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

更新时间:2023-10-13 09: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

作者:宁玉洁 范文静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5期

建构主义是当代在西方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是从认知的发展、个体主动性在认知结构建构中的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对学习心理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整合和诠释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对改革以往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外语人才具有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它使课堂教学从“传递性教学”转向了“对话性教学”,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了“反思性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当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应包含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稳定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环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了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学习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n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