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东阿百年堂阿胶妇科调理—妇科膏方特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9: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百年堂,老胶坊,讲古训,守信誉,古方子,老工艺,阿胶业界美名扬, 百年堂,阿胶王,做阿胶,黑如漆,润如玉,透如镜,阿胶认准百年堂。 妇人膏方历史悠久,如益母草膏调产妇诸症;三才固本膏大补气血疗妊娠胎萎不长;龟鹿二仙膏治妇人任督亏虚之诸症。然妇科膏方较之内.科膏方有其特殊特点,开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

女性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经、孕、产、乳”,病理特点则分“经、带、胎、产”,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以及杂病(如肿瘤、不孕等)。处以妇人膏方必须遵循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 (1)经

即指月经。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常,信而有期,如

月亮的盈亏,海潮之涨落,又称月事、月信。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海有潮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的结果。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下周而复始,经汛如常形成定期藏泄的节律。《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天癸对冲任发挥重要作用,“任脉通,太冲脉盛”是月经产生的中心环节。气血是化生月经的基本物质,脏腑为气血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生化之源;肾藏精,精化血;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而输精微,故五脏安如,气血调畅。在督脉的调节和带脉的约束下,则血海按时满盈,经事如常。

(2)孕

即妊娠。在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按时而下,此时即具备了受孕的条件和生育功能。受孕的机制比较复杂,简言之,男女交合,女血(卵)男精相合,即构成了胚胎而妊娠。这一时期脏腑经络的气血下聚冲任用以养胎,而母体则处于阴血偏虚状态,胎儿在子宫中得到母体气血的充养,逐步发育成长,经过280日左右就可足月分娩。 (3)产

即生产。怀胎十月,阴阳气足,人形俱备,日满即产。由于分娩的产创和出血,阴血骤虚,阳气易浮,常在产后1~2日内有轻微的发热、恶寒自汗等阴虚阳旺的症状,如不伴有其他致病因素,一般在短时间即可自然消失。除此,在产后的数日内,因胞宫尚在收复过程中,下腹部常会发生轻微的阵痛,按之有块,同时伴有余血浊液从阴道排出,称为恶露,其色先为暗红,以后逐渐变淡,其量不断减少,约20日左右干净。一般经过40~50日以后,除哺乳的特殊生理功能外,身体即可恢复如常。 (4)乳

即哺乳。新产妇在产后1—2日可挤出乳汁,即为初乳,约1周以后即变为熟乳。在哺乳期产妇精神舒畅,营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对提高乳汁的质量很重要。哺乳可反射引起宫缩,有利于子宫复旧。母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使其健康成长,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体健康的条件是阴平阳秘,阴阳相对平衡,如果人体相对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病态,在妇人则产生经、带、胎、产的异常。引起经、带、胎、产的异常不外乎个体素质因素,饮食内伤,喜怒哀乐引起的情志变化,相互传染病邪、疫病,气候异常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

在六淫邪气中,又以热、寒、湿较易与血相搏后形成经、带、胎、产等疾患。如热扰冲任,则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中漏下、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恶露不绝等症状。如经期、产褥期调护不当,纳凉饮冷,冒雨涉水,或由于素体阳气虚衰,气候寒凉,无以防护,均可致月经量少、闭经、痛经、胎动不安、产后身痛、不孕等症。

情志等精神因素也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妇科疾病。因为女子为多气多郁之体,阴性偏执,易伤于气,如肝郁气滞,气郁不达,气滞血瘀则导致闭经、痛经、不孕;暴怒伤肝,气逆化火则导致经期吐血、经行头痛、崩漏;惊恐气陷,冲任失固,带脉失约导致带下、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病症。

妇女房事不节,早婚多产,或过多堕胎或人工流产,亦容易耗损气血,伤肝肾,损冲任,则引起月经病、带下病、盆腔炎、流产、子宫脱垂诸病。

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调是导致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肾、肝、脾与妇人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肾主藏精,主生殖。肾阴不足,则冲任失养,临床可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阴虚生内热虚火妄动,临床可见胎漏、经行发热、经行吐血;肾气虚衰,冲任失固,发生崩漏、带下、胎漏、堕胎、不孕等;肾阳虚,胞宫失于温煦,临床可见宫寒不孕、性欲淡漠,或月经过多、妊娠水肿、带下清稀等病症。肝藏血,司血海,又主疏泄,性喜调达而恶抑郁。如情怀不悦,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冲任受阻,则可导致痛经、闭经、经前乳胀痛及情志异常症状;肝郁则气结,郁久则化火,肝火上炎,迫血妄行,可致月经量多、月经先期、经行头痛、崩漏;肝血亏虚,肝阳上亢,致先兆子痫、产后痫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妇女经、带、胎、产、乳均与脾胃有密切关系。脾胃损伤,化源不足,气血虚弱,血海不盈,又可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胎萎不长。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行,临床可见经行泄泻、经行水肿、妊娠水肿、带下;脾虚而为痰湿,阻塞冲任致闭经、不孕。脾气虚弱,统摄失职,冲任失固,又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胎漏等。

妇人以血为用,经、带、胎、产、乳期间又易于耗血,致使机体处于血不足、气偏盛的状态。故《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也。”气血相互为用,关系密切,相互滋生,相互依存,气病及血,血病及气,若血病及气,病在血者,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病在气分者,有气虚、气陷、气郁、气逆之分。如血虚则可见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症;血瘀则可见痛经、闭经、崩中漏下、异位妊娠、产后腹痛、不孕;血寒则可致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痛经、产后腹痛。气虚临床可见月经先期、量多、崩漏、胎漏、子宫脱垂;气滞可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经行乳胀、闭经、不孕等。

膏方的作用主要是补益,同时可以治疗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由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适合膏方的妇科病颇多,但开具膏方时必须注意经、带、胎、产的变化,遵循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 2.临床详察体质之阴阳虚实

妇人经孕产乳以血为用,多见阴血亏虚,故补虚为妇科膏方之大法。然虚有气血、阴阳之分,脏腑冲任之辨,临床妇人纯虚者有之,然兼瘀、兼痰湿、兼气滞者偏多。临证需仔细辨治。 (1)妇人阳虚

临证多见经血淋漓,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压喜按,带多质稀,婚后不孕,畏寒肢冷,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 (2)妇人阴虚

临证多见经事紊乱,色红,量多,或见经间期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烘热汗出,占红,苔少,脉细数。 (3)妇人气虚

临证多见经事紊乱,量多,色淡,质稀,带多质稀,子宫脱垂,流产,滑胎,面色晄白,自汗,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缓。

(4)妇人血虚

临床多见经事紊乱,后期,量少,甚或闭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唇舌淡,脉细无力。 (5)妇人血瘀

临床多见经行不畅,痛经,闭经,崩漏,色紫暗有块,经行头痛,产后腹痛,恶露不尽,舌质紫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 (6)妇人痰湿

临床多见月经紊乱,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癥瘕积聚,带多,质稠,体胖,嗜睡,胸闷泛恶,舌体胖,苔白腻,脉滑。

3.治法重在肾肝脾气血冲任

由于妇科病的病理主要反应在肾、肝、脾胃和气血、冲任等方面,因此,在治法上,也应根据调经、求嗣、散瘀、止带各期之不同,着重辨其属肾、属肝、属脾和在气、在血、在冲任,并按标本缓急,确定治法、遣方和用药,进行辨证论治。

(1)补肾

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与妇女的生理和病理最为关系密切。如《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任二脉,隶属于肝肾,肾以系胞,故肾气的旺盛,主宰着女子的生长发育、月经和孕育的生理。古人对妇女病分三个阶段,有“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之说。因女子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期,肾气尚未旺,冲任亦未盛,机体发育还未成熟,如受病邪侵袭,易伤肾气,影响冲任二脉通盛,从而引起月经疾患。肾气之盛衰,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故青年女子,一般应以补肾为主。如肾气不足,或肾阴亏耗,或肾阳衰少,或阴阳俱虚,致使冲任通盛失调,就能产生经、带、胎、产、乳的疾病。至于中年治肝、老年治脾,也是相对而言,有时也应兼顾及肾,毕竟肾为先天之本,对各阶段均有影响。所以,补肾应为妇科的首要治法。根据病情,可选用温肾助阳、滋肾养阴、育阴潜阳或阴阳双补等法则辨证论治。 (2)调肝养肝

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与冲脉相通。肝又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如肝气郁结,疏泄失调,或气郁化火,使肝阴亏损,或肝阳偏亢,或阴虚阳亢,均能影响冲脉,而致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闭经、恶阻、子痫等病症。因此,调肝养肝,亦为妇科病重要治法之一。中年妇女由于经、孕、产、乳等数伤于血,易致肝血偏虚,肝气偏盛,调肝养肝,就更为重要。肝失疏泄者,疏之散之;肝郁化火或怒动肝火者,清之泻之;肝阴亏损或肝血不足者,柔之养之;肝阳偏亢者,平之潜之。 (3)补脾和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妇女脾胃功能正常,则血海满而月经如期,胎孕正常。脾胃失调,受纳运化功能减弱,或使生化之源不足,或使统摄无权,或使水湿停滞,若进而损伤冲任,则可导致月经失调、崩漏、闭经、带下、妊娠呕吐、妊娠水肿、子宫脱垂等病;故健脾和胃亦为妇科病重要治法。特别是老年妇女经断前后,肾气已衰,气血俱虚,全赖水谷滋养,此时补脾和胃以资化源,就更为重要。但具体治法,应本虚者补之,滞者行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陷者升之,逆者平之。

(4)调理气血

妇女以血为本,由于孕、产、乳多易耗血伤气,而产生妇科病。因此,调理气血,亦为治疗妇科病的一个重要治法。但在辨证时,必须分清病在气在血,属寒属热,属虚属实。气与血相互依存,故调气理血常同时进行,调气必兼理血,理血亦必兼调气,但各有侧重。病在气者,以调气为主,佐以理血。虚者补之,滞者行之,并佐以养血或活血。病在血者,以理血为主,并佐以调气;血虚者补血养血,血瘀者活血祛瘀,血热者清热凉血,血寒者温经散寒;出血多者或日久不止者固涩止血;如气血两虚者,则宜气血双补,气虚挟瘀者则补气佐以活血祛瘀;血虚气滞者,补血中佐以理气行滞。 (5)调理冲任

妇科病最终系冲任、胞宫损伤而发。故调理冲任,当为妇科疾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①冲任的生理 冲脉为气血之要冲:冲脉为“经脉之海”,也是“五脏六腑之海”,故全身十二经之海归属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上能灌诸阳,下能渗诸阴,是经脉气血之要冲。

冲主血海:《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女子以血为用,血海充盛,得以按时满溢,则月经正常。冲脉是月经之本,主生殖。与女子的经、孕、产、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任为阴脉之海:输注全身阴液,调节阴经气血的功能。

任主胞胎:任者妊养、担任之意,有妊养、孕育胎儿的作用。 ②冲任的病机 冲任病证的发生,临床上有虚实之分。虚证者往往由于大病、久病、劳损暗耗,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虚弱,冲任亏损所致;实证者往往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气血失和,痰、湿、瘀阻而致冲任气血阻滞所致,也可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损伤冲任,如产育过多,流产过多或经期产后调摄失宜,也可因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累及冲任而致病。

《素问?骨空论篇》曰:“任脉之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之为病,逆气后急。”《难经?二十九难》曰:“任之为病,其内苦急,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临床上可见: 任脉为病:

实证——癥瘕积聚、带下、阴中疼痛等。 虚证——不孕、滑胎、月经不调、闭经等。 冲脉为病:

实证——奔豚气逆上冲、少腹胀急疼痛、恶阻、倒经等。 虚证——月经不调、崩漏、不孕、乳少、倒经等。

总之,凡是由于脏腑等病变影响冲任的,可以依照所出现的症状进行诊断。例如,漏胞一证,在它的前趋期有腰酸、胎动不安等征象时,属于肾虚的类型;如果后来漏红现象显著时,则属于冲任固摄无权。凡是由于三因直接影响冲任的,例如经期行房引起的崩漏,刮宫后所引起的小腹痛和经水淋漓等,都属于冲任损伤或虚弱的类型。

③冲任的药物归经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冲脉为病用紫石英以为镇逆,任脉为病用龟版以为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为温煦,用当归以为宣补。”“??鹿角壮督脉之阳,鹿角霜通督脉之气,鹿角胶补督脉之血。鹿性阳,人督脉;龟性阴,走任脉。”认为冲、任、督、带各有一味主药;《傅青主女科》记载:“山药、芡实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白果引入任脉中。”《女科要旨》曰:“鹿茸如冲、任、督三脉,大能补血,非无情草木所可比也。”“巴戟天、白果以通任脉。”根据古今医书记载及临床经验,妇科常用补冲任的药物有: 补冲脉之气:吴茱萸、巴戟天、枸杞子、甘草、鹿衔、鹿茸、紫河车、肉苁蓉、紫石英、杜仲。

补冲脉之血:当归、鳖甲、丹参、川芎。 降冲脉之逆:木香、槟榔。 固冲脉:山药、莲子。

补任脉之气:鹿茸、覆盆子、紫河车。 补任脉之血:龟版、丹参。 固任脉:白果。

温补冲任:鹿茸、人参、五味子、黄芪、仙茅、仙灵脾、蛇床子、川断、寄生、当归、丹参、川芎等。

补养冲任精血:鹿角胶、龟版胶、阿胶、乌骨鸡、海螵蛸、枸杞子、当归、鲍鱼、雀卵等。

疏调冲任:当归、香附、怀牛膝、川芎、柴胡等。

固摄冲任:鹿角、补骨脂、海螵蛸、金樱子、龟版、白果、赤石脂等。 温通冲任:吴茱萸、炮姜、艾叶、川椒、肉桂等。 清泄冲任:生地、黄芩、丹皮、黄柏、侧柏叶等。

镇冲降逆:紫苏、紫石英、木香、槟榔、半夏、伏龙肝、竹茹等。 ④调补冲任的方剂 常用调补冲任的方剂有:

补冲任方:龟鹿二仙胶、寿胎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 调补冲任方:四物汤、二仙汤、乌鸡丸。 疏调冲任方:桂枝茯苓丸、生化汤。 固摄冲任方:震灵丹。

清泄冲任方:清肝引经汤、保阴煎。 温通冲任方:艾附暖宫丸、温经汤。

镇冲降逆方:小半夏加茯苓汤、紫苏饮。

《医学源流论》曰:“凡治妇人病,必先明冲任脉??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损伤是发生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奇经又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大凡冲任之为病均责之于肾肝脾三脏,古人有“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之说。

凡肝脾肾之病,久虚不复,必延及奇经。而奇经受病,亦影响人体的收摄、护卫、维系、包举、调节等功能,从而出现妇女崩漏、带下、不孕、漏胎、月经不调等症。在治疗上,宗叶天士“奇经之结实者,古人用苦辛芳香以通脉络,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疏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之说。 4.中医妇科膏方组方总原则

膏方调治疾病,其对象多为慢性病,需长期服用,因此处方用药力避偏颇,不能补益太过而恋邪,攻邪过猛而伤正;不能偏温热而动相火,偏寒凉而败肠胃;滋腻太过而碍运化,升散太过而精髓不藏。尤其是妇人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易耗血伤气,故处方时必须注意组方的平衡。 (1)标本正邪的平衡

膏方多用于冬令进补和慢性病的调理,妇科疾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如慢性盆腔炎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二脉中的热、湿、瘀。治则上应遵循“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和张洁古“养正积自除”之说,主张标本兼顾,在清热、利湿、化瘀的同时,一定要加入补肾健脾等扶正药物。又如月经量少,大多为气血交亏,在大队补益气血药中也必须加入活血通经等药物。在治疗中要分清虚实之多少,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其平。临症处方,抓住疾病的本质,审时度势,做到标本正邪的平衡,恰当调治。如秦伯未所说:“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涵救偏却病之义。” (2)寒热阴阳的平衡

妇科重补肾之法,补肾又当先别阴阳。人体之生长、发育、衰老,妇人之经、带、胎、产,虽然都以阳气为主导,但必须有精血为基础,唯精血充而至盛,方能阴极转阳,出现各种生理之变。女子本为阴血不足之体,故以无形生有形,每在危急之日;而有形生无形,需于平常安适之时。常用药物有熟地、生地、当归、白芍、枸杞、龟版、女贞子等,尤以熟地为首选。然在注重补精血的同时,又需阴阳互济,不可偏补,即效法张景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精中生气”、“气中生精”之治则,如不孕症之主因乃肾气不足,其中肾阳之不充致使生殖功能减弱或障碍是疾病根本所在。但是治疗中均取阴中求阳之法,以仙灵脾、巴戟天、鹿角霜、紫石英、肉苁蓉诸助阳药,配熟地、女贞子、枸杞子、桑椹子、河车大造丸等滋阴药为方,旨在阴实而阳充。 (3)寒热动静的平衡

女子阴性偏执,易使肝失疏泄而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引起诸疾;而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不仅气之病变会影响及血之病变,血之病变也易引起气之病变。因此,疏肝理气、条畅气机之法,可谓是妇科常用之法,且调血诸法,皆当以调气为先导,为枢纽,出则吐故,人则纳新;动则运行周身,静则守中而神藏,而贵在有序,出入平衡,动静相宜。使之补而不壅,涩而不滞,行而不散,清而不凝,温而不燥,升降平衡。气者,至灵、至捷而至活之物也,用药之灵、捷、活当与之相称,故而用药当注重个“轻”字,非轻不灵,非轻不捷,非轻不活。切勿用大剂猛攻,免劫阴、耗气、伤肝、碍脾之弊。处方时要考虑各脏腑的生理特性及药物的升降动静的不同。如肾在下,故药宜重;肺位高而药宜轻。脾胃属中焦为升降之中枢,尤宜平调升降,使清阳升浊阴降。欲填精则宜静,补气血则宜动。

(4)助运化顾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药饵全赖此以受气取汁,化生精微,传导运化。妇科疾病多为肾虚,而补肾气填肾精之药多滋腻,易碍脾胃;又有胃肠素薄之人不耐

苦寒及养阴之品。如果不加留意,则滋补之功尚未显现,而痞满、腹胀、泄泻诸症叠起。

所以在开具膏方时常在滋腻药中配以砂仁、焦楂曲、谷芽、麦芽消导运化;补气药中参以陈皮、苍术、枳壳、川楝子、佛手以免参芪之横中;胃肠虚弱者,则避免使用大黄、石膏等苦寒药,养阴药中则应注意生地、玄参等易引起腹泻的可能,可加入茯苓、豆蔻、扁豆、乌药等健脾益胃的

膏剂起源于药物熬制。有关药物熬制早在我国西汉就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膏,一般是指含有动物类药物,但亦有将枣肉等捣烂如腻膏之类的称为膏。《神农本草经》还首次记载了熬煮制胶的方法——百年堂阿胶的制作方法。书中胶剂的制作,为后世的膏剂制作奠定了基础。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在购买阿胶时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 阿胶生产崇尚道地

祖国医学对中药材崇尚“道地”(或称“地道”),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中医在选择一种药材入药时,为了保证其疗效经常把药材的出产地与药材名字并称,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久而久之形成了许多惯称皆是如此。比如云木香即是指云南所产的木香,浙贝母即是浙江所产的贝母,广藿香即是广东所产藿香等等。

古代医学大家法度森严,明辩真伪,要求真阿胶必须有4个充分必要条件,否则一概打入伪品之列:

——天者,东阿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东阿水、东阿阿胶生产全程需要的气候); ——地者,东阿所产汲取万物精华之黑驴皮也;

——人者,东阿人一以贯之的熬胶技术与阿胶文化精神也。

一言蔽之:国宝阿胶,乃是天地人三才共同创造的产物,只有产自东阿的胶才叫阿胶,而东阿百年堂阿胶是东阿道地阿胶的典范,百年堂阿胶采用古井.古方.古工艺融合现在科技精华制作而成,品质道地,工艺传统。

本文版权归百年堂阿胶网http://www.100029.cn/index.asp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详情请咨询http://shop63794932.taobao.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5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