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

更新时间:2023-08-17 09:03: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

[摘要] 由于现代经济的增长过度重视GDP的增长,并依靠市场体制导致外部性问题的产生,从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必须解决产生外部性问题的产权问题,并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此外,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体制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还必须完善社会体制。

[关键词]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外部性 产权制度

从古至今,人类依赖地球生活,从地球上索取空气,水,事物得以生存,又从地球上索取资源得以发展。人类的过度索取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有人提出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与环境保持和谐,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毕竟,资源还是与耗竭的一天。那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环境是人类的朋友还是仆人呢?

环境问题的出现

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们通过原始的狩猎和采集方式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由于这时人口数量很少,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因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这个时期人以最原始的形态与自然和谐共存。

到农牧渔业时代,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有了一些在小范围内改造自然的活动和能力,由于这时世界人口数量不大,社会生产能力不高,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类活动虽然会对自然界产生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所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局地性的,人类仍以比较原始的形态与自然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但和谐关系在逐步松弛。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人口的数量和人群的消费水平也空前地提高,随之,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排放大大增加,从而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达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程度.自此,环境问题才被人们认识,开始引起人类社会的普遍重视。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在经济行为中,它既包括生产的外部性,也包括消费的外部性。例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助动车或汽车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面影响。为有效碱少和控制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就应当使得外部成本内在化。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交易人数的众多等原因,使得科斯定理难以适用于现实。为此,就需要政府采取管制、征税等公共政策来应付外部性问题。然而,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从而使得外部性问题难以有效得以克服。在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物品。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其有资源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自然垒断物品是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物

品。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野生动物等是典型的共有资源。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和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导致共有资源的枯蝎。当一个人用共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使用。由于这种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环境质量的退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经济行为的外部性有密切的联系。

2.经济学里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成本收益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收益大于成本是可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年创造五十万元利润的企业,它的污染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却有一百万元。从成本收益分析来看,这个企业的存在肯定不合理,但它仍正常运行,为什么?根本问题在于成本的承担者与收益的获得者并非同一个主体。举例来说,一个造纸厂造成河流污染,这条河流下游的居民承受污染的代价,而利润的获得者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这种环境、资源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方式是社会行为,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

3.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呈现出如下形态: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是不可循环也是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退还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生产及其与环境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本质上缺乏认识.,从传统观点的角度看,鼓励人类利用智慧开发环境资源,得以致富,发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造就了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

做环境的朋友:走可持续道路

人类的过度索取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开始加剧,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使森林和草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这些例子证实传统的观念是走不远的,人类不能一味向环境索取,把环境变成仆人,相反,我们要做环境的朋友,保持与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1) 针对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应制定的政策原则

由于外部性与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相关,因而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首先应该是政府对产权制度的改进。

在今天我们讨论克服破坏环境和耗竭资源的问题时,首先也应该依赖于对产权制度的改进。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我们刚刚告别计划经济,产权制度还很不成熟,所以还有通过改进产权制度解决环境问题的大量空间。例如,在一些乡村中的较小的河流的污染问题。由于河流名义上归集体所有,但“集体”没有有效行使产权的机制,河流被岸边的造纸厂污染了。在这时,如果将河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权拍卖给个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的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排污的造纸厂谈判或抗争,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这样做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将森林树木的产权个人化,也会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状态。因为一旦树木的产权由个人或组织拥有,

产权拥有者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树木的砍伐和种值。当树木的自然生长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拥有者就会根据树木的市场现货价格与净现值之比,有计划地砍伐树木。在这时,木材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当树木没有明确归属时的成本,从而会部分解决砍伐森林的问题。

其次,当然应该看到,产权制度的改进也是有边界的。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将大环境分割开来、并且个人化。所以产权制度的改进还无法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个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产权个人化,虽然将砍伐生物资源的机会成本算入了个人成本,却还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由个人拥有森林,个人成本仍然会低于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对森林的砍伐就会超过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均衡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补救。这个政策就是征税。即对砍伐的树木征收税赋,而对活木的买卖不征收税赋。其结果是,出售一定体积的活木比同等体积的木材要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因为,对木材价格的需求具有弹性,当砍伐税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时候,价格会上升,需求者会因价格上升而减少其需求,这等同于木材产权拥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税。而进行活木交易则无需交纳砍伐税,从而价格会比木材交易为低。由于没有砍伐税,卖者可以获得较出售木材为高的收益,而买者则可以买到较木材便宜的活木。这就鼓励较多地进行活木的交易,而较少地进行木材的交易。当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时,砍伐树木所获得的市场现值就会较低,用价格计算的树木的自然生长率就会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场利率。当活木生长的预期收益率超过市场利率时,树木拥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树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拥有者就有一个变现的市场,也不会因为急于变现而砍伐森林。只要政府对环境的价值有一个恰当的估价,征收环境税的办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问题。这个恰当的估价需要对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成本,尤其对环境破坏的临界点有一个有远见的估计。

(2)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

第一,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在国外,致力于环保的NGO组织在环境保护上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如“自然之友”、“绿家园”等一批民间环保组织在我国发展起来,并开始产生影响。但总体来说,这个因素在我国仍然很弱。民间环保组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上社会力量高度不均衡、不对等的格局,用组织的因素来抵制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力量。

第二,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之一是解决社会力量不对等,从而使强有力的社会力量的行为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边界和框架之内,在环境和资源问题上同样如此。中国目前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是在法律上保护环境污染的受损者。

第三,造就其他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社会力量。如传媒和消费者运动等。

第四,树立政府新的政绩观、企业将保护环境和资源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环境问题的产生十分复杂,要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除了要明确产权,采取征税等措施,以及改变社会力量的不均衡以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人们真正意识到环境与生存息息相关,并能自觉的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措施才真正起到了效果。

总而言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即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依靠环境的支持。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走可持续道路。

[参考文献] 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

盛 洪,《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2005年。

黄锫坚,《经济观察报》《探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005年8月22日。 叶文虎.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论的思考.1994:10

陈英旭.《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a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