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09 22: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理复习题

【王立伟篇】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3.反射reflex: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包括了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形式。其特点为持久、较缓慢、弥散。

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但在生理功能调节中仍具有一定意义。

6.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成为正反馈,其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体内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分娩、凝血等。

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成为负反馈。人体内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中有重要意义。

8.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与反馈相比,前馈较快速,并具有预见性,因而适应性更大。

9. 生理学physiology: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0.兴奋性excitability:指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在可兴奋细胞中指其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 刺激stimulation: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细胞的刺激。

12.可兴奋组织excitable tissue: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由可兴奋细胞组成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13.兴奋excitation: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或指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14. 阈强度 (阈值)threshold intensity:能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或阈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成反比。

15.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是指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神经调节的特点为较迅速、精确。

16.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脂溶性和少部分小分子水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过程,并不消耗能量,而是被动扩散。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 17.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是指水溶性溶质分子或离子借助膜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移动的现象,并不消耗能量。其可分为两种类型: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18.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通过耗能过程实现的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可分为原发性(primary)主动转运和继发性(secondary)主动转运。

19.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ARP:组织在兴奋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多大的刺激也不能使之发生兴奋,这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20.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段时期,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虽然正常的阈刺激不能引起兴奋,但强度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可能引起兴奋,此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2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呈极化状态。

2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细胞膜在原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迅速、可逆的并可向远处传播的电位变动过程。

23.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细胞去极化达到刚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水平,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必要条件。

24.极化polarization:细胞在安静(即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稳定于某一数值,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的状态。

25.去极化depo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负值向减小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26.超极化hyperpor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电位负值向增大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超极化。 27. 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发生去极化以后,又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28.“全或无”现象:当刺激强度足以达到阈值时,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其一旦产生,幅度便达到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大,此即“全”;若刺激强度未达到阈值,则不会出现动作电位,此即“无”。“全或无”现象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之一。

29.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指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细胞膜上出现的达不到阈电位水平的轻度去极化。在神经细胞,这种去极化是由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钠离子少量内流而引起的,这是阈下刺激引起的被动电紧张电位基础上出现的细胞膜主动反应。

30.三联管结构:横纹肌细胞中,80%的T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相接触,形成三联管结构。心肌的T管则与单独的终池形成二连管结构。其中终池与T管相接触的部位是发生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部位。 31.兴奋一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成为兴奋-收缩偶联。包括兴奋向肌细胞深处的传入,三联体处信息的传递和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与回收等过程。

32.前负荷preload:肌肉收缩之前已经承受的负荷,其主要影响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肌肉的初长度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张力。

33.后负荷afterloa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

34.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 张力增加的一种收缩形式。在有后负荷的情况下,肌肉收缩张力自开始收缩后逐渐增大直至可克服后负荷时止,这短时间内的肌肉收缩长度不变,因而属于等长收缩。

35.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肌张力保持不变的一种收缩形式。如克服后负荷后所进行的肌肉收缩,此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等于后负荷因而属于等张收缩。

36.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相对较低,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将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

37.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频率相对较高,总和过程发生于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将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38.顺应性compliance:指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肺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 39.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它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的作用。 40.功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指在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余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其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

41.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肺活量可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肺功能测定的常用指标。

42.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与肺活量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43.无效腔dead space:呼吸道中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空间称无效腔,由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组成。解剖无效腔是指从上呼吸道到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空间,每次吸入到这部分的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肺泡无效腔是指进入肺泡的气体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

44.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是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其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肺泡无效腔增大;其值下降,意味着通气不足。

45.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即由肺扩张引起的吸气抑制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兴奋的反射,具有促使吸气和呼气的作用,参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和调节。 46. 呼吸respiration: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47.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只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48.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称为肺通气量。它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49. 潮气量tidal volume,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潮气量约为400~600ml,劳动\运动时可加大。潮气量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的基本指标之一。

50.余气量residual volume,RV: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余气量的存在可避免肺泡在低肺容积条件下的塌陷。 1.简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着重要的参与作用,其对不同理化性质的溶质具有不同的转运机制:脂溶性和少数小分子的水溶性物质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大部分水溶性溶质分子和所有离子的跨膜转运需要由膜蛋白介导来完成;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则以复杂的入胞或出胞的方式进出细胞。具体地说,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形式有①单纯扩散(如氧、二氧化碳、氮气、水、乙醇、尿素、甘油、苯)。②蛋白质介导的跨膜转运,又可分为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两种形式。被动转运可分为由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钠钾钙氯离子的跨膜转运)和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进出组织细胞)。主动转运可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钙泵等对相关离子的逆梯度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钠离子-葡萄糖同向转运、钠离子-钾离子2氯离子同向转运、钠离子-氢离子交换、钠离子-钙离子交换等)。③出胞和入胞。 2.试比较以“载体”为中介和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①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载体蛋白携带,通过其构型改变实现跨膜物质转运。如葡萄糖、氨基酸及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进出细胞的过程。其特点是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②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通道蛋白组成跨膜水相通道,介导离子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迅速的跨膜移动。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等的转运。其特点是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可随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3 .细胞膜上钠泵的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膜内高钾离子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须条件;②把漏入胞内的钠离子不断转运出去,以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钠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形成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4.试述细胞在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及产生的基本原理。

细胞在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处在绝对不应期的细胞,阈刺激无限大,表明其失去了兴奋性。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大于原来的阈强度的刺激后可发生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是细胞兴奋性从无到有直至接近正常的一个恢复时期。相对不应期过后,有的细胞还会出现兴奋性的波动,兴奋性轻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分别称为超常期或低常期。

兴奋后出现不应期的原理与钠通道或钙通道的功能状态有关。在锋电位升支期间,大部分通道处于激活过程或激活状态,不可能被再次激活;在降支期间,大部分通道处于失活过程或失活状态,也不可能再次接受刺激而进入激活状态。因而在整个锋电位期间兴奋性为零,构成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将近结束时,通道开始复活。当有足够数量的通道进入关闭状态时,便可接受刺激而再次被激活。不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给予较强的去极化刺激才能引发动作电位,表现为相对不应期。 5.论述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其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离子的跨膜扩散。产生离

子扩散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钠泵的生电性活动,其每分解一分子ATP,可使3个钠离子排出胞外和2个钾离子进入胞内,结果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超级化)。它除了可以建立和维持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外,还可直接影响静息电位,但它对静息电位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且可因细胞的不同种类和状态有所差异。二是静息时膜对某些离子,主要是钾离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由于钾离子在细胞静息时的通透性大(大约是钠离子的10~100倍),因此钾离子的跨膜扩散对静息电位的贡献就大,静息电位也就更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6.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在产生过程中 Na+ 、 K+ 通透性有什么变化?

给予细胞一个强度等于或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使细胞膜去极化,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形成内向电流并刚超过钾离子外向电流。于是在净内向电流的作用下膜进一步去极化,引起更大的钠电导和钠离子内向电流,形成了钠离子电流与膜去极化之间的正反馈,使膜迅速去极化到接近钠离子平衡电位的水平,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升支。膜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钠离子通道失活,钠离子内流停止。而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通道激活,钾离子外流,膜电位复极化形成了动作电位的降支。 7.试述细胞膜电压门控性Na+ 通道有哪些功能状态?它们与细胞的兴奋性变化有什么关系?

细胞膜电压门控性钠通道有三种功能状态,即刺激前状态、刺激后钠电流增大的状态和刺激仍持续而钠通道无反应的状态,分别称为关闭、激活和失活状态。在锋电位升支期间,大部分钠离子通道通道处于激活过程或激活状态,不可能被再次激活;在降支期间,大部分钠离子通道处于失活过程或失活状态,也不可能再次接受刺激而进入激活状态。因而在整个锋电位期间兴奋性为零,构成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将近结束时,通道开始复活。当有足够数量的通道进入关闭状态时,便可接受刺激而再次被激活,此时表现为相对不应期。

8.局部兴奋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转变成为锋电位的?

局部兴奋是指阈下刺激引起的局部细胞膜上出现的达不到阈电位水平的轻度去极化。在神经核骨骼肌细胞,这种去极化是由钠离子通道少量开放、钠离子少量内流而引起的,其具有这些特点:①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②只在局部形成电紧张扩布,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③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综合和时间总和。当刺激强度增大到达到或者超过阈值时,钠离子内流会引起钠离子电流与膜去极化之间的正反馈,使膜迅速去极化,形成锋电位。 9. 论述兴奋在同一细胞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细胞膜某一部分的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不衰减地传播至整个细胞。其机制可用局部电流学说来解释。当细胞的某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时,兴奋部位与邻旁安静部位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在细胞内,发生兴奋部位的电位较邻旁安静部位相对为正;在细胞外,兴奋部位的电位则较邻旁安静部位相对为负。由于这种电位差的存在和细胞内、外液本身具有导电性,兴奋部位和邻旁安静部位之间便产生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的流动使邻旁安静部位首先出现电紧张电位,该电紧张电位又进一步引发细胞膜去极化的局部反应。当局部反应达到阈电位时,即可引发动作电位。新发生的动作电位再通过局部电流使下游相邻的安静部位产生电紧张电位,并进一步引起新的动作电位,如此,兴奋便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播至整个细胞。

10.试用肌丝滑行理论来解释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①粗肌丝横桥头部有ATP酶活性,在肌肉处于舒张状态时,横桥结合的ATP被分解,产物ADP和磷酸仍留在头部,此时的横桥处于高势能状态,并对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有高度亲和力。但由于细肌丝上肌钙蛋白与原肌球蛋白的复合物遮盖了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此时横桥头部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 ②当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时,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并发生构象变化,使肌钙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减弱,原肌球蛋白分子向肌动蛋白双螺旋沟槽的深部移动,从而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使肌球蛋白头部与肌动蛋白结合,

③它们的结合使横桥头部构象改变,拖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动,从而将横桥头部贮存的能量转变为克服负荷的张力和(或)肌丝滑动引起的肌节缩短。与此同时,横桥头部的ADP与磷酸被解离。

④在ADP解离的位点,横桥头部结合一个ATP分子。结合后横桥头部对肌动蛋白的亲和力明显降低,使其与肌动蛋白分离。

⑤解离后的横桥头部迅速地将与其结合的ATP分解为ADP和磷酸,并恢复高势能状态。 11.试述神经-肌接头的传递过程。

当运动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引起该处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钙离子经易化扩散流入末梢,使末梢内钙离子浓度升高;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使大量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并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囊泡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以量子释放的形式释放入接头间隙;乙酰胆碱分子通过接头间隙扩散至终板膜,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并使之激活,出现以钠离子内流为主的离子电流,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即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通过电紧张的形式传向邻旁具有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一般肌膜,使之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 12.试述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

可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有:①前负荷,其决定了肌肉的初长度。当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时,肌肉的收缩可产生最大的主动张力。大于或小于最适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都将下降;②后负荷,其值越大则肌肉收缩张力越大而缩短速度越小。当其增加到使肌肉不能缩短时,肌肉可产生最大等长收缩张力。当其在理论上为零时,肌肉缩短可达最大速度;③肌肉收缩能力,当其提高时,收缩产生的张力的大小、肌肉缩短的程度,以及产生张力的或肌肉缩短的速度均将提高,反之亦然;④收缩的总和,骨骼肌可通过运动单位数量的总和与频率效应的总和调节其收缩强度,而心肌则不会发生收缩总和。 13.何谓肌肉的最适初长度?为什么说在最适初长度时肌肉的收缩效果最好?

肌肉的前负荷决定了其在收缩前的长度,当肌肉的前负荷为最适前负荷时,其初长度即为最适初长度。在此初长度下收缩可产生最大的主动张力。大于或小于此初长度,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都将下降。 14.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及相互协调来完成。例如,代谢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可由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摄入体内,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等终产物则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血液、循环系统参与物质运输等,运动系统的活动有助于机体觅食和脱离险境,神经、内分泌系统则通过其对各器官系统和组织细胞功能的调节,使稳态的调节更趋协调和完善。

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须,也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15. 在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特点?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它通常由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刺激信息传入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分析和综合等处理后发出指令,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产生一定的效应。如火焰灼痛局部皮肤引起肢体肌肉收缩而产生躲避性躯体运动。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而短暂,并主要调节肌肉和腺体(包括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16. 在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中,体液调节是如何进行的?有何特点?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而影响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远距调节,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被运输至全身,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影响靶细胞的活动,从而发挥调节作用。如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对靶细胞的作用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体液调节还包括旁分泌和自分泌等。其特点为持久、缓慢而弥散,且主要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17.胸内负压怎样形成?有什么生理意义?

胸内负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胸膜腔处于密闭状态。其主要是由肺的回缩力所造成的,胸膜腔内压=-肺的回缩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的生长速度快,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故正常情况下,肺总是表现出回缩倾向,胸膜腔内压,即胸内压为负值。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是:①使肺经常保持扩张状态,有利于肺通气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②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18.试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作用和生理意义。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其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这种作用有以下生理意义:①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防止小肺泡的塌陷和大肺泡的过度膨胀;②减少肺间质和肺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③使肺的弹性阻力减小,降低吸气阻力。

19.在每分通气量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气体交换效率高于浅而快的呼吸?

首先,浅快呼吸意味着潮气量减少而功能余气量增多,使肺泡气体更新率降低,从而使肺泡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不利于气体交换、其次,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每分钟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影响不同。浅快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小于深慢呼吸,导致通气/血流比值降低,增加功能性动脉短路。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深慢呼吸的气体交换效率高于浅快呼吸。 20.通气/血流比值怎样影响肺部气体交换效率?

通气/血流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它的维持依赖于气体泵和血液泵的协调配合。一方面,气体泵实现肺泡通气,肺泡气体得以不断更新,提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血液泵向肺循环泵入相应的血流量,及时带走摄取的氧,带来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若比值变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反之,若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液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血液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可见,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换气,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1.切断家免双侧颈迷走神经对呼吸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切端家兔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其吸气延长,呼吸变深、变慢。这是因为失去了肺扩张反射的调节效应,并且兔的肺扩张反射最敏感。正常情况下,吸气时肺扩张,刺激了分布于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内的肺牵张感受器,其兴奋沿迷走神经传入延髓,进而促进吸气转入呼气。从而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在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以后,上述反射弧被破坏,肺扩张反射的调节作用不能实现,因而吸气延长、呼吸变深变慢。

22.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下降,[ H+]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机制如何?

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是通过两条路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调节呼吸。氧分压下降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低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但其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可对抗其直接抑制作用,故表现为兴奋作用。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这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其中血液中的氢离子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脑脊液中的氢离子则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23.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在何处?其适宜的刺激是什么?与外周感受器相比有何区别?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部的浅表部位。其适宜的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可通过血脑屏障。使化学感受器周围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与外周化学感受器不同的是,它不感受低氧的刺激,但对氢离子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高,反应潜伏期较长。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脊液的氢离子浓度,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稳定的pH环境;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则主要是在机体低氧时驱动呼吸运动。 24.动物实验中,长管呼吸时,呼吸运动有何改变?为什么?

长管呼吸可使肺通气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因为长管实则增大了其无效腔,这使肺泡气体更新率下降,引起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增大和氧分压下降,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另外,长管呼吸使气道阻力增大,减少了肺泡通气量,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周卓妍篇】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百分中,成年女性为37%~48%。

2.血清serum:指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其与血浆相比无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少或无,但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沉降的速度,通常以其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

4.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85%NaCl溶液。 5.红细胞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脆性。 6.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是指在正常状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7.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8.内源性凝血intrinsic pathway:指由激活因子Ⅻ启动,只需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即可完成的凝血过程。 9.外源性凝血extrinsic pathway:在组织血管损伤破裂的情况下,由激活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凝血过程。与内源性途径相比,其启动过程简单,时间短。

10.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透过半透膜吸引水的能力。其可分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种。

11.血型blood group: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2.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聚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13.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指心脏从一次收缩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即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的时间。其与心率互为倒数。

14.心率heart rate: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心率约为75次/分。

15.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流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其等于心室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是一项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16.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7.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流量,又称每分输出量。其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是一项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18.心指数cardiac index: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是一项适合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新功能比较的常用评定指标。

19.每搏功stroke work:简称搏功,是指心室一次收缩射血所做的功,亦即心室完成一次心搏所作的机械外功,等于搏出量与循环系统压力差的乘积。

20.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而增加的能力,是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能力之一。 21.最大复极电位maximal repolarization potential:指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3期末所达到的最大膜电位。

2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premature systole& compensatory pause:心室在有效不应期后、正常窦性节律到来之前,受到一外来刺激,提前产生的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之一。由于期前收缩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后的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将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形成一次“脱失”,称代偿间歇。 23.心肌的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心肌组织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

24.窦性心律sinus rhythm: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25.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房室交界处兴奋的传导速度较慢,需经一个时间耽搁,这种现象被称为房室延搁。其可避免房室收缩同步,有利于房室有序收缩,对心室的充盈和射血十分重要。 26.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27.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压

值称为收缩压。

28.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降低,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29.脉搏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脉搏压,简称脉压。

30.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指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其约等于舒张压与1/3脉压之和。

3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即心室暂停射血,血液循环停止时,存在于循环系统内的血压。其值的高低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32.静脉回心血量venous return:指单位时间内由外周静脉返回右心房的血流量,与心输出量相等。 33.血管跨壁压transmural pressure:指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力和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鸭梨之差,一定的跨壁压是保持血管充盈膨胀的必要条件。

34.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5.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促进液体滤过生成组织液的力量与重吸收生成血浆的力量之差,称为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之和减去组织液静水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和。

36.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37.消化digestion:指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8.吸收absorption:食物消化以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及水、无机盐等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39.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s:指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起递质作用,又存在于胃肠道内作为内分泌激素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的一类肽类物质,如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等。 40.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胃肠平滑肌经常处于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收缩状态,称紧张性收缩。 41.容受性扩张receptive relaxation:由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42.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且与十二指肠内的消化和吸收相适应。

43.分节运动segmental motility: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能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使之与小肠黏膜紧密接触,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4.肠鸣音borborygmus:小肠蠕动推送肠内容物时产生的声音称肠鸣音。

45.蠕动peristalsis:指消化道平滑肌的顺序收缩,能形成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有助于将消化道内容物推进至下一段肠管。

46.排泄excretion:指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过剩物质经血液循环由某些器官向体外排出的过程。

47.肾小球的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由于其内血压高及滤过膜的可通透性,使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滤过到肾小囊,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48.肾小管的重吸收reabsorption: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物质转运到血液中的过程。 49.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指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正常值约为180mg/100ml。它表明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

50.管球反馈tubuloglomerular feedback,TGF:指由肾小管液流量的变化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

51.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近端小管对水和溶质的重吸收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即近端小管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其可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动。

52.水利尿water diuresis:因大量饮入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的稀释功能。

53.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增加,称渗透性

利尿。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及进食了大量葡萄糖的正常人。

54.血浆清除率clearance: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

55.高渗尿hypertonic urine:当体内缺水时,人体排出的尿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高渗尿。此时尿被浓缩。

56.等渗尿isotonic urine:人体排出的尿液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称等渗尿。这表明肾已失去了浓缩和稀释的能力。

57.低渗尿hypotonic urine:当体内水过多时,人体排出的尿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低渗尿。此时尿液被稀释。

1. 何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几种?试解释各自的组成和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透过半透膜吸引水的能力。其可分为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种。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主要是NaCl,具有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体积的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主要是白蛋白。其有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容量的作用。 2. 简述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步: ① 血管收缩。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若血管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

从而制止出血。 ② 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堵住伤口,初步止血。 ③ 血液凝固。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

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又称二期止血。 3.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血小板在受损伤部位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暂时封闭出血口。其次,血小板具有促血液凝固的作用,其表面吸附部分凝血因子,可使凝血因子在受损伤局部聚集,有利于凝血。血小板活化后还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形成坚实的凝血块,完成止血的过程。此外,血小板还释放缩血管物质如5-HT、血栓烷A2等,使受损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有利于生理性止血的进行。由于血小板与生理性止血的三个过程密切相关,通常认为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居中心地位。

4.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有何异同?

整个凝血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 内源性凝血指由激活因子Ⅻ启动,只需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参与即可完成的凝血过程,而外源性凝血是指在组织血管损伤破裂的情况下,由激活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的凝血过程。内源性途径有FⅫ、FⅪ、FⅨ、FⅧ和钙离子等参与,反应环节较多,凝血速度较慢;外源性途径有FⅢ和FⅦ参与,反应环节较少,凝血速度较快。外源性途径生成的产物对内源性途径的FⅫ、FⅪ、FⅨ、FⅧ和血小板有激活作用,进而通过“截短的”内源性途径形成大量的内源性途径FⅩ酶复合物,大量激活凝血酶,产生放大效应,完成凝血过程。

5. 简述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前是否还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为什么?

准备输血时,必须首先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特别要注意Rh阴性受血者产生抗Rh抗体的情况。

输血最好采用同型输血。即使在ABO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因为A型抗原有A1、A2两种亚型。A1型红细胞上有A抗原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2抗原;A1型血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而A2型血的血清中则含有抗B抗体和抗A1抗体。同样,AB型血型中也有A1B和A2B两种亚型。血型为A2、A2B者,分别在接受A1型血和A1B型血时也会发生凝集反应。故无论血型是否相同,输血前都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既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也可检验血型鉴定是否有误。

6.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

心室肌的动作电位其主要特征是复极化较为复杂,持续时间很长,动作电位的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可将其分为0、1、2、3、4期五个时相: ① 0期,此期内心室肌细胞快速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其机制为快钠通道上的钠离子内流; ② 1期,又称快速复极初期,此期中仅发生部分复极。其机制为钠离子通道失活,一过性钾通道上的钾

离子外流; ③ 2期,此期的复极化过程缓慢,记录的动作电位图形较平坦,故又称平台期。其机制为L型钙通道

上钙离子内流,延迟整流钾通道和一过性钾通道上钾离子外流; ④ 3期,又称为快速复极末期,与2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其机制为L型钙通道失活,钾离子外流进

一步增加; ⑤ 4期,又称静息期。虽然膜电位已恢复并稳定与静息电位水平,但仍有钠离子-钙离子交换体、钠钾

钙泵等作用,使钠离子、钙离子外流,钾离子内流。 7. 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什么变化?有何生理意义?

心肌兴奋后,将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三个阶段:

从动作电位0期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时间内,其兴奋性为零,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称这段时间为有效不应期。

在3期复极化从-60mV至-80mV这段时间内,给予心肌细胞一个阈刺激,将不能使其兴奋而产生新的动作电位,但当给予一个阈上刺激时,则可能产生一次新的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 在3期复极化膜电位从-80mV恢复到-90mV这段时间内,心肌的兴奋性高于正常,给予其一个阈下刺激,就有可能引起一个新的动作电位,这段时间称为超常期。

由于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因此保证了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8. 何谓心肌的自律性?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哪些?

自律性是指心肌组织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I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 ①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越快,到达阈电位的时间越短,则单位时间内产生动作电

位的次数越多,心肌兴奋的频率越大,自律性越高。反之,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越慢,到达阈电位的时间越长,单位时间内爆发的兴奋次数越少,则自律性越低。 ②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小,接近阈电位,则在去极化过程中到达阈电位所需的时

间短,因而引发自动去极化的频率快,自律性高;反之则自律性低。 ③ 阈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下移,则最大复极电位到达阈电位的距离减小,所需时间变短,因而自律

性高;反之则自律性低。 9. 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 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在相对封闭的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形成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这是血压形成的前提。 ② 心脏的射血与外周阻力:心脏的射血是形成血压的能量来源。由于血管内存在外周阻力,心脏收缩

时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称为血液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血管壁上的压强能。 ③ 大血管的弹性储器作用:由于外周阻力的存在以及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具有较大的可扩张性,因此

左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液在心缩期内仅1/3流至外周,其余暂时储存于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并使主动脉压升高;心室舒张时,被扩张的主动脉和大动脉依其弹性而回缩,将心缩期储存的那部分势能释放出来,并将血液继续推向外周。可见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可使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得到缓冲,还可使左心室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连续的血流。 10.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动脉血压受以下因素影响:当其他因素不变时: ① 搏出量:搏出量增加时,收缩压明显增高,舒张压升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脉压增大。播出量减少时,

则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② 心率:心率加快时,心舒期明显缩短,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升高不如其明显,脉压减小。反之则

脉压增大。 ③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时,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明显,故脉压减小,反之亦

然。 ④ 大血管的弹性:主动脉和大动脉有弹性储器作用,当血管壁弹性下降时,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增大,

脉压增大。 ⑤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该值下降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

降低。

11.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

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和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凡能影响外周与中心静脉压和静脉阻力的因素,都可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①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其值越高,静脉回心血量越多,反之亦然。 ② 心脏收缩力量。其增强,则射血分数高,心舒期心室内压低,中心静脉压下降,故静脉回心血量增

多。 ③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收缩时,挤压静脉促进静脉内血液回心;骨骼肌舒张时,肌肉内的静脉

压降低,有利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入静脉。 ④ 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负值增大,中心静脉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呼气时胸膜腔内压

负值减小,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⑤ 体位改变。由卧位改为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低垂部分的跨壁压增大,静脉扩张,容积增大,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12. 当机体血压突然升高时,减压反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机制如何?

减压反射又称压力感受性反射,其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其感受的适宜刺激为血管壁的被动扩张。当机体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就增大,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增多。神经冲动传入延髓后先到达孤束核,然后到达心迷走、交感和交感缩血管中枢,通过中枢的整合作用,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回降。

13. 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机制。

心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流量,又称每分输出量。其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能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输出量。 ① 前负荷。指肌肉收缩前所负载的负荷,它能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一定的初长度。在初长度到达最

适初长度之前,随着初长度的增加,心肌的收缩能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② 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若其他条件不变,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反之亦

然。 ③ 心肌收缩力。指心肌不依赖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特征。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④ 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但如果心率过快,超过160~180次/分,因心室

舒张期明显缩短,心舒期充盈的血液量明显减少,因此搏出量也就明显减少,心输出量下降。 14. 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征?

消化道平滑肌除了具有肌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以外,还有以下特点: ① 兴奋性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较长; ② 具有较大伸展性,其中胃的伸展性尤其明显,这有利于消化道容纳几倍于自身初体积的食物; ③ 经常处于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紧张性,这是消化道各种不同形式运动的基础; ④ 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节律缓慢且不规则,变异性较大; ⑤ 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较敏感。 15. 食物入胃后是怎样引起胃液分泌的?

进食后,胃液分泌开始增多,可将其人为地分成头胃期和肠期三个时期: ① 头期。食物对口腔、咽的直接化学性刺激和机械刺激以及与食物相关的对视、听、嗅觉的刺激均可

兴奋迷走神经中枢,使支配胃的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促进胃酸分泌或者通过

促进胃泌素和组胺的分泌间接促进胃液分泌; ② 胃期。食物入胃后,对胃底和胃体的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可引起

胃液分泌。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可刺激幽门部感受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促进胃泌素分泌,进而引起胃液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产物也可作用于G细胞,促进胃泌素分泌而引起胃液分泌; ③ 肠期。食糜进入小肠后,可通过机械扩张和化学性刺激使十二指肠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刺激

胃液分泌。

16. 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各有何生理作用?

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其生理作用为:

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其的作用提供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③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④与钙离子和亚铁离子结合促进其在小肠的吸收;⑤进入小肠后促进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释放,进而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或自我激活后变为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生成眎和胨。

黏液能润滑和保护胃黏膜,并和碳酸氢根离子一起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氢离子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在回肠的吸收。 17. 胃排空是如何形成的?

胃排空是指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其的动力是近端胃紧张性收缩和远端胃收缩产生的胃内压,阻力是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当胃内压超过十二指肠内压并足以克服幽门部阻力时,胃排空才能进行。 食物刚入胃时,胃内食物较多而肠内食物较少,此时排空速度较快;之后十二指肠内抑制胃运动的因素逐渐占据优势,胃排空减慢;随着进入十二指肠的酸被中和,食物的消化产物被吸收,对胃运动的抑制影响逐渐消失,胃的运动又开始增强,推送另一部分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如此反复直到食糜全部进入十二指肠为止。因此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并于十二指肠内的消化和吸收相适应。 18. 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因为胰液中含有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水解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功能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其中,胰淀粉酶的水解效率高、速度快,可将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水解为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胰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单独作用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眎和胨,共同作用时能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19. 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因为:①小肠长4~5米,其黏膜具有许多环状褶皱,上有大量绒毛,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又有许多微绒毛,这使得其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②绒毛内富含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参与吸收的结构,有利于进行吸收活动;③营养物质在小肠已被消化为结构简单的可吸收的物质;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20. 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各有何主要意义?

在非消化期,小肠存在着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是由胃MMC向下游扩布形成的,最后可到达回肠末端。其能清除上次进食后遗留于肠腔内的食物残渣,清除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肠腔内的细菌,组织结肠内的细菌向末端回肠迁移。

在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有:①紧张性收缩。是指肠平滑肌经常性地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是小肠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能使小肠内保持一定的基础压力,使其维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②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其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还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有利于消化吸收。③蠕动。指小肠平滑肌的顺序收缩形成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有助于将消化道内容物推进至下一段肠管,再进行分节运动。此外,在小肠还经常见到一种推行速度较快、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可将食糜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有时还可推送入大肠。 21. 胆汁有何生理作用?

胆汁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①其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可作为乳化剂,将脂肪乳化为微滴,增加胰脂肪酶作用的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②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后,便会形成微胶粒,与脂肪分解产物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将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运送到小肠黏膜表面,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③胆汁通过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此外,胆汁在十二指肠内可中

和一部分胃酸,其还可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自身的分泌。 22. 何谓肾小球滤过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其机理如何?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人约125ml/min。GRF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

有效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与囊内液胶体渗透压的和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肾小囊内压的和。它们可使有效滤过压改变,进而改变GFR。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滤过的动力。其值升高,GFR增加,反之则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受全身动脉血压、入球和出球小动脉阻力之比的影响。②血浆胶体渗透压是滤过的阻力,其值下降则GFR增大,反之则减小。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可使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有效滤过压和GFR增加。③囊内压是滤过阻力。输尿管堵塞可使囊内压升高,GFR下降。

滤过系数是单位有效滤过压的驱动下单位时间内经过滤过膜的滤液量,受总滤过面积和通透性的影响。因此滤过面积改变,或通透性改变都将影响GFR。

此外GFR还受到肾血流量的影响。肾血流量通过改变滤过平衡点来影响GFR。当其值增大时,滤过平衡点相出球小动脉端移动,甚至不出现滤过平衡,故GFR增加;其值减小时,滤过平衡点靠近入球小动脉端,故GFR减少。

23. 正常成人一次大量饮清水(1000ml)后其尿量有何变化?试解释其可能的机制。 尿量增加,尿液渗透压降低,可为低渗尿。

大量饮清水后,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其对下丘脑渗透压敏感区的刺激作用减弱,使ADH的释放减少甚至停止。ADH减少使管腔膜对水通透性降低或不通透,故水的重吸收减少。又由于小管液中NaCl等溶质的重吸收不受影响,便导致尿液低渗,且量多。此外,大量饮水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也可通过使血容量增加刺激心肺感受器抑制ADH的释放。 24. 2.5kg体重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请问其尿量有何变化?机制如何? 尿量增加,尿中出现葡萄糖。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点限度的,耳缘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兔血糖浓度大大增加,超过了超过了近端小管对糖的最大转运率,导致进入超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吸收。这使得小管液渗透压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一部分水因此被留在小管内,使钠离子浓度降低,阻碍NaCl的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加且尿中有葡萄糖。

25. 何谓血浆清除率?测定其有何意义?

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这种物质的血浆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不同物质从肾小球中被清除提供了一个定量衡量肾功能的方法。测定血浆清除率可用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测定以及对肾小管功能的评估。 26. 体循环血压明显降低时对尿液的生成有何影响? 尿量减少甚至于无尿。

由于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因此有效滤过压降低甚至为负,故超滤液的生成减少乃至无超滤液生成,尿液自然减少甚至无尿。血压降低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流阻力加大,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降低,也导致超滤液生成减少或无。交感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水和NaCl的重吸收。

此外前已述及的肾内和神经机制还使得肾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释放增加。血管紧张素的增加促进了钠离子的重吸收,醛固酮则能增加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二者均可使尿量减少。

【何斯纯篇】

1.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量。

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这种食物的热价。 3.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是指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调节反应,维持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4.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5.近点near point: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称为近点。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亦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6.视野visual field: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视野。其最大界限应以它和视轴形成的夹角的大小来表示。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

7.听阈hearing threshold:人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但振动的范围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而且

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产生听觉。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它使局部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而容易爆发动作电位,对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具有易化作用。

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它使局部膜电位远离阈电位水平而不容易爆发动作电位,对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具有抑制作用。

10.电-化学双门控通道electrochemical-gated channel:指开放和关闭既受膜电位调控,又受膜内外化学物质调控的离子通道,例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MDA受体。 11.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两种或以上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的现象被称为递质共存,其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功能活动。

12.突触synapse: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13.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并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对递质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神经调质。

14.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中枢神经元冲动时,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释放抑制性递质,再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以及同一中枢其他神经元的现象。其结构基础为环路联系,意义在于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15.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是指突触传递时,由于突触前末梢受轴突0轴突式突触传递的影响而使递质释放减少,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EPSP去极化程度减小而产生的抑制。广泛存在与中枢,多见于传入通路中,对感觉传入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16.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主要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感觉传导通路。丘脑联络核在结构上也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归入该系统。

17.肌紧张muscle tonus:是指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 18.巴宾斯基征阳性Babinski sign(positive):指以钝物划足跖外侧时出现拇趾背屈、其他四趾外展呈扇形散开的体征。可见于正常的婴儿、深睡或麻醉状态下的正常成年人,以及皮层脊髓侧束受损后的成年人。 19.诱发脑电evoked potentials:又称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是指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 20.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由经典的内分泌腺与分布在功能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共同构成,是发布调控机体功能活动信息的系统。

21.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s,HRP:是指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所分泌,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内分泌活动的肽类激素。

22.激素hormone:是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内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23.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是甲状腺肿的一种,指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特定的环境使食物及饮水中碘缺乏,导致甲状腺缺乏,通过反馈引起TSH合成和释放增加,促进甲状腺腺细胞增生和腺体增大,形成甲状腺肿。

1.试分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生理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①适宜刺激。指一种感受器一般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感,极低强度的这种刺激就可引起感受器兴奋。即一种感受器只向中枢传递一种刺激信息,这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精确分析,并产生特定感觉和反射。

②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均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其意义在于将刺激转换为中枢神经系统能接受的一般形式。其中,在感受器细胞产生的过渡性的膜电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在传入神经末梢产生的相类似的电位变化称发生器电位。这两种电位都有局部兴奋的性质,是刺激能量转变为动作电位的中介。

③编码功能。是指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换为动作电位时,也把刺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起到了信息的转移作用。这是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基础。其中,不同性质的刺激传入途径和到达的大脑皮质部位均不同;量与强度不同的同种刺激则以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高低和参与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多少区分开来。

④适应现象。指某一恒定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一段时间后,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的现象。其中,刺激开始起作用,很快便不起作用的适应称为快适应,它有利于人体探索新异刺激;刺激开始后不久,作用略有下降,然后较长时间稳定在这个水平的,称为慢适应,它起长期持续监测的作用。

2.试分析眼看清楚6米内近物的调节反应。

眼视6米内近物时会发生调节反应,使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仍可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①晶状体的调节: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睫状肌收缩,导致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自身弹性而变凸,使前面的曲率半径增加,折光能力增大,从而使物象前移;

②瞳孔的调节: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缩小,称瞳孔近反射或瞳孔调节反射。瞳孔缩小可减少入眼的光线量并减小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③双眼会聚:当眼注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靠拢的现象,称双眼会聚,也称辐辏反射。这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收缩所致,可使双眼视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上,避免复视。

3.试分析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机制。

视网膜受到光照时,视杆细胞外段膜盘上的视紫红质受到光量子的作用,分解为视黄醛与视蛋白,二者分离。视蛋白的分子变构,激活膜盘中的转导蛋白G蛋白,进而激活附近的磷酸二酯。,后者使外段胞质中的cGMP被大量分解为5’-GMP,使胞浆cGMP浓度下降,细胞膜上的cGMP门控钠离子通道关闭,暗电流减少或消失,而内段膜上的钠泵仍继续活动使钠离子外流,膜电位超级化。这种感受器电位以电紧张的形式扩布到细胞的终足部分,影响终足的递质释放。 4.耳蜗对声音频率是如何初步分析的?

特定频率的声音传入内耳,经外淋巴引起基底膜特定部位的最大振动,使螺旋器中特定的毛细胞兴奋,产生特定频率的耳蜗微音器电位。这使得特定频率特征听神经纤维兴奋,进而使听觉各级中枢的特征神经元兴奋,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的音调感觉。 5.试分析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 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

①肌肉活动。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运动就可提高代谢率。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把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

②精神活动。对能量代谢有着间接效应。当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时,由于随之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和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随之增多,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高。 ③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al dynamic effect)。人进食后的一段时间,能量代谢率会比进食前增加。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进食蛋白质产生的特殊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ll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