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2 1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和期望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6月10日到3013年6月22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多种倾向,深度挖掘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期引起调查双方对择业问题的反思,提前作好心理准备以应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校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任务:准确、系统地收集大学生的各种就业倾向,包括就业倾向的地区、企业性质、工作类型、工资要求等等。也希望通过对这些源于大学毕业生内心深处的资料的分析,能为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以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调查结果阐述

一、 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8.6%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社会的情况看,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二、 对工作环境和月薪的期望

大学生在求职中将工作的稳定性作为就职单位的首选,有超过78%的被调查者把毕业后出去工作作为自己的首选,因为他们期望自己能有在自己的工作中立足;有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比较重要的,而并非非常重要,当中有五分之三的被调查者将“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排在首位;还有,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发展的空间,他们都会选择转行;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而对专业优势的发挥和今后的发展空间等问题考虑不多。另外,有约70%的被调查者选择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30%的被调查者选择的月薪为1000-2000元之间或者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对工资的期望值较为客观。 三、 就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方面,声望地位稳定行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71%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在城市工作,而则有25%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在自己的家乡工作,说明大城市吸引着大部分工作者的目光。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61%

的被调查者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工作,说明就业者在意自己从业的工作的发展潜力。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因素的选择情况,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调查者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被调查者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四、就业指导

总体来看,有4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没有打算,这说明,学校就业部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展现出了低水平服务,所以,就业指导部门和相关老师的工作水平及服务质量,以及就一人中心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尚待进一步提高,需增强服务意识。

在调查大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时,58%的被调查者是对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是持不确定态度,这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非常不到位,无法令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怎么让学生作出就业决策。

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项目还比较少,时效不大。在校大学生们已经普遍认为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她们也非常需要就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而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还停留在生源信息录入核对、就业政策咨询、毕业生遣派等常规工作上,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咨询、有效就业信息的提供等方面的服务有待全方位的展开。

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

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从上面四方面的分析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 (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

(二)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 (三)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

(四)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建议对策

一、致广大大学生朋友的建议:

(一)大学生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大厦的基础,大学三年是大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所以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品人格,树立远大理想,为因自己的存在而使他人活得更好而努力。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通俗的说就是你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一般意义上的品德、品格。你是否热爱生活?热爱他人?你是否诚信、敬业?你是否尊重和关心你的同事和客户?你是否拥有社会责任感和慈善意识?······企业以及社会会根据你的价值观来判断你这个人可用不可用、可大用还是不可大用。

(一)大学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做一个具体的规划。 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

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二、致高校的建议:

(一)学校在大学生上学期间应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在大学生上学期间应加强实践教育。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分别设计相应的学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修,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自为阵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

(二)大学课程应考虑重新配置。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设置的调整。企业同时还可以让优秀的企业家或者成功人士到学校来兼职任教,让高校的老师去企业兼职,这样就可以使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得到高效的配置,部分学校还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

(三)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也应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就业信息的提供和传递工作。其次,完善求职技巧的指导工作。第三,充当好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三、致用人单位、家庭和社会的建议:

(一)对于政府来说,应完善就业市场应完善就业市场应完善就业市场应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首先,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制。其次,对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的行为予以坚决惩处。第

三,着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努力整合各类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二)对于社会来说,应给为广大大学生打造公平、公正、宽松的就业环境。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是约束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功能是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客观真实地记录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大学生平稳就业。舆论界在就业指导以及就业相关信息方面所做的工作可以看作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小组成员(计算机应用物联网12):

李嘉盛、钟世杰、温佳庆、罗文霖、陈德辉、古惠嘉、潘永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r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