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主义雕塑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9: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 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超写实雕塑的艺术特征

专业课

试讲教师 授课专业

程坤 雕塑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和掌握超写实雕塑的概念和艺术特点;理解和欣赏两位超写实雕塑代表人物汉森、安德烈亚的作品;了解超写实雕塑与传统雕塑区别。

学生对雕塑产生兴趣,能够自主、自发思考雕塑作品的思想内涵,并为以后自身的雕塑的创作活动打下基础。 重点:视觉效果的真实性 难点: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黄月新等 著《雕塑基础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第一版 啸声《乱真的背后》,书画纵横网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材和参考文献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面授、课件演示

超写实雕塑的艺术特征

教学

程序

章节

教学活动

教辅图片

设计教学图意 方法

展示三张逼真图片,制造悬念。 设问,从而引出课程内容。

图片

了解 展示、

设问

导入

讲授 一、概念

简介超写实雕塑的定义,强调其逼真性。

了解 面授

1、视觉效果的真实性

将传统雕塑与超写实雕塑的两组图片做对比,分析总结出传统雕塑与超写实雕塑的区别: ①颜色;②细节。

讲述“误将活人当成超写实雕塑”故事,从反向角度着手,进一步证明超写实雕塑视觉效果的逼真。

2、材料应用的多样性

简介传统雕塑的常用材料,根据澳大利亚超写实雕塑家让·缪克的作品,分析超写实雕塑的各个部位用材:不同局部使用不同材料。

(拓展)简介近代新型材料:超级粘

二、艺术特征 土、树脂粘土等。

3、制作技法的灵活性

简介传统雕塑的制作流程,结合分析美国超写实雕塑家汉森的作品,实例证实超写实雕塑可以在人体上直接翻制,用拼装、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再装配服装道具等。

4、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分别分析超写实雕塑家代表人物“汉森”、“安德烈亚”的作品,介绍其给人们造成的视觉心理影响,以及作者作品蕴酝的思想内涵。

①汉森的作品注重平凡与高贵的对比和反差;

②安德烈亚的作品强调写实的瑕疵反而增添了真实的美。 展示澳大利亚超写实雕塑家让·缪克的作品《大男孩》,让学生从作品内容、形式及创作背景上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图例

掌握 分析、

实证

图例

了解 分析、

实证

图例

了解 分析、

实证

理解

图例分析

巩固

面授

复习

布置 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5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