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习题总汇

更新时间:2024-04-22 0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

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 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反射活动 B、肌肉收缩 C、动作电位 D、神经冲动 E、腺体分泌 3、下列哪一项属于负反馈调节?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过程 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 4、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血浆 5、机体的两大调节系统指的是

A、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B、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C、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E、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7、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反馈 8、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D、神经细胞、骨细胞和腺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骨细胞 二、填空题

1、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和 自身调节 。

2、刺激引起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称为 兴奋 。

3、可兴奋组织指的是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 。

4、刺激有三个重要参数,它们是 强度 、 时间 和 强度----时间变化率 。 5、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指标是 阈值 ,它与兴奋性呈 反变 关系。 6、机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中绝大多数都是 神经 调节。 三、名词解释

阈值 :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四、问答题

1、何为反馈,有几种形式,各有何意义?(并举例说明) 受控部分的活动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形式:正,负

意义:正: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eg:排尿排便分娩

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eg:减压反射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快,作用时间短,精确 体液调节:起效缓慢,作用时间长,广泛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习题) 一、单选题

1、人体内O2、CO2、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2、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E、等长收缩

3、能够造成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E、终板电位

4、物质在膜上“泵”的参与下,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称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5、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6、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E、等长收缩

7、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

C、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Na+易化扩散的结果

9、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10、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膜内Na+浓度的:

A、1倍 B、5倍 C、12倍 D、20倍 E、21倍 14、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K+外流导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 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 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15、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静息电位 B、阈电位 C、阈强度 D、刺激的频率 E、刺激的持续时间 16、组织的兴奋性降低,组织的:

A、静息电位减小 B、动作电位减小 C、阈值增加 D、阈值减小 E、阈电位减小

17、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

A、K+ B、Cl- C、Ca2+ D、Na+ E、Mg2+ 19、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属于: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吞噬 20、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吞噬

21、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22、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二、填空题

1、在静息状态下,膜对 有较大的通透性, 对 的通透性很低,

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 形成的。

2、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它们是 、

、 、 。 3、细胞膜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Na+、K+的过程属于 。 4、动作电位在无髓纤维上的传导方式为 ,

在有髓纤维上则为 ,后者比前者 得多。 5、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借助于膜上的

或 的帮助进出细胞的过程。

6、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 。

7、肌肉是发生等长收缩还是等张收缩,取决于 大小。 8、肌肉是发生单收缩还是强直收缩,取决于 。 9、由化学因素控制开闭的通道称 , 由电压因素控制开闭的通道称 。 10、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 。

12、一个有效刺激的条件包括 、 和 。 13、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包括(1)相对结构

特异性 (2) ;(3) 。 14、Na+泵是一种 酶,它能分解ATP释出能量以 形成和维持细胞内外 的不均匀分布状态。

三、是非题

1、机体细胞膜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方式只有易化扩散。 2、入胞和出胞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7、肌肉若不出现缩短,则证明肌肉没有收缩。

8、前负荷越大,初长度越长;初长度越长则肌肉收缩 产生的收缩力越强。 五、问答题

1、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2、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第三章 血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3、成人红细胞生成部位是 ,其生成调节物主要 为 和

4、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即每千克 体重有 ml血液。

5、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是在 , 凝集素在 。

6、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和

7、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是指 ,次侧是 。 8、骨髓受到X线照射可能引起 贫血,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可导致 贫血, 各种疾病所致的慢性出血引起的贫血是 。

9、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 。

10、临床上用测定 的方法来检查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11、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 凝血因子, 故可加速机体凝血过程;而枸橼酸钠可 , 故具有抗凝作用。 。

13、血型是依据 的抗原特异性而定的,临床上最

重要的是 血型系统。

14、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 和 15、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红细胞内渗透压________周围血浆渗透压, 相当于__________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

血型通常是指 通常用 来反映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是非题

1、将红细胞置于某一溶液中,若红细胞出现皱缩, 则表明该溶液为低渗溶液。

2、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提示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柠檬酸钠的抗凝作用原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Ca2+成为不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因子I B、因子II C、因子III D、因子IV E、因子X 4、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集、 E、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5、输血时下列哪一种血型的人不易找到合适的给血者 A、 O型,Rh阳性 B、A型,Rh阴性 C、 B型,Rh阳性 D、AB型,Rh阴性 E、 AB型,Rh阳性

试述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与作用? 何为凝血,简述凝血的三个步骤。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健康成人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A、2~3L/min B、4~6L/min CD、9~10L/min E、10~15 L/min 2、评价心泵功能最基本的指标是:

血液循环

、6~7L/min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射血分数 D、心指数 E、每分功 3、心内兴奋传导速度最慢部位是: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4、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关闭 B、半月瓣关闭 C、房室瓣开放 D、半月瓣开放 E、乳头肌及腱索的振动 5、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A、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微静脉 E、大静脉 6、中心静脉压正常变动范围是:

A、4~12mmHg B、4~12cmH2O C、0~20cmH2O D、0~20mmHg E、0~20cmHg 7、容量血管指的是: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小动脉 D、中动脉 E、大动脉 8、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 0期去极速度 B、 0期去极幅度 C、 3期复极速度 D、 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 E、 4期是否自动去极化

9、窦房结作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因为:

A、 兴奋性最高 B、 传导性最高 C、 自律性最高 D、 可自动去极化 E、 动作电位幅度最高 10、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延长心房收缩时间 B、 延长心室射血时间

C、 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D、 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D、使心率增快 11、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

A、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B、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C、 牵张反射 D、 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二、填空题

1、 心肌的基本生理特性包括

、 、 、 。 2、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呈 关系;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 。

3、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前负荷,心肌纤维的初长度 ,心肌收缩力 ,搏出量_ _。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 、 、 。 5、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 __ 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__ _ 开始。

6、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为 ,由两部分组成即 和 , 前者的主要作用是 ,后者的主要作用是 。

7、心迷走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 _ _,与心肌细胞膜上_ __型受体结合,对心脏

活动起_ ____作用。

8、心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 ____,与心肌细胞膜上

__ _型受体结合,对心脏活动起___ _作用。

9、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 ____,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____ _型受体结合,引起 效应。 10、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 ___。

11、当血压升高时,引起心迷走中枢紧张性 _____ _,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_ , 通过相

应传出神经传出冲动的变化,使心率___ ,心肌收缩力 _ __ ,血管___ _,动脉血压回降。

12、临床用药时,常把肾上腺素作为___ _ _ __,而把去甲肾上腺素作为__ _ ______。

13、在心脏传导系统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形成所谓的 ,可以保证 ;传导最快的部位是 ,其意义是使 ,产生更大的收缩力。

15、心输出量指的是 。 16、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 。 17、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 ,

基本条件包括 和 , 缓冲动脉血压的因素是 。

18、搏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 压;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

压;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弱合并小动脉硬化时,收缩压 ,舒张压 。

19、中心静脉压指的是 ,正常值为 。 20、微循环有三条主要通路,它们是 、 和 。 其中 完成微循环的主要功能,即 。 21、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 ,涉及四种力量,其中促进滤过的力量包括

和 ,阻止滤过的力量是 和 。

肾病病人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丝虫病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心衰病人水肿主要是 ,皮肤过敏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

三、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输出量 3、心力贮备 4、中心静脉压 5、微循环 6、房室延搁 7、心指数 8、射血分数 9、血压

四、问答题

1、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维持血压稳定的最重要反射是什么?请写出反射过程。 4、何谓微循环?试述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作用。 5、试述引起水肿的常见因素并举例说明。

6、试比较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异同。

第五章 呼吸

一、单选题

1、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内压的变化 C、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E、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2、肺通气(推进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内压的变化 C、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D、肺本身的舒缩活动 E、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3、肺通气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

A、肺的弹力纤维 B、肺泡表面张力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D、呼吸肌的收缩力 E、大气对胸廓的压力 4、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气流速度 B、气道口径 C、气流量 D、气体密度 E、气道长度 5、肺换气的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胸膜腔内压与肺内压之差 D、肺的舒缩活动 E、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 6、肺换气的结果是:

A、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C、静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加 D、静脉血中的O2含量减少 E、肺泡中的O2含量升高 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最主要作用是:

A、减小吸气阻力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防止肺水肿 D、稳定大小肺泡容积 E、增大气道阻力 8、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B、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

C、补呼气量+余气量 D、深吸气量+余气量 E、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二、填空题

1、呼吸的意义是维持机体内环境中 和 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外呼吸包括 和 。

3、胸内负压有利于胸腔内 和 的回流。

4、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直接动力来自 。 5、以肋间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 呼吸,以膈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 称为 呼吸。

6、通过肺换气, 血将变为 血。 7、通过组织换气, 血将变为 血。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是 和 。 9、氧和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分别是 和 。

10、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在 。 11、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反射是 。 12、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三、问答题

1、 试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作用。 2、 简述氧气、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消化 吸收 胃排空 二、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完成 ,

后者完成 。

2、胃的运动形式有 、 和 ,其中胃的特征性运动形式

是 。

3、糖、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中,排空最快的是 ,排空最慢的是 。

4、小肠的运动形式有 、 和 ,其中小肠的特征性运动形式

是 。

5、回盲括约肌的功能有二:即 、 。 6、唾液中有 酶,所以 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7、胃液为无色、无味、呈 性的液体,主要成分包括 、 、 和 。

8、胃内的盐酸也称胃酸,由 细胞分泌,该细胞还能分泌 。

9、胃蛋白酶原需要被 激活为胃蛋白酶即可发挥作用,所以 的消化从胃中开始。

10、胃液中的粘液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 共同那个构成 屏障,该屏障的作用是 。

11、内因子的主要作用是 ,内因子缺乏可引起 贫血。

12、 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无色、无味呈 性,由 分泌,其主要成分

括 、 、 、 、 。

13、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都需被激活为相应的酶才能发挥作用,激活它们的酶分别是 和 。

14、胰脂肪酶可将食物中的脂肪(即 )分解为 、 和 。 15、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共同作用,消化力加强,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为 。

16、胆汁中无水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的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该作用主要是胆汁中的

完成的。

17、胆汁的作用包括 、 。

18、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消化液包括 、 和 。 19、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都是 。

20、糖的吸收形式是 ,吸收途径为 ,吸收机制 。 21、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 ,吸收途径为 ,吸收机制 。 22、脂肪的吸收形式是 ,吸收途径为 。

23、消化系统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消化道平滑肌 , 括约肌 ;消化腺分泌 ,即使消化系统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时则相反。 24、消化器官的反射活动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刺激直接作用于 的感受器引起;条件反射则是刺激作用于 的感受器引起。 25、不论食团在口腔、胃还是小肠,都可引起胃液分泌,依次称为 胃液分泌, 胃液分泌和 胃液分泌。

26、比较重要的胃肠激素有 、 、 等。 27、胃排空既受胃内因素的控制,又受十二指肠因素的控制,其中胃内的食物 胃排空,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则 胃排空,其意义是使胃排空速度与十二指肠内消化与吸收的速度

相适应。 三、问答题

1、小肠作为消化的主要部位有哪些优势? 2、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有哪些优势? 3、试述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填空题

1、人体的排泄器官有 、 、 ,其中 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2、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包括两部分,即 和 。

3、肾有两套毛细血管网,包括 和 ;

前者血压较 ,有利于 ;后者血压较 ,有利于 。 4、尿生成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 、 和 。

5、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经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 。

6、滤过膜具有屏障作用,包括 和 ;前者限制 物质通过,后者限制 且 的物质通过。 7、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涉及三种力量,其中 是 促进滤过的力量, 和 是阻止滤过的力量。 8、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 ,与 的重吸收相耦联。 9、氢离子与钾离子的排泄都与钠离子的重吸收耦联,分别称为

和 。所以氢离子和钾离子的排泄具有 作用。 酸中毒时, 交换增强, 交换减弱,导致 。 碱中毒时, 交换减弱, 交换增强,导致 。

10、K+主要由肾脏排泄,肾脏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故肾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导致 ;而长期厌食或不能进食者,容易造成 。

11、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速尿(呋塞米)和利尿酸作用在 ,

影响 的重吸收,产生利尿效果。

12、肾盂或输尿管结石的情况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率 ,尿量 。

13、肾小管每排泄一个H+即可重吸收一个 ,所以说,肾脏有排酸保碱能力,故肾功能不全时,常

导致 中毒。

14、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不仅滤过膜的面积减小,滤过膜的通透性还会增大,常出现 、 、

等异常情况。

15、ADH来源于 ,主要作用是 ,刺激ADH分泌的主要因素

包括 和 。

16、醛固酮来源于 ,主要作用是 ,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有

和 。

第十一章 内分泌 习题

一、 填空题

1、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密切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其中下丘脑与神经垂体之间通过 相联系;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通过 相联系。

2、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有 、 和 。其靶腺依次为 、 和 。促激素的作用一方面促使 ,另一方面 。

3、幼年时生长素过多引起 ,幼年时生长素过少导致 ,成年后生长素过多引起 。

4、甲状腺激素包括 和 两种,其中 称为甲状腺素。 5、甲亢患者产热量明显 ,故而怕热喜凉,多汗,基础代谢率 ; 甲减患者则相反。

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婴儿,由于脑和长骨的发育障碍,导致 。

7、肾上腺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其中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可分泌 ,束状带分泌 ,

网状带分泌 ;肾上腺髓质分泌 和 ,属于 。

8、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患者或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由于脂肪重新分布,常出现特殊的体征,表

现为 、 和 等。

9、应急和应激反应都是人体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的,其中应急反应是体内 兴奋,

分泌增多,可以提高机体对应急刺激的“战斗力”;而应激反应则为

分泌增多,使 分泌也相应增多,其意义是可以提高机体对应激刺激的“耐受

力”。

10、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糖皮质激素始终处于高水平,可引起应激性溃疡,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可促进

和 分泌的缘故。

11、胰腺既有内分泌功能,也有外分泌功能。其分泌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使 降低的激素。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可分泌 ,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12、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