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普班

更新时间:2023-08-17 09:08: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第二学期期末段考试题

高一历史(普班做)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2、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除了徽商,还有

A、浙商 B、鲁商 C、晋商 D、川商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

A、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内地 4、下列最早创办近代民族企业的代表人物是

A、张謇 B、陈启源 C、荣宗敬、荣德生 D、周学熙 5、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

A、杭州湾 B、上海浦东 C、太湖流域 D、闽东南地区

6、1877年福建巡抚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最早的电报线架设于 A、江苏 B、上海 C、台湾 D、福建 7、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A、中央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广东电视台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

A、灌溉工具 B、制瓷工具 C、耕作工具 D、冶炼工具 10、下列属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 A、发昌机器厂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煤矿 D、江南制造总局 11、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是

A、成立互助组 B、成立合作社

C、和平赎买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1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山东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

14、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这两个省是

①江苏 ②福建 ③广东 ④浙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16、民国成立后,社交场所少见的是

A.点头 B.握手 C.鞠躬 D.跪拜作揖

1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18.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19.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20.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

21.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西方人得出的结论就是 A.要阻碍中国纺织业发展 B.机器不宜进中国 C.要尽量收购中国的棉花 D.要阻断对中国的面纱供应 22、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式饭馆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青岛

23、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仇视外洋事物 D.愚昧无知

24、导致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政府无能 B.外国势力入侵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传统观念的制约 25、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露天咖啡座里上网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26、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 27、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 A、地中海区域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太平洋沿岸 2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发源地和“中心”:( ) A、美国 德国 B、英国 法国 C、美国 英国 D、德国 英国 29.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万能蒸汽机 B.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C. 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D.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 3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的一体化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1、1933年—1936年期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志的目的是为了 ( ) A、调整农业 B、整顿银行金融 C、复兴工业 D、社会保障救济 32、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 )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33、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 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4、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 A、从俄国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5、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

A、卫国战争期间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二五计划完成后 D、三五计划完成后 36、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 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阿拉木图宣言》

37、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 )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维也纳体系

38、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贸总协定 ④联合国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9、按成立的时间先后排列以下区域性经济组织

①欧洲联盟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40、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氛经济差距缩小

二、问答题(4小题共40分)

41、“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 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 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4分)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2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2分)

42.(1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凤阳,到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材料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并题词 请回答:

(1)凤阳的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建立,都与被誉为“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有关。这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1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2分)

(3)材料一中说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其具体含义是什么?从凤阳开始的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3分)

(4)除深圳外,我国还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5分)

4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灾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摘自岳麓版《必修1》

材料二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取得应急抢险抗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开始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财政在已经于春节前安排第二笔17.5亿元的冬春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前几天又对10个重灾省份下拨了专门增加的3.4亿元春荒救助资金。同时,春节前还下拨了7.1亿元的重灾省份城乡低保群众人均补助,城市l5元、农村l0元的临时补贴,连续补贴三个月。中央政府官员李立国说,在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上,各地还普遍制定减免行政收费等措施,发挥农民自建房屋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恢复重建主体地位。 ——摘自新华网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在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4分) 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二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材料二 一般地说,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1.5倍,1990—1995年其间达到了3倍之多。而且,1985—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9.8%上升到35%。这意味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的程度在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行标志着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形成。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谋求更富人情味、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与目标。 请回答:

(1)写出当今世界三大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3分)

(2)世界贸易组织是哪一年正式运行的?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哪个国家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2分)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5分)

2011第二学期期末段考试题

——高一历史答题卡

— 41——、

— 号考 —— —— —— —— 42——名、

姓 — ——— —— —— ——

级班

得分—————

43

44、

2011第二学期期末段考试题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 ACABB 6---10 CBADA 11—15 CBBBB 16—20 DDADD 21—25 BBDCB 26—30 CBACD 31—35 CACAC 36—40 DCCCA 41、(1)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2分)

(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4分) (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2分)

(4)1956年人民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42.(1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2分) (3)含义: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的实行包产到户。(回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1分)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回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2分,回答出“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可给1分) (4)特区:珠海、汕头、厦门。(2分)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43、答案要点:(12分) (1)做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利益和社会保险。(3分)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3分)

(3)措施:中央拨款救助灾区;确保低保群众生活补助;减免行政收费;安黄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恢复重建民房。(4分) 44、(10分)(1)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3分) (2)1995年。中国。(2分)

(3)发展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5分)

2011第二学期期末段考试题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 ACABB 6---10 CBADA 11—15 CBBBB 16—20 DDADD 21—25 BBDCB 26—30 CBACD 31—35 CACAC 36—40 DCCCA 41、(1)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2分)

(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4分) (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2分)

(4)1956年人民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分) 42.(10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2分) (3)含义: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的实行包产到户。(回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1分)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回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2分,回答出“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可给1分) (4)特区:珠海、汕头、厦门。(2分)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 43、答案要点:(12分) (1)做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利益和社会保险。(3分)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3分)

(3)措施:中央拨款救助灾区;确保低保群众生活补助;减免行政收费;安黄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恢复重建民房。(4分) 44、(10分)(1)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3分) (2)1995年。中国。(2分)

(3)发展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va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