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研究概述

更新时间:2023-10-17 05: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题学(Thematology)

一、主题和主题学 .............................................................................................................. 1 二、主题学研究的主题 ..................................................................................................... 1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 2 题材学 ............................................................................................................................. 4 三、主题学研究的主题举例: ..................................................................................... 10 主题学研究概述 ................................................................................................................. 12 第二节 文学主题学 .......................................................................................................... 17

一、主题和主题学

主题学是十九世纪德国民俗学者在研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题:探求某一部作品或者某一个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内涵。

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体裁、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对被考察研究的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的关注。

或者说“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思想及其相关因素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或被处理方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之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这一定义表明主题学研究是从某一主题入手,打破是空间限制,融会各民族文化,找出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在不同民族作家笔下的不同表现。(191)

广义而言,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同一母题、同一人物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195)

实际研究也很难做到泾渭分明。(190)

例:主题研究中的拜伦长诗《唐璜》中的形象内涵:对形象的性格和思想进行剖析,力图揭示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所要抨击、讽刺、嘲弄的对象。但是见解不一:(190)

主题学研究中的“唐璜”:学者们更注重唐璜这个文学形象的产生、流传,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笔下获得的不同处理方式。(190)

二、主题学研究的主题

主题是对题材的提炼和塑造形象所得出的高度浓缩与升华的思想结晶。 (主题所包含的一定的内涵成为语言中的较大的组群,既可以简化人们表达,又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是语言和思维的重要材料)

这些主题跨越文化、国家、民族、语言等界限,反复重复,表现人类从古至今的社会复杂性和生存困境、思想方法和伦理道德等。因此每一时代的异域作家、或者不同时代的异域作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努力在相同的主题上推陈出新,于是主题学研究的对象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在不断演化。

主题学研究的主题举例:

1

(1) 爱情与义务冲突主题

(2) 不相识的父子相残主题/弑父主题 (3) 大家族盛衰史主题 (4) 描写战争的主题 (5) 失乐园主题 (6) 生死恋主题 (7) 反咬一口主题 (8) 市民心态主题

(9) 英雄主题:适应性强、多变化、具有多重价值、不依赖叙述结构等

(193),它能产生几乎无穷尽的现象,因此能够使它自己和一个时代的思想、风俗和趣味的特征结合在一起,能够接受一切,甚至最矛盾的意义,能够通过接受一切变异使自己适应当代生活的一切细微差别。

(10)始乱终弃主题 (11)因果报应主题 (12)恋母恋父主题 (13)三角恋爱主题 (14)仇杀情杀主题 (15)围城心理主题等等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广义而言,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同一母题、同一人物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1、 母题研究

母题,指文学作品中反复表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有感周围世界所产生的概念。如生死、离别、爱恨、空间、时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

如洪水神话母题,上帝造人母题;“水”,中国历代文人的“水喻”。(“上善若水”、“逝者如斯”)

主题和母题的关系:(196)

母题往往呈现出较多的客观性,二主题则多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母题是对题材的基本概括,是对情节中的一个或数个事件的概括,但是它并不形成问题;主题则不然,它侧重于理念和用意,常将“文以载道”之道上升到问题的高度来进行分析、认识。

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茶花女》比较分析,可也解析出“爱”“自杀”“始乱终弃”等母题。但是这些母题构成的内容、导出的主题却不尽相同。

怎样利用这些母题来研究各国文学的异同,是主题学关心的问题。

2、 主题研究

做为主题学范畴里的主题研究,它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而是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也就是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国际关系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异域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

2

(1)人物形象主题

主题多通过文学人物来表现,因此主题研究首先就注重能表现某些主题的人物形象上。

中西文学中对待业已形成传统的主题的态度——变形与遵守。(196) 西方文学的人物在表现主题时经常多变化,甚至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竟然获得截然相反的个性,表现相互对立的主题。

比如该隐,圣经中杀弟亚伯的角色,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反叛诗人拜伦的笔下,竟变成了值得称颂的英雄。《圣经》中,该隐是凶手;拜伦的诗剧《该隐》(1821)把该隐描写成敢于嘲笑上帝的反叛者。通过对该隐的赞美,表现了反抗神权、反抗暴政和渴望自由的主题。因此拜伦被英国贵族社会和教会人士咒骂为“恶魔”。

普罗米修斯,在埃斯库罗斯的戏剧里,是人类的保护者,对抗命运勇于献身的英雄。但是为了拯救人类普罗米修斯还是同暴君宙斯达成了妥协;雪莱对此深表不满在他的两篇著名的政治抒情诗之一《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这样的处理:“对于这样软弱无力的结尾,把一个捍卫人类的展示与压迫者妥协起来,我是很厌恶的。”雪莱反其意而用之,他让这位英雄忍受了三千年来的酷刑的折磨,始终没有接受宙斯所提出的释放的条件:说出宙斯将如何毁灭的秘密。他愤怒的诅咒天庭的暴君恣意蹂躏自己“心爱的人类”并试图将其毁灭的罪行和野心,对“真理、自由、博爱”抱着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后,预言如期应验,宙斯的儿子冥王以旋风、闪电、冰雹将暴君一举击落于地狱的深渊,普罗米修斯被达里斯赫拉克勒斯从高加索的悬崖上解救下来。

诗剧描写了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

(2)与题材相关的主题

所谓题材,是一个存在于某一文学作品之前并且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者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事件的报道、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是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种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红与黑》《鲁滨逊漂流记》果戈理《外套》等都有题材来源)(197)——这里有影响、借用的成分。

3、 人物研究——典型研究

西方文学中常常以一些典型人物的名字来指称主题。往往有代表性的性格。(197)卡冈都亚、达尔丢夫、于连、包法利夫人、高老头、哈姆雷特、唐吉诃德、贾宝玉、阿Q等——有代表性的性格。

还有想象的人物典型:神话、民间故事、宗教寓言等人物。海伦、阿波罗、哈奴曼、亚当、盖印、魔鬼、灰姑娘等等。

探讨这些人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或者判断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的联系,可以发现塑造这些人物的作品因主题相同或者相反而建立起来的某种逻辑关系。

这方面的主题学研究,我们可以探讨相关主题的演化、故事流传的途径、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用意等。

可以得出结论:主题学的研究意义不仅局限于方法论的范畴,而且包括特定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既要平行研究的方法,也要影响研究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目前有独立成一门新学科的倾

3

向。

题材学

所谓题材,是一个存在于某一文学作品之前并且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者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事件的报道、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是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种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

主题是对题材的提炼和塑造形象所得出的高度浓缩与升华的思想结晶。 主题与题材:主题倾向于思想情感内涵的探求,题材学有点类似于主题研究,只是被研究的客体不同——主题、题材。但是都侧重于研究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呈现以及呈现不同面貌的深层原因。

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这一领域神话学家和民俗学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甚至有形成“比较神话学”的趋势。鉴于他和主题学某些内容的重叠,我们这里只着眼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中的相同题材。

一、神话传说题材

1、神话的文化学内涵:(198)

即使属于不同文化系统或者文化区域内的神话,也时常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题材:洪水故事、造人、盗火、兄妹乱伦等。

2、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神话中的相同题材的分析,试图论证: (1)古老的神话同仪礼和仪典的关系;

(2)相同的神话是否说明产生这些神话的民族具有同源的历史文化; (3)人类的思维与文化发展史否表现出同步趋势; (4)神话是否具有“释源功能”,(200)

(5)神话是否是原始心理原始动机的一种沉积,探索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本质等等。

二、 民间文学题材

“扫灰姑娘”——“灰姑娘”与水晶鞋。 阿凡提、纳斯瑞丁(突厥语的中介作用)

三、 其他类似题材

1、 偏重情节的题材: “画中人”、

对作品情节异同、变异前后的美学价值及变异原因的探索,平行比较,

可以对情节异同以及变异前后的美学价值和变异的原因有新的发现。

4

2、 意象题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02) 钱钟书《七缀集》“通感”《钱钟书作品集》501

可以体察到中外人民的共同的心理情感和相似的思维、审美方式。可以找到很多的共同点,促进对话沟通。丰富审美感受和情感表达方式。

第二节 主题学(Thematology)

主题学是十九世纪德国民俗学者在研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曾经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神话传说中的变迁史。

主题学,作为专门术语是在70年代的港台出现,80年代传入大陆。 主题

作品创作的一般过程

素材(raw material)→题材(subject matter)→题旨(motif)→主题(theme)是一般作家创作艺术作品惯用的路径。

主题学:

主题学是从某一主题入手,打破是空间限制,融会各民族文化,找出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在不同民族作家笔下的不同表现或被处理方式,并进一步辨析、阐发之所以产生不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 (191)

一、主题和主题学 主题学之人物主题研究 主题学研究的内容分类 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1、母题研究和主题研究 2、情境主题研究 3、意象主题研究 4、套语主题研究 5、人物主题研究

1、母题(motive)和主题(theme) Motive motif

A recurrent thematic element in an artistic or literary work. 主题艺术品或文学作品中反复体现的、揭示主题的部分

A dominant theme or central idea. 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

motif(艺术作品的) 主题,主旨 ;图案 主题曲 (亦作: motive) theme

A topic of discourse or discussion. 题目论文或讨论的题目

A subject of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主题艺术描写的主题

An implicit or recurrent idea; a motif: 主题内含的或重现的思想;主题。 母题研究

5

《红楼梦》《源氏物语》

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

纳吉布·马哈福兹《两宫之间》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 描写战争的主题 《三国演义》 《平家物语》 朝鲜《壬辰录》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史诗

(5) 失乐园主题 《圣经·创世纪》 弥尔顿《失乐园》 《红楼梦》

(6) 生死恋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波斯爱情诗歌《雷莉与马杰农》 (8) 市民心态主题 《金瓶梅》 三言、二拍 《一千零一夜》 《十日谈》

《坎特伯雷故事集》 (9)英雄主题

适应性强、多变化、具有多重价值、不依赖叙述结构等(193),它能产生几乎无穷尽的现象,因此能够使它自己和一个时代的思想、风俗和趣味的特征结合在一起,能够接受一切,甚至最矛盾的意义,能够通过接受一切变异使自己适应当代生活的一切细微差别。

(9)英雄主题

四、主题学的其他分类方法

梵第根把主题学研究分为三大类: 一、局面与传统的题材;

二、实有的或空想的文学典型; 三、传说与传说的人物 。 四、主题学的其他分类方法 迪马把主题学研究分为五类:

1.典型情境。如为了天职、不忠、复仇、嫉妒而死,等等;

2.地理题材,譬如,围绕威尼斯这个城市曾有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 四、主题学的其他分类方法

3.传统描写对象,指植物、动物、非生物等。譬如西方诗歌中的\玫瑰花\题材,从希腊和拉丁诗,中世纪时期的拉丁、法国、意大利诗到文艺复兴时期法

11

国和意大利诗,从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各国诗人的作品,直到当代的一些诗作,此题材世代沿袭,越写越盛。

四、主题学的其他分类方法

4.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如民族形象—土耳其人、犹太人等,职业形象—士兵、军官、男仆、丫环、名妓等,社会阶层形象—农民、贵族、无产者等。

5.传说中的典型。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圣经》中的撒旦、该隐、犹大,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堂·璜等。

平行研究的类型·题材学研究 主题学研究、 题材学研究、 文类学研究、 比较诗学等。 主题学研究概述

我们必须先把通常所说的作品的主题研究与比较文学申的主题学研究加以区分。

台湾学者陈鹏翔在其论文《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里,有一段文字说得相当明白。他说:“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部门(a field of study),而普通一般主题研究(thematic studies)则是任何文学作品许多层面中一个层面的研究;主题学探索的是相同主题(包含套语、意象和母题等)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作家手中的处理,据以了解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用意'(intention ),而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呈现。最重要的是,主题学溯自19世纪德国民俗学的开拓,而主题研究应可溯自柏拉图的'文以载道'观和儒家的诗教观”。

具体而言,一般的主题研究探求的是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内涵,而主题学研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 手段和形式。

用梵第根的话来说,主题学研究的是\各国文学互相假借着的题材\,用弗里德里希和马隆的话来说,主题学研究\打破时空的界线来处理共同的主题,或者,将类似的文学类型采纳为表达规范。\说得形象些,一般的主题研究着眼于一个点(个别主题的呈现),而主题学研究着眼于一条线,甚至一个面。当然,这种区分只是指出两者各自的侧重点,在实际研究时,两者的区别不可能如此径渭分明一般的主题研究不可能不涉及研究对象的外部,而主题学研究 也不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内涵毫不相干。

这里不妨以对著名文学形象堂·璜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两者的差别。众所周知,一般的主题研究多集中在对这个形象(以拜伦的 长诗《堂·璜》为例)的性格和思想的剖析上,以揭示作者通过这个 形象所要抨击、讽刺、嘲弄的对象,也即揭

12

示作品的主题,如有人归纳说《堂·璜》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而在比较文学的主题研究中,学者们首先关心的是这个传说中人物的最初出处,以及这个人物最初出自何人笔下,接着是努力找出所有写过堂·璜这个人物的作家和作品,以勾勒这个文学形象的演变轨迹。德坝伏特的博士论文《堂·璜的传说:自其滥筋至浪漫主义时代》(1929年)就是这样的一篇论文。作者首先考证出第一部塑造堂·璜形象的作品是西班牙戏剧家蒂尔索·德·莫利纳1630年写的剧本《塞维利亚的诱惑者,或石象客卜同时列出后来描写堂哦的作家作品:意大利剧作家贝尔托和奇科尼,法国的莫里哀、高乃依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浪漫主义时代描写堂·磺的作家更多:德国霍夫曼的音乐小说,上述拜伦的讽刺长诗,普希金的悲剧《石客》(1830年),大仲马的幻想剧《马兰的堂·璜,或天使的堕落》(1837年),列淄(N·Lenau)的诗剧《堂·璜》(1851年),此外,还有许多作品。甚至还有音乐作品:从莫扎特的(1787年)到理查德,斯特劳斯的(1887年)。但是贝伏特的目的不是为我们编写一份以堂·璜为主人公的作品的书目,他的目的是把他称之为\堂·璜精神\的那个人物,作一个全面的展示,让读者看到这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作家笔下,被抹上的不同的色彩,被赋予的不同的个性。那T面有懦怯而又刁恶的诱惑者,以杀人去开一一条路或掩护撤退的玩世不恭的浪子,有什么都不在乎的情郎,有浪漫的梦想者,有虚妄理想的寻求者,有在井中寻找金钢钻的矿夫,也有乃非常精明、勇于诱惑、勇于占有、永不满足的享乐者。

不难发现,这样的研究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寸同一形象的处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各自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影响等等,是大有稗益的。

但是,主题学研究并不只是研究人物形象的演变史,那只是主题学研究中的一个部分。它研究讨论得更多的还有母题、主题、题材、情境,以及意象、套语等内容。这里,我们首先对主题学研究中的这些术语作一些分析。

在主题学的术语中,要数母题(motive)和主题(theme)这两个术语最容易混淆,并己引起较多的分歧。围绕着母题和主题的定义欧美比较文学家至今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在中文里,由于受英汉词典译文的影响,对motive和theme一般不作区分,导致人们对母题和主题的区别也不甚了了。但在主题学研究中,搞清两者的差别却非常重要。从目前国际比较文学界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而母题是具体的,主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母题则具有客观性。

门罗·C·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诸如\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等等。尤金·H·福尔克说,\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申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这里所说的\战争\、\欢乐\、\野蛮\,以及人物心态(如\嫉妒、\骄傲\、人物感情(如\爱\、\恨\、人物行为(如\生\、\死\、叛逆\、\谋杀\等,都是一种客观

13

存在,也是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作品中的这些不能再分解的组成部分,称作母题。母题不具有任何主观色彩,它没有倾向性,不提出任何问题,只有在经过了作者的处理以后,它才具有一定的褒贬意义,显示出一定的态度立场。例如\战争\,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客观现象,在未经作者处理前,它无所谓好坏。然而,一旦迸人作家的创作,战争便具有了倾向性,它可以反映侵略者的\残酷\、“不义”,也可以反映人类的\正义\和\力量\。一旦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意义,它就上升为主题了::或是歌颂战争的正义性,或是谴责战争的残酷,等等。

母题往往呈现出较多的客观性,不提出任何问题,而主题则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而且上升到问题的高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说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而母题则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同时,它又在主题中获得再生。

母题的数目虽然不小,却是有限的(有人以为只有一百多个,至多也只有几百个),但它们的可能的表现形式—主题的数目,理论上说,却是无限的。

在主题学研究中,还有一个和母题、主题、题材一样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就是情境(situation)。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实际上,情境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诸如\两个男人之间的一个女人\一男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却爱上了另一个男子;\被遗弃的女人\两个朋友或父与子之间的冲突\仇人子女的相爱\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但最后却发现他们的父辈是仇敌,等等。

最后,意象和套语(topos)也是主题学研究的对象。

意象的涵义极其广泛,它可以指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一切感觉物体及其品质,可以指对视觉物体和景象的描写,也可以仅指比喻语言,如暗喻和明喻的媒介物。主题学中的意象,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观存在(如日月星辰,雷电山水),也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如狮虎狼狗,松柏兰竹),还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诸如天堂地狱,神仙魔鬼)等等。它们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时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有时却具有相近甚至相同的含义。譬如山,在汉民族文化里是一个受人崇敬的形象,所谓\山者,万人之所瞻仰也\。但在有的民族文化(如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山却成了一个高傲的、具有威胁性的形象。

主题学中的套语,或称惯用语,颇似汉语里的典故成语。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乐园”、“禁果”、方舟等,汉语中“一鼓作气”、“江郎才尽”等,其背后都蕴涵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其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字面的意思。

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14

为了便于进行主题学研究,学者们根据主题学的对象不同,对主题学进行了分类。目前国外对主题学研究的分类有两种较有代表性,分别为法国学者梵第根的分法和罗马尼亚学者迪马的分法。

梵第根把主题学研究分为三大类:一、局面与传统的题材;二、实有的或空想的文学典型;三、传说与传说的人物。

迪马把主题学研究分为五类:

1.典型情境。如为了天职、不忠、复仇、嫉妒而死,等等;

2.地理题材,譬如,围绕威尼斯这个城市曾有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17世纪法国作家圣·雷阿尔的姐618年西班牙人对威尼斯共和国的阴谋况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奥图埃的《得救的威尼斯,或揭穿了的阴谋》,本世纪初德国剧作家根据英文原作改编的《得救的威尼斯》,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以及法国作家莫里斯巴雷斯描写歌德、夏多布里昂、拜伦、缨塞、乔治·桑和理查德·瓦格纳等人的威尼斯之行的作品《神圣的爱和苦难》。

3.传统描写对象,指植物、动物、非生物等。譬如西方诗歌中的\玫瑰花\题材,从希腊和拉丁诗,中世纪时期的拉丁、法国、意大利诗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和意大利诗,从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各国诗人的作品,直到当代的一些诗作,此题材世代沿袭,越写越盛。

4.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如民族形象—土耳其人、犹太人等,职业形象—士兵、军官、男仆、丫环、名妓等,社会阶层形象—农民、贵族、无产者等。

5.传说中的典型。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圣经》中的撒旦、该隐、犹大,民间传说中的浮士德,堂·璜等。

主题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母题研究

什么是母题?不同学者作过不同的解释。《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对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下的定义则为“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 离别、爱 、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

15

综上所述,母题研究就大致可分以下两个具体方面:

一是纯粹母题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局限在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框架之内,也可以跨越国别和民族的界限,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学中的母题作清理式的研究。我国青年学者王立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就属于这样的研究。作者对我国浩翰的 古代文学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十个最基本的主题。别离、相思 、春恨 、悲秋等。二是人物母题研究。中西文学中的神州传说人物和文学伤口人物尽管如恒河沙数,但上升为母题象征的人物并不很多,对这些具有母题性质、象征意义的文学或传说人物进行比较研究 是很有意义的,如西方的美狄亚、普罗米修斯、浮士德、阿巴贡、奥赛罗,中国的诸葛亮、包公、愚公、登徒子等。必须说明的是,有些人物属明显的母题,如美狄亚,就是一个\复仇\的母题,诸葛亮就是一个\智慧的母题;但有些人物身上其母题与主题的界线就不是很清晰的,如包公 虽然可归结为\公正\之类的母题,但这一形象已经具有了明显的褒贬意味,所以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主题的高度,同时具有了主题人物的性质。

二、主题研究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作为主题学范围里的主题研究,它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而是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同一主题在文学史上的不断重复和演变,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接受和处理。虽然如前所述,母题的数目有限,而主题的数目多得无法计数。但是,当我们综观世界文学史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文学里经常出现 并且不断被不同的作家所采用。

主题学中的主题研究的第一个方面就是:作家对业已存在的故事、情节、事件,包括作家对前人的作品的再加工和重新处理。譬如我国唐代传奇(柳宗元的《滴龙说》,沈亚之的《湘女怨》等)中出现的、已经变形的印度传说中的龙女故事。

由于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往往通过人物表现出来 因此主题学研究的第二方面也与代表一定主题的人物形象有关。

主题学研究的第三个方面是作家对某些己经取得一定主题含义的植物、动物和地理题材等的再处理。

三、情境研究

上述母题研究和主题研究,其实也都涉及到情境的问题,但是前面两项研究的重点在于情境所蕴含或体现的母题和主题,而不是情境本身。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情境本身。

16

第二节 文学主题学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在国际学术界,主题学是否应该属于比较文学曾经是个引起争论的话题。 (一)巴尔登斯贝耶、韦勒克和沃伦等人的反对。 (二)其他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认同。

二、在当前,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是公认的事实。 (一)主题学与一般主题研究的区别。

(二)主题学中的重要概念:套语、意象、母题、主题、 题材、情境。 (三)梵第根和迪马根据主题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对主题进行的分类。 (四)主题学的相关概念在实际作品中的表现。 1、母题、主题、题材、情境常常相互依存。 2、母题和主题的混合使用。 3、文学典型。

(四)主题学的研究正向理论上的纵深程度进军。

主题学最早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十九世纪的德国浪漫派学者弗里德利希·施莱格尔等人为代表,重在探索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流传。但是民俗学的研究者发现,相同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会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笔下重复出现,因此他们更多地使用了比较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地将视野扩大到友谊、时间、别离、自然等内容方面。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上的相似性,主题学从民俗学中脱离出来,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诚如梵第根所说:\主题学??在德国茁壮地成长起来了。在民间文学充满活力,依然生意盎然,并对文人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所有国家里情况也是这样\。

母题、主题版权所有Copyright (C)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母题\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由于\母题\(motive)和\主题\非常容易混淆,欧美比较文学家对此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韦伯斯特大学生词典》给母题下的定义是:\在文学和美术中,它表现一部作品的显著特征,尤其是主题和主导特征。\在A·F·斯科特主编的《当代文学术语》中,母题又被看作是\贯穿一部作品的一个特别的思想或者占主导地位的成分,它构成了主题的一部分\,主题是\一个人讲话的话题\,被用来\表明一个中心思想\。门罗·C·比尔兹利却认为,主题是\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尤金·H·福尔克又这样解释说:\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感情、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我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我称之为主题。\

尽管对于\母题\和\主题\的看法众说纷纭,比较文学界还是出现了日益占主导地位的倾向,即把母题看成是具体的,而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母题具有一定的客观属性,而主题则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母题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文学作品中小到不能再小的组成部分,例如\爱\、\恨\等思想感情,\生\、\死\等生存状

17

况,\叛逆\、\谋杀\的行为动作;主题带有较强的主体思想的色彩,如《龟兔赛跑》表现出来\骄傲必败,贵在坚持\的信念。

母题和主题相互依存。主题是母题的显现,母题则是主题的潜在;母题是创造主题的基础,同时又在主题中获得新的形态。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而母题可能只有永恒的几个。从理论上说,文学主题是无限的,而文学的母题却是有限的。

题材版权所有Copyright (C)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题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成文学母题的根基。它通过语言来表达,借助于结构来实现母题。题材要大于母题,它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或概括为一个\情节\,它是一个内在或外在经验,一个当代事件的报导,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宗教性质的动作行为,但它是由别人(作家、行吟诗人、民间文学讲述者等)加工过的,甚至是集体想象和传说的产物。约斯特的观点是,题材\实际上是经过逻辑(并不限于一种逻辑体系)筛选,并按年代加工整理过的素材(Rohstoff)。素材是由一目了然的微粒成分组成的,而题材则是由经理性推敲才可理解的一个个整体构成的。这些整体的可理解性是建筑在'缘由-效果'或'昨日-今天'的关系之上的\。所以\题材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中包括人物及相宜的姓名,摆在读者眼前的是生活或生活的一个侧面,就如实实在在的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一样。\

约斯特关于题材的主张,已作为前提肯定了\题材是演变的\命题。题材的演变,为主题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有力的资料,而用超越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眼光来对待题材,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人们知道,再微小的题材,也可能随顺文化中心迁流,承受各时各地风俗的影响,凭借百姓的情感或想象而发展。在作者的塑造下,题材会有许多不同的面貌。比较文学通过主题学的研究,就可以明了题材产生的各种背景和各种社会。

混合版权所有Copyright (C)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更多的母题是抽象性的,习惯上常同主题混合在一起使用。例如,批评家会告诉我们,埃斯库罗斯另一个三部曲《俄瑞斯特亚》(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神》)、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都表现了复仇的主题,更具体说是为父复仇的主题。这里所说的主题,在主题学的范畴中,实为母题。《哈姆雷特》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我们都比较熟悉,《俄瑞斯特亚》叙述的是俄瑞斯特斯为父复仇的故事。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胜利而归,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王刚踏进自己的宫殿就被谋杀,凶手竟然是自己的妻子克吕泰墨涅斯特拉。她伙同自己的情人埃癸斯托斯设下了谋害阿伽门农的圈套,他们甚至还要杀死阿伽门侬幼小的儿子俄瑞斯特斯,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俄瑞斯特斯在姐姐厄勒克特拉的救助下,被一位从小在他家做臣仆的老人带出去抚养。俄瑞斯特斯长大成人以后,回来替父报仇,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篡位的国王埃癸斯托斯。

三部剧作有很多的相似点,如报杀父之仇情节的相似;凶手冷酷与贪婪的相似;而且三位主人公都有道义上的支持者,暗中的保护者,灾难的见证人,复仇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但三部作品的主题因特定的历史条件各有侧重:《俄瑞斯特亚》通过奥林匹亚众神对俄瑞斯特斯杀母之举是否有罪的裁决,反映了人类由母

18

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古老历史轨迹;《哈姆雷特》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矛盾;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则更多地流露出中华民族善恶报应的传统观念。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p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