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儿童视角

更新时间:2023-09-20 01:41: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儿童视角

09级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基地班 王莹 40908229

摘要

儿童视角是莫言的文学创作中最为独特的风格,正是这个选择成就了他变幻多端、神奇莫测的文笔。莫言文学创作中儿童视角的选择,是其亲身经历的再现与升华,其所达到的文学效果是其他角度无法超越的,在现当代文学中,被称为“莫言式叙述”。 关键字 莫言 儿童视角 效果 叙事特征 引言

80年代初,《透明的红萝卜》的发表引起了文坛极大的注意,继而《红高粱》《满园》《丰乳肥臀》等的发表在文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轩然大波,作家莫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文笔在现当代文学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人们不禁称其独特的儿童视角和神奇的文笔为“莫言式叙述”。 正文

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洛夫说:“视角的重要性应属小说创作技巧的首位。在文学中我们从来不曾和原始的未曾处理的事件打交道。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视角便产生两个不同的事实。事物的各个方面都由时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角所决定。”①

莫言延续了鲁迅开创的儿童视角文学,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

茨维坦·托多洛夫:《文学作品分析》,转引自王泰来《叙事美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界,将原本蒙着层层面纱的现实生活逐一显露出原形,另一方面,这也是莫言童年生活的文学再现,他把对童年的感知以艺术的方式,形象的展示给读者。

莫言的小说常给人以复杂多变却又新奇的感觉,研究莫言作品的人最终常会发现,破解那变幻莫测的钥匙,便是儿童的视角。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牵动着读者心弦的儿童形象,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枯河》中的小虎、《拇指铐》中的阿义、《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等等,以这些孩子的懵懂无邪的眼光来记录特定年代对人们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更深入到人性的本质层面。很显然,这种效果是其他视角很难达到的。 一、亲身经历的升华

文学是作家生命本能的升华,一个作家的生命经历特别是童年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是深远的。提起童年,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日子,对于莫言来说,“童年印象特别深刻,终生难忘。要想去掉这烙印,只有连同那块肌肉一起割掉。割去肉的伤疤又是烙印。”①

莫言的童年是在缺吃少穿、无欢少爱中度过的,因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而留下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管束也使他备受压抑,严酷的生活体验,使童年的莫言心灵深处滋生出对外界环境的疏离心理和对内心世界的无限无限眷恋,给他铸造了一个孤独的灵魂。

因此,在莫言的小说创作中,那些儿童常是忧郁饥饿、孤独、痛

莫言:《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小说的气味》,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P169

苦的,我们应该都注意到,莫言笔下的孩子常是过着悲惨的童年,与父母间没有温情,没有欢乐,没有爱。《石磨》中写到记忆中的母亲只是用推磨这项繁重的劳动来使唤孩子和惩罚孩子,父亲则是“揪住我的头发狠狠地抽了我两个嘴巴”;《枯河》中的母亲用“带着铜顶针的手狠狠地抽到他的耳门子上??弯腰从草垛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①;《老枪》中因为违背了叮嘱,被母亲用菜刀砍下了手指??当然,作者并不是想表达表面的父母的狠,而是追溯到历史与现实的重负所造成的父母情感的变异,这也体现出作者成年后对父母的理解。

继而,在《丰乳肥臀》中,莫言歌颂了一位母亲且期望能借此歌颂天下母亲。莫言通过上官金童之口描述了上官鲁氏艰难哺育和抚养她的孩子以及她女儿的孩子的过程,她饱经苦难、勤劳勇敢、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顽强不屈地生活着。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她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们活下去,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摧毁她的母爱,母亲以她无私的爱哺育了上官金童和沙枣花,鲁胜利等两代人。为了养育外孙鹦鹉韩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上官玉女,甚至每天趁在磨坊工作时吞吃豆子,回家后再吐出来??莫言以上官金童的出世来安排开端,方便了“我”的叙述,同时也更好地突出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的伟大形象。

二、成人生活的映射

莫言大部分儿童视角的作品中都形成了“成人——儿童”的

莫言:《枯河》,《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两极对立关系,但儿童视角的采纳并不意味着对成人世界的疏离。在这两极关系中,成人占据着强势地位与权威话语,儿童则被疏离、冷落。当成人作者选择了儿童作为打量世界的叙事角度,借助儿童的思维方式进进叙事的话语系统时,是为了要将儿童感觉中的别致成人世界挖掘和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视角本质上是成人自己观察和反映世界视角的隐喻或载体。因此以儿童视角展写的小说文本,映射的还是成人世界的苦难沧桑。

莫言笔下的儿童大多有这样或那样的身心障碍,因此他们受着社会的歧视和欺侮,这使他们无法成功的与外界沟通,然而,也正是这些障碍,使他们有了灵异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给人以新鲜神奇的感觉。例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将普通的红萝卜想象成了“金色的透明” “晶莹剔透”的萝卜,充满神秘的诱惑,这更加反衬出现实世界的平庸、肮脏、丑陋与残暴;又如《枯河》中的虎子,从树上摔下来砸死了村支书的宝贝女儿,被村支书毒打时“他看到两条粗壮的腿在移动,两只磨得发了光的翻毛皮鞋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接着他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只青蛙叫了一声,身体又一次轻盈地飞了起来,一股甜腥的液体涌到喉咙。他只哭了一声,马上就想到了大街上的尘土中拖着肠子行进的黄色小狗。小狗为什么一声不叫呢?他反反复复地想着??”①在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时,他没有求饶,没有躲避,只是用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外界的摧残,以一个童稚的身体来承受一个成人的踢打,或者更近一步的说是以童稚和纯真来面对世俗社会的责

莫言:《枯河》,《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难,作品中那浓郁的悲剧氛围就在这看似简单的描述中渐次铺开。 莫言小说创作中儿童视角的意义

在现当代的文学创作中,儿童视角的小说形成了独特的潮流,莫言继承了“五四”时期开创的儿童视角小说,并在此基础上求新求变,在作品中更好的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莫言式叙述”。

儿童视角使得莫言的小说中是多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这些声音时而平行,时而交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儿童视角的作品中,往往存在两种声音:儿童身份叙述者的声音和隐含作者(成人身份)的声音,儿童的声音作为显在的主体的形式浮现在文本的表层,而叙述的过程中又夹杂着成年人历经沧桑的批判眼,两种视角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莫言的小说有了明显的复调叙述特征。

此外,儿童视角把成人世界中习以为常的性、暴力和死亡变形、扭曲,产生差异和独特,创造性地破坏习惯的事物,从而把一种纯真、新鲜、富有生机的感觉灌输给我们,达到了文学上的美。 结论

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中,儿童视角的选择使他的作品达到了文坛的一个高峰,本文就是从此角度出发,浅谈了小说所呈现出的特有的叙事特征,以及莫言选择儿童视角后,其文学作品中的妙处。吴义勤曾称赞: “莫言的小说则无疑属于小说中的‘极品’??”①,想来除了要夸赞其文笔,更应折服于其所选择的儿童视角吧。

吴义勤:《有一种叙述叫“莫言叙述”》,《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

参考文献

【1】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9 【2】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9 【3】莫言.《白狗秋千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4】孔范今,施战军.《莫言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

【5】莫言.《莫言文集》1—12卷.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6】刘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8】朱宾.《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c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