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2课时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8:13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课时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

[课标要求]

1.认识铁、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铁、铜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3.掌握Fe、Fe的检验方法及Fe与Fe的相互转化。

1.Fe的物理特性:能被磁铁吸引;Cu的物理特性:颜色为紫红色。

2.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非金属单质(O2、Cl2等)、酸、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金属。

3.Fe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Fe遇KSCN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 显血红色。

4.Fe和Fe相互转化:

Fe

2+2+

3+

3+

2+

2+

3+

2+

3+

氧化剂Cl2、Br2、H2O2、KMnO4等3+

Fe。 还原剂Fe、Cu、I等

3+

2+

2+

5.在溶液中,Fe呈棕黄色、Fe呈浅绿色、Fe(SCN)3呈血红色、Cu呈蓝色。

铁、铜的性质 Fe、Fe的检验

1.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色泽 银白色,有 金属光泽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与O2反应 3Fe+2O2=====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与Cl2反应2Fe+3Cl2=====2FeCl3(剧烈燃烧,生成红棕色烟)。 ②与酸反应,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2↑;

2+

3+

+2

导电性 良好 导热性 良好 延展性 良好 特性 能被磁铁吸引 常温下,Fe遇浓H2SO4、浓HNO3发生钝化。

③与盐溶液反应,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Cu+Fe。 2.铜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紫红色;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良好。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与O2反应:2Cu+O2高温,2CuO;

与Cl2反应:Cu+Cl2点燃,CuCl2。(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②与盐溶液反应:

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Ag。 3.Fe、Fe的检验 (1)检验方法

3+

2+

2+

2+

2+

(2)Fe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Fe(SCN)3。 [特别提醒]

(1)Fe与SCN反应时,生成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

(2)当溶液中Fe和Fe共存时,Fe的存在对Fe的检验造成干扰。

1.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能否证明溶液中含有Fe

2

2+

3+

3+

2+

3+

3+

3+

提示:不能;若溶液中含有Fe,即使不含Fe,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会变红色。

3+

2+

利用KSCN溶液检验Fe时,必须首先证明原溶液中不含Fe。

2.如何证明含有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

提示:由于溶液中含有Fe,利用NaOH溶液或KSCN溶液都无法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Fe;可以利用Fe的还原性,向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证明溶液中含有Fe。

1.Fe的检验方法

3+

2+2+

2+

3+

3+

2+

2+3+

2.Fe的检验方法

2+

[特别提醒]

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其中Fe(OH)2

为白色,Fe(OH)3为红褐色,转化过程中出现灰绿色。

1.将下列四种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 )

A.FeO C.FeCl3

B.Fe2O3 D.Fe2(SO4)3

2+

2+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知溶液中含有Fe,只有FeO溶于稀盐酸产生Fe,A项符合题意。

2.欲证明某溶液中含有Fe不含Fe,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少量氯水 ②加入少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C.③①

3+

2+

3+

B.③② D.①②③

2+

解析:选C Fe与KSCN溶液反应变红色,Fe与KSCN溶液不反应,但加入氧化剂后Fe被氧化成Fe,遇KSCN变红色。所以,应先加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中含有Fe不含Fe。

Fe和Fe的转化 铜盐

1.Fe和Fe的转化

2+

3+

2+

3+

2+

3+

2+

3+

(1)Fe和Fe的转化 ①Fe―→Fe

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Cl2===2Fe+2Cl ②Fe―→Fe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Fe===3Fe

2+较强氧化剂3+③结论:Fe较强还原剂Fe 3+

2+

3+

2+

2+

3+

2+

3+

2+3+

(2)转化的应用

①在配制含Fe的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目的是使被氧气氧化形成的Fe还原为Fe。

②为除去废水中的Fe,常先将废水中的Fe氧化为Fe,再调节溶液的pH使Fe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析出。

③在制作印刷电路板中发生反应2Fe+Cu===2Fe+Cu,氧化性:Fe>Cu>Fe。 2.铜盐 (1)物理性质

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等铜盐可溶于水;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其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铜盐属于重金属盐,都有毒,原因是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3)铜的化合物的颜色

①CuO:黑色 ②Cu(OH)2:蓝色 ③CuSO4:白色 ④CuSO4·5H2O:蓝色 3.铁、铜化合物的应用

(1)铁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2)氧化铁用作颜料,FeCl3、FeSO4用作净水剂,Fe3O4作磁性材料。 (3)铜盐可杀菌、消毒。 [特别提醒]

铁的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强弱不同,则转化产物可能不同。

取少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下列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

2+

2+

3+

2+

2+

2+

2+

3+

3+

2+

2+

3+

[问题思考]

1.如何除去FeCl2中的Fe?

提示: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Fe

3+

2

3+

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

提示:向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l2===2Fe+2Cl。 3.FeCl3溶液为什么能用于从废旧印刷电路板(主要含铜)中回收铜?

提示:FeCl3能与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再用Fe置换出

2+

3+

2+

铜:Fe+Cu===Cu+Fe。

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Fe只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Fe或Fe。 -2e2+(1)Fe弱氧化剂――→Fe Fe+2H===Fe+H2??2+2+

?Fe+Cu===Fe+Cu??Fe+2Fe3+===3Fe2+

2+-

2+

3+

2+2+

盐酸或稀硫酸

2.Fe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可以被氧化为Fe,也可以被还原为Fe。 转化 试剂 Fe―→Fe 强氧化剂:Cl2、Br2、H2O2、KMnO4、 HNO3、HClO等 2Fe+Cl2=== 2Fe+2Cl 3+-2+2+3+2+

3+

Fe―→Fe 还原剂:C、Al、Zn、CO等 高温2+2+Fe+Zn===Fe+Zn,FeO+CO=====Fe+CO2 2+实例

3.Fe具有较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Fe或Fe。 转化 试剂 实例 4.“铁三角”转化关系

(1)0价铁、+2价铁、+3价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被称之为“铁三角”转化关系。

Fe―→Fe 强还原剂:C、Zn、CO等 高温Fe2O3+3CO=====2Fe+3CO2 3+3+2+

Fe―→Fe 还原剂:Fe、Cu等 2Fe+Cu=== 2Fe+Cu 2+2+3+3+2+

(2)“铁三角”转化关系的应用 ①判断离子共存

a.Fe与I、S、HS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b.Fe与S、ClO、MnO4、NO3(H)等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②分离与提纯

主要物质 Fe Fe Fe 2+2+3+2+

2-

3+

2-

杂质 Fe Fe Cu 2+3+2+除杂试剂和方法 加入H2O2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1.向盐酸中加入铁粉,待铁粉全部溶解后,再加入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A.Fe有还原性

B.FeCl2中Fe具有还原性 C.KMnO4具有还原性 D.盐酸有还原性

解析:选B 溶液褪色是因为Fe具有还原性,KMnO4具有氧化性,KMnO4被Fe还原生成无色的Mn。

2+

2+

2+

2+

2.将单质Fe、Cu与FeCl3、FeCl2、CuCl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则还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和相当量的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________。 解析:根据Fe+2Fe===3Fe,Fe+Cu===Cu+Fe,Cu+2Fe===Cu+2Fe,若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Fe,不可能有Fe、Cu;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则还含有Cu和Fe,一定没有Fe和Cu;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和相当量的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Fe和Fe。

答案:(1)Fe、Cu (2)Cu、Fe Fe、Cu (3)Fe、Fe

3+

3+

2+

2+

2+

3+2+

2+

2+

2+

3+

2+

3+

3+

2+

2+

2+

3+

2+

2+

2+

3+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溶液 C.KSCN溶液

3+

B.铁片 D.石蕊溶液

3+

解析:选C FeCl2变质产生Fe,检验Fe可选用KSCN溶液。

2.在含有Fe、Fe、Cu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固体残渣用盐酸处理,有气体放出,则与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最多的是( )

A.Fe C.Cu

2+3+

3+

2+

2+

B.Fe D.OH

2+

解析:选B 固体残渣用盐酸处理,有气体放出,说明有Fe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有Fe、Cu存在,数目较多的离子应是Fe。

3.制印刷电路时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

+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C.烧杯中铁、铜都有

B.烧杯中有铁无铜 D.烧杯中铁、铜都无

3+

2+

2+

解析:选B 根据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铁、铜都和氯化铁反应,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反应有先后,只有铁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氯化铁才能与铜反应。因此,不可能出现有铁无铜的现象。

4.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用下式表示:

Fe

2+

Fe

3+

②③

FeO4

2-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与过量盐酸反应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④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________(选填字母)。

a.Cl2

b.Fe c.Cu d.KMnO4

(2)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试管Ⅰ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试管Ⅱ中滴入KSCN溶液。

①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实 验 a b c

②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到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试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Cl2,Fe,选KMnO4则引入杂质,FeFe,Fe,选Cu则引入杂质Cu。(2)①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所以答案很容易得出,而第②问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条,一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二是K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响Fe的检验。

答案:(1)a、b (2)①a.没有变质

B.完全变质 c.部分变质

3+

2+

2+

2+

3+

2+

3+

3+

2+

2+

2+

现象 试管Ⅰ 褪色 不褪色 褪色 试管Ⅱ 不变红 变红 变红 结论 ②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的检验;K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的检验

1.将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2(SO4)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水中

A.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Na2O2呈淡黄色、Fe(OH)3呈红褐色、Fe(SCN)3呈血红色、CuSO4溶液呈蓝色。 2.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而变质,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

A.锌粉 C.硫酸铁

2+

B.铁粉 D.盐酸

解析:选B Fe极易被氧化,所以应加入还原性物质,Zn、Fe都具有还原性,但Zn能将Fe还原成铁单质,且生成的Zn为杂质离子。

3.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显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 )

A.Fe C.NH4

+2+2+

2+

B.Fe D.K

3+

3+

解析:选A 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说明溶液中无Fe,再滴入少量氯水,立即显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被氯水氧化为Fe后与SCN反应而呈血红色;溶液中是否含NH4、K,无法确定。

4.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C.FeCl2

B.FeCl3 D.AlCl3

2+

3+

解析:选D 铜与盐酸不反应,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铝与氯气、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AlCl3。

5.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CuSO4,最好选用( ) A.烧碱溶液 C.镁粉

B.浓氨水 D.铁粉

解析:选D Fe2(SO4)3和CuSO4都可以与铁粉反应生成FeSO4,而不引入新的杂质。 6.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 A.AgNO3溶液 C.CuSO4溶液

B.FeCl3溶液 D.FeSO4溶液

解析:选B A、C项虽能溶解铁,但同时析出的Ag和Cu会附着在铁上,D项不能使铁溶解,符合题意的是B项。

7.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X Y Z A FeCl2溶液 FeCl3 Cl2 B FeCl3溶液 CuCl2 Fe C Fe Al NaOH溶液 D Na2SO4溶液 Na2CO3 BaCl2溶液 解析:选C A项中Cl2能把FeCl2氧化,B项中Fe能把FeCl3还原,D项除去了CO3和SO4又引入了Cl,均不合要求。

8.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不含Fe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不含有Mg

解析:选C A项说明含Fe,但不能说明是否含Fe;B项说明通入Cl2后溶液中含有Fe,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因为Mg(OH)2为白色沉淀,Fe(OH)2转化为Fe(OH)3时的颜色变化会掩盖其他白色沉淀的现象,所以当溶液中含有Mg时,会出现同样的上述现象,故D项不能说明溶液中是否含Mg,C选项正确。

9.Ⅰ.把氯化亚铁水溶液中的Fe氧化为Fe,而不引进金属离子或其他原溶液中不含有的阴离子,所用的两种方法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装有固体A的试管中加入水,此时A未溶解,但加入一定量的无色溶液B,A即逐渐溶解,并有气体生成,溶液变为浅绿色,将空气通入该试管的溶液中,溶液颜色很快加深,请填写下列空白: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加入无色溶液B,后才溶解,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把氯化亚铁水溶液中的Fe氧化为Fe,而不引进其他杂质离子,可选用的氧化剂有Cl2、H2O2、O3、O2等。

Ⅱ.根据溶液变为浅绿色,推测生成了Fe,原固体A为Fe,加入水,此时A未溶解。但加入一定量无色溶液B后,A即逐渐溶解,并有气体生成,推测无色溶液B为酸溶液,将空气通入该试管的溶液中,溶液颜色很快加深,是由于Fe被氧化成Fe。

答案:Ⅰ.(1)2Fe+Cl2===2Fe+2Cl (2)2Fe+H2O2+2H===2Fe+2H2O

Ⅱ.(1)H2SO4(合理即可) (2)Fe与水常温下不反应,滴入硫酸后,硫酸使Fe溶解 10.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___,证明Fe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

3+

2+

3+

2+

3+

2+

3+

2+

2+

3+

2+

3+

2+

2+

3+

2+

3+

2+

2+

2+

3+

2+

2+

2-

2-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腐蚀铜的废液中回收铜。

答案:(1)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2)2FeCl3+Cu===2FeCl2+CuCl2

(3)A.①Fe ②FeCl2 ③Fe和Cu ④HCl ⑤FeCl2 ⑥Cl2

B.CuCl2+Fe===FeCl2+Cu Fe+2HCl===FeCl2+H2↑ 2FeCl3+Fe===3FeCl2 2FeCl2+Cl2===2FeCl3

1.“秦砖汉瓦”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是由黏土烧制的砖瓦,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却是红色的,你猜测其中的原因可能( )

A.土壤中含有铁粉、二氧化锰等

B.黑砖瓦是煅烧过程中附着了炭黑,红砖则是添加了红色耐高温染料

C.土壤中含有的铜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CuO和红色Cu

D.土壤中含有的铁元素经过不同工艺煅烧,分别生成了黑色Fe3O4或FeO和红色Fe2O3 解析:选D 黏土中含有Fe元素,在烧制砖瓦时,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Fe元素的氧化物有3种,FeO与Fe3O4为黑色,Fe2O3为红棕色,D项正确。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丝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Fe3O4

C.FeCl2可通过置换反应、化合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制得 D.Fe与KSCN产生红色沉淀

解析:选C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生成FeCl2的反应有: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FeO+2HCl===FeCl2+H2O等;Fe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但没有沉淀产生,一般可用此方法检验Fe的存在。

3.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血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Cl2

C.Fe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物质 D.Fe被氧化为Fe

解析:选B 溶液中的Fe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Cl2===2Fe+2Cl,氧化性:Fe

4.铁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下列有关反应中不涉及铁元素价态变化的是( ) A.用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许氯化铁杂质 B.铁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溶于盐酸中可得到两种盐

C.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点燃解析:选D A项,Fe+2FeCl3===3FeCl2,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B项,3Fe+2O2=====Fe3O4,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3价;C项,4Fe(OH)2+O2+2H2O===4Fe(OH)3,化合价由△

+2价变为+3价;D项,2Fe(OH)3=====Fe2O3+3H2O,化合价没有变化。

5.将Cu片放入0.1 mol·L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的c(Fe

-1

3

2+

2+

3+

3+

2+

2+

3+

2+

3+

2+

-3+

-2+

3+

3+

3+

)∶c(Fe)=2∶3,则Cu与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 C.1∶2

B.4∶3 D.5∶3

2+2+3+

解析:选A 所得溶液中c(Fe)∶c(Fe)=2∶3,即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由反应Cu+2Fe===2Fe+Cu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Fe)∶n(Cu)=2∶1,则反应后溶液12+3+2+3+

中n(Cu)∶n(Fe)=n(Fe)∶n(Fe)=3∶4,A项正确。

2

6.某500 mL溶液中含0.1 mol Fe、0.2 mol Fe,加入0.2 mol铁粉,待Fe完全被还原后,溶液中Fe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0.4 mol·L C.0.8 mol·L

3+

-1-12+

2+

3+

3+

3+

2+

2+

2+

2+

3+2+

B.0.6 mol·L D.1.0 mol·L

2+

3+

-1

-1

解析:选C 由反应2Fe+Fe===3Fe可知铁粉过量,0.2 mol Fe与过量铁粉反应生0.4 mol2+2+2+-1

成0.3 mol Fe,故反应后Fe共为0.4 mol,c(Fe)==0.8 mol·L。

0.5 L

7.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 乙组:检验含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剂选项 A B C D

解析:选B 甲组,在Fe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要排除Fe干扰。所选试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能与Fe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二是与Fe不反应。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符合条件,实验现象是颜色变浅(或褪去)。乙组,在Fe存在的条件下,检验Fe,用KSCN溶液检验Fe,Fe无干扰。

8.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和Fe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和未反应的Fe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3∶2 C.1∶2

3+

2+

3+

3+

3+

2+

3+

2+

2+

3+

2+

3+

3+

2+

3+

2+

3+

3+

2+

甲组 新制氯水、KSCN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KOH溶液 溴水 乙组 NaOH溶液 KSCN溶液 溴水 酸性KMnO4溶液 B.2∶3 D.1∶1

3+

3+

解析:选B Fe+2Fe===3Fe,则已反应的Fe和未反应的Fe物质的量之比为2∶3。 9.金属单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B,同时放出气体C。如果在B溶液中通入氯气,则B转变成棕黄色溶液D,将溶液D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生成红色物质E,另一份加入A,则棕黄色溶液D重新变成浅绿色溶液B,在溶液B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成红褐色沉淀F。则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说明生成了Fe,则A为Fe,B为FeCl2,C为H2;在B中通入Cl2,B转变为棕黄色溶液,说明生成了Fe,即D为FeCl3;依次可推知E为Fe(SCN)3,F为Fe(OH)3。

答案:Fe FeCl2 H2 FeCl3 Fe(OH)3 Fe+2H===Fe+H2↑ 2Fe+Cl2===2Fe+2Cl Fe+3SCN===Fe(SCN)3 2Fe+Fe===3Fe Fe+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10.氧化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2+

3+

2+

3+

2+

3+2+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 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Fe可与SCN生成血红色溶液。(2)不合理,若是两者的混合物,可出现同种现象,因Cu2O可与稀硫酸作用生成Cu,Cu可将Fe还原为Fe,Fe不能与SCN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3)结合(2)的分

析可知粉末一定是两者的混合物,否则若是Fe2O3,会出现血红色现象;若是Cu2O,则△一定有沉淀。(4)加热时只发生反应:2Cu2O+O2===== 4CuO,所以增重的质量(b-a)g为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求出a g混合物含有Cu2O的质量为9(b-a)g。

答案:(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红色

(2)不合理 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H2SO4后产生的Fe与Cu反应生成Fe,滴加KSCN溶液后也不变血红色

(3)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Fe2O3+6H===2Fe+3H2O ;Cu2O+2H===Cu+Cu+H2O; 2Fe+Cu===2Fe+Cu (4)

3+

2+

2+

3+

2+

2+

3+

3+

2+

2+

3+

b-a[或ab-a%] 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