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训练(瑞安卷)(五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04: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训练(瑞安卷)

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希望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臵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瑞安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碧波荡yàng ⑴ 的桐溪水库沿岸丛林茂盛,闻名xiá ⑵迩的玉海楼古朴典雅,饱经cāng ⑶ 桑的利济学堂焕发新颜,清流zòng ⑷ 横的寨寮溪游客如潮。

2.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3.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 。 ①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 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 这就构成一副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 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2) ▲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7)《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道出了李清照因情思难寄而万分憔悴;《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

▲ ”写出了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撒播芳香,寄寓了陆游孤高雅洁的志趣。

5、名著知识。(4分)

A、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岗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苦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黄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岗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B、?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

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①A段中的“那汉子”叫 ▲ (写出名字或绰号),与此段话相关的故事情节是

▲ 。(2分)

②B段文字中的“他”是 ▲ (作者)笔下的 ▲ (人物名)。(2分)

6.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民俗温州】温州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民风古朴。下面两幅图分别刻画了温州的传统小吃与风俗活动。请写出它们分别是什么。(2分)

(温州名小吃——甲) (温州风俗活动——乙)

【诗韵温州】温州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书香洋溢。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抒发美好愿望。请从?景、迎、秀?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并简单说说理由。(3分)

虎去雄风镇五岳 兔生瑞气▲三春

【时事温州】受3月11日的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日本政府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随后,温州民间传出这样的谣言:日本核泄漏会导致海水污染,以后的海盐都不能吃了。市场上出现了抢盐之风。如果你的妈妈也听信了谣言,准备去抢购食盐,你会如何劝说她?(2分)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3分)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李 愚

①泥土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因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也有这个意思。

②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其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③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在生活中,每个人应善于擦亮慧眼,对?第一眼?作出理性判断,避免成为人类的?小鹅?。

④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生活得更好,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

⑤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其区别在于:圈子的大小,圈子能量的高低,是否善于经营圈子。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⑥因此,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摘自《深圳青年》,略有改动)

7.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3分)

▲ 8.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②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 9.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章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含义。(3分)

▲ 10.对于本文作者的观点,出现了一种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人虽然容易受周边环境、人际关系的影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呢?请说说理由。(4分)

(二)半个世纪的约定(17分)

凯利·马斯汀

①那是1940年的冬天,在埃及的西迪巴拉尼小镇,意英之间有一场著名的战役。

②当英军占领了整个阵地,并从西面切断地中海沿线的公路时,意军便兵败如山倒了。胜利的英军正忙于清点数量庞大的战俘,而与此同时,一个名叫约瑟夫的英军炊事班小伙夫,正像往常一样前往驻地仓库准备食物。就在推开仓库大门的一刹那,约瑟夫看到在蔬菜架后面一个黑影艰难地躲闪了一下,然后就不动了。

③走近之后,约瑟夫才发现那黑影是个穿着意军军服的少年,因为伤势严重和刚才的惊吓已趋于昏迷。那一刻约瑟夫十分犹豫,很显然躺在自己面前的是敌军的一分子,理应报告上级,可这少年也将必死无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深深的怜悯油然而生,约瑟夫决定把这少年先藏起来再说。

④约瑟夫偷偷找来一些牛肉熬制了一小锅浓汤喂那少年喝下。也许是年龄相近,再加上都会一点法语,他们俩渐渐熟悉起来。少年名叫艾维尼,来自意大利北部的伊夫尼亚镇,刚满17岁就被迫参军作战,相依为命的父亲也被人杀害了。艾维尼注视着约瑟夫,颤动着嘴唇说:?你知道吗,就在我觉得快死的那一刻,.....你喂我喝了一勺牛肉汤。那种又香又暖的触觉一下子把我拽了回来,让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亲。? ⑤在约瑟夫的帮助下,艾维尼在小镇的硝烟中藏了整整十四天。当驻军离开时,约瑟夫与艾维尼互留了家乡地址。他们相约如果能够活到和平到来的那一天,一定互相走访,再叙友谊。

⑥战争结束后约瑟夫回到了故乡,发现亲人早已离散,于是动身前往意大利寻找艾维尼,而在伊夫尼亚镇,他被告知艾维尼早已战死沙场。无家可归的约瑟夫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就留在这个小镇上,以卖牛肉汤为生。 ⑦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年逾七十的约瑟夫携妻子回到英国故乡。在镇上最好的餐馆里用餐时,一位老人摇着轮椅来到他桌边,轻轻地问:?您是本地人吗?您可曾参加过二战的西迪巴拉尼战役??约瑟夫有些不解地说:?的确是这样,可您是怎么知道的呢??那老人显得有些激动了:?那您曾在那个埃及小镇上遇到过一个名叫艾维尼的意大利少年吗??约瑟夫惊讶得一下子站了起来:?难道你是……?老人点点头颤动着嘴唇说:?五十多年了,我逃出西迪巴拉尼镇的路.....上,被一颗炮弹炸断了双腿。抢救我的医务人员只在我身上找到写着你家乡地址的纸条,所以当我再一次逃离死神后,发现自己已经被送到这里了。我想这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吧,就留在这里开了一家餐馆,卖你曾经用来救我的牛肉汤。每一个前来用餐的客人都会被要求签名,而每一个与你同名的客人我都会亲自询问,这一问,居然就过去了五十年……? ⑧一年后,约瑟夫与艾维尼一起在当年患难相交的埃及小镇开了一家牛肉汤餐馆,用这平凡温暖的食物来纪念他们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友情,以及穿越了残酷战火硝烟的温暖人性。

1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请根据小说内容,把下面所列的小说情节结构补充完整。

(4分)

发生: ▲ 发展:约瑟夫和艾维尼相约互访

高潮: ▲ 结局:约瑟夫和艾维尼共开牛肉汤餐馆 12.第③段中写到“那一刻约瑟夫十分犹豫”,结合上下文说说约瑟夫为何“犹豫”?(2分)

▲ 13.结合语境,说说第④和⑦段中加点字所包含的感情。(4分) A.艾维尼注视着约瑟夫,颤动着嘴唇说 .....B.老人点点头颤动着嘴唇说 .....

A. ▲ B. ▲ 1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不如换成“牛肉汤”,你认同吗?为什么?(3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谈谈你对“温暖人性”的认识。(4分)

材料一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

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西蒙诺夫《蜡烛》

材料二 在北川地震后的一段采访,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采访一位朱元荣老人时触动落泪。?我们从他的执着中感受到了他对家的那份挂念,即使是遇到下撤的同乡一直在告诫他回去很危险,也未能打消他回家的念头。?拗不过大爷的坚持,记者只能帮他扶起了扁担。看着大爷用他瘦弱的肩膀扛着扁担依然执着的离去,记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镜头前掩面痛哭……这样一种对家的责任,在大灾难后的顽强的精神,难道还不能温暖那些总想放弃生命的人吗? ——新浪网

▲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4分) 花 下 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①,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注释】:①流霞,是神话传说中一种仙酒。 16.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因什么而醉?(2分)

▲ 17.“更持红烛赏残花”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3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是鱼之乐也 ( ▲ ) (2)请循其本 ( ▲ )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 (4)子固非鱼也 ( ▲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