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19 05:10: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展科技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滨海县淤尖中学 2012.11

在迈向21世纪的今天, 我们清楚地看到民族的振兴, 国家的崛起 . 地区的发展以及现代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关键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这条真理启迪我们, 必须及早发现, 及时培养, 年青的科学技术人才, 必须依靠教育这个强大的推动力, 并向所有的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在科技活动中, 培养非智力因素, 发展智力因素, 全面提高科技意识, 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一、科技活动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意志、性格等,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人的发展和进步, 不良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学生的正常发展。在智力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 非智力因素对竞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活动具有的科学性、趣味性、技术性和创造性, 正好适合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利于他们素质水平的提高。 1. 科技活动能拓宽视野, 激发学习兴趣。 科技活动的内容很广, 涉及面很宽, 有科普知识讲座, 观看科技发展资料, 还有发明创造活动, 科学论文撰写活动及生物百项活动等, 这些活动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适合青少年好奇好动的特点。在他们猎奇和采撷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知识领域, 在制作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 此时他们感到困惑、疑难。这时科技辅导员可以把青少年们遇到的新知识新问题与有关的科学知识相联系, 深入浅出,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 在科技知识与学生求知心理之

间创造一种悬念, 使学生产生向往和探索的欲望, 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例如, 在制作航模时, 问飞机为什么会飞翔? 跟机翼有什么关系? 如何利用无线电进行摇控的? 等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 学生并不陌生, 但要解释却有一定的困难。当学生面临熟悉而又不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迫不及待的学习要求由此产生, 这时辅导教师可以搏采自然科学的瑰宝, 荟萃其学术精华, 浓缩其睿知杓见, 不时变换呈现方式, 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 使学生逐步感到知识的广阔和深奥, 领略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的价值。这样既拓宽了视野, 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又成为积极向上的心理动力。 2. 科技活动能磨练意志, 培养创造毅力。 科技活动以及发明创造都要经历大大小小各种曲折和困难。有来自周围人们的冷遇, 阻挠甚至打击, 也有来自研制创造过程中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给学生讲述许多发明家感人的事迹, 他们之所以不怕失败, 排除万难,绞尽脑汁地坚持发明创造, 是由于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深切的责任感和攀登科学高峰的强烈使命感, 他们有敢于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勇气和魄力。要使学生意识到今天的成功, 才能奠定明天的辉煌。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磨炼自己,要胸怀祖国, 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下,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鼓励学生不畏艰苦,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面对困难能始终保持对发明创造的热情和兴趣, 不屈不挠, 坚持到底, 不成功决不罢休。有这样一种毅力, 不仅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发展, 也有助于他们以后从事各项工作, 有助于他们今后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功。 二、科技活动有利于提高科技意识,

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 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 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公民和人才。把我国的教育任务与STS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选好连接处和切入点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对培养科学应用和技术开发型人才, 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科学素质有重要的作用。1. 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及科学知能。 进入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 首先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 其次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周期更短。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 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 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挑战。所以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中, 联系科技活动中的内容, 适当介绍现代科学的新成果, 新发展, 新成就以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现代静电技术, 激光, 超导体的应用, 声控, 光控电路等, 有的还要求达到一定的操作技能, 如计算机、复印机、可视电话、多媒体、幻灯机等, 力求加强对现代科技知识的了解及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可促使学生参与解决与技术相关的生产或生活中问题的讨论, 并用模拟的方法参与解决对创造发明有争议问题的探索, 通过学习, 参与, 争议, 解决等活动, 培养学生科技意识以及科技探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 使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 能够对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鉴别的态度, 勇于提高出己的独到见解, 敢于对问题追根到底。学生朝气蓬勃, 对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 充满着无穷的

幻想, 他们永不满足, 不知疲倦, 学生的科技活动正为他们提供了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2. 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的今天, 大力发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科技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今中外科学家, 他们在学生时代的理想、抱负、创造、成就, 以及他们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感人事迹。由于他们的发明创造, 使人们告别了落后的历史, 同时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使大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科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这不仅仅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启迪青少年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 树立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在观看录相和图片的过程, 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启迪, 并升华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上来。科学素质大体包括有: 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反对迷信和形形色色的伪科学。 综上所述,科技活动, 在提高

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功能是课堂教育不能替代的。在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下,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发展, 提高素质, 真正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og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