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成长的教牧塑造

更新时间:2023-10-13 09: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人成长的教牧塑造—石立青 (2012-02-15 12:18:58) 转载▼

标签: 分类: 课程讲义 杂谈

全人成长的教牧塑造

范围: 以《教牧书信》为主的教牧探讨

内容: 本科目探讨教牧领袖的自身建设与教牧关怀 目的: 1.让学员充分了解教牧书信的内容与主题。 2.建立学员的正确教牧观与管理观。 3.重视作神的仆人当有的品格与形象。 参考书:

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下卷,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巴斯德(J.Sidlow Baxter)著:《研经课程》

杨东川著《教牧心理学》(马来西亚浸信会神学院 2005) 白礼狱著《教牧书信研经导读》谢礼明译

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著《提摩太前书》张西平 译编 (华人基督徒培训供应中心 2007)

卡森(D.A.carson)穆尔(Douglasj.Moo)著《21世纪新约导论》尹妙珍 纪荣神 译 麦希真著《基人的指标》与《工人的受苦》(福音证主协会2004)

古特立著《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之教牧书信》李信毅、徐成德译(校园出版社) 艾姆斯著《卓越领袖的风范》冼锦玲译(福音证主协会2005) 陈终道著《写给事奉神的人》

孙德生著《作基督徒的难题》姚锡光译(福音证主协会1987) 汪维藩著《保罗的异象人生》(广西基督教两会2007) 邦兹著《祈祷出来的能力》滕近辉译 孙德生著《属灵领袖》

课间作业:

1、教牧书信经文默写:按经文写出《教牧书信》的重要词汇〈附后〉 2、请你用自己的思维来回答下列问题,每人一题,每题1500字左右 1、 教牧书信的主题重点?

2、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 你对所信的主认识吗? 你是如何经历主的?

4、 假若你是一个教会管理者,你认为需要有哪些装备? 5、你如何理解生命的职份?

6、谈谈“清心的祷告” 7、何为“榜样”?

8、谈谈末世教会的危机

9、事奉者该树立怎样的形象? 10、谈谈你的“圣经观”?

11、面对中国的现况,你有哪些宣教策略?

课程目录

绪 言: 全人成长的耶稣 第一讲: 信仰观 第二讲: 教义观 第三讲: 祷告观 第四讲: 榜样观 第五讲: 敬虔观 第六讲: 良心观 第七讲: 品格观 第八讲: 末世观 第九讲: 圣道观 第十讲: 使命观

结 语: 全然委身的保罗

绪 言: 全人成长

基督教信仰是“全面性”的, 不仅关系人生的永恒归宿也涉及今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基督徒的成长是“整全性”的全人成长,全展发长,全然成圣。

成长—成熟—成功〈阶段性的成长获取阶段的成熟,阶段的成熟会迎取不同层面的成功,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不能说我已完全的成熟或成功了!因在神永恒旨意里要创造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在现实中的我要活出永恒旨意里的我.〉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成长的机会,我们是“行在成长的路上”—人生是成长的机会,卓越是成长的喜悦 !当然所谓“卓越”不仅是指个人价值的体验,更是指活回神的定规中!

神要用的不是一个满腔热血的人,而是一个全面成长的人。神学教育所非常注重的就是“头,心,手”的平衡。头指有悟性,有神学内涵,有思想有抱负。心指灵性,与神有亲密的关系。凡事遵神旨而行。手指投入事工,执行能力。

今天,我们从一节经来看“全人成长”这个主题,关于这个课题的最佳模特就是在拿撒勒成长的主耶稣。(路二52)

------------------------------------------------------------------------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身量或作年纪)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路2:52

一、全人成长向度:

体育(PQ)—体魄健全〈斯巴达的教育观〉 智育(IQ)—智慧超群〈希腊人的教育观〉 灵育(CQ)—信仰美好〈犹太人的教育观〉 德育(MQ)—品质优良〈中国人的教育观〉 群育(EQ)—关系和谐〈罗马人的教育观〉

斯巴达人尚“武”重体育;希腊人尚“文”重智育;中国崇尚礼节重德育;犹太人信仰是他们的一切,重灵育;罗马人注重团队重群育。在主耶稣生命里的这五个层面的包容性,见证他的完美! 二、全人成长与好学精神:

〈主耶稣三十年的成长岁月唯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学习的图画〉 【路2:46-47】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他的,都稀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 人生无处不教育

天地就是最佳的教室 人生风云际遇就是教材 圣经是权威最高的课本 圣灵是无所不在的导师 成长是教育的美丽果实 三、全人成长的丰满:

【路2:40】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路2:52)太神奇了,不但概括了主耶稣的三十年生活,更让我们看见一个完全人的图画: A正常人: 身量成长—体魄健全 智力成长—智力健全

B属灵人: 得神喜爱—灵性美好 得人喜爱—道性美好 C完全人: ·灵命观—平衡而增长: ·人生观—平凡而卓越: ·世界观 —平常而超常 : 四、全人成长与人生目标:

【路2:49】 耶稣说,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企业家的态度:发挥恩赐 公益家的态度:造福人群 神学家的态度:为神而活

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伟哉斯言! 人生目标的确立! “岂不知我以我父的事为念吗?”—以神为中心,神的旨意为中心,这是最高价值的体验,爱神事奉神是我们一生无悔的选择,让我们来确立这个信念,来定位人生!实现这个信息,来升华人生!而为这个宏伟的信仰而拼搏,来充实人生!主心喜悦,一生何求!

第一讲: 信仰观 ——深知所信的是谁 经文: 提后1:12下太16:13/17 “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提后1:12下)

耶稣基督——是我们信仰根本基点所在,也是整个基督教神学架构的核心,真理系统的灵性命脉之灵魂。

基督教若离开基督则会变成一个自傲,自义,虚伪,软弱无能,无贡献的可怕宗教团体,成为一座徒有外表豪华,富丽装饰精致、美丽、悦目的空中楼阁和人思观中假象的海市蜃楼,而正确认识基督必须回到圣灵所启示的客观真理即圣经中来,而非建立在人主观的经历上,因伟大的神在古时藉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然而,就在这末世经过他儿子晓谕我们(来1:1)。这样看见子便知父如何(约14:9)。如此便可因启示而领略神的荣美,对圣经所启示的永恒的基督曾在历史中以人的身位向世人显现,加以肯定与接纳,这才是教会所要走的一条正确的信仰道路。

基督作为创造者,永恒者,从绝对界进度到相对受造界为有限的人,所经历的人间的沧桑是言不能尽衷的,从马槽开始至十架成就代替赎罪的救恩,以神的大能突破制胜重重的死亡围城与权势,复活升入高天为人类开辟史无前例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新篇章,把人理念界对来生的模糊观念与憧憬具体,不再以理性思索,功德积累,便可借信而承受永生福份,并活泼地等候基督二次荣耀恩临。

如此,今日基督徒便不可悲伤,空虚,消极,秃沉,无奈的处世为人;而是以一幅饱满,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在遵世神旨过荣美人生。丰丰富富地引进主基督的国度。 基督耶稣有奇妙的超然性及合性,得我们终生仰望。 他不是疯子,乃是智慧的源头(箴8:22/31) 他不是骗子,乃是信实的救主(提后2:13) 他不是革命家,乃是和平的君王(赛 9:6) 他不是慈善家,乃是神的儿子(太16:18)

他不是洋菩萨,乃是永活的真神(启1:18约11:25) 他不是宗教家,乃是生命的主宰(约1:14来7:16) 他不是医学家,乃是灵魂的牧者(诗23:1约10:10) 他不是哲学家,乃是真理的本身(约14:6) 他不是魔术师,乃是权能的上主(来1:3)

基督是艺术界所要表达而无法表达的美感——因基督是美的本体(歌5:10/16) 是法律界所要追求而无法达到的正义——因基督是义的本身(彼前3:18约2:2) 是道德界所要体现而无法活出的至善——因基督是善的本体

是哲学界所要探求而无法找到的智慧——因基督是智慧的源头(西2:9) 是宗教界所要感应而无法体验的生命——因基督是生命的本体(约1:3/4) 是体育界所要成就而无法突破的极限——因基督是创造者(约1:4西1:17)

是思想界所要研究而无法分析的真道——因基督是真理的本体(约1:1 ,14:6) 是文化界所要表达而无法认知的知识——因基督是知识的泉源(徒17:20/21) 是经济界所要追求而无法获取的价值——因基督是价值的所在(诗49:7/9)

是全人类所要渴望而无法所及的和平——因基督是和平的成就者(赛9:6) 这位无与伦比的基督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归依。

(提后1:12)是使徒保罗的信仰告白,这也是保罗一生的追求:(徒9:52)主啊,你是谁?—(提后1:12)我深知所信的是谁?保罗说:我们要真知主(弗1:17)深知主(弗3:4) 确知主! (太16:13/17)主耶稣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对门徒进行了一次信仰考核: 你们说我是谁?

一、信仰的价值,在乎认识所信的对像是谁:

信仰的价值不在乎信心的大小,而在乎信仰的对像。(约3:16)但信心的大小决定信仰的品味!不是我们的信心了不起,而是我们所信的主了不起!

二、信仰的根基,在乎认识所信的对像是谁:

一个真正的信仰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1、耶稣是谁?

好人,伟人?

医生 ?

财神、〈成功神学〉 ?

——基督,永生神的儿子!

〈位份与职份〉

〈宗教性与政治性〉

〈人性与神性〉(罗1:3/4)

〈生命与生活〉 2、什么是信心?

不是头脑理智的认可,而是真正的接受(约1:12/13)

三、信仰的进深,在乎认识所信的对像是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n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