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解答)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4-02-29 07: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端详 婆娑(suō) 谛听 头晕目眩(xuàn) .... B.虐杀 桎梏(gù ) 伶仃 苦心孤诣( yì ) .... C.斑驳 寂寥(liáo) 遐想 波光粼粼( lín ) .... D.爽飒 嫌恶( è ) 妄弃 眼花瞭乱( liáo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 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 (2)这是你 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 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 (3)合欢花香在空气中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A.奇崛 挚爱 带 浮动 B.奇特 至爱 带 飘动 C.奇崛 至爱 载 浮动 D.奇特 挚爱 载 飘动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被要求站在那里的海鸥会被给予最高的荣誉或是最严厉的责罚。 B.通过小兄弟的回答,使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C.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 D.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B.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 C.“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D.猫为什么要拉猴?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我沉浸在古老的神话里。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火箭回收有多难?(节选)

①目前,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航天工具,其第一级火箭在完成分离后会坠落到陆上无 人区或空旷海域,不可重复使用。有人曾形容火箭使用的浪费程度,就和一架波音747

客机仅作了单趟飞行就报废一般。造价高昂的火箭如果摆脱“一次性”用品的角色,未 来航天发射的成本有望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历经失败仍然坚持尝试的原因,不 过他们需要克服的难题不小。

②载火箭回收实验有两大难点:一是让火箭第一级在分离后垂直下降,其难度就像 在暴风雨中让一根扫帚平稳地直立在手掌上:二是精准降落在没有锚定且只有足球场大 小的浮动平台上极其困难,且着陆的精度要求在10米以内。因此,回收火箭首先要解决 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要能够回收到预定地点。其次,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 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而越是竖长的物体,就越难以控制。此外,还要解决减速问题,必 须是软着陆,又不用降落伞,所以只能用反向推力装置。而且,回收的过程是一个变速 过程,在这个变速过程中如何始终解决好以上几大问题,难度非常高。就回收平台来说, 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因为陆地上气象条件更好,回收面积也百以更 大,平台更稳定。不过,在陆上降落意味着火箭在空中飞行距离可能更长,消耗的燃料 更多。

③火箭的回收只是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验证火箭的发动机是否可以重复 使用,还要进一步验证回收二级火箭的可行性。

④火箭的重复使用对于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次性 使用 的火箭来说,保证材料和相关设计在短时间顶得住是一个问题,确保长寿命使用又 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强高达207个大气压,工作温度 约为3300摄氏度(目前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涡轮温度不到1700摄氏度),其中一个小小 的涡轮泵的功率就是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的10倍。让这样的发动机顺利工 作一次就已经非常困难,而要重复使用多次,那么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必须要上一个巨 大台阶。

⑤火箭首次成功回收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这项技术具有可行性,但真正掌握这项技术,还需要通过多次实验验证其可靠性,由成功变成成熟。一旦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专家预计,如果回收并重复使用第一级火箭,可以降低80%的成本,而如果能回收并利用第二....级将可以降低98%的成本。

5.文章围绕火箭的回收依次介绍了四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不断尝试火箭回收的原因 B.运载火箭回收实验的难点所在 C.对发动机提出更高要求 D.火箭专家已经取得的成就 6.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人类之所以历经失败仍然坚持尝试回收火箭,是为了大大降低航天发射的成本。 B.火箭回收的最大难点是解决火箭着陆的精度问题和回收平台的不稳定问题。

C.火箭回收的意义在于重复使用,所以对于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要求较高,现在的材料和工艺还达不到要求。

D.即使火箭成功回收,也只是迈出了火箭重复使用的第一步。 7.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造价高昂的运载火箭已经摆脱了“一次性”用品的角色。

B.在海上平台上回收火箭比陆地平台更难,科学家们选择海上平台回收火箭,表明了人类敢于挑战困难的伟大精神。

C.火箭要以垂直的姿态降落,必须解决姿态控制问题,而越是竖长的物体,就越容易控制。 D.第⑤段加点词语不可以删去,“专家预计”四字,使“一旦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将大大降低发射成本”这一说法更具权威性,说服力。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①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②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③,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 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 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犬救幼女》) 【注】①薪:柴。 ②竟:终。 ③绝:死。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于母里许 后:落后 B.或为狼所食 或:或许 ..C.奔走号呼 走:行走 D.女与犬俱不见 俱:都 ..9.为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A.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B.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C.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D.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砍柴,孩子没跟上母亲,孩子就迷路了。 B.如果没有这只狗的保护,小女孩或许就死于非命了。 C.父母在晚上找寻女儿时并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没找到。 D.人们听说这件事无不惊诧于狗的忠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四、(14分)

11.翻译上文句子。(2分)

以为女或溺水,或堕进,或为狼所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传不习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其实味不同( ) (4)及其日中如探汤( ) ..13.填空。(8分,每空2分)

(1)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 ,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鸟》欧阳修)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子规” 是指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 。 五、(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 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 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 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 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⑥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 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⑦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 余韵。

⑧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 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⑨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 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 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 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 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⑩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 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 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11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 ○

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 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 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 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12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

13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 ○

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 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14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

15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

16这是我的起点。 ○

14.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4分)

(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2) (4)乡人敬惜字纸。

15.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 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6.文章第14自然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17.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六、作文(40分)

18.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以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写出体会和感悟,有真情实感。 (2)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3)不少于600字。

15.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 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6.文章第14自然段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4分)

17.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六、作文(40分)

18.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以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叙事完整,有细节描写,写出体会和感悟,有真情实感。 (2)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3)不少于6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nm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