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4-05-09 23: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

(供药学专业使用)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二0一三年 一月 编

目 录

实验一 实验要求和分析中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要点 实验二《中国药典》一部、二部的查阅 实验三 药物的杂质检查 实验四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 实验五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鉴别

实验六 阿司匹林制剂容量分析的综合性实验 实验七 有关物质的色谱检查

实验八 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析 实验九 维生素C制剂分析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含量 实验十一 考核:药物的区别、鉴别试验

2

实验一 实验要求和分析中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要点

【实验目的】

1、了解药物分析实验要求。

2、学习并掌握分析中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要点。 【实验要求】

按教学人纲规定,实验课教学应做到:

1.认真验证实验教材指定的药物分析理论,加深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

2.正确掌握实验教材中各类代表性药物的分析方法,熟练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培养独立开展药物分析工作的能力。

3.全面了解药物分析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为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参加实验课学习者应努力做到:

1.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原理和操作要点,预先安排好实验进程,估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2.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操作应力求正规,细心观察实验现象。

3.及时做好完整、确切的原始记录。原始纪录不得记于纸条上、手上或其他本上再撰写,应直接记于实验记录本上。

4.防止试剂、药品污染,取用时应仔细观察标签和取用工具上的标志,杜绝错盖或不盖瓶塞的现象。公用试剂、药品应在指定位置取用,不得随意挪动。

5.爱护仪器、小心使用,破损仪器应及时登记报损、补发。动用精密仪器,须经教师同意,用毕登记签名。

6.实验时确保安全、时刻注意防火、防爆。发现事故苗头及时报告,不懂时不要擅自动手处理。 7.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药品、试剂。

8.实验完毕认真清理实验台,仪器洗净后放回原位,锁好柜子,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值日生应负责全面整理实验室卫生。

认真总结实验结果,按指定恪式写好实验报告,并按时交出。 【实验内容】

1、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要点

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是滴定分析中准确量测液体的三种仪器,正确地使用这些仪器是做好定量分

3

析实验的基本技能。为此须特别注意这三种仪器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一)滴定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1.常量分析采用的是常量滴定管,其中最常用的容积为50ml和25ml,它们的最小刻度为0.1ml;读数时,两小恪之间可以估计出一位数,所以滴定管能测量至0.01 ml。

2.滴定管按其用途可分为酸式和碱式两种,下端带有玻璃磨口活塞的称酸式滴定管。下端用一个橡皮管和尖嘴的玻璃管相连的称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内有一个玻璃珠用以堵住液流和控制溶液的流速,酸式滴定管是用于盛放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因为磨口容易被碱性溶液腐蚀。而碱式滴定管则用于盛放碱性溶液,不能盛放与橡皮管作用的酸,如I2、MnO4及AgNO3等溶液。

3.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玻璃活塞旋转是否自如(或玻璃珠是否合适)。给活塞涂凡士林汕需认真仔细,使成透明状。滴定管的洗涤须依次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和操作溶液洗涤。洗液放出后,先用自来水冲干净,再用蒸馏水洗2~3次,每次10~15ml,用蒸馏水洗涤后,洗净的滴定管其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地润湿而不拌水珠,然后用待装入的操作溶液(即标准溶液或被标定的溶液)洗涤2~3次,每次约5~10ml以除去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操作溶液的浓度不变,然后倒入操作溶液至“0”刻线以上,再检查滴定管下端有无气弋泡,将其排除。

4.滴定管刻度在读数时应遵守下列规则:(1)装满溶液或放出溶液后,必须等l~2分钟,待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再读数。(2)读数时,滴定管可以夹在滴定管架上,也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住滴定管最上端处。两种方浊均使滴定管保持垂直。(3)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向卜缘最低处的液向称水平。初读与终读应用同一标准。(4)必须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要求估计到0.0lml。

5.注意每次滴定最后从0.0lml刻度开始。不允许用滴管滴加溶液来调整液面以免改变溶液的浓度。刚刚加添溶液或刚刚滴定完毕,不要立即调整零点或读数,而应该等l~2min,以使管壁附着的溶液流下来,而不致影响读数的可靠性,滴定管使用完毕后,倒去管内剩余溶液,用自来水洗净后,再装满水,套上套管,这样下次使用前可不必再用洗液清洗。酸式滴定管如长期不用,活塞部分应垫上纸。甭则时间一久,活塞不易打开。划于其他带磨口活塞的仪器都应如此。

(二)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稀释溶液用的,和移液管配合使用。通常自25、50、100、250、500和1000ml等规恪。

1.在使用容量瓶之前应先检查(1)瓶塞是否己用绳系在瓶颈上;(2)标线位置距离瓶口远近如何,若太近则不宜使用;(3)磨口瓶塞是否配套,要求密闭,不漏水。容量瓶的洗涤与滴定管相同。

2.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基准试剂的需要量,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置于小烧杯中。根据基准试剂的性质,用水、酸或其他溶剂溶解。如果基准试剂易溶于水,则

4

将玻璃棒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沿玻璃倒入少量蒸馏水,并搅拌使其溶解注意防止溶液溅出。若难溶于水,可盖上表面皿,稍加热,但须冷却后寸能定量转移至容量瓶中。转移时,右手拿玻棒,左手拿烧杯,玻棒插入容量瓶内。玻棒下端靠着瓶颈内壁,烧杯嘴紧靠玻棒使溶液沿玻棒慢慢流入。待溶液流完后,用洗瓶吹洗玻棒和烧杯内壁,按同法转入容量瓶中。重复洗涤5~6次。当溶液稀释到容量瓶的四分之三左右时,夹住瓶塞,拿起容量瓶摇几周,使溶液人体混匀。继续加蒸馏水接近标线l~2 cm处等l~2min,待粘刚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后,用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至弯月向与标线相切。盖好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另一只手握住容量瓶的底部,不断转动,待气泡上升至顶部时,再倒转摇动,如此反复几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根据基准试剂的称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积,计算所配置标准溶液的浓度,有时容量瓶也用来冲稀溶液。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准确浓度的溶液至容量瓶中,冲稀到刻度,摇匀,可得准确浓度的稀溶液。

3.注意:(1)溶液必须冷至室温后,寸能稀释到标线否则造成体积误差。(2)不要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尤其碱溶液会浸蚀瓶壁_并使瓶塞粘住,无法打丌,配好的溶液如需保存,应转移到磨口试剂瓶中。(3)容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烤,也不许用任何方式对其加热(包括用热水温热)。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

1.移液管是一根细长而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玻璃管,在管颈上端刻有标线。球部标有在一定温度下溶液流出的体积。如“25ml,20℃”的标记,它表示在20℃时该移液管移取溶液到弯月面下缘与标线相切,然后让此溶液自然流出,流出溶液的体积等于管上所标示的体积为25 ml。当溶液从移液管自由流出时,因毛细管作用,最后总有少量溶液留在管口。不要将这部分溶液吹出,因为移液管所指示的容积是根据自然流出的溶液体积来确定。

2.常用移液管有5、10、25和50 ml等规格。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 0 ml等规格。量取整数如5、1 0、25??等ml的溶液时,应该用大小相应的移液管,而不用吸量管。

3.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洗涤同样需要洗液,自时还需较长时间浸泡,洗液洗过的移液管和吸量管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后,再用少量蒸馏水洗三次。

4.使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前,需用吸水纸将移液管的尖端内外吸干然后再用少量要移取的溶液洗涤三次,但注意吸出的溶液不要流回,以防稀释溶液,用移液管自瓶中移取溶液时,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在线方。将移液管尖端插入瓶内液向以下l~2 ml的深度。左手拿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移液管上口,借吸力使液向上升。当管内液面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按紧管口,将移液管提高液面。食指轻轻按住管口,使液向缓慢平稳地卜降。待管中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按紧食指,使溶液不再流出。将移液管放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内壁,容器稍斜,而移液管保持直立、松开食指,让溶液自然地流出,待全部溶液流尽后,再等15秒取出。不要吹出残留溶液。吸量管的使用与移液管相同,为减少误差,吸量管每次都应从最上向刻度为起点,往下放出所要体积。而不是放出多少体积就

5

吸取多少体积。

5.标有“吹”字的吸量管放出溶液时,要吹出最后一滴溶液。标有“快”字的吸量管溶液流出较快,但不吹出最后残留的溶液。

6.注意实验完毕后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移液管和吸量管均不能在烘箱里烘干。

实验二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二部的查阅

【实验目的】

1、熟悉《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 2、掌握查阅《中国药典》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按照下列项目,查阅《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二部,记录所在页码及括号中内容的查阅结果。 顺序 查阅项目 页码 查阅结果

1 人参(鉴别)

2 银杏叶提取物(制法)

3 地奥心血康胶囊(含量测定) 4 银黄口服液(处方)

5 阿司匹林片(游离水杨酸杂质限量) 6 头孢拉定(比旋度) 7 布洛芬(制剂)

8 地西泮片(含量测定) 9 依诺沙星(类别) 10 鱼肝油(贮藏方法)

11 维生素C注射液(pH值) 12 重金属检查法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4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标定的基准物) 15 氨制硝酸银试液的配制 【注意事项】

1.药品可在品名目次中,按药品名称笔划为序查阅。也可在英文索引或中文索引(按汉语拼音的顺序)中查阅。

2.制剂通则、一般鉴别试验、物理常数测定法、一般杂质检查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多种分析方法以及试液、试纸、指示液与指示剂、缓冲液等的配制、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和指导原则等其他内容在附录中查阅。

6

实验三 药物的杂质检查

【实验目的】

1. 掌握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原理与实验方法。 2. 掌握杂质限度试验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熟悉一般杂质检查项目与意义。 【实验原理】

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不挥发物、重金属的检查原理参见教材第三章中杂质检查部分。 【实验材料】

试药:葡萄糖、氯化钠原料药。

仪器:50mL纳氏比色管、刻度吸管、100mL测砷瓶,药物天平。 【实验内容】

(一)葡萄糖 1、酸度

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20mL,应显粉红色。

2、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g,加热水溶解后,放冷,用水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H)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3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3mL与比色用硫酸铜液6mL,加水稀释成50mL)1.0mL加水稀释至10mL比较,不得更深。

3、乙醇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90%乙醇3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10分钟,溶液应澄清。 4、氯化物

取本品0.6g,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A)。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1%)。

5、硫酸盐

取本品2.0g,加水溶解使成约4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

7

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附录B)。供试溶液所显浑浊度不得较对照液更浓(0.01%)。

6、亚硫酸盐与可溶性淀粉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试液1滴,应即显黄色。 7、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9.5%(附录E)。 8、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附录F)。 9、铁盐

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2.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10、重金属

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成25mL。取本品4.0g,置乙管中,加水适量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使成25mL;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颜色一致。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附录C),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11、砷盐

取本品2.0g,加水5mL溶解后,加稀硫酸5mL与溴化钾溴试液0.5mL,置水浴上加热约20分钟,使保持稍过量的溴存在,必要时,再补加溴化钾溴试液适量,并随时补充蒸散的水分,放冷,加盐酸5mL与水适量使成28mL,置测砷瓶中,作为供试溶液。另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照供试品制备项下方法,自\加水5mL溶解后\起,至\置测砷瓶中\,同法处理,作为标准液。

取供试溶液和标准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密塞于测砷瓶上,并将测砷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比较。供试溶液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附录D),不得更深(0.0001%)。 【实验说明】

1、比色管的正确使用——选择配对的两支纳氏比色管,用清洁液荡洗除去污物,再用水冲洗干净。采用旋摇的方法使管内液体混合均匀。

8

2、正确选用量具——根据检查试验一般允许误差为±10%的要求和药品、试剂的取用量,选择合适的容量仪器。

3、平行操作——标准与样品必须同时进行实验,加入试剂量等均应一致。观察时,两管受光照的程度应一致,使光线从正面照入,比色时置白色背景上,比浊时置黑色背景上,自上而下地观察。

4、注意刻度吸管的正确使用和观察。

5、限量计算:杂质限量%=((V标准×C标准)/W样)×100%。式中V标准为标准液体积,C标准为标准液浓度,W样为样品取样量。

实验四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pH值测定原理和pH计的正确操作。

2、掌握比旋度的概念、求算方法和旋光法测定旋光性物质含量的原理与计算。 3、掌握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操作要点。 4、了解注射液杂质检查的一般项目 【实验原理】

[鉴别] 取本品,缓缓滴入温热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红色沉淀。

[杂质检查] 葡萄糖注射液在高温加热灭菌时,易分解产生5-羟甲基糠醛:

利用5-羟甲基糠醛在284nm的波长处有吸收,而葡萄糖无吸收,将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

9

284nm的波长处测定,规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32来控制5-羟甲基糠醛的量。 [含量测定]

1、采用旋光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测得供试品的旋光度与2.0852相乘,计算出葡萄糖在供试品中的百分比浓度和标示量的百分比。

2、采用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糖有还原性,与有氧化性的碘发生反应,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回滴,从而计算糖的含量。 【实验材料】

试药:氨试液、碳酸钠、碘化钾、碘滴定液(0.05 mol/L)、2 mol/L盐酸、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 mol/L)、淀粉指示剂、葡萄糖注射液。

仪器:旋光度测定仪、小锥型瓶(100ml)、试剂瓶、酸式滴定管、烧杯、洗耳球、量筒。 【实验内容】

本品为葡萄糖或无水葡萄糖的灭菌水溶液。含葡萄糖(C6H12O6·H2O)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鉴别] 取本品,缓缓滴入温热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检查] pH值 应为3.2~5.5(附录A)。 5-羟甲基糠醛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8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32。 重金属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3g),必要时,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另取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成25mL,置另一25mL纳氏比色管中。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标准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样品管颜色一致;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样品管所显颜色与标准管比较,不得更深(见实验一附录C)。按葡萄糖含量计算,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量测定]

1、旋光法(附录B)

原理: 葡萄糖分子中含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其水溶液的比旋度[a]tD为+52.5o~+53.0o ,根据旋光度 与浓度C的比例关系可进行含量测定:

式中L为液层厚度(dm),C为溶液的百分浓度(g/mL,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所

10

以:

方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10%或10%以下规格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分钟,测定旋光度。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将测定管(长度为1dm)用供试液体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检测读数,记录旋光度,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旋光度。与2.0852相乘,即得100mL供试液中含有C6H12O6.H2O的重量(g)。

测定前用水校正零点,测定后再用水核对零点,若零点变动,应重测。

2、剩余碘量法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75mg),置于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5ml,加含碳酸钠14.3%及碘化钾4.0%的缓冲溶液25ml,再精密加入0.05mol/L碘滴定液25ml,密塞,在20℃准确放置30分钟后,加2mol/L盐酸35ml,并立即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至近终点,加淀粉指示液,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实验说明】

1、pH值测定时,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

2、旋光仪接通电源后需预热5~20分钟。每次测定前后应用溶剂作空白校正。配制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0℃±0.5℃(除另有规定外)。供试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或含有混悬的小粒,应预先滤过,并弃去初滤液。旋光管装样时应注意光路中不应有气泡,使用后应立即用水洗净晾干,切勿用刷子刷,也不能用高温烘烤。

3、用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时,要加氨试液,是加速变旋作用,促进达到平衡,否则测得的旋光度数据不准。

4、用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时,要在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会使碘牢固被淀粉吸附,使终点延迟,产生误差。

5、折光率测定时,先用水校正折光计读数,注意刻度尺规读数方向。水的折光率20℃时为1.3330, 25℃时为1.3325,40℃时为1.3305。折光计棱镜不得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液体,也不能用硬物碰擦镜面。使用完毕后,用少量水冲洗棱镜,并擦干水迹。若液体折光率读数不在1.3~1.7之间,则不能用阿培氏折光计测定。

6、标示量=规格=处方量——表示单位制剂内(例:每片,每丸、每毫升、每瓶等)所含主药的量。

11

实验五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鉴别

【实验目的】

熟练进行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鉴别操作,并正确判断结果。 【实验原理】

见课本。 【实验材料】

试药: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三氯化铁、稀硫酸、亚硝酸钠、β-萘酚试液、苯甲酸、水杨酸、阿斯匹林、贝诺酯、布洛芬等

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漏斗、分光光度计 【实验内容】

一、苯甲酸的鉴别

苯甲酸0.2g 0.4%氢氧化钠15ml,振摇,过滤,加三氯化铁2滴 赭色沉淀 二、水杨酸的鉴别

水杨酸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紫堇色 三、阿斯匹林的鉴别

阿斯匹林0.1g,加水,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显紫堇色;

阿斯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放冷,加过量稀硫酸,白色沉淀,并有醋酸臭气。 四、贝诺酯的鉴别

贝诺酯0.2g,加氢氧化钠试液50ml,煮沸,放冷,过滤,加盐酸调酸性,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紫堇色

贝诺酯0.1g,加稀盐酸5ml,煮沸,放冷,过滤,加0.1mol/L亚硝酸钠数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2滴,猩红色沉淀

五、布洛芬的鉴别

取本品,加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布洛芬0.25m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65nm与27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实验说明】

1. 做苯甲酸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的试验时,不可过多地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将声称红棕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并注意区别碱式苯甲酸铁的赭色沉淀与氢氧化铁的红棕色沉淀的颜色。

12

2.做阿斯匹林、贝诺酯水解试验时,应在水浴中进行,不能直火加热,否则水解产物会因温度过高发生氧化,而影响试验结果。

实验六 阿司匹林制剂容量分析的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含量的原理、操作和计算。 2. 掌握滴定液的标定、F值的计算。 3. 掌握天平和容量仪器的正确操作。

4. 熟悉阿司匹林原料、各种制剂,生物样本中的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原理】

见ppt。 【实验材料】

试药:阿司匹林普通片或肠溶片。

仪器:分析天平,50ml酸式/碱式滴定管,恒温水浴锅,电炉。 【实验内容】

1、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阿司匹林的各种含量测定方法,写出综述文章。

2、以小组(4~5人)为单位,派代表对文献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每组介绍2~3个方法,内容包括原理、操作、计算与方法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含量测定方法。

3、根据各自的任务进一步查阅有关文献,详细摘录实验操作方法,包括标准溶液、试药的配制、标定方法,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所需实验仪器。

4、每组完成样品的含量测定工作(包括仪器的清洗,标准滴定液的配制、标定,试剂的配制,仪器选用与调试,含量测定与计算),写出实验报告。

5、实验报告内容包括:题目、原理、主要仪器、操作方法、原始记录、测定结果、分析讨论。 【实验说明】

1、注意电子天平的规范操作,采用减重秤量法。

2、酸式滴定管滴定时别使活塞松动,碱式滴定管别使气泡进入管路。

3、样品混悬液从研钵转移至容量瓶时应借助小漏斗,并用相应溶剂分次洗涤研钵,洗液并入滤液中,使内容物定量转移至量瓶。

4、过滤用漏斗、烧杯、移液管必须干燥,过滤过程中应注意醇溶液的挥发。

5、根据需用量,自行配制中性乙醇(对所用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方法:取乙醇适量,加酚酞指示剂1

13

滴,用滴定剂氢氧化钠滴定至显粉红色,即得,另用新配。 6、样品测定与空白试验平行进行。 7、反应物水浴加热后采用流水迅速冷却。

8、标定与测定各平行分析2?3份,计算两次测定的间差或三次测定的RSD。

实验七 有关物质的色谱检查

【实验目的】

1、掌握HPLC法测定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原理与限量计算方法。 2、掌握TLC法测定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原理与测定方法。 3、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4、熟悉粘合薄层板的制备与活化。

5、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和日常维护 【实验原理】

见ppt。 【实验材料】

试药:硅胶H,硅胶GF254,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及氧氟沙星原料药。

仪器:高效液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ODS 柱,层析缸,玻板,喷雾器,点样用微量注射器或微量吸管。 【实验内容】

(一)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检查

本品为盐酸普鲁卡因加氯化钠适量使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检查] 对氨基苯甲酸 精密量取本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盐酸普鲁卡因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氨基苯甲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3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A)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用苯-冰醋酸-丙酮-甲醇(14:1:1:4)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2%对二甲

14

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100mL,加冰醋酸5mL制成)喷雾显色。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二)马来酸氯苯那敏有关物质检查

本品为N,N-二甲基-g(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

[检查] 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氯仿稀释成每1mL中含0.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A)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稀醋酸(5:3:2)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除显氯苯那敏与马来酸两个斑点外,如显其他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三)氧氟沙星有关物质的检查

本品为(±)-9-氟-2,3-二氢-3-甲基-10-(4-甲基-1-呱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恶嗪-6-羧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检查]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录B)。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枸橼酸溶液-乙腈(79:21)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0为流动相;流速约为每分钟1.2mL;检测波长为293nm。理论板数按氧氟沙星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测定法 取本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量取适量,加流动相稀释成每1mL中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a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