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理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18 13: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多选)

A. 有结构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 D. 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E.以上都不是 2.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多选) A. 顺电位差进行 B. 不消耗能量

C. 以“通道”为中介 D. 逆浓度差进行 E.消耗能量 3. 在下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中属于被动过程的有(多选) A.单纯扩散 B.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C.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出胞 E.入胞 4. O2和CO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和入胞 5. 细胞在安静时,K+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6. 正常细胞膜内的K+浓度约为膜外K+浓度的

A. 10倍 B. 30倍 C. 50倍 D. 70倍

7.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主动转运作用 8.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原发性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经通道易化扩散 E.入胞

9. 下列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逆浓度差将Na+从细胞膜内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将K+从细胞膜内移出膜外

C.建立和维持K+、Na+在膜内外的势能贮备

D.可以阻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从而维持了细胞正常的体积、 形态和功能

10.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

答案:1A B C 2D E 3A B C 4A 5B 6B 7D 8C 9B 10C

1.用来解释AP沿神经纤维传导原理的学说是:

A.全或无学说 B.局部电流学说 C.膜的离子流学说 D.局部兴奋学说 E.跳跃式传导学说

2.——————————— 称可兴奋细胞,包括:————————————。 3.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4.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 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5.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K+浓度 B.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 C. 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D. 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 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浓度

6.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

C.双向传导 D.不衰减传导 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

答案:1B2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3D 4A 5D 6E 1.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 因子Ⅲ B. 因子Ⅻ C. PF3 D. Ca2+ E. 凝血酶原 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 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3.草酸钾之所以能抗凝是因为:

A. 增强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 B. 去除血浆中的Ca2+ C. 抑制凝血酶活性 D. 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E. 增强纤溶酶的活性 4.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A.I因子 B.II因子 C.VII因子 D.III因子 E.X因子

5.下列凝血因子中,哪一个不是蛋白质:

A.因子Ⅱ B.因子Ⅳ C.因子Ⅴ和Ⅶ D.因子Ⅺ E.因子Ⅹ和Ⅻ

6.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 B. 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 C. 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

D. 将O型血液输给其它血型的人时,应少量而且缓慢 E. 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7.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 ,按其发现的 先后顺序,以 统一命名。

8.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 和 两种血型 9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 A.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E.前者需要Ca2+,后者不需要Ca2+

10.输血时应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 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E.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答案:1A 2C 3B 4D 5B 6A 7凝血因子 罗马数字 8Rh阴性 Rh阳性 9D 10B 1.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2.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顺序是( )。

A.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心室肌 B.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 C.窦房结→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 D.窦房结→心房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E.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A.血液依赖地吸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4.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急剧升高的是在(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

5.关于正常人心输出量的说明,错误的是( )。

A.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心室多 B.一侧心室每次的射血量称搏出量 C.搏出量乘以心率等于心输出量 D.静脉回流量与搏出量维持动态平衡 E.心率在一定范围增快,心输出量增多 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7.房室瓣开始开放的原因是( )。

A.心房收缩,房内压高于室内压 B.心室收缩,房内压下降

C.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D.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 E.胸内负压使心室舒张期压力低于零

8.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急剧下降的是在( )。

A.等容收缩期 B.心房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减慢充盈期

9.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10.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1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

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2.心指数等于( )。

A.回心血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率×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重

13.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E.舒张末期动脉压

14.异长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取决于( )。

A.平均动脉压 B.心率贮备 C.心力贮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5.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 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

16.肺循环和体循环的( ) A.收缩压相同 B.脉压相同 C.外周阻力相同

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 E.每搏输出量相同

17.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的物质有( )(多选) A.大剂量抗利尿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血管紧张素II D.肾上腺素 E.心肌代谢产物

答案: 1.C 2.E 3.D 4.B 5.A6.D 7.D 8.C 9.A 10.D 11.B 12.C 13.B 14.D 15.C 16 C 17AC 1.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

A.大脑 B.下丘脑 C.中脑和脑桥 D.延髓 E.脊髓 2.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皮肤血管 B.冠状动脉 C.骨骼肌血管 D.脑动脉 E.胃肠道血管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 )。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肾脏排出钠量减少 C.肾脏排出钾量减少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E.抑制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4.有关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血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放电 B.是一种持续发放的低频冲动 C.主要作用是引起血管舒张 D.在安静状态下该紧张放电消失 E.对血流阻力和血压无明显影响

5.实验中夹闭家兔颈总两侧动脉可引起( )。 A.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升高 C.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 D.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 E.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升高

6.关于减压反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更敏感 C.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D.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

E.当动脉压突然变化时,反射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回降

7.体位变化时,对搏出量与静脉回流量进行精细调节的是( )

A.Starling机制 B.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 C.后负荷改变 D.神经调节 E.体液调节

8.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 )。 A.主动脉压的高低

B.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 C.血液粘滞性大小

D.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 E.心肌收缩力的大小

9.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舒张,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 A.氢离子 B.组胺 C.腺苷 D.前列腺素 E.乳酸 10.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管升压素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E.局部代谢产物

1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标明显增高( )。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心脏做功量 D.心指数 E.射血分数

12.关于动脉脉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射血阻力增大时,上升支斜率变小 B.射血速度加快时,上升支平坦 C.心输出量增加时,上升支幅度减小 D.外周阻力增大时,降中峡位置降低 E.动脉管壁硬化时,传导速度减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xt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