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病修改

更新时间:2024-03-09 02: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

(一)什么是病句?人们在运用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交流时,常会出现因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不合逻辑事理而造成表意不明、妨碍对方理解的语句,这种语句,就是病句。

(二)此类题【命题特点】

近年来中考命题中,正确辨析并修改语病类试题,不外乎两种形式: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侧重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判断。主观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修改病句的能力。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病因和类型。 (三)知识梳理 常见的语病类型

( 1 )词语误用; ( 2 )成分残缺 ( 3 )搭配不当; (4)词序不当; (5)重复累赘 (6)句式杂糅 ( 7 )关联词语误用 (8)歧义 ( 9)不合逻辑

1、词类误用

把这一类词误作另一类词使用,叫词类误用。 例如:我一直思想着那件事。

“思想”是名词,不能带宾语。这里是把它做动词使用了。应改为“思考”。 例如:利用这种机会可以亲密群众关系,可以学习如何接受群众的意见。 “亲密”是形容词,这里误用为动词。应改为“密切”。 2、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结构不完整,影响了句意的表达,叫成分残缺。 (1)残缺主语

例如(1):从上述事实中,完全证实了地球和月球有相同的年龄。 例如(2):半夜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这两个句子都因违反了主语必须明确的要求而缺少主语。例(1)应该去掉介词“从”和方位词“中”,以“上述事实”作主语。例(2)前句省略主语,后句不能再省主语。如用“声音”作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作主语,可删去“使”。 (2)残缺谓语

例如:每天从凌晨5点到下午2点,他在车上摇来晃去的时间。 这个句子因“他”之前缺少谓语动词“是”,结构不完整。 (3)残缺宾语 例如:我们积极响应党支部向全校同学发出的争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该句中谓语“响应”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可以句末加上“的号召”,句子就完整了。 3、搭配不当

句子的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都会使整个句子不顺畅。

1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如: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该句中的主语中心语“眼睛”与谓语中心语“集中”不搭配,“眼睛”

怎么能“集中”呢?将“眼睛”改为“目光”就与“集中”搭配得当了。

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尤其是二者之中包含几项意思时,常常

会照应不周而产生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短语“任务和工期”,它同谓语的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应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我看到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

该句中“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这一宾语是感觉到的,而不能看到,应将谓语“看到”改为“感到”,动宾搭配就得当了。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毛病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情况,宾语是一个复杂短语,中心语距离动词较远;另一种情况, 动词不止一个,或者宾语包括两项以上的意思,都容易造成顾此失彼。

例如:这样,我们的战士就担当了争取民族独立,拯救民族危亡的事业。 这个句子的宾语是一个复杂的偏正短语, 中心词“事业”的前面有一个很长的定语,由于前后照应不周,使得动词“担当”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把“事业”改成“任务”或“重任”。

例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这个句子的谓语中有两个动词,其中的“倾听”可以支配宾语,“注视”不能。可将“目光注视着和”改为“心情”。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该句用“是”构成的判断“工作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显然主宾不搭配,应将主语改为“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工作的人。” (4)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不搭配

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的不搭配。

例如:要禁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仅英国侵略者从中破坏,而且在国内也已经形成了一支吸毒、贩毒和受贿的势力。 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词是“势力”,定语中的“一支”和它不能搭配,可以改为“一种”。

例如:时间一长,我对我们学校的各个角落和同学都混得很熟。 状语“对我们学校的各个角落”不能修饰“混得很熟”。可以改为“对我们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十分熟悉,和同学们都混得很熟了”。

例如:写大的事件,要根据主题的要求,对于社会现象开掘得严而深。 补语是并列短语,其中的“深”能够与谓语中心词“开掘” 搭配,“严”不能搭配,应该删除。 4、语序不当

句子的语序是指各种成分的排列顺序。汉语各种句子的排列顺序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例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

2

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比较固定的顺序。如果排列不当,会使句子表达不合事理或者产生歧义。 (1)定语语序不当

例如: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二千九百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该句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文物”受两个定语“二千九百年前”和“新出土”的修饰限制,既然是“新出土的”,就不可能是“二千九百年前”挖掘出来的,两个定语的顺序颠倒一下,句子就通顺,句意就明确了:“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二千九百年前的文物。”

此例句只有两项定语,如果一个句子有多项定语时,其定语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排列它们的次序,这种位置相对固定的多项定语,称它为递加定语,因其修饰限制中心语的作用不同,它们的位置大体如下:

(领属关系)+(指示代词)+(数量)+(评价或状态)+(性质)+中心词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不带“的”的定语要放在带“的”的定语之后,也就是说不带“的”的定语要紧挨着中心词。

例如:“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 ①优秀的;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③国家队的;④篮球; ⑤女; ⑥一位。 A. ①②⑥③④⑤ B. ③⑥②①④⑤ C. ①②③⑥⑤④ D. ②①③⑥④⑤ 根据上面讲的递加定语的排列规律,应选择B项,写成完整的句子如下:她是国家队的(领属关系)一位(数量)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评价)篮球女(性质)教练。 (2)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该句表述的意思应当是电视台“播送广告”是“频繁”的,应将“频繁”这一状语移至“播送”前,应紧靠动词“播送”。

状语在修饰限制谓语时,也往往不是单项的,常常有若干状语组成递加形式来修饰谓语,如果不了解递加状语中每项状语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即排列次序,也会造成语序不当的毛病。

例如:我在图书馆里昨天又认真地从头到尾地查对了原文。

这个句子中谓语“查对”之前共有五个修饰成分:表处所的:“在图书馆里”,表时间的:“昨天”,表频率的:“又”,表情态的:“认真地”,表范围的:“从头到尾”。根据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需要,该句的正确语序应是: 我昨天(时间)在图书馆里(处所)又(频率)从头到尾地(范围)认真地(情态)查对了原文。

据此,递加状语的排列次序大体如下:

(原因、条件、目的)+(时间)+(处所)+(语气)+(频率、范围)+(程度、情态)+(对象)+谓语

上述的各类状语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此外根据表意的需要,有时说话人故意要把状语后置,因此递加状语的位置与次序不像递加定语那样比较固定,必须如上文所述要根据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意的需要,准确把握递加状语的语序。

(3)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如:我生病期间,同班同学不但来看望我,而且老师也来给我补课。

3

该句中关联词“不但”的位置不对,应当移到“同班同学”前面,表示从“同学”而“老师”的递进。

从这一例句我们可记住这样一条规律:关联词在连接两个分句时,如果陈述对象一致,前一个关联词应放在陈述对象之后;如果陈述对象不一致,前一个关联词应放在陈述对象之前。

我生病期间,同班同学不但来看望我,而且还给我补习功课。

我生病期间,不但同班同学来看望我,而且老师也来给我补习功课。 5、重复累赘

即成分多余,常见的有定语多余、状语多余、补语多余。例如:

①在学习中树立新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状语“当前”多余,“当务之急”中就已包含“当前”,应将“当前”去掉。)

②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共夺得32枚金牌。(定语“男女”多余,“运动员”只有“男”和“女”,无需加“男女”限制,应去掉)

③他学习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很”多余,应将“得很”去掉,或把“非常”去掉。) 6、句式杂糅

把两种不同的句子格式硬凑合在一起,叫形式杂揉。例如:

①开调查会,到场人不宜过多,以七八人即可。(或说“七八人即可”,或说“以七八人为宜” 。)

②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起决定作用。(要么说“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要么说“主观努力起决定作用”。)

③考试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应改为:考场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考试就是在这儿举行的。)

④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小说《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鲁迅先生”,从语法角度讲,第二分句的主语也应该是“鲁迅先生”,这就成了“鲁迅是丰碑”,其实,是“丰碑”的,应该是《阿Q正传》这部著作,所以应在“是”前加“这部作品”或“这篇小说”。) 7、关联词语误用

本应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缺少呼应,或者误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确。

例如:由于人们当时不了解可以用升高电压的办法来降低电能在线路上的损耗,使远距离输电一直不能实现。

这个因果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有关联词语“由于”,后一个分句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呼应。应把“使”改为“因此”。

例如:任何品种的生物,不仅跟母体有些相似,而且有些差异。

这个复句是并列关系,不应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可以改为:

任何品种的生物,一方面跟母体有些相似,另一方面又有些差异。 例如: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同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联系起来,所以要认识到我们每流一滴汗都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付出一份力量。

这个句子表述相关的两件事情,不存在因果关系应该删除“所以”。

例如: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取得了一些成绩”是已经证明了的事实,不应该使用“即使”,改为“虽然”。

4

8、歧义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如: 1、我叫他去。

“叫”可理解为让、使、派,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我派他去”;“叫”也可以理解为“喊、唤、招”等意思,这个句子就是“我去叫他”或“我去喊他”。 2、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可以是主刀做手术的大夫,也可以理解为“被做手术的患者”。 3、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对他的批评”可以理解为学校领导批评他,也可以理解为他批评学校领导。

9、不合逻辑

1、例如: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该句主语部分从两方面“是否”说,谓语部分仅从一方面“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造成前后不搭配,不一致。可改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使前后一致,搭配得当。

2、他胸前戴着五彩夺目的大红花。(“五彩”指多种颜色,“红”只一种颜色,戴着是“大红花”就不能五彩夺目,是“五彩夺目”的就不能只是“大红花”。宜将“五彩夺目”改为“光彩夺目”。)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四)【解题思路归纳】

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做法是:先凭“语感”对语句作一番整体“侦查”,感受一下哪里有“病”,通常读起来感到别扭的部位要留心,还要留心读的时候有没有不顺畅的感觉等等;光凭“语感”是不够的,有时也不准确,这就要求对句子作一番“理性分析”,可以先分析句子结构,看看有没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等毛病;还要分析表达是否合乎事理,有没有自相矛盾、偷换概念等毛病。“语感侦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正确解答这类试题的把握就大了。

辨析语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经验的积累,这里的经验,指的就是“认识”语病的经验。常见的语病有哪些,每一种语病有代表性的表现是怎样的,都应该清楚。记住这些语病的特点,再加之有针对性的训练,辨析病句的能力就会提高。

病句修改练习:

1、他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2、小明上课说话,被老师批判了。

3、龟缩在碉堡里的敌人十分顽强,拒不投降。 4、王刚告诉李彤,说老师让他放学不要走。 5、不管天皇老子犯了法,我们也要依法惩办。

6、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转的。

5

7、通过我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8、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议。 9、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10、在学习中树立新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11、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共夺得32枚金牌。 12、他学习非常认真得很。 13、这次考试,他的成绩转变了。 14、十月的香山是最美的季节。

15、大街的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16、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顺畅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17、同时,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金。 18、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把绳子缚在实验架上,做动物条件反射实验。 19、在改革中,应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20、在工作中,我们应及时纠正和发现工作中的失误。

2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22、开调查会,到场人不宜过多,以七八人即可。

23、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起决定作用。 24、考试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25、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小说《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6

7、通过我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8、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议。 9、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10、在学习中树立新风尚,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11、在这次奥运会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共夺得32枚金牌。 12、他学习非常认真得很。 13、这次考试,他的成绩转变了。 14、十月的香山是最美的季节。

15、大街的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16、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顺畅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17、同时,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金。 18、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把绳子缚在实验架上,做动物条件反射实验。 19、在改革中,应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作用。 20、在工作中,我们应及时纠正和发现工作中的失误。

2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22、开调查会,到场人不宜过多,以七八人即可。

23、能否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起决定作用。 24、考试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25、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小说《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q3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