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共同体计划

更新时间:2024-04-07 0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发展共同体计划

新课程已完全打破传统的管理、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好坏之分、上下之别已不存在,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得以升华,是优是劣是好是坏都将按新的“游戏规则”来评判。教师要想在这场改革中赢得主动,惟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投入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当作自己脱胎换骨、自我更新的天赐良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自觉追求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牵涉到个人的、组织的、外在环境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各因素如果能够有效地加以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将会更为顺畅。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

一、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定位及目标

积极探讨具有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完善基于网络的新课程资源库。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创造一种研究氛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1、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共同研究,有效推动本共同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共同体成员在课堂教学上出精品,在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共同体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我镇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各科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开展具有诗性教育特色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科研活动。 3、每年承担至少一次县级以上级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和优秀地理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形成共同体共同的多种教学特色,探寻比较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

5、争取做出一批成果。编写校本教材,校本教辅,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呈现。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创建规则设想

教师发展共同体将努力研究与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共同参加教育科研,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造就具有学科教学特色具

有诗性教育特点的优秀地理教师。

1、制定地理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成长目标

第一年:对地理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看法,不仅能独立上出高质量的课,也具备指导他人上好课的能力,享有学科发言权。第二年: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撰写高质量的论文。第三年:成为县级以上的骨干教师。

2、教师发展共同体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结合我镇实际教学情况,以各完小为单位并根据学校全体教师实际,聘请县有关专家绩效骨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

(1)、制订规划。发展共同体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读书自学。发展共同体成员要系统学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发展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成长。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和专业书刊。

(3)、专题研究。发展共同体成员要积极参加共同体确定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发展共同体成员定期互听随堂课,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纠正。

(4)、外出实践活动。学校创设条件,让发展共同体成员能够定期外出参观学习,更新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性实验。

(5)、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引导地理教师发展共同体老师们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建,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并在相互切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教师发展共同体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方向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具有诗性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有效教学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运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后,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多余的联系,蹩脚的启发,廉价的表扬,热闹的讨论,花哨的板书,抽象的学

法指导,琳琅满目的教具”等只见形式不见效果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有效教学作为纠正这一偏差的手段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坚持推进有效教学的“三个原则”,一是结构化原则。二是情景化原则。三是个性化原则。力争重点环节的“三个突破”,即要在备课、上课、作业与考试三个环节上力争有所突破。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也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近年来对教材与课标的研究、学案编制与使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希望通过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凝聚一部分优秀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并推广研究成果。

3、研究的主要内容

开发校本选修课;建构基于新课程具有诗性教育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4、研究的主要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的策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专题博客(含资源、案例、课例分析等);研究报告;论文、案例集;资源库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v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