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无机》期末总复习

更新时间:2023-09-21 23:3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择题(每小题2分,15题)

理想气体、基本概念

概念较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液体与其蒸气处于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B)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等于各纯组分液体的蒸气压之和

(C) 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某一液体组分的蒸气分压等于它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其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之积 (D) 蒸气压的大小与容器体积的大小有关

容易. 2.26 kPa, 20℃时, H2O(l) 解释是D

(A) H2O(g)的行为不理想 (B) 有水蒸气从容器中逸出 (C) 压力测量不准 (D) 有些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水

中难. 若标准状态下,气体A的密度为 2 g·dm-3,气体B的密度为0.08 g·dm-3,则气体 A 对气体 B 的相对扩散速率为D

(A) 25:1 (B) 1:2 (C) 5:1 (D) 1:5

容易.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的粒子的数目, 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C

(A) 等电子性 (B) 各向同性 (C) 依数性 (D) 相似相溶性

中难. 氨的沸点为 -33℃, 在 25℃时氨的蒸气压为 1000 kP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2O(g), 压缩体积而压力不变, 正确的

(A) 25℃时, 在压力为 500 kPa的氨罐中, 必定含有液态氨 (B) 25℃时, 在压力为 100 kPa的氨罐中, 不可能含有液态氨 (C) 40℃时, 在压力为 1000 kPa的氨罐中, 必定含有液态氨 (D) 氨的临界温度必定低于 0℃

容易. 较多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的气体, 其分子具有C

(A) 较高的分子速率 (B) 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 (C) 较大的分子体积 (D) 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容易. 混合气体中含有 70 g N2、128 g O2和 66 g CO2, 若总体积为 10.0 dm3, 则氧的分体积为A

(A) 5.0 dm3 (B) 4.8 dm3 (C) 4.0 dm3 (D) 3.1 dm3

容易. 将 100 kPa 的N2 2.00 dm3和 100 kPa的 CO2 2.00 dm3装入 1.00 dm3真空容器中, 如果温度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D

(A) 100 kPa (B) 200 kPa (C) 300 kPa (D) 400 kPa

将一定量的N2与一定量的 He 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混合均匀, 在温度不变时, 此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D

(A) N2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B) He单独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 (C) 混合前N2和 He 的压力之和 (D) N2和He分别占有此容器时的压力之和

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B

(A)N2 (B)O2 (C)H2 (D)He

容易.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D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

容易.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D

(A) 一定降低

(B) 一定升高 (C) 不变

(D) 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若溶质是挥发性很大的化合物就不一定降低

容易. 某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为 100.400℃ , 则其凝固点为D

(水的 Kb= 0.512 K·kg·mol-1, Kf= 1.86 K·kg·mol-1)

(A) -0.110℃ (B) -0.400℃ (C) -0.746℃ (D) -1.45℃

热力学动力学基本概念

容易. 液体沸腾时,下列哪种性质在增加A

(A) 熵 (B) 蒸气压 (C) 气化热 (D) 吉布斯自由能

容易. 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

(A) 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比放热反应的高

(B) 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出现的全部作用物的浓度都有关 (C) 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无关 (D) 反应的速率常数与作用物的浓度无关

容易. 下述反应在298 K、100 kPa下是非自发的, 在高温下可变成自发的是D

??CaO(s) + CO2(g) (A) CaCO3(s)???CuCl(s) + (B) CuCl2(s)?12Cl2(g)

??2SO2(g) + O2(g) (C) 2SO3(g)? (D) 所有这些反应

容易. 298 K时,K的数值大于Kc 的反应是D (A) H2(g) + S(g) = H2S(g)

(B) H2(g) + S(s) = H2S(g)

θ

(C) H2(g) + S(s) = H2S(l) (D) Ag2CO3(s) = Ag2O(s) + CO2(g)

容易. 一个体系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总是有C

(A) Q途径1 = Q途径2 (B) W途径1 = W途径2

(C) (Q - W)途径1 = (Q - W)途径2

(D) ΔU = 0,与途径无关

容易. 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在恒压下,凡是自发的过程一定是放热的

(B)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而恒压反应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所以热也是状

态函数

?? (C) 单质的?fHm和?fGm都为零

(D)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自由能减少的过程都是自发进行的

容易. 稳定单质在298 K,100 kPa下,下述正确的是C

??? (A) Sm,?fGm为零 (B) ?fHm不为零

????? (C) Sm不为零,?fHm为零 (D) Sm,?fGm,?fHm均为零

?= -642 kJ·mol-1,则D 容易. 已知: Mg(s) + Cl2(g) = MgCl2(s) ?rHm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 (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

(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 (D)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不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自发

??容易. 在298K,下列反应中?rHm与?rGm最接近的是C (A) CCl4(g) + 2H2O(g) = CO2(g) + 4HCl(g) (B) CaO(s) + CO2(g) = CaCO3(s)

(C) Cu2+(aq) + Zn(s) = Cu(s) + Zn2+(aq)

1 (D) Na(s) + H+(aq) + H2O(l) = Na+(aq) +H2(g) + OH-(aq)

2

容易. 气体反应 CO + H2O = CO2 + H2,此反应的ΔrGm和?rGm与体系总压的关系是C

? (A) ΔrGm与?rGm均与体系总压无关

? (B) ΔrGm与?rGm均与体系总压有关

? (C) ΔrGm与体系总压有关,?rGm与总压无关 ? (D) ΔrGm与体系总压无关,?rGm与总压有关

?

2NH3(g) Kc = 0.63,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容易. N2(g) + 3H2(g)

?量的N2(g),则Kc、Qc 和?rGm的关系为C

?? (A) Qc = Kc,?rGm= 0 (B) Qc > Kc,?rGm> 0

?? (C) Qc < Kc,?rGm< 0 (D) Qc < Kc,?rGm> 0

容易. 将C2H4充入温度为T(120℃)、压力为p的密闭容器中,该容器的容积是

可变的,设其初始体积为V。容器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5.0%,其余为空气。当点燃该混合气体时,发生了C2H4的燃烧反应:C2H4 (g) + 3O2(g) ??? 2CO2(g) + 2H2O(g)。燃烧完全后,让容器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力,则容器的容积为D

(A) 1.15V (B) 1.10 V (C) 1.05V (D) 1.00V

容易.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H2(p?) +2O2(p?) ??? H2O (l) 可通过:(1) H2(p?)在O2(p?)中燃烧完成,放出很多热量;也可以通过:(2) 氢氧可逆电池完成,做电功,放出很少热量。设两者的焓变分别为?rHm,1和?rHm,2。若两种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进度相同,则两种反应的摩尔焓变的关系A (A) ?rHm,1 = ?rHm,2 (B) ?rHm,1 > ?rHm,2 (C) ?rHm,1 < ?rHm,2 (D) 无法确定

1容易. 如果体系在状态Ⅰ时从环境中吸收400J的热量,对外作功100J达到状态Ⅱ,则体系的内能变化和环境的内能变化分别为D

(A) -300J, 300J (B) -100J, 400J (C) 400J, -100J (D) 300J, -300J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D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相同的反应物转变成相同的产物时,如果反应分两步进行,那么要比一步进行时D

(A) 放热多 (B) 熵增加多

(C) 内能增加多 (D) 焓、熵、内能变化相同

反应热

容易. 在一定温度下:

(1) C(石墨) + O2(g) = CO2(g) (2) C(金刚石) + O2(g) = CO2(g) (3) C(石墨) = C(金刚石)

其中ΔH1和ΔH2的关系是A (A) ΔH1>ΔH2

(B) ΔH1<ΔH2

ΔH1 ΔH2

ΔH3 = 1.9 kJ·mol-1

(C) ΔH1=ΔH2 (D) 不能判断

容易. 在标准状态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 -393.7 kJ·mol-1,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 -395.6kJ·mol-1,则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反应的焓变为C (A) -789.3 kJ·mol-1 (B) 0 (C) +1.9kJ·mol-1 (D) -1.9kJ·mol-1

容易. 在25℃,1.00 g铝在常压下燃烧生成Al2O3,释放出30.92 kJ的热,则Al2O3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D (A) 30.92 kJ·mol-1 (C) -27×30.92 kJ·mol-1

?中难. 已知:?fHm(PCl3, l) = -319.7 kJ·mol-1 ? ?fHm( PCl3, g) = -287.0 kJ·mol-1 ? Sm( PCl3, l) = 217.1 J·mol-1·K-1 ? Sm(PCl3, g) = 311.7 J·mol-1·K-1

(B) -30.92 kJ·mol-1 (D) -54×30.92 kJ·mol-1

在101 kPa时,PCl3(l)的沸点约为C (A) 0.35℃

(B) 346℃ (C) 73℃

(D) -73℃

化学平衡

中难. 298 K 时,反应BaCl2·H2O(s)

?330 Pa,反应的?rGm为B

BaCl2(s) + H2O(g) 达平衡时,pHO=

2 (A) - 4.3 kJ·mol-1 (B) +14.3 kJ·mol-1

(C) +139 kJ·mol-1 (D) -141 kJ·mol-1

难. 若850℃时,反应CaCO3(s)CO2分压为A (A)49.8 kPa (C) 71.5 kPa

容易.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D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容易. 在200℃下体积V的容器里,下列吸热反应达成平衡态: NH4HS(s)

NH3(g) + H2S(g)

(B) 51.5 kPa

CaO(s) + CO2(g) K?= 0.498,则平衡时

(D) 取决于CaCO3的量

若通过下述各措施,反应再达平衡时,NH3的分压比原平衡态的分压减小的措施是B

(A) 增加氨气

(B) 增加硫化氢气体

(C) 增加温度 (D) 加入氩气使体系的总压增加

容易. 对于反应:2C(s) + O2(g)

T / K,若升高温度则B

? (A) ?rGm变负,反应不完全

?2CO(g) ?rGm/ J·mol-1 = -232600 - 167.8

(B) K?p变大,反应更完全 (C) K?p变小, 反应更不完全

(D) K?p不变, 反应更完全

容易. 合成氨反应3H2(g) + N2(g)

入氩气后,氨的产率是A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容易.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g) + 2B(s)?< 0,下列判断??2C(g)。已知?rHm2NH3(g) 在恒压下进行时,当体系中引

正确的是C

(A) 仅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B) 仅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 (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

容易. 硫酸铜有多种不同水合物,它们脱水反应的Kp分别为 CuSO4·5H2O(s)CuSO4·3H2O(s) + 2H2O(g) Kp1 CuSO4·3H2O(s)CuSO4·H2O(s) + 2H2O(g) Kp2 CuSO4·H2O(s) CuSO4(s) + H2O(g) Kp3

为了使CuSO4·H2O晶体保持稳定(不风化也不潮解),容器中水蒸气压pH2O应为D

(A) Kp1 pH2O> Kp2 (D) Kp2 >pH2O> Kp3

原子结构

容易. 下列原子轨道中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电子,则沿x轴方向可形成? 键的是B (A) 2s - 4

dz2

(B) 2px- 2px

(C) 2py- 2py (D) 3dxy - 3dxy

容易. 下列元素原子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A) Mg > B > Si > Ar (C) Si > Mg > B > Ar

容易. 核外量子数n = 4,l = 1的电子的个数最多是D (A) 3 (B) 4

容易.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A (A) n = 3, l = 1, ml = +1, ms = +1 2 (B) n = 4, l = 5, ml = -1, ms = +1 2 (C) n = 3, l = 3, ml = +1, ms = -1 2 (D) n = 4, l = 2, ml = +3, ms = -1 2

s, p, d, f各轨道的简并轨道数依次为B

(A) 1, 2, 3, 4 (B) 1, 3, 5, 7 (C) 1, 2, 4, 6 (D) 2, 4, 6, 8

(C) 5 (D) 6

(B) Ar > Mg > Si > B (D) B > Mg > Ar > Si

分子结构

容易. BF3分子的偶极矩数值( D )为D (A) 2

容易. 氯苯的偶极矩是1.73D,预计对二氯苯的偶极矩应当是C (A) 4.36 D (B) 1.73 D

容易. 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晶体是B (A) KBr(s)

中难.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C (A) KCl (B) CO (C) Na2SO4

(D) NH4+

(B) CO2(s) (C) CuAl2(s) (D) SiC(s)

(C) 0 (D) 1.00 D

(B) 1 (C) 0.5 (D) 0

溶液

难. 制备2.00 dm3 pH = 9.4的NaAc溶液,需NaAc的物质的量为A (Ka(HAc) = 1.76 ? 10-5)

(A) 2.2 mol (B) 1.1 mol (C) 5.7 ? 10-10 mol (D) 1.9 ? 10-10 mol

容易. 欲配制 pH = 13.00 的溶液 10.0 dm3, 所需 NaOH 固体的质量是A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 (A) 40 g (B) 4.0 g (C) 4.0×10-11 g (D) 4.0×10-12 g

中难. 一个一元弱酸的0.20 mol·dm-3溶液,其pH = 3.0,它的电离常数Ka是D (A) 0.60 (B) 1.0 ? 10-3 (C) 2.0 ? 10-4

(D) 5.0 ? 1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