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04-13 07: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稿)

泰实医疗

2019年9月

1/21

目录

第一部分饮料行业的相关概述 (3)

1.1 饮料的定义及分类 (3)

1.2 产业链 (4)

1.3 相关政策 (5)

第二部分中国饮料市场概况及趋势 (7)

2.1 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及增速情况 (7)

2.2 中国饮料细分市场发展态势 (8)

2.3 2018年上半年软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端保持增长 (9)

2.4 饮料行业竞争状况 (10)

2.5 饮料行业主要消费群体分析 (11)

2.6 饮料行业消费渠道分析 (13)

2.7 食品饮料行业消费年轻化趋势 (15)

2.8 软饮料发展趋势 (17)

第三部分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19)

2/21

一、饮料行业的相关概述

(一)饮料的定义及分类

饮料即饮品,是供人或者牲畜饮用的液体,它是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量)不超过0.5%的制品,饮料也可分为饮料浓浆或固体形态,它的作用是解渴、提供营养或提神。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标准,我国饮料行业分为:碳酸饮料制造、瓶(罐)装饮用水制造、茶饮料、果汁及果菜汁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凉茶和植物蛋白饮料等。

1、碳酸饮料:可乐、雪碧等

2、固体饮料:酸梅精、麦乳精、咖啡固体饮料等

3、瓶(罐)装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纯净水等

4、茶饮料及其他:茶汤饮料、果味茶饮等;运动饮料、营养饮料等

5、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豆乳饮料、椰子汁饮料、杏仁露等

6、果菜汁:水果汁、蔬菜汁等

图:饮料行业产量分布

3/21

4/21

图:饮料行业销量分布

数据来源:美好新消费,前瞻产业研究中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饮料行业产量细分市场分布中,包装饮用水占比最高超过50%,碳酸饮料占比有所下滑。2017年的饮料销售收入中,包装水、即饮茶和果汁的销量占据前三名。

(二)产业链

世界饮料工业从20世纪初起已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60年代以后,饮料工业开始大规模集中生产和高速度发展。矿泉水、碳酸饮料、水果汁、蔬菜汁、奶、啤酒和葡萄酒饮料等都已形成大规模和自动化生产体系。饮料品种繁多,按生产工艺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是以高粱、大麦、稻米或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酿成或再经蒸馏而成,包括各种酒和调配酒。粗粮饮料是以五谷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加工,多道程序杀菌后加工而成,相继出现小米乳、红豆乳、绿豆乳、黑豆乳等多个品种。非酒精饮料是以水果、蔬菜、植物的根、茎、叶、花或动物的乳汁等为原料,经压榨或浸渍抽提等方法取汁后加工而成,包括软饮料、热饮料和乳。碳酸类饮料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和各种不同的香料、

5/21

分、糖浆、色素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气泡式饮料。像可乐、汽水等。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功能饮料是由各种营养要素组成的饮品,满足人体特殊需求。

随着饮料消费需求的增长,液体消费者对其健康性认识将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未来几年仍属于高速发展时期。销售饮料的下游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超市、便利店、餐饮服务店、电商平台等。

图:饮料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相关政策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提出,要鼓励“热带果汁、浆果果汁、谷物饮料、本草饮料、茶浓缩液、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果渣、茶渣等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另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

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推动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2016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末,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度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省、地市、县并延伸至乡镇和农村的四级工作网络基本完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信息化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和信息惠民的能力显著提高。规划将有利于饮料行业的安全管理。

2017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饮料行业的稳定发展。

2017年3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和保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6/21

7/21

二、中国饮料市场概况及趋势

(一)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及增速情况

随着科技化、互联网+模式、人工智能的加速到来,中国也迎来了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在这次消费升级中,反映出了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注重食品健康和感官体验的发展趋势。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不仅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也对公众的消费观念带来巨大的影响。以饮料行业为例,以果蔬汁、茶饮料等为代表的健康饮品,在近几年出现了增长的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中国软饮料的增速有所减小。从2014年开始增速下跌至10%以下,并一直保持下滑趋势,2017年甚至是变为负增长。具体来看,2017年中国软饮料累计产量为18051.2万吨,下滑1.6%,2018年中国软饮料累计产量达18268万吨,有小幅回升。

图: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产量情况及增速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赛夫研究部整理

16677

17661

18345

18051

18268

11.70%

5.90%

3.90%

-1.60%

1.20%

-4.00%

-2.00%0.00%

2.00%

4.00%6.00%

8.00%10.00%12.00%14.00%15500

16000

16500

17000

17500

18000

185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中国软饮料产量(万吨)

增速

(二)中国饮料细分市场发展态势

从产品属性上看,中国主流消费群体逐渐从碳酸饮料过渡到包装水后,又逐步过渡到茶饮料和健康饮料。瓶装水、即饮茶饮料和功能饮料等细分市场所占份额在不断提高,碳酸饮料市场进一步被蚕食。

预期碳酸饮料、浓缩果汁等细分市场未来可能由于产品替代效应而呈现负增长,即饮茶市场短期内由于前期市场一定程度的透支也可能转为负增长,而即饮咖啡和能量饮料等细分市场未来可能成为行业中新的增长点。

表:中国软饮料行业细分市场增长趋势(亿元)

2016年规模2011-2016年CAGR 2016-2020年CAGR 瓶装水1613.4 15.4% 7.1%

碳酸饮料984.1 0.2% -1.9%

浓缩果汁17.7 1.5% -1.7% 果汁921.5 3.6% 0.1% 即饮咖啡77.9 29.4% 14.3%

即饮茶1236.1 5.9% -1.1%

功能饮料552.6 20.0% 11.1% 其他84.3 13.7% 1.7%

数据来源:欧睿咨询,远卓分析,漫谈新消费投资从产品消费场景来看,由于近年来中国消费实体场所的快速增长以及体验式消费诉求的增加,on-trade(当场食用)消费市场增速高于off-trade(提前购买)消费市场。

伴随体验式消费场所及消费行为的进一步改变,预期部分细分品类的

on-trade消费市场可能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图:中国软饮料行业按消费场景划分销售规模(亿元)

8/21

图:软饮料上市公司的2018Q2营收同比增长7%

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四)饮料行业竞争状况

中国饮料行业属于充分市场竞争,对资金、企业规模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目前,饮料多数品类的市场格局基本已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其中碳酸饮料,是可乐两个国际品牌的天下;包装饮用水行业中,康师傅、

农夫山泉、娃哈哈等四家企业占比超过70%;果汁饮料行业中,康师傅、统一、

汇源、可口可乐四家企业占比超过60%;功能饮料市场中,脉动和红牛占据主要

市场份额;茶饮料市场中,康师傅和统一的市占率合计达到60%左右;凉茶市场

中,加多宝与王老吉二元竞争。在市场格局基本已定的类别中,新进入者若想要

抢占市场,颇有难度。

图:我国饮料细分市场行业品牌力指数排名

排名瓶装水品牌果汁饮料品牌功能饮料品牌茶饮料品牌乳酸饮料品牌液态奶品牌1 康师傅578.3 美汁源628.7 脉动642.8 康师傅677.9 优益C 585.9 伊利578.8

10/21

排名瓶装水品牌果汁饮料品牌功能饮料品牌茶饮料品牌乳酸饮料品牌液态奶品牌

农夫山

2

521 康师傅446.5 红牛510.1 统一468.1 每益添440.9 蒙牛488.9 泉

3 哇哈哈387.3 汇源417.2 农夫山泉尖叫379.9 哇哈哈391.5 哇哈哈401.3 特仑苏432.7

4 乐百氏356 统一413.3 健力宝361.8 达利园321.7 养乐多380.6 光明423.5

5 统一340.2 农夫果园382.7 佳得乐318 三得利284.5 植物活力344.2 金典363.3

6 怡宝326.9 纯果乐325.9 哇哈哈起立285.5 今麦郎26

7 味全317.9 三元328.7

7 冰露322.6 哇哈哈282.8 宝矿力水特274.4 统一茶果王260.4 太子奶313.2 旺仔284.4

8 雀巢319.7 酷儿273.4 力保健257 天喔茶庄256.4 畅益饮277.7 完达山264.3

9 昆仑山281.9 椰树266.3 水乐乐245.8 东方树叶253.6 小洋人276.8 维他奶235.9

10 屈臣氏263.1 营养快线240.5 日加满242.4 立顿236.5 天友234.8 夏进230.7

农夫山泉水

232.5 乐虎241.2 椰树235.9 津威230 现代牧场223.6 11 百岁山261.3

溶C

恒大冰

12

239.7 华梅224.8 东鹏特饮225.6 农夫山泉茶π215.5 君乐宝229 辉山222.1 泉

13 深海泉236.4 牵手212.6 三得利超级214.9

14 燕京225.7 核桃蜜204.7 正广和盐汽水209.5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五)饮料行业主要消费群体分析

1) 女性购买比例大幅高于男性,男性消费单价高于女性

饮料行业的消费人群中,女性消费占比高达7成,大幅高于男性消费者。而

年均购买频次也是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年均购买3次饮料,男性消费者年均购

买2.8次饮料。

图:饮料购买群体的性别比例

11/21

12/21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漫谈新消费投资整理

图:不同性别年龄的饮料平均消费单价(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漫谈新消费投资整理

上图中可以看出,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消费单价高4-5元,并且年龄越高消费单价越高。

男性消费者

27%

女性消费者73%

232830

35

19232630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5岁以下25-30岁

30-35岁35岁以上男性女性

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

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消费主力军已经从30-40年龄的中生代向更年轻群体转移,购买力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年轻消费者人口已达3亿人,这些人充分享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目前90后00后消费人群已经占据我国消费人口的22%。

图:年轻消费人群占比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漫谈新消费投资整理

(六)饮料行业消费渠道分析

新兴消费者是注重个性、乐于尝试新事物的一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其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意愿等相较于传统消费者的消费观有所不同。他们普遍消费开支较大,并且尝新意愿较强,喜欢追求“个性化”消费。因此“年轻化”成为摆在很多品牌面前的重点问题。

图:各年龄层消费理念比较

13/21

14/21

图:消费渠道裂变

来源:漫谈新消费投资整理

1)线上消费崛起

线上消费迎合了新一代消费人群的偏好与诉求变化,快速崛起。消费者生活节奏加快,注重效率。而多数线上消费能够实现短时间送达,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所需商品,省时又省力。同时年轻消费者愿意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接受新的品牌和产品。

电商渠道优势:渠道扁平化降低费用,产品具有更高性价比;进口食品需求被放大,电商是其主要载体。

?

连锁超市?

百货商店?

连锁便利店?电商

现代渠道?

传统杂食店?

小卖亭书报摊?

加油站?大卖场

传统渠道

15/21

图:2012-2017年中国各线城市电商渠道渗透率(%)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连锁便利店逆袭

便利店不仅凭借小型店面相比大卖场有明显的租金优势,更具备了消费距离上的便利性,满足“懒人经济”的消费趋势。便利店商品“小而全”,满足新消费者即时性、急需性以及小容量的消费需求。

2017年便利店渠道收入占我国十大食品和饮料户外消费(On-Trade )收入的23%,成为食品饮料户外消费的主要渠道。

(七)食品饮料行业消费年轻化趋势

1) “大单品”时代结束

龙头企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例如承德露露上市已久,目前陷入业绩低迷的困境;养元智汇的单品六个核桃因广告不实宣传等问题,遭到打假人士质疑;主打泡椒凤爪的有友食品业绩平平等。

垂直细分领域的入局者不断增加 425055637073263340

47

57

63

2631

364555612628

36

4353581922

263243500

10

20

3040506070

8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

16/21

据统计,2017年市面上就出现了20多种功能性饮料,包括东鹏特饮、乐虎、爱洛等品牌同台竞争。

2)年轻消费者追求高端化、健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随着健康概念在消费领域的火热,将健康、品质和时尚元素综合的新式茶饮显然贴合了年轻一代消费升级的消费需求。

图:2013-2018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漫谈新消费投资整理

3)个性化产品备受年轻人青睐

高颜值的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273315361413472537

15.38%

14.60%14.40%14.29%

13.77%

12.50%

13.00%

13.50%

14.00%

14.50%15.00%15.50%16.00%0100200300400

500600

201320142015

201620172018市场规模增长率

17/21

(八)软饮料发展趋势

软饮料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伴随着所有细分产品市场的同时增长,例如碳酸饮料市场在渐趋萎缩,而功能性饮料产品制造迅速。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料的选择开始讲究营养和口味。

1)口味是软饮料产品的核心属性

口味创新是产品创新的重中之重。如果从功用性角度来追本溯源来说,软饮料的功用性本质在于解渴,而从解渴延伸,下一步便是口味。口味是软饮料产品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属性表达,厂商产品创新能力能否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是决定产品能否畅销、甚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2)消费升级带来行业新趋势

健康和保健功能将更加受关注为适应消费者愈加强烈健康诉求,健康保健内涵更加丰富将是软饮料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碳酸饮料衰落将不可避免,而符合健康特点的瓶装水、蛋白饮料、果汁、运动饮料、清淡饮料等品种则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低热量软饮料产品成为市场趋势

近几年量大碳酸饮料巨头在碳酸饮料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大力开拓开发零卡路里或低卡路里的天然甜味剂,更好地模仿全卡路里碳酸饮料的口味。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为例,百事可乐在全美范围内推出了PepsiNext

品牌,这是其旗舰

品牌的人工加糖的中卡路里版。

4)更注重产品包装色调的内涵开发

红色瓶装饮料让消费者更多的感受到欢快、明朗、年轻化、充满能量、且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白色色调则代表了干净、简洁、高贵、神圣等;而绿色色调则代表了生态、自然、健康、新鲜、和平和安全等,未来软饮料产品在产品包装上,将会更多在色调上下功夫,突出产品特色,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综合来看,健康、绿色、定位清晰的软饮料产品将会成为未来几年软饮料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18/21

三、饮料行业竞争格局

30年来,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五类产品中22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在瓶装水市场中,怡宝、农夫山泉、康师傅、百岁山、娃哈哈、冰露等六大品牌占据了近八成的饮料市场份额,而这几大品牌市场份额之争从未停止过。

2017年3月,市场格局在进一步变化,据数据统计显示,瓶装水六巨头依次为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康师傅、百岁山、娃哈哈、冰露。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两者市场份额之差仅为2个百分点。康师傅、百岁山紧随其后,分别为12.2%、9.2%,两者相差3个百分点。上述六大瓶装水巨头已经占有瓶装水市场80.7%份额。

另外,已经在行业前三的华润怡宝、农夫山泉和康师傅也不甘示弱。以农夫山泉为例,其在2017年2月20日已宣布,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在湖北丹江口市新建1.2万余平方米生产配套仓库及相关辅助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后,每年可增加70万箱产品周转量,提升产能15%以上。受包装水命名新规影响的康师傅,也在试图展开矿泉水项目布局。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5月4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华中地区董事长巫宏仁一行已到黄冈考察矿泉水投资项目。

主要企业

1.可口可乐

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来怡神畅快的美妙感受。

目前可口可乐在华建有43家工厂,系统员工约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可口可乐及其装瓶厂在中国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支持教育及公益事业,推广环境保护以及帮助当地社区的发展,捐资总额超过2.7亿元人民币,另外,可

19/21

口可乐亦是唯一一个全方位赞助在中国举办的特奥会、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大运会及青奥会的企业。

据最新消息,可口可乐公司将从2018年5月28日起,在日本发售自己的第一款酒精饮料,柠檬味系列“柠檬堂”。除冲绳县之外的九州地区将限量销售这款酒饮料。现在已委托山口市的果汁饮料厂家进行生产。新产品共有三种口味,分别是酒精度3%的微甜口味“蜂蜜柠檬”、酒精度5%的“定番柠檬”和酒精度7%的“盐柠檬”。每罐350ml,不含税价格是150日元(约合人民币8.8元)。

2.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药剂师CalebBradham 制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乐果制成。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后来逐渐发展为美国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也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百事可乐排名第84位。

3.娃哈哈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公司产品涉及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婴儿奶粉、白酒等10大类160多个品种,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进入2018年,食品饮料行业涨声四起,包括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在内的啤酒企业,以及康师傅、统一等都陆续传出提价。最近,一份来自杭州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的关于娃哈哈系列产品调价的通知在朋友圈刷屏。这份“红头文件”显

20/21

示,娃哈哈对旗下茶、果汁、快线、激活、红飘水五大系列产品的供货价分别进行了调整,并规定每瓶产品的最低零售价分别不得低于3元、3元、4元、4元、2元。

4.康师傅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师傅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

2018年4月13日,康师傅控股发布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康师傅营业额为589.54亿元,相比2016年上涨6.07%,而净利润为18.19亿元,同比上涨56.59%,实现5年内净利润首次止跌。

5.脉动

脉动是达能入主乐百氏之后的第一个成功作品。这种维生素饮料最早诞生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含有多种B族活性维生素及维生素C,具有天然清新的水果味、口感清爽,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在中国运动饮料市场占有很高的份额。

据悉,2018年美骑100携手脉动炽能量全新升级,开启极致挥汗的“挑战者营地”,让骑友在拼搏的汗水中享受一次酣畅淋漓的挑战之旅。

21/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3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