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的探索与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17 05: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学前教育——龚瑛

摘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尝试利用幼儿最喜爱的角色游戏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由于角色游戏的需要,幼儿就必须要以各角色的身份来说话,注重从多角度来让幼儿在无形中有意的学习语言,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与交流中发展语言的能力。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激发兴趣,让其在游戏交往中练习日常用语,再通过互评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 角色游戏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6岁是幼儿口语表达的关键期,学习语言总是从口头开始的,随着幼儿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幼儿语言发展和语音教育的研究表明,各国都有了新的成果,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制订了一系列的教育文件,并都在文件中提到:“要重视儿童的语言及其运用,要利用各种机会来发展和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使幼儿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让幼儿参与角色游戏中发展语言,并敢于表达并使用日常用语进行交际。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活动环境,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说。 对于幼儿来说,有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很重要的。《纲要》中就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

角色游戏本身就是社会的缩影,它反映了生活。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的反映成人社会的一种游戏,所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些游戏区角,专门摆放适合幼儿年令特征进行游戏的小道具,如“娃娃家”“点心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为他们准备好一系列的小型仿真道具。如在“娃娃家”中要有锅、铲、桌、椅、床、娃娃、勺子等,又如“点心店”的饺子、馄饨、面条、汤圆、馒头等各

1

种常见点心,使他们在游戏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觉得更真实、更贴近生活。小班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只会做些单独的平行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是独立的,他们讲话也是自言自语,与同伴毫无语言交流,也不会合作游戏,而这时的独言却是今后语言交际的一个基础。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已会与同伴的合作,会分角色,会用角色语言进行基本的交流。 2、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生活和家庭或其他公共场合的环境有所不同。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要让幼儿不感到陌生,要让其身心都感到宽松、舒适,有了这样的想法幼儿才会自然地、大胆地说。他们在园做的游戏往往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只有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才会自然地说,大胆地说。并利用幼儿园家长资源录制一些不同岗位上人的工作,如医生给病人看病,建筑工人造房子,营业员卖东西收钱等。让幼儿感受熟悉人的工作,唤起孩子主动参与,尝试角色扮演,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勾起角色间的交流发展语言。

二、激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角色语言的体会。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仍会尝试到成功与失败,但也正是这些已有的经验使得幼儿对角色游戏更加沉迷与喜爱。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总是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模仿成人的话语以及说话时的语气、口吻。语言本身是很抽象的,但幼儿从出生开始接触的最多的听到的那就是周围人的语言。所以幼儿一旦喜欢上角色游戏,就会去回忆、去模仿,看大人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为什么说要让幼儿对角色游戏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学好和会说角色的语言呢?首先,只有喜欢上了角色,平时才会去注意听和学。幼儿有了做“妈妈”“警察”“医生”等角色的经验,就会想在下一次做时能学的更像。正是有了这种内心的愿望,他们想做的更好,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密切关注生活中妈妈、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医生又是怎么给病人看病、配药、打针的;去超市时也会注意看营业员怎么推销产品的,又是怎么收银的。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在生活中其实并非如此,需要细细体会。

其次,喜欢各种角色的扮演才能进一步把话说好说像。娃娃家中的爸爸妈妈的角色会使幼儿对父母的话产生兴趣;幼儿园老师的角色会使幼儿对教师的语言产生兴趣。幼儿喜欢那个角色的扮演,在游戏中才会一本正经地好好说,在与游

2

戏中其他角色对话的过程中锻炼说话,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师适时适当地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提升幼儿言语。 1、通过角色游戏的合作参与,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经验也比较缺乏,常需教师来“指点迷津”。对于小班幼儿,成人可以以平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游戏,如:一幼儿嘴里嘟囔着炒菜,一直做炒的动作。于是老师也在旁边做炒菜的游戏,嘴里还说到:“今天我要炒个青菜给宝宝吃。先点上火,再放点油。再放青菜炒两下,加点调料,放点盐,再放点味精。青菜炒好了,可以去给宝宝吃喽!先关火,再把青菜盛起来,好了,完成!” 听似是自言自语,其实这些话是说给孩子听的,这个孩子看了教师边做边说的过程,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除了掌握基本的炒菜全过程外,更是会说了,他在炒菜时也把这番话连贯的说下来了。对于中班的孩子,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游戏,在和孩子共同进行游戏时,引导他们说和做。如在“超市”的游戏中,老师扮成顾客去买东西,先买几样店里有的东西,再说一样店里没有的东西。对于这种情况,顾客故作着急地说:“哎呀,超市里不是什么都有的吗?这个怎么会没有啊,可我还急着用呢!”这时营业员说:“别急,我的老板去进货了,马上就有??”这样询问买东西的一个过程中,幼儿与教师一问一答,在角色间对话的过程中练习了说话,明白了该职业的一些职业用语,也积累了这种做买卖的经验,这也是为下次再做这个游戏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师生互动中,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

角色游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可以做些适的指导,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并会表现角色。适当的语言提示仍是很重要的,占主要地位。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可以采用提问、复述的方法来对幼儿说话进行提醒与纠正。特别是词语的发音。很多幼儿都不是不会说,而是说不清楚,或是说不完整。一个小朋友做“妈妈”喂“宝宝”,嘴里说:“饿了,喂!教师就重复了一句:“宝宝饿了,妈妈在喂宝宝吗?”她点头重复了一遍说:“是的,宝宝饿了,妈妈要喂宝宝。”由于幼儿还不太会主动地及时讲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这时就需要成人适时用话来引导幼儿,渐渐地,他们就会在说话时说连贯话,并有一定逻辑,而并非是没头没脑的说话。 四、在角色游戏生生互动的交往中练习日常用语。

3

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固然重要,但他不能取代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互动。游戏则是幼儿学习与伙伴交流、互动的很好机会,在与同伴间的互动中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印证自己的语言,这时他在做游戏时便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以便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交往的需要。 1、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胆表达。

对于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在游戏进行时,教师不能以真实身份去直接影响幼儿游戏,这会打乱他们游戏的感觉,使他们在说话时放不开,在无形中受到了约束,不能尽情发挥想象,这样的游戏就起不到发展语言的作用了。只有让幼儿在游戏时尽情发挥,才能自然、真实地表达所思所想。 2、鼓励幼儿在共同游戏中进行言语交往。

经常鼓励幼儿与同伴多交流,既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他们的友谊。不断丰富幼儿与伙伴交流的经验,愉快中发展幼儿语言,提高语言表达与交往能力。当他们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找同伴商量,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在商量时会用“能不能”“可不可以”“谢谢”等词。只有在共同游戏时进行言语交流,才能解决一些个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在讨论协商的过程中发展口语。

3、.重视角色游戏后的交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每次角色游戏活动结束后,都会有交流总结的环节。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教师总结或幼儿总结两种方法。这时让能力强的幼儿来总结更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角色游戏后的交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幼儿回忆自己游戏中的表现,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此时幼儿的思维与语言都是以游戏为基础的。幼儿可以说说在游戏中看到的各角色扮演的小朋友演得怎么样,像不像,以及自己做了哪些事等等。在讲评时很多幼儿都很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一次次的讲评中充分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望的一种游戏,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课程。幼儿在他们喜闻乐见的“娃娃家”“超市”“医院”等角色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在角色游戏中练习说话、学会说话,从而逐渐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口语表达与交往的能力。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相信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说中学、做中学、玩中学的方法一定会使幼儿的口语表

4

达能力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主要参考材料:

(1)、蔡毅萍.创设多种适宜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P、35—36 学前教育研究. 2009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p、89—92 1991年

(3)、周克.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语言. P、22—56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周兢 《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

P、56—59 南京师大教科院 2003.3

(5)、刘焱 《在游戏中老师当“教”还是“不教”》 《游戏讲谈》

P、10—16 2001.2

(6)、葛红梅 《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角色交往能力》

中国教育网 2005.9

上海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

学号:E1005353D22

姓名:龚 瑛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p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