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文字教案(第五章)

更新时间:2023-10-07 17: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经济学》文字教案

第五章 成本论

一、教学时数:2学时

二、教学内容:本章重点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具体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三、本章重点∕重点知识:

(1) 成本及利润的概念; (2) 短期成本及其分类;

(3) 短期成本函数与短期成本曲线; (4) 长期成本的概念;

(5) 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 (6) 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四、本章难点∕难点知识

(1) 成本与成本函数; (2) 短期成本及其类型; (3) 长期成本及其类型;

(4)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5) 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西文方经济学成本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掌握成本函数、成本分析方法以及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学会短期厂商均衡和长期厂商均衡的成本分析方法。掌握成本理论对厂商收益决策的影响及应用。

六、考核要求:识记占有20%,主要考核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概念。领会占30%,主要考核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平均成本

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综合分析占30%,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呈“U”字的原因及其区别,机会成本、经济利润的主要内容。应用占20%,主要考核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概念的运用。

在第三章生产论中涉及了成本方程,成本方程表示厂商的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本章的成本论将进一步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与第三章一样,本章仍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给定的。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本节主要内容: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然而,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主要介绍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的概念。

本节知识点、难点:机会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1) 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其经济涵义; (2) 理解隐成本的概念;

(3) 理解经济利润的概念及其经济涵义; (4) 理解正常利润的概念及其含义。

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然而,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为此,他们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显成本和隐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

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的生产的显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否则,这个企业就不能购买或租用到这些生产要素,并保持对它们的使用权。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为了进行生产,一个厂商除了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和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之外(这些均属于显成本支出),还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既然借用了他人的资本需付利息,租用了他人的土地需付地租,聘用他人来管理企业需付薪金,那么,同样道理,在这个例子中,当厂商使用了自有生产要素时,也应该得到报酬。所不同的是,现在厂商是自己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就应该计人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三、利润

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

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在西方经济学中,还需区别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需要强调的是,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人成本的。为了理解正常利润是成本的一部分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运用前面讲到的机会成本的概念。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当一个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拥有管理企业的才能时,他可以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选择是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另一种选择是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应当自己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在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可以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成本理论是建立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已经知道,生产理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则相应地,成本理论也分为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由于在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由于在长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长期内所有的要素成本都是可变的,长期成本没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本章从第二节起将先后研究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和长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 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 )

A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B 显性成本+社会成本 C 直接成本+隐性成本 D 社会成本+隐性成本

答案:A

答案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构成。 备注:知识点:机会成本的概念

2. 以下关于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 B 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C 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D 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答案:C

答案讲解:正常利润的概念及构成。 备注:知识点: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3. 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所追求目标的是( )。

A 会计利润最大 B 经济利润最大

C 正常利润最大 D 总收入最大 答案:B

答案讲解:因为经济利润可以衡量企业是否把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处。所以,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备注:知识点: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的概念。 二、判断题

1. 如果一个人为自己的企业承担经理,则他的雇佣经理的成本为零。【 】 答案:错误

答案讲解: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 备注:知识点:机会成本的概念。

2.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 答案:错误

答案讲解: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23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