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2-26 14: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高一地理试卷

命题/审核人:崔康

说明: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

题,共40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 答题时,考生必须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第Ⅱ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

班级、姓名和座号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1~2题。

1.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

A.M B.N C.P

D.Q

2.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起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3~4题。

3. 地震和海啸发生的圈层分别是( )

A.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水圈 C.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

4.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1

读下图,完成5~6题。

5. 若此图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B.温度:Tb>Ta>Td>Tc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复杂形势 D.气压:Pb>Pa>Pd>Pc

6.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三峡工程影响的主要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月15日,京城迎来了2014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据此回答7~8题:

7.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

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10.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2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据此回答11~13题。 11. 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12. 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均有分布 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均有分布 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 13. 寒流的流动方向大致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 由高纬向低纬 D.由低纬向高纬

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完成14~16题。 14.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流域 D.北非撒哈拉沙漠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 B. 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C. 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D. 在总体上看,全球水总量在增多

16. 城市水泥地面对水循环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下渗

伟大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沿③线路)比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此回答17~19题。

17.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程长 B.①线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C.第二次用了蒸汽动力 D.②线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19.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对于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逆着洋流航行速度加快,顺着洋流航行速度减慢 C.由于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

D.洋流可以加速海洋中污染源地的净化,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3

读材料,分析回答20~21问题。 材料1: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占全国的百分比 水资源 人口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80% 53.5%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14.7% 44.4% 耕地 35.2% 59.2% 材料二:目前,国务院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指出降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具体要求。 20.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1.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实施的最大调水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二期工程

22.针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 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阅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23~24题。

23. “猫咪”山形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地球内能 B.太阳辐射能 C.岩浆活动 D.流水作用 24.“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B.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D.变质作用形成

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25~26题。

25.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26.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石油、天然气常储存在向斜中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4

读地质构造成矿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该储油构造属于( ) A.向斜 B. 背斜 C. 断层 D.地堑

28.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水、油、气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完成29~30题。

29.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30.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高一地理试卷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材料1: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5

材料2:南美洲简图。

(1)图中洋流① ②

③ 。(6分)

(2) ①处渔场的名称是 ,试用洋流相关的知识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3)“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特别

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①处洋流将 (填“增强”或“减弱”),会导致①附近渔场渔业 (填“减产”或“增产”)(4分)。

(4) ①附近地区受洋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缺水问题日益严峻。请根据所学知识就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不少于4条)(4分)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是 (水循环),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8分)

(2)字母C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_________,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地地铁,则地铁

遂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C两处中的___ __处,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某些方面A、B、C处的_ __处。(6分)

(3)从图中地貌上看,A处地形为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6分)

6

材料2:南美洲简图。

(1)图中洋流① ②

③ 。(6分)

(2) ①处渔场的名称是 ,试用洋流相关的知识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

(3)“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特别

是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①处洋流将 (填“增强”或“减弱”),会导致①附近渔场渔业 (填“减产”或“增产”)(4分)。

(4) ①附近地区受洋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缺水问题日益严峻。请根据所学知识就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不少于4条)(4分)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是 (水循环),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8分)

(2)字母C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_________,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地地铁,则地铁

遂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C两处中的___ __处,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某些方面A、B、C处的_ __处。(6分)

(3)从图中地貌上看,A处地形为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6分)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n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