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

更新时间:2024-03-15 08: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

作者:张驰昊

来源:《神州》2011年第26期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博物馆作为文博领域的新生事物,正随着现代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发展。数字化资料的广泛应用,可减少对文物本体的触动损害,为文物的模拟修复提供参考,优化了博物馆的管理与信息的交换,有利于文化遗产实体的保存与交流,拓展了博物馆服务的时间与空间。本文探讨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

关健词:博物馆 数字化建设 文物管理

一、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一)文物数据库的建立,要根据博物馆自身的特点来实施。文物藏品数据库的建立不要面面俱到,因为每个博物馆的性质不同,藏品个性亦有区别,其文物藏品数据库的设计项目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博物馆要建立符合自己馆藏的文物藏品数据库。把文物藏品录入数据库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

(二)博物馆数字化必须与博物馆的性质、任务相呼应,涵盖收藏、保管、研究、陈列、教育、市场等所有的业务内容。用数字化技术把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信息转化成为数据。从技术角度,则建立以信息分时管理为主体的博物馆数据库和计算机局域网。

(三)建立以考古发掘为主题的考古过程数据库和工具系统。20世纪90年代咸阳秦兵马俑博物馆在二号坑发掘过程时,采取边发掘边采集的方式,把发掘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用数码摄像、照片、语音錄音等方式,建立了一个综合数据库,一旦考古发掘完成以后,这些信息就不再存在,并且无法还原。因此,把整个考古发掘的每一步过程信息都保存起来是考古工作科学化、数字化的关键。

(四)博物馆应注意收集观众的各种信息,积极创建观众信息库,为博物馆所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子邮箱、移动电话等信息,特别是电子邮箱和移动电话的收集,对博物馆有效经营观众十分方便。此外,就是博物馆网站留言系统的建立与健全。在一些互动项目活动中,应注意观众信息的收集,让观众在此留下个人信息。对于这两个方面获得的观众信息,博物馆都要及时做出反馈,并分类整理创建观众信息库。

(五)一件文物的展示手段是多方面的,在某些文物不便于向社会公开展出的情况下,博物馆可以在展厅或网站通过视频手段全方位立体的去展示文物精华,让公众获得信息,满足其需求。这无疑都要建立在对藏品信息的数字处理基础之上的科学广泛的利用手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l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