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台专用卧式钻床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汇总

更新时间:2024-04-20 12: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 题 目:设计一台专用卧式钻床的液压系统学 院:组 员: 指导教师:

程 设 计

2014.5

目录

摘 要 ........................................................... 5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的目的: ................................................ 5 课程设计的内容: ................................................ 5

时间安排: .................................................. 5 一、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

1.1液压缸负载分析 ........................................... 5 1.2绘制液压工况图 ............................................ 7 1.3确定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 8 1.4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 ............................ 9

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2.1选择液压回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液压系统的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选择液压元件

3.1液压泵的选择 ................................................ 12 3.2阀类元件的选择 ............................................. 13 3.3辅助元件的选择 ............................................. 14

四、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

五、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5.1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 5 5.2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 15 5.3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 16 5.4缸盖厚度的确定 ............................................................................ 16 5.5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 17 5.6缸体长度的确定 ............................................................................ 18 5.7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 18

结束语 ........................................................... 23 致谢词 ........................................................... 24 参考文献 ......................................................... 25

2

摘 要

液压系统是以电机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压

力,推动液压油。通过控制各种阀门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推动液压缸做出不同行程、不同方向的动作。完成各种设备不同的动作需要。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工业部门及农林牧渔等许多部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且愈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分就愈多。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学习和亲手设计一个简单的液压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液压传动、稳定性、液压系统

3

Abstract

Hydraulic system is powered motor basis, the use of hydraulic pump to change mechanical energy into pressure, promote the hydraulic oil. Through various control valves to change the flow of hydraulic oil, thus promoting the hydraulic cylinders made of different distance, different movement. All kinds of different equipment to complete the actions required. Hydraulic system has been used in many departments, such as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have been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and the more advanced equipment, its application par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will be. So students like us to learn and personally designed a simple hydraulic system is very meaningful.

Keywords: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tability, hydraulic system

4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台专用卧式钻床的液压系统

初始条件:最大轴向钻削力为14000N,动力滑台自重为15000N,工作台快进行程为100mm,工进行程为50mm,快进、快退速度为5.5m/min,工进速度为51—990mm/min,加、减速时间为0.1s,动力滑台为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要求液压系统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5) 结构设计及绘制零部件工作图; (6) 编制技术文件。

三、时间安排

(1)5月19日:阅读、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了解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收集有关资料并进一步熟悉课题。

(2)5月20日: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3)5月21日:绘制正式的液压原理图;绘制液压缸装配图。 (4)5月22日: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零部件目录表。 (5)5月24日:整理资料,答辩

5

一.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

1.1液压缸负载分析 1)切削力: Ft=14000N 动力滑台自重为:W=15000N 2)导轨摩擦阻力

静摩擦力:

Ffs =fSW=0.2 ?15000 = 3000N

动摩擦力:Ffd = 3)惯性阻力

fdW =0.1?15000 = 1500N

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Fm,动力滑台启动加速、反向启动加速和快退减速制动的加速度相等, ?t?0.1s,?v?6m/s

w?v250006???2548.42N g?t9.810.1?60Fm?液压缸各动作阶段负载列表如下所示:

液压缸推力 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负载F(N) (F?F) ?m启动 加速 快进 工进 快退 F= fSW F =fdW + Fm F=fdW F=Ft+fdW F=fdW 3000 2903.06 1500 15500 1500 3333.33 3225.62 1666.67 17222.22 1666.67 注:液压缸机械效率:?m

?0.9。

6

1.2 绘制液压工况(负载速度)图

根据计算的液压负载和各阶段工作行程、速度,可绘制液压缸的F—L与

V—L图。

快进 t=L1=

1v10.1?1s 5.560工进 tmin?L2L0.050.05s tmax?2???3.03?58.82s

0.990.51V2maxV2min6060快退 t3=L3=2 s

v3液压缸负载图和速度图如下所示:

图1 液压缸F—L图

7

图2 液压缸V—L图

1.3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1.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已知液压缸负载值最大为15500N,查参考文献[1]表9-3、9-4,并参考同类型组合机床,取液压缸工作压力为3.5MPa,为中低压液压系统。 1.3.2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参数

由第1分析章可知液压缸最大推力为工进阶段时且为17222N,则

D=

4F=79.2mm

3.14*3.5*10^6查参考文献[3]表2-4液压缸内径尺寸系列(GB/T2348-80),将以上计算值圆整为标准直径,取D=80mm为了实现快进速度与快退速度相等,采用差动连接,则d=0.7D。所以 d=0.7D=0.7×80=56mm。同样按参考文献[3]表2-5活塞杆直径系列(GB/T2348-80)圆整成标准系列活塞杆直径。取d=56mm。由D=80mm,d=56mm

8

算出液压缸无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为A1=50.25mm2,有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为A2=25.7mm2。

工进时采用调速阀,查产品样本,调速阀最小稳定流量qVmin=0.05l/min,因最小工进速度Vmin=0.051l/min,则性要求。

1.4 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 1.4.1 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根据参考文献执行元件背压的估计值,本系统的背压值估计可在0.5~0.8MPa范围内选取,故暂定:工进时,Pb=0.8MPa,快速运动时,Pb=0.5MPa,液压缸在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工作压力。即可按参考文献计算: 差动快进阶段:

p1?A2F?pb=1.204MPa

A1?A2A1?A2q50? mm2=9.8

p1?AF17222?2Pb??0.256?106Pa?3.686MPa A1A10.005025快速退回阶段:

P1?1.4.2 计算液压缸的输入功率

FA2?Pb?1.52MPa A2A1快进阶段:P?1.204?106?(50.25?25.7)?5.5?10?4?0.271kw 60工进阶段:P?3.686?106?50.25?

0.051?10?4?0.047kw 609

快退阶段:P?1.52?106?25.7?5.5?10?4?0.36kw 60表1 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工作阶段 工作压力(p1Mpa) 输入流量qv(l?min) 13.503 0.755 14.135 ?1输入功率(pkw) 快速前进 工作进给 快速退回 1.204 3.686 1.52 0.271 0.047 0.36 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2.1 选择液压回路 1)调速方式的选择

钻孔床工作时,要求低速运动平稳性好;速度负载性好,液压缸快进和工进时功率都较小,负载变化也较小,因此采用调速阀的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为防止工作负载突然消失(钻通孔)引起前冲现象,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 (2)快速回路和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我们选用差动液压缸实现“快,慢,快”的回路。进口节流一次进给回路。 (3) 油源的选择:

系统快进时低压大流量时间短,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时间长。所以采用双联叶片泵或限压式变量泵。 2.2液压系统的组合

选择基本回路后,按拟定液压系统图的几个注意点,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图。图中为了使液压缸快进时实现差动连接,工进时主油路和回油路隔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单向阀11及液控顺序阀8,在液压泵和电磁换向阀3的出口处,

10

分别增设单向阀9和12,以免当液压系统较长时间不工作时,压力油流回油箱, 形成真空。为了过载保护或行程终了利用压力继电器13。 组合成液压系统图组合的液压系统图。如图所示。

液压系统图

1-双联叶片泵 2-三位五通电液阀 3-行程阀 4-调速阀 5、6、10、13-单向阀

7-顺序阀 8-背压阀 9-溢流阀 11-过滤器 12-压力表开关 14-压力继电器

动作名称 快进 工进 停留 快进 停止 信号来源 启动按钮 挡块压下行程阀7 滑块靠压死在挡块处 时间继电器14发出信号 挡块压下终点开关 1YA + + + - - 2YA - - - + + 背压阀8 换向阀2 电磁阀3 关闭 打开 打开 关闭 关闭 左位 左位 左位 右位 中位 下位 下位 上位 下位 下位

11

三.选择液压元件

3.1液压泵的选择

由表一可知工作进给阶段液压缸最大工作压力为3.686×106Pa,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一般为Pa,现取进油路总压力损失为??p1?8?105Pa,则小流量泵最高工作压力为:

Pb?(3.686?0.5)?4.186MPa

因此,小泵的额定压力可取(4.25186+4.186×25%)=5.2325MPa。 确定液压泵的最大供油量:qvp?k?qvmax K-系统的泄漏修正系数,一般取k?1.1?1.3

快退时泵的流量为: qvp?kq1?1.1?14.135?15.548l/min 工进时泵的流量为: qvp?kq1?1.1?0.755?0.8305l/min

考虑到节流调速系统中溢流阀的性能特点,尚须加上溢流阀稳定工作的最小溢流量,一般取3l/min.所以小流量泵的流量为:

qvp1=(0.8305+3)=3.8305l/min

查产品样本,选用小泵排量为V=4mL/r的YB1型双联叶片泵,额定转速为n=1450l/min,则小泵的额定流量为:

qvn1?4?10?3?1450?0.9?5.22l/min

因此大流量泵的流量为:

qvn2?(15.5485?5.22)?10.3685l/min

查产品样本,选用大泵排量为V=16mL/r的YB1型双联叶片泵,额定转速为n=960r/min,则大泵的额定流量为:

qvn2?16?10?3?960?0.9?13.824l/min

12

所以,满足要求.故本系统采用一台YB1-16/4型双联叶片泵。

由前面分析可知,快退阶段的功率最大,故按快退阶段估算电动机功率.若快退时进油路的压力损失??p1?0.2MPa,液压泵的总效率?p=0.7,则电动机的功率为:

pb?pbqvp?p(1.77?0.2)?106?(5.18??17.28)?10?3=780W ?60?0.7查电动机产品样本,选用Y90L-6型异步电动机P=1.1kw,n=910r/min。 3.2 阀类元件的选择

根据所拟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分析通过各液压阀的最高压力和最大流量,选择个液压阀的型号规格,下面列出各控制阀通过的实际流量,见表2。

表2 各阀通过的实际流量及型号规格

通过流量 序号 元件名称 型号规格 (L?min) 2 3 4 9 12 5、6 7 11 10 8 1 双联叶片泵 溢流阀 单向阀 单向阀 压力继电器 液控顺序阀 三位五通电磁阀 行程阀 调速阀 背压阀 过滤器 19.044 5.22 5.22 14.135 <0.5 >1 13.824 0.2 <0.5 UX-40*100 YB1-20/6 EAZ63-25 AF3-Ea10B AF3-Ea10B EYX63-6 ECZ25-25 F22DH-25 E22JH-63 EQL-3 EFZ10-25 E35ZD-63 ?1

13

3.2.1 确定阀类元件的调整参数

溢流阀的压力调整值Py5显然的系统压力最高值,Py5?Pmax?4.25?106Mpa。对溢流阀3的压力调整值Py4需作如下计算:

P1为液压缸无杆腔的压力,F为液压缸有杆腔压力,?P13为液压缸回油流经电液换向阀时的压力损失,F为左滑台快速运动时的推力(3333N)。

考虑到管道内及通道体内的压力损失,溢流阀的损失可调Py4=1.5?106Pa

表3 阀的校正

序号 4 9 11 名称 单向阀 单向阀 行程阀 型号 AF3-EA10B AF3-Ea10B E22JH-63 额定流量下的压力损失 2×10Pa 2×10Pa 1.5×10Pa 555,3.3 辅助元件的选择 油管内径一般可参照所接元件接口尺寸确定,也可按管路允许流速进行计算,本系统油管内径的选择可参照所接元件接口尺寸确定。

查参考文献[1]油箱容量按下式确定:

V?mqvp?(5~7)?14.135L?70.675L~98.945L

四.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由于本液压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压力损失验算可以从略,又由于系统采用双泵供油方式,在液压缸工进阶段,大流量泵卸荷,功率利用合理;同时油箱容量可以取较大值,系统发热温升不大,故不必进行系统温升的验算。

14

五.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5.1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由元件参数计算与设计中液压缸的内径D=80mm,活塞杆直径d=56mm已确定。 5.2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液压缸的壁厚由液压缸的强度条件来计算。

液压缸的壁厚一般指缸体结构中最薄处的厚度。从参考文献可知,承受内压力的圆筒,其内应力的圆筒,其内应力分布规律因壁厚的不同而各异,一般计算时可分为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

当缸体壁厚与内径之比小于0.1时,称为薄壁缸体,薄壁缸体的壁厚按材料力学中计算公式:??PD(m) 2???式中:??缸体壁厚(m)

P?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Pa) D?缸体内径(m)

????缸体材料的许用应力(Pa)

查参考文献[5]可得常见缸体材料的许用应力: 铸钢:???=(1000~1100)?105Pa

无缝钢管:???=(1000~1100)?105 Pa 锻钢:???=(1000~1200)?105 Pa 铸铁:???=(600~700)?105 Pa

PD3.75?106?0.1选用铸钢作为缸体材料: ????0.0017m?1.7mm 52???2?1100?10

15

在中低压机床液压系统中,缸体壁厚的强度是次要的,缸体壁厚一般由结构,工艺上的需要而定,只有在压力较高和直径较大时,才由必要校核缸体最薄处的壁厚强度。

当缸体壁厚与内径D之比值大于0.1时,称为厚壁缸体,通常按参考文献中第二强度理论计算厚壁缸体的壁厚:

D????2??????0.4P?1??????1.3P??0.1?1100?105?0.4?3.75?106?

???1??562?1100?10?1.3?3.75?10?????0.00149m??1.49mm因此缸体壁厚应不小于1.7mm,又因为该系统为中低压液压系统,所以不必对缸体最薄处壁厚强度进行校核。

缸体的外径为: 80+2*1.7=83.4mm 5.3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液压缸的工作行程长度,可根据执行机构实际工作的最大行程来确定。以液压左滑台为例,因为左滑台的最大行程为150mm,由查参考文献液压缸活塞行程参数(GB2349-80),选择液压缸的工作行程为160mm。 5.4 缸盖厚度的确定

缸筒底部(即缸盖)有平面和拱形两种形式,由于该系统中液压缸工作场合的特点,缸盖宜选用平底形式,查参考文献可得其有效厚度t按强度要求可用下面两式进行近似计算:

P缸盖有孔时:t?0.433D2???(m)

缸盖无孔时:t?0.433D2

PD2(m)

???(D2?d0)16

式中:t?缸盖有效厚度(m)

P?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Pa) ????缸体材料的许用压力(Pa) D2?缸底内径(m) d0?缸底孔的直径(m)

查参考文献[5]缸盖的材料选用铸铁,所以: 缸盖有孔时:t?0.433D2P???(m)

t=10.2mm

缸盖无孔时:t?0.433D2t=18.972mm

缸盖的宽度:110mm 5.5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当活塞杆全部外伸时,从活塞支承面中点到缸盖滑动支撑面中点的距离H称为最小导向长度,如果最小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最小导向长度。 对一般的液压缸最小导向长度H应满足以下要求:

H?LD? =120mm 202PD2(m)

???(D2?d0) 式中:L-液压缸的最大行程

D-液压缸的内径

17

5.6 缸体长度的确定

液压缸的缸体内部长度应等于活塞的行程与活塞的宽度之和,缸体外形长度还要考虑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缸体长度不大于内径的20~30倍,即在本系统中缸体长度不大于2000-3000mm,现取缸体长度为450mm。 5.7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液压缸主要尺寸确定以后,就进行各部分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缸筒与缸 盖的连接结构、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活塞杆导向部分结构、密封装置、缓 冲装置、排气装置、及液压缸的安装连接结构等。 5.7.1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有多种,如法兰连接、外半环连接、内半环连接、外螺纹连接、拉杆连接、焊接、钢丝连接等。该系统为中低压液压系统,缸体材料为铸钢,液压缸与缸盖可采用拉杆式连接,该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等特点。 5.7.2 活塞

活塞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沿缸筒往复滑动,因此它于缸筒的配合应适当,即不能过紧,也不能间隙过大。设计活塞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活塞的结构形式, 其次还有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活塞材料、活塞尺寸及加工公差等。 1)活塞的结构形式

活塞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活塞和组合活塞,根据密封装置形式来选用活塞结构形式,查参考文献活塞及活塞杆的密封圈使用参数,该系统液压缸中可采用O形圈密封。所以,活塞的结构形式可选用整体活塞,整体活塞在活塞四周上开沟槽,结构简单。

18

2)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

查参考文献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分整体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组合式结构又分为螺纹连接、半环连接和锥销连接。该系统中采用螺纹连接,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在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容易松动,必须用锁紧装置,多在组合机床上与工程机械的液压缸上使用。 3)活塞的密封

查参考文献活塞与缸筒的密封采用O形圈密封活塞与缸体的密封采用O形圈密封,O形圈的代号为:64.5×4GB/T3452.1-1992。

查参考文献活塞与活塞杆的密封采用O形圈密封,因该系统为中低压液压系统(P?32Mpa),所以活塞杆上的密封沟槽不设挡圈,其沟槽尺寸与公差由GB/T3452.3-98确定, O形圈代号为:48×7 G GB/T3452.1-92,具体说明从略。 4)活塞材料

因为该系统中活塞采用整体活塞,无导向环结构,参考文献所以活塞材料可选用HT200~HT300或球墨铸铁,结合实际情况及毛坯材料的来源,活塞材料选用HT200。

5)活塞尺寸及加工公差

查参考文献活塞的宽度一般取B=(0.6~1.0)D,缸筒内径为80mm,现取B=0.6×80=48,活塞的外径采用f9,外径对内孔的同轴度公差不大于0.02mm,活塞的内孔直径D1设计为48mm,精度为H8,查参考文献可知端面T对内孔D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值按7级精度选取,活塞外径的圆柱度公差值按9级、10级或11级精度选取。外表面的圆度和圆柱度一般不大于外径公差之半,表面粗糙度视结构形式不同而各异。活塞的详细结构见附图。 5.7.3缸筒

缸筒材料一般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对焊接的缸体还要求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结合该系统中液压缸的参数、用途和毛坯的来源等,缸筒的材料可选

19

用铸钢。在液压缸主要尺寸设计与计算中已设计出液压缸体壁厚最小厚度应不小于1.7mm,缸体的材料选用铸钢,查参考文献,缸体内径可选用H8、H9或H10配合,现选用H9配合,内径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活塞选用O形圈密封取Ra为0.3?m,且需珩磨,缸筒内径的圆度和圆柱度可选取8级或9级精度具体结构见附图。

缸筒与缸盖之间的密封采用O形圈密封,O形圈的代号为80?4 G GB/T3452.1-1992,密封沟槽及其公差可按GB/T3452.3-1988确定。见所附零件图。

5.7.4 缓冲装置

液压缸的行程终端缓冲装置可使带着负载的活塞,在到达行程终端减速到零,目的是消除因活塞的惯性力和液压力所造成的活塞与端盖的机械撞击,同时也为了降低活塞在改变运动方向时液体发出的噪声。因为该系统为液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速度换接平稳,进给速度稳定,且工进完毕采用死挡铁停留,所以液压缸上可不设置缓冲装置。 5.7.5 后缸盖

查参考文献并参考同类型液压缸,后缸盖的材料选用HT200。缸盖与缸体采用拉杆式连接,选用的螺栓的代号为:GB/T5782-86 M12?140。查参考文献参照液压缸螺纹连接的油口系列(GB/T2878-93),液压缸的进油口螺纹选用M12?1.5,出油口螺纹选用M12?2。具体结构尺寸见所附零件图。 5.7.6 前缸盖及与活塞杆的密封、防尘

查参考文献并参考同类型的液压缸,前缸盖的材料选用35钢,缸盖与缸筒采用的连接方式和后缸盖与缸筒的连接方式一致。在缸盖的顶部加工进油孔道,其孔道的的结构与形式参照后缸盖上的而定。查参考文献油管与缸盖接口处的尺寸配合确定为φ18H9/g9,具体结构见附图。

20

为了清除活塞杆处外露部分粘附的灰尘,保证油液清洁及减少磨损,在端盖外侧增加防尘圈。活塞杆的防尘采用往复运动橡胶防尘密封圈(GB/T 10708.3-89)A型液压缸活塞杆防尘圈。 5.7.5 活塞杆

1)活塞杆结构尺寸的确定

活塞杆杆体分为实心杆和空心杆两种,实心杆加工简单,采用较多,该系统中采用实心杆。已知活塞杆的直径为56mm,查参考文献活塞杆的材料选用45钢,根据液压缸的实际结构尺寸,活塞杆的总长度设计确定为670mm,轴径为56mm的长度为405mm,查参考文献活塞杆上安装活塞的部分即轴径为40mm的部分精度采用h8,活塞杆与活塞的密封采用O形圈密封,代号为48×7 G GB/T3452.1-92。活塞杆与活塞的密封前面已设计说明。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采用螺纹连接,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在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容易松动,必须采用锁紧装置,该系统中采用垫圈锁紧。因为该液压系统采用标准液压动力滑台(HY40A-1),查参考文献液压滑台的联系尺寸,活塞杆与液压滑台连接处螺纹采用M12X2,螺纹长度60(GB2350-80)。 2)活塞杆强度的计算

活塞杆在稳定的工况下,如果只是受轴向推力或拉力可以近似地用直杆承受拉压载荷的简单强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F?10?6????p(MPa) 2(?/4)d?6.81MPa

所以活塞杆满足强度要求。 式中:F?活塞杆作用力(N)

d?活塞杆直径(m)

?p?材料许用应力(对中碳钢)?p=400MPa

21

活塞杆上一般都设有螺纹、退刀槽结构,这些部位往往使活塞杆上的危险截面,也要进行计算,危险截面处的合成应力应满足:

?n?1.8式中:d2?危险截面的直径(m)

F2??p(MPa) 2d2F2?活塞杆的拉力(N)

?p?材料许用应力(对中碳钢)?p=400MPa

因为活塞杆上螺纹、退刀槽中直径最小的为?27.8,此处的截面为危险截面,所以:

?n?1.8F2 2d2?n?1.826222

0.02782?n?61072925.83Pa ?n?61.07MPa??p

活塞杆危险截面处满足强度要求。 3)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向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和锁紧装置等。导向套的结构可以做成端盖整体式直接导向,也可做成与端盖分开的导向套结构。后者导向套磨损后便于更换,所以应用较普遍。该系统为液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速度换接平稳,进给速度稳定,磨损不严重,所以导向套结构采用端盖整体式直接导向。

22

结束语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3)通过设计,初步具备了设计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查阅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运用AUTOCAD等软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是很重要的一次实践环节。

此次设计除了考察我们专业课的能力之外,还培养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导批评。

23

致谢词

在此次的课程设计中,老师认真的给我们讲解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每一个环节的重点。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让我们不是在迷茫中度过,而是在为了干好自己的活,充满干劲中度过。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学们询问老师时,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让我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由于此次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紧张,老师每天督促我们完成自己的任务,按时检查我们的进度,不让任何一位同学落下。

在此,感谢老师这么久以来对我们的教导。有了老师,才让我们这次的课程设计完满结束。

与此同时,在这里也多谢同组成员的陪伴。那为了一个问题,全组探讨的热情;被困难阻挠时,相互鼓励的时刻;沉闷时,搞笑的话语??因为你们,因为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课程设计才能顺利的进行,谢谢大家。

24

参考文献

[1] 丁树模.液压传动.(-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12 [2] 简引霞.液压传动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2006.7 [3]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7 [4]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12 [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1 [6]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3卷.(-4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1 [7] 寇世瑶.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7

[8] 陈于萍,高晓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5.7

[9] 王守城,段俊勇.液压元件及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1 [10] 谢家瀛.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8

25

参考文献

[1] 丁树模.液压传动.(-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12 [2] 简引霞.液压传动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2006.7 [3]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3.7 [4]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12 [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1 [6]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3卷.(-4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1 [7] 寇世瑶.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7

[8] 陈于萍,高晓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5.7

[9] 王守城,段俊勇.液压元件及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1 [10] 谢家瀛.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8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4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