卷)16、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1和○2

为楔块,○3和○4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16.【答案】:B 【解析】:由于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存在摩擦力作用,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所以A错误,B正确。 垫板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内能,所以C错误

弹簧在压缩,弹性势能增加,其他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D错误

14.(全国新课标II卷,21)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

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

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弹簧盒 F1 ① ③ ② ④ F2 图9

π,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25

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解析】由题意可知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如下

小球的位移为MN 则从M?A 弹簧处于压缩态,则弹力做负功 从A?B 弹簧从压缩变为原长,弹力做正功

从B?N 弹簧从原长到伸长,弹力做负功,则A错 在A点受力如下

则F合?mg 即a?g,B对在B点弹簧处于原长则受力如下

在A点时,F弹 垂直于杆,则P弹=F弹Vcos?=0 ,C对

从M到N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则

Ek增?EP减 即EkN?0?EP重M?EP重N?EP弹N?EP弹M

由于M、N两点弹簧弹力相同,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形变量相同,则

EP弹N?EP弹M,即EKN?EP重M?EP重N,D对.

15.(2014年 安徽卷)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

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E Ek v O a EP x O 电场强度与位移关系

x O 粒子动能与位移关系

x O 粒子速度与位移关系

x O 粒子加速度与位移关系

x A B

C

D

【答案】D【解析】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F?x???EP,可知EP-x图线的斜率表示静电力F的大小,可见静电力F逐渐减小,而F=qE,故不是匀强电场,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错误,D正确;根据能量守恒?Ek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4.【答案】B【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势和场强的关系

【解析】O点合场强为零,在O点右侧每一点合场强方向向右,在O点左侧每一点合场强方向向左,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所以O点电势最高,B项正确;ACD错误。(2014年 江苏卷)

17. (全国新课标III卷,18)平面OM和平面ON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

???Ep,比较图线B错误。正确选项D。

16. (2014 江苏卷)4.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

OM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的速度从PM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成30°角。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上另一点射出磁场。不计重力。粒子离开磁场的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的距离为

6

A.

B.

C.

D.

【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粒子运动轨迹与ON只有一个交点,则轨迹与ON相切于C,由几何关系可知:

AB?2rsin30??r.则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形,CO’A为一条直线,三角形AOC为直角三角形,所

AO?4r,又r?mv4mv,故距离为。 qBqB18.(2014年 安徽卷)18.“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

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 A.T B.T C.T3 D.T

2

【答案】A【解析】由于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即Ek?T。带电

v2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qvB?mR得B?12mv。而Ek?mv故可得:

2qR。A正确。

2mEkmvB??qRqR又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所以B?Ek?T19. (2014 海南卷)8.如图,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2L,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a、b、c是导线所在平面内的三点,左侧导线与它们的距离分别为判断正确的是

A.a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比c处的大 B.b、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C.a、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 D.b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8. 【答案】AD 【解析】 根据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知b处场

强为零,两导线分别在a处的产生的场强都大于在c处产生的场强,a、c两处的场强叠加都是同向叠加,选项AD正确。

20.(2014年 安徽卷)20.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如图所示,

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l2、l和3l.关于这三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下列

12A.0 B.rqk

2B +q 7

C.2?r2qk D.?r2qk

????B2??r?k?r2,而电场力做?t?t【答案】D【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生电动势:E功W?qU,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U=E,故W??r2qk。D正确。

21. (2014年 山东卷)16如图,一端接有定值电阻R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绝缘长直导线垂直于导轨紧靠导轨固定,导体棒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M、F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M向右 B.FN向左 C.FM逐渐增大 D.FN逐渐减小 16、【答案】BCD【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导线在M、N区产生的磁场

方向分别为垂直纸面向外、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向右通过M区时,由右手定则可知产生的电流方向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FM向左,同理可以判断,FN向左,越靠近通电导线磁场越强,导体棒匀速运动,由

R导体棒INMvE=BLV、I=E、F=BIL可知,FM逐渐增大,,FN逐渐减小,正确选项BCD。 R22.(海南卷。8)如图(a)所示,扬声器中有一线圈处于磁场中,当音频电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俯视图(b)表示处于辐射状磁场中的线圈(线圈平面即纸面)磁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图(b)中

A.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B.当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C.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D.当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答案】BC【解析】将环形导线分割成无限个小段,每段成直线,依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垂直纸面向外,A错,B对;当电流逆时针时,安培力向里,C对,D错。

23(2014年 广东卷)19、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 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建S,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19.【答案】:BD 【解析】:因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

8

变,根据

U1n1?,则副线圈的电压也不变,滑片P移动,灯泡电压不变,故灯泡的亮度不变,所以AU2n2错误,B 正确。

滑片P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这样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增加,根据

I1n2?I2n1,可

知I1也增加,所以C错误。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2?U2I2将变大,所以D正确。

24. (2014年 江苏卷)3.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I1n1?I2n2 B.I2?U2R

C.I1U12?I2R D.I1U1?I2U2

3.【答案】D【考点】远程输电 变压器

I1n2【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压原理,A项错误;=I2n1I2=URR22,因为U>UR,B项错误;I1U1为电路输入的总功率,I2R为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I1U1>I2R,C项错误,D项正确。(2014年 江苏卷)

25. (2014年 全国卷2)2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A.Uab:U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21.【答案】 BD【命题立意】考察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考察二极管的基本知

识。

【解析】若变压器初级电压为Uab,则次级电压为U2间电压为Ucda A n1 b c R d cd

=n2Uab;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n1?U22,故

Uab2n1,A错误;增大负载的阻值R,输出功率减小,则输入电流减小,?Ucdn2即电流表的读数减小,B正确,cd间的电压由变压器的初级电压诀定,与负载电阻R的大小无关,C 错误;若二极管短路则Ucd?U2,则次级电流会加倍,则初级电流也加倍, D正确。

26. (2014 天津卷)7.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

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2中曲线a、b所示,则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Hz

9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7.【答案】AC【考点】交流电的产生与描述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由图像可知,0时刻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处于中性面(与磁场垂直的平面),A项正确;根据图2可知两种交流电的周期之比为:2:3,所以转速之比为3:2,B项错误;其中a的频率为

f?11??25Hz,C项正确;b线圈对应T0.04e的交流电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所以有效值为:E有=?nBS?sin?t,其最大值为a线圈最大值的三分之二,即Em?10V,

22Em??10V?52V,D项错误 2227. (2014.浙江卷)15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想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则

A.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 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15 【考点分析】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答案】A【解析】理想变压器输入和输出功率相同,设用户端得到电压为U2,所以I1U1=U2I2,即A选项正确;输电线上电压降为?U选项错误;损失的功率?P?I1r,或者?U?U?U1,,即B选项错误;理想变压输入功率为P=I1U1,即C?I12r即D选项错误。

28.(2014 北京)17.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2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17.【答案】D【考点】机械振动、机械波

【解析】由图1的波形图可知t=0时刻,a在波峰,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AB项错误;根据上下坡法可

以确定0时刻b质点向下振动,所以图2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C项错误,D项正确。

29.(2014 福建卷)17.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

17.【答案】D【考点】 机械振动、机械波

10

【解析】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波源起振方向向下,则每一个点起振时方向均向下,当经历一个周期时,波源仍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由波动图象可知,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下,下坡上”所以第一个周期末时波源处于上坡,波源完全重复上一个周期的运动,D项正确; 30. (2014 海南卷)16.模块3-4试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x=0,x=xb(xb>0)。a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v=10m/s,在t=0.1s时,b点的位移为0.05m,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波沿x轴正向传播,xb=0.5m B.波沿x轴正向传播,xb=1.5m C.波沿x轴负向传播,xb=2.5m D.波沿x轴负向传播,xb=3.5m

31.(2014 天津卷)8.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

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b两束,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

A.垂直穿过同一平板玻璃,a光所用的时间比b光长

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比b光小 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

D.若照射同一金属装置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8.【答案】AB【考点】双缝干涉、色散、光电效应方程

v?【解析】根据光路图可知a光的偏转角较大,说明a光的折射率较大,根据 cn,可知在同一介质中,

sinCa光所用的时间较长,A项正确;由 ?x据干涉条纹间距离: ??1可知,折射率较大的a光,其临界角较小,B项正确;根nL?,由折射率的大小关系可知,a光的波长较小,所以用同一装置做实验时,d条纹间距离较小,C项错误;再由光电效应方程,有:Ekm较大的a光照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项错误。

?h??W逸,同一金属的逸出功相同,频率

32.(2014 福建卷)13.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图的是( )

13.【答案】A【考点】 光的折射、全反射

【解析】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必然可以发生折射,且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D项错误,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如A选项所示,A项正确;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也会发生折射,且入射角小于折射角,C项错误。

33.(2014年 全国卷2) (2) ( 10分)一厚度为h的大平板玻瑞水平放置,共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钱上。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遮档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 【答案】h2 1?(R?r)【解析】如图,考虑从圆形发光面边缘的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上表面的A点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sin?式中, n是玻璃的折射率,θ是入射角,α是折射角

11

现假设A恰好在纸片边缘,由题意,在A刚好发生全反射,故?设AA?线段在玻璃上表面的投影长为L,由几何关系有:sin?由题意纸片的半径应为R=L-r

??2

?LL2?h2R A? L θ O? h O B 2r h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n?1?()R?r

A 【解题点拨】熟悉教材,了解生活中的光、热现象的基本原理。

34. (2014 天津卷)10.(1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kg,上表面光滑,

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m/s。求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A的上表面长度l。 10. 【答案】(1)2.5m/s (2)1m/s (3)0.45m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动量守恒、动能定理

【解析】(1)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a代入数据解得a=2.5m/s (2)对A、B碰后共同运动t=0.6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2

2

Ft=(mA+mB)v1-(mA+mB)v代入数据解得v=1m/s

(3)设碰前A的速度为vA,由动量守恒mvA=(mA+mB)v

A从开始运动到与B碰撞前Fl=12mAvA代入数据解得l=0.45m 235. (2014年 广东卷)35、(18分)图24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s至t2=4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m=1kg,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m,g取10m/s2,P1、P2和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1)若v1=6m/s,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E;

探测器 P1 P2 A L (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v1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E。

35.【答案】:(1)9J (2)10m/s?v1B 图24

L C

?14m/s 17J

【解析】:(1)令P1和P2发生弹性碰撞后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1=2mv2,解得:

v2=v111=3m/s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 ?Ek=mv12-2mv22=9J222

2(2)可以把P从A点运动到第二次到B点过程可以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g=1m/s

12

根据运动学公式:

vB=v2-at vB2-v22=-2a?3L 又因为 v2=v1 2① 当2s时通过B点 解得:v1=14m/s 当4s时通过B点 解得:v1=10m/s 综上:v1的取值范围为:

10m/s?v1?14m/s

vA2-vB2=-2aL解得: vA2=17m2/s2

向左经过A点的最大速度为: 则通过A点的最大动能为:

1EkA=2mvA2=17J

236(海南卷,14)如图,A、C两点分别位于x轴和y轴上,∠OCA=30°,OA的长度为L。在△OCA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平行于y轴的方向从OA边射入磁场。已知粒子从某点射入时,恰好垂直于OC边射出磁场,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不计重力。 (1)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若粒子先后从两不同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恰好从OC边上的同一点射出磁场,求该粒子这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和;

(3)若粒子从某点射入磁场后,其运动轨迹与AC边相切,且在磁场内运动

的时间为

4t0,求粒子此次入射速度的大小。 3B?【答案】(1)

?m(2)v?3πL07t0 2qt0【解析】(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时间t0内其速度方向改变了90°,故周期T=4 t0,设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粒子速度为v,圆周运动的半

v2径为r,则qvB?mr,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满足:v?2?rT,解得:B??m2qt0

(2)设粒子从OA变两个不同位置射入磁场,能从OC边上的同一点P射出磁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a)所示:

设两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1和?2。由几何关系有:?1?180???2 粒子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与t2,则:t1?t2?T?2t0 2(3)如图(b),由题给条件可知,该粒子在磁场区域中的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50?。设O'为圆弧的圆心,圆弧的半径为r0,圆弧与AC相切与B点,从D点射出磁场,由几何关系和题给条件可知,此时有

13

?OO'D??BO'A?30? r0cos?OO?D?r0?L ?cos?BOA?2πr0T联立①⑦⑧⑨式得:v0设粒子此次入射速度的大小为v0,由圆周运动规律:v0?3πL 7t037.(上海卷,33)(14分)如图,一关于y轴对称的导体轨道位于水平..面内,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平面垂直。一足够长,质量为m的.

直导体棒沿x轴方向置于轨道上,在外力F作用下从原点由静止开始沿

y轴正方向做加速度为a的匀速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棒与x轴始终平

行。棒单位长度的电阻ρ,与电阻不计的轨道接触良好,运动中产生的热功率随棒位置的变化规律为P=ky3/2(SI)。求:

(1)导体轨道的轨道方程y=f(x);

(2)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m随y的变化关系; (3)棒从y=0运动到y=L过程中外力F的功。

kk4aB222y (3)W=L2+maL 【答案】(1)y?()x (2)k?2a22aB2l2v【解析】(1)设棒运动到某一位置时与轨道接触点的坐标为(±x,y),安培力的功率F?

R4B2x2v2P??ky3/2棒做匀加速运动v2?2ay R?2?x

R

代入前式得

4aB222y?()x轨道形式为抛物线。

k?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e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