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电梯测试塔

更新时间:2024-04-23 1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力电梯测试塔深基坑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孙艺华

学号:13602040

目录

1.1工程概况.............................................................................................. 4 1.1.1工程概况 ................................................................................... 4 1.1.2工程的特点及方案选择: ....................................................... 4 1.1.3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 5 1.1.4地下水: ................................................................................... 7 1.2 编制依据............................................................................................. 7 1.3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 8 1.3.1降排水措施: ........................................................................... 9 1.4施工部署............................................................................................ 10 1.4.1总体管理目标如下: ............................................................. 10 1.4.2施工管理机构 ......................................................................... 10 1.4.3劳动力计划情况 ..................................................................... 11 1.4.4施工机械准备情况: ............................................................. 12 1.4.5材料供应和管理: ................................................................. 13 1.4..6塔吊基础简介 ....................................................................... 15 1.5本基坑工程的难点和重点 ............................................................... 15 1.6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6 1.6.1钢筋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 ..................................................... 16 1.6.2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 22 1.6.3混凝土支撑梁、压顶梁施工方案 ......................................... 25 1.6.4支撑桩施工 ............................................................................. 25

1

1.6.5注意事项: ............................................................................. 26 1.7基坑工程监测 ................................................................................... 27 1.8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 28 1.8.1监测内容 ................................................................................. 28 1.8.2监测点的设置 ......................................................................... 28 1.8.3监测次数及方法 ..................................................................... 29 1.8.4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 29 1.8.5报警值 ..................................................................................... 29 1.8.6应急措施 ................................................................................. 29 1.8.7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 30 1.8.8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 31 1.8.9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 ............................. 31 1.8.10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 31 1.9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31 1.9.1向管理要工期 ..................................................................... 31 1.9.2确定项目部一级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 33 1.9.3操作班组一级管理: ............................................................... 33 1.9.4加强专业班组的协调施工 任何一个工程优质快速竣工,都离不开各工种的合理搭接与协调。 .................................. 34 1.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34 1.10.1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 34 1.10.2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 35

2

1.10.3环境保护措施 ....................................................................... 37 1.11春季雨季保证措施 ......................................................................... 37

3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昆山市,总建筑高度200多米,基坑现场基本为开阔农田,地形平坦。场地东侧为规划东溪路;北侧离地下室外墙15m外为瑞枫大道,有重型车辆开过,但对基坑影响较小。其余各侧目前均为开阔农田,场地周边没有受影响建筑物。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场地四周两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无市政管线,地下室施工前需进行核实。施工前应对周边环境情况进行复查,包括地下管线及重要建构筑物。 1.1.2工程的特点及方案选择:

本基坑设计开挖深度大部分为5.00m左右,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下部土质条件较差。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划分,本基坑属于二级基坑。 本基坑工程经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基坑平面呈0形,开挖面积较大,开挖影响范围内以粘土和淤泥质土为主;土质渗透系数不大,基坑四周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因此采用集水坑排水即可。

2.基坑设计挖深不大,有专门的围护支撑设计。设计开挖深度大部分为5.00m左右,坑中坑最大高差2.25m:工程施工难度一般。 3.场地周围环境条件较好,基坑周围无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具备一定的放坡开挖条件。

4

4.开挖范围内主要为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土质呈流塑性,强度低,施工难度大,因此在施工时容易发生陷车、土方滑移等事故,因此应做好临时道路,坚实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5. 勘察场区为平地,无地质灾害隐患,场地未见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结合本工程上述特点,根据“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的原则,同时根据围护设计和地址情况,本工程主要采用机械分层分段开挖,基

坑底上50cm范围及承台加深部位采用人工开挖。降水采用井点降水。为保证施工安全,本工程土方开挖临时道路采用塘渣填筑,厚度应该严格控制。

1.1.3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昆山通力电梯测试塔场址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层分布如下:

1层 粘土层:灰黄,中~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含少量粉砂,见铁锰质氧化斑,向下土体渐软。为地表硬壳层。土体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全场地分布。 2-1层 淤泥:青灰,流塑,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体极软弱,含贝壳碎片、腐殖质和少量粉砂,厚层状构造。全场地分布。

2-2层 淤泥混粉砂:青灰色,流塑,高压缩性,成分不均匀,粉砂含量15~35%,含半碳化物碎屑及贝壳碎片。韧性高~中等,干

5

强度高~中,摇振反应无~中等。Z21号孔18.30~18.5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全场地分布。

3层 粘土:灰色,软塑,高压缩性。见细鳞片状结构,含半碳化物碎屑及贝壳碎片,局部含少量粉砂,刀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土体不均一,局部砂含量较多,相变为粉质粘土。Z11号孔25.00~25.7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大范围分布,局部缺失4-1层 粉质粘土:兰灰~灰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刀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见少许铁锰质斑点分布。局部相变为粘土。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4-2层 粘土 灰色,软塑,中~高压缩性,刀切面光滑, 韧性高,干强度高,摇振反应无,局部含少量粉砂。 Z16号孔27.40~27.80m为中风化凝灰岩滚石。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5层 粉质粘土:兰灰~灰黄色,中压缩性,刀切面欠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局部含少量粉砂。土体不均一,Z21、Z24、Z26、Z27号孔层中夹块石(滚石)。主要分布于场区南侧。 9层 粉质粘土混碎石:灰黄色,可塑,中~高压缩性,粉质粘土为主,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含角砾10-15%,角砾粒径10-20mm,次棱形;混碎石20-35%,碎石粒径20-50mm,次棱形,强~中风化状,原岩为火山碎屑岩。土体不均一,局部相变为碎石,粉质粘土。全场分布。

9-a层 块石:灰黄色,中密~密实,块状构造,坚硬,原岩为中、强风化状火山碎屑岩,岩芯较完整,短柱状,长50-500 mm,局部较

6

破碎,呈碎块状,裂隙由粘性土充填。仅Z3、Z4、Z9、Z15、Z23孔分布。

1.1.4地下水:

勘察场址地下水上部为孔隙潜水,其赋水介质为粘土、淤泥等粘性土,透水性差,水迳流条件差,水量一般,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勘察期间测得其潜水位埋深为0.25~0.50m(高程3.19~3.50m);下部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长期地下水位变幅一般为0.5~2.0m,雨季易发生地表浸水现象。场区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影响不大,对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应采取排水、降水措施。

据水质分析成果资料及区域水文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干湿交替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鉴于本场址周边水、土均未受污染,因此场址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长期浸水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干湿交替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

1.2 编制依据

(1) 施工合同 (2) 施工组织设计 (3) 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4) 建设单位提供的周围环境资料,地下管线资料及工程地质资料

7

(5) 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

(6) 主体结构设计单位提供的截至2011年4月建设设计资料 (7) 主要规程与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19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2) (8) 该项目专家评审意见书(2011年4月13日) (9) 有关地方标准、规程

(10) 有关企业标准:如企业IOS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企业项目管理手册等

1.3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1、本工程主要采用混凝土排桩加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围护方案。混凝土排桩外侧设一道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撑梁上部采用1:1坡度放坡,坡面钢筋混凝土护坡防护。内配Φ6.5 250*250钢筋网。 2、围护桩为回旋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600/Φ700/Φ8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笼采用焊接,主筋保护层厚度为35。桩位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0,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充盈系数≥1.1,沉渣厚度≤200,超灌长度1000,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不允许出现桩身缩颈、裂缝、断裂等现象;桩顶应嵌入冠梁中50mm。

8

3、水泥搅拌桩桩径为 600,桩长为8.85米~10.85米,搅拌桩桩间搭接150;搅拌桩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新鲜水泥,水泥掺量暂定为15%(被加固土的重量按18kN/m3计),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水泥的0.2%,三乙醇胺为水泥的0.05%,浆液水灰比为0.45~0.55。围护桩施工完毕应做动测试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0%。

4、立柱桩施工工艺同工程桩,基坑内共新打29根Φ700钻孔灌注桩(另外利用5根工程桩做立柱桩),立柱桩沉渣厚度≤100,其余质量要求同工程桩,详见“围施-09。”

5、水平支撑梁及冠梁均为混凝土结构,标号为C30。待基础和换撑构件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撑,支撑应采用人工凿除,先凿除联系梁,后凿除主撑,凿除支撑时应对称进行。

6、 本工程周边均无已建建筑,北侧为城市道路,有重型车辆通过。但距离基坑为15米,对基坑影响较小。

7、坑中坑主要采用水泥搅拌桩支护,靠近教学楼处汽车坡道开挖采用钢板桩等进行支护,保证基坑施工安全。 1.3.1降排水措施:

1、基坑顶部设置贯通的300x400(H)地面排水沟截流,将地面雨水、施工废水集中并经沉淀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2、坑内挖土时可采用临时明沟、集水坑方式排水,临时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在坑内距离围护结构坡脚不得小于4m。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土建施工单位可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坑底做砖砌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的设置不得影响垫层对围护结构的支挡作用。

9

1.4施工部署

我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贯彻体系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同时严格按照网络工期目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期,文明施工要求。 1.4.1总体管理目标如下:

质量目标:符合国家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及本工程设计要求。 工期目标:土方开挖在45天完成,其中围护桩在桩基阶段完成。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创双标化样板工地, 1.4.2施工管理机构

本工程将选派我公司得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本工程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部,另外选派有资质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体系。具体详见人员机构组织表。其中管理组织图如下:

10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施工准备: 本工程施工前,将召开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强调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并做好技术交底。各种人机料均准备到位,施工测量工作做好,洒好灰线,在进行施工。 1.4.3劳动力计划情况

施工劳动力是工程施工的直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因此,劳动力配备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又一大关键因素。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

11

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1.4.4施工机械准备情况:

本基坑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为辅,根据本工程基坑挖土工作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临时坡道出土方式,人工挖土配合塔吊运输。本工程配备塔吊2台。其中,教学楼布置1台(在基坑影响范围外),基坑处布置1台,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布置图。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进场机械配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机械或 设备名称 挖掘机 小型挖掘机 自卸汽车 潜水泵: 轻型井点设备 旋挖桩机 两轴搅拌桩机 混凝土喷射机 水准仪 经纬仪 塔吊 型号规格 PC-200 ZX-70 20t 4BA-B GPS-10 SBJ-2 HP-6 S3-d J2 QTZ-63 12

数量 2 1 15 12 1 6 1 1 国别产地 日本 日本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国产 制造年份 2007 2007 2009 2008 2006 2005 2010 2008 2006 2006 2008 备注 备用 2 国产 2 2 国产 国产

人员配备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围护桩施工阶段 混凝土工 电焊工 桩机操作工 木工 钢筋工 挖土工 普工 架子工 喷射砼工 合计 5 16 10 10 土方开挖施工阶 段 15 9 25 15 50 20 10 10 144

以上机械为暂定,施工时我公司会根据工程进度要求随时准备机 械支援,确保工期要求。 1.4.5材料供应和管理:

(1)物资采购必须实行质量优先,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

13

(2)物资采购的供方由项目部自行选择但必须进行供方评价,由项目部向供方索取有关评价资料。

(3)供方评价的主要资料是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资质证、生产许

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体系认证书、企业简介及有关企业资信的资料。

(4)依据法律、法规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或供需双方约定签订书面合同的由项目部会同供方起草采购合同,报公司工程管理科审核,由公司签订。

(5)由建设方提供的物资,应以合同或协议等书面形式加以约定,明确规定提供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时间和款项结算等。 (6)项目部的自行验证或监理人员的验证,均应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7)对进场物资中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货物,应拒收入库内,并做好标识,以防止误用。

(8)在露天存放的大宗物资,应根据场布图堆放,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有序。并案规定标识。

(9)进场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专库存放,专人负责保管,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悬挂危险警示牌。

(10)项目部要加强对作业班组的检查监督,合理使用原材料,并及时整理回收剩余物资,做到工完料清。 本工程拟采用用电设备如下:

施工机械用电一览表

14

序号 4 5 6 7 8 9 12 13 14 15 机械或 设备名称 轻型井点设备 旋挖桩机 两轴搅拌桩机 注浆机 混凝土喷射机 塔吊(QTZ—63) 两轴搅拌桩机配套设备 空气压缩机 电焊机 功率(kw) 2 37 100 1 5.5 37.5 20 5.5 24 数量 12 1 3 1 2 2 2 1 2 4 总功率(kw) 24 7.5 111 100 2 11 75 20 11 96 备注 潜水泵 7.5

1.4..6塔吊基础简介 1、塔吊基础专项方案

根据工程需要,在土方开挖前施工现场先安装2台QTZ63塔吊,其中一台布置在基坑内,具体位置见塔吊布置图。提供垂直运输使用。基础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全部用塔吊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施工前进行塔吊基础的施工和做好塔吊的进场安装调试的准备工作。 2、塔吊基础施工流程:

①塔基土方开挖 ②垫层施工 ③砖胎模施工 ④塔基砖胎模周边回填 ⑤塔基施工 ⑥塔吊焊接基础节安装 ⑦塔基混凝土施工 ⑧塔吊安装塔吊塔基回填 ⑨地下室垫层 ⑩地下室底板

1.5本基坑工程的难点和重点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还应着重做好一下几个方面:

15

1、选择良好的土方施工班组,在下沙当地挑选信誉好、作业优的施工队伍。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流程,形成流水施工作业。

3、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按挖土顺序控制好各层土的开挖深度、开挖范围,并根据基坑监测情况,及时掌握周边建筑、土体沉降、边坡位移等情况。

4、安排专人负责场内道路的修整,排除基坑内的明水,安排电工做好夜间施工的照明。安排专人指挥场内道路交通。

1.6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6.1钢筋混凝土护坡施工工艺 1.素喷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坑围护冠梁上部土方开挖采用放坡素喷围护,深度85公分,坡度1:1。分层开挖,为保护坡面不受扰动,即时进行边坡素喷围护。 2.工艺流程

1)修整边坡,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2)喷射第一层砼。3)挂网4)喷射第二层砼5)设置坡顶排水系统1.2素喷范围 坡面至-1.95m支撑梁范围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放坡系数1:1。素喷范围沿基坑四周,喷射高度为0.85米。 3.工艺要求

面层采用C20喷射混凝土,素喷厚度为60,配双向钢筋网片ф

16

6.5@250*250。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分二层施工。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度为30-50mm完成后,绑扎钢筋网片,然后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钢筋网片钢筋的搭接长度为300mm,横向加强连接筋的搭接采用焊接。 4.施工要点

①¢6.5@250×250钢筋网片,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并与加强筋焊接牢固,端部应与加强筋互相焊接牢固。每步钢筋网片均应与上步搭接,给下步留茬,两步的钢筋网片接头应上下错开焊接,横向压筋交叉与锚杆焊接在一起。

②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表面平整,喷完后按规范进行养护。

③本工程上部素喷范围内,土方开挖分段进行,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对稳定性不好部位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④喷射混凝土的枪头距坡面宜再0.8m~1.5m的范围内,喷射方向应垂直指向喷射面,并从底部向上部喷射。 5.施工注意事项

①素喷施工期间,不得在基坑顶面堆载,以免施工期间边坡坍塌,施工完成后,支护区应避免重车沿基坑边行驶,堆载控制在15KN/㎡。 ②素喷支护应分层施工,分层深度满足修整后的裸露边坡在完成支护时间内(及时设置喷射作业)保持自立稳定。

17

③钢丝网片可焊接或绑扎,网格允许误差±10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如为焊接则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④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连续7日养护至达到砼设计强度。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施工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水泥、砂等具有质保单报告。

②配制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配比正确配制,砂应过筛后方可使用,防止大块材料堵塞压力泵。

③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对基坑周边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应进行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④在施工中如局部地表水补给丰富,可在坑壁设置排水孔引出,不宜强堵。

⑤喷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小于5min,终凝时间不小于10min。 ⑥严格按照设计说明施工。 7.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决定采用机械钻孔,且机械钻孔具有成孔速度快等优点。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机械钻进成孔、正反循环清孔,现场制作、安放钢筋笼,水下砼灌注成桩。 1、测量定位

用经纬仪测放桩位,桩位中心插一钢筋,四周各打一根控制桩来 控制桩位中心,用砂浆固定控制桩,并经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2、埋设护筒

18

护筒采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1.5m,内径为D(桩径)+20cm,护筒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校核桩位中心后,在护筒四周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埋设深度一般为1.2~1.5m。 3、机械成孔

护筒埋设好后,桩机就位,使钻头中心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并及时加片石,粘土泥浆护壁,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底以下3~4m后,才可加快钻孔速度。钻孔时应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并定时补浆,直至设计深度。每钻进1~2m时检查一次钻杆的垂直度,如发生斜孔、塌孔或护筒周围冒浆时,应停机。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粘土中钻进时,采用原土造浆。

在较厚的砂层中钻进时,采用膨润土制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粘土造浆,为使泥浆有较好的技术性能,适当掺加碳酸钠等分散剂,其掺量为加水量0.5%左右。

桩基工程中常遇到问题、原因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终孔时以桩长控制为标准进行验证。钻孔过程中,为防止跑架,应随时校核钻杆是否对中桩位中心,发生偏差应立即纠正。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终孔验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4、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骨架现场制作,在一次清孔完毕后,起钻、吊车吊放钢筋骨架。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砼保护层厚度为50mm),

19

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小于4处,顶端应设置吊环,钢筋骨架在井口分段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10d,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大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同一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规格、等级、间距等安放必须准确。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图纸设计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要求。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mm)

项 次 1 2 3 4 5 6 项 目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倾斜度 钢筋笼安装深度 长度 允 许 偏 差 ±10 ±20 ±10 ±0.5% ±100 ±100

钢筋笼在运输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不得强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可用小型吊运机具或起重机吊装就位。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可分节制作和安装,且在每节主筋内侧每隔4m设一道井字Ф20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

钢筋笼安装完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该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水下砼。

20

5、安放导管

导管采用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制作,直径Ф250,导管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时最大压力的1.3倍。导管吊放时应居中且垂直,下口距孔底0.3~0.5米,最下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4米。导管接头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6、清孔

本工程采用正反循环工艺清孔,反循环采用气举法清孔,防止二 28

次清孔因沉淤过厚而难以清理,以及保证钢筋笼下放顺利;二次清孔在导管下放后,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粘度≤28s,含砂率≤8%,孔底沉渣厚度≤200mm。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和高度。清孔完毕后,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灌注砼。 7、水下砼灌注施工

水下砼灌注是成桩过程的关键工艺,施工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做好准备工作和技术措施后,才能开始灌注。本工程采用自拌砼,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用砼运输车或人力斗车运至现场,导管水

21

下砼灌注。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砼充盈系数大于1.1,水泥用量不少于400kg/M3,含砂率为40%~45%,并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为<40mm,采用二级配,砼初凝时间一般宜低于3~4小时。

采用同标号砼隔水塞隔水。料斗砼灌注量应计算准确,保证导管埋入砼中不小于1.5m。 8、泥浆渣土处理措施

成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时排放至储浆池,再抽进全封闭泥浆车运至弃置点,产生的淤泥渣土及时成堆,然后由渣土车运至弃置点。 9、成品保护

(1)已完成的桩,不允许车辆或钻机从邻近经过,以免造成断桩或桩位偏移情况。

(2)桩芯砼浇筑完成,在砼终凝后,应及时进行浸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1.6.2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本工程混凝土排桩外设一道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被动区的水泥搅拌桩应先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施工准备:

22

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及打印设备,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2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喷浆至设计深度→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桩位放线,埋设护筒 桩机定位冲击成孔 孔深测定、清孔制作钢筋笼泥浆循环泥浆处理 安放钢筋笼 下导管二次清孔、测定沉渣 预拌混凝土制作试块安放隔水塞、灌注混凝土 成桩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3

3.施工控制

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将搅拌桩位置用白粉定位,移动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桩位误差不得大于 5cm,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长和桩径不得小于设计值。 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水泥搅拌配合比:水泥搅拌桩的固化剂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55Kg/m),水泥浆水灰比0.45~0.50。 严格控制喷浆压力和转速及提升、下降的速度,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从而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不少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4.质量检验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在每根检测桩桩径四分之一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孔取芯抽检数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两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1.2Mp 。钻芯取样后的孔洞用水泥砂浆封闭。

24

采用静载荷试验分别检测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单桩承载力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二,并不少于两处;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为桩总数的千分之一,且不少于一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50Kp。

外观鉴定: 桩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现象;搅拌均匀,凝体无松散;群桩桩顶齐,间距均匀

1.6.3混凝土支撑梁、压顶梁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混凝土支撑梁较少,只在看台基础加深部分存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本工程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在施工开挖到压顶梁低即开始施工。具体工艺参见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的结构部分内容。本工程中为了提早进行开挖,混凝土搀用一定的混凝土早强剂。 1.6.4支撑桩施工

1、根据基坑围护施工图,支撑桩分2种,新打支撑桩29根,利用工程桩5根,新打支撑桩700/800进入强风化层1.5米,具体位置祥见“基护-03”。

2、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立柱:钢立柱1为420*420,4只∠110*110*10角铁用8㎜厚钢板焊接,8㎜厚连接钢板@500㎜,立柱桩锚入工程桩内3.0米; 钢立柱2为490*490,4只∠125*125*12角铁用8㎜厚钢板焊接,8㎜厚连接钢板@500㎜,立柱桩锚入工程桩内2.0米。

3、钢立柱加工:为了防止焊接过程中发生受热变形,采用先点焊后满焊的顺序,焊接时必须保证焊缝长度及高度。

25

4、施工工艺流程: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机钻孔→测量孔深、终孔→放下钢筋笼→放下钢立柱→下导管、清孔→测量沉渣→浇灌混凝土。 5、施工要点:

(1)钢格构柱与支撑桩钢筋笼通过焊接连接。

(2)每只钢格构柱下放之前,除检查焊接质量外,均应进行复核,防止错放,为便于加工、验收和吊装施工,项目部编制钢格构柱与支撑桩相关参数一览表,施工中严格按照执行。 (3)认真计算吊筋长度,严格控制桩顶安装标高。

6、支撑桩在底板钢筋绑扎以前应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分别人工剔除至设计标高(底板或承台标高以上100㎜);钢格构柱内的混凝土需要人工凿除干净(此时钢格构柱已经受力,禁止为凿除混凝土而割断格构柱的缀板),在承台或底板的中部每根角钢上加焊5㎜厚止水钢板,见“基护-11”。 1.6.5注意事项:

(1)凿除的支撑梁砼块不得大于200㎜,当支撑梁下部有墙柱插筋时,砼块不得大于100㎜,同时要在支撑梁下部搭设搭设简易钢管赶紧支架,铺设适量的模板(竹板),避免砼块直接落下损伤底板。 (2)支撑梁拆除过程中,监测单位要加强对基坑周边变形的监测,增加检测次数,检测的结果及时报送相关单位,若发现沉降、位移超过设计要求时,必须立即停止拆除工作,会同有关单位现场查看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6

(3)支撑梁凿除应该注意保证安全,不得垂直交叉施工。支撑梁凿除应该支设支模架,确保施工安全。

1.7基坑工程监测

本工程基坑监测工作将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监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周围环境特点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得到建设、设计及监理方的认可。

一、本工程虽然挖深不大,但土质情况较差,因此需要着重做好基坑监测工作为确保基坑、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及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顺利进行,基坑开挖前应对周边管线进行调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缺陷及沉降、倾斜作全面调查及记录。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获取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信息,以求掌握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作出安全预报,实行信息化施工,及时调整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及坑后土体变位,应作基坑原位监测。本工程施工时选择有资质的且具有较强实力及有同类工程监测经验的监测单位负责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等监测。 二、根据本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基坑监测项目主要为周围环境监测,详见后附的基坑监测布置图:

(1)测斜孔:现场共设11只,CX2孔深均为18m,CX5孔深均为24m,其余孔深均为17m。,以观测开挖过程中土体深层位移的变化情况; (2)地下水位监测点:共设3点,埋深均为9m,以监测水位的变化情况;

27

(3)水平及沉降观测点:坡顶、周边路面坡顶、周边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以观测地面及管线的沉降位移情况。

1.8基坑支护应急措施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底板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8.1监测内容

土钉围护的施工监测应包括如下内容: (1)围护体的位移及沉降; (2)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3)基坑渗漏和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

(4)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1.8.2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2)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间距不宜大于30m。

(3)地表开裂,宜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必要时可拍照留存。 监测点的设置详见附图。

28

1.8.3监测次数及方法

(1)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次数一次为宜,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2)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可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3)位移观测用Et-02 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

1.8.4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 1.8.5报警值

根据设计规定,报警值如下:

(1) 1-1 剖面坡顶水平累计位移40mm,连续3 日位移速率大于3mm/d,并且有发展趋势。

(2)其余剖面坡顶水平位移累计60mm,连续3 日位移速率3mm/d,并且有发展趋势。

(3)地面沉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当位移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或建筑物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流砂、涌土、隆起、陷落等)时,应立即报警,确定可能采用的应急措施,排除险情。 1.8.6应急措施

29

1. 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土钉墙施工

阶段进行24h 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墙体水平位移,土钉墙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3)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4)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5)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2. 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1.8.7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1)坑外卸荷,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2)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30

3)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4)必要时可采取增加或加长水平土钉的措施,可酌情在松动的围护体内设置竖向土钉(注浆)。 1.8.8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1)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2)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

1.8.9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1)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2)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1.8.10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1)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2)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1.9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9.1向管理要工期

为了保证本工程按进度计划竣工,并交付建设单位投入使用,进度计

31

划要编排紧凑,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与土建队伍精心施工、相互配合,早日使本工程按期竣工。因此,我们特采取以下措施: 1.具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是一支现代化施工队伍的重要条件,它是本工程工期缩短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 (1)公司上下必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工程项目部。同时,按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在项目部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施工队伍,管理机构配备齐全,专业分工明确。

(2)施工期间每三天一次召开工程项目部内部协调会,就施工中的有关生产、技术、质量、安全及材料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每次协调会形成纪要,下次协调会检查落实情况,以确保不影响进度。 (3)每周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各有关专业施工队伍参加的工程协调会议。主要协调土建、消防、水电安装、弱电等专业工程在工期、质量、人员穿插等施工配合。

(4)协调同外界有较大影响的横向关系,为工程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大的干扰。当出现设计变更或工程量增减时,项目部应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协作配合要求,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5)立足工程全局,按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对工程的实施进度进行监督,分析可能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因素,做到有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使工程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

(6)及时妥善处理和监督工程中遇到的突发性事件,避免影响本工程正常进度。

32

(7)施工总进度目标是从总的方面对工程建设提出的工期要求。在施工当中,则是通过对最基础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着手实行进度控制的,并以此来保证各单位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因而需要将总进度目标进行一系列的从总体到细部,由高层次到基础层次的层层分解,一直分解到在施工现场可以直接调度控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工序的施工为止。

1.9.2确定项目部一级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1)劳动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以确保工程进度的前提,必须分阶段制定计划,按计划配足,并合理配置和使用,做到稍有富余,但又要避免窝工等浪费;按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各工种搭接,工期切实做到周密安排。

(2)执行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www.fdcew.com,编制周进度计划和周工程量报表,并认真执行按期完成。

(3)对各类生产班组进行计划进度、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交底工作,并认真做好各种台帐。

(4)劳动力优化结合,在结构施工中安排好梁板结构施工等关键工作,对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分部分项工程安排好加班人业。 (5)做好各分部分项的检查、评定和验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公司工程及监理单位参加工程的各种隐检。 1.9.3操作班组一级管理:

(1)项目施工员在以施工进度进度表为依据的基础上,按每个分项工程,分部位分析计算工程量和定额用工程量,将进度分解到每个操

33

作班组,确保每个部位的分项按时完成。

(2)本工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具体形式根据工种、进度等协商确定),实行层层承包、职责分明,责任到组,部位到人。 (3)由公司在现场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大竞赛及质量评比活动,以推动进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9.4加强专业班组的协调施工

任何一个工程优质快速竣工,都离不开各工种的合理搭接与协调。

(1)主动协调解决施工中的生产、技术、材料、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2)充分发挥每周协调会的作用,每次会议提出的协调内容,形成纪要,下次协调会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总结。

(3)安装施工前,根据总体的网络进度计划,编制各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图,以更好地指挥彼此间协调施工。

(4)图纸会审中,由设计院各工种牵头,明确所负责的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并详细绘出图纸,相互审批签字。施工中要相互监督,以避免事后改装。

(5)施工中,经常性协商解决施工中的各工种问题,包括与土建公司的技术交流

1.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0.1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4

(1)对照路局《安全文明工地》的验收标准和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明确场容场貌,料具管理,环境控制、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人,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实行每日检查、考核制度、并将文明工地验收情况与考核工资挂钩。

(2)树立宣传、警示标语、定期更换板报。搞好室内外及食堂卫生,铲除院内杂草,消灭鼠、蝇,保持室内整洁。现场做到材料堆码整齐,标识齐全,工完料净。 1.10.2人身安全保证措施:

(1)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不准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品、工具及测试设备。 (2)现场施工人员严禁穿高、中跟鞋、以防扭伤。

(3)严格执行作业标准、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不简化作业过程。电气化区段严格执行铁道部《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有关规定。

(4)作业时禁止使用手机。

(5)严禁作业人员跳车、钻车、扒车和由车底下、车钩上传递工具材料。

(6)施工过程中,劳务工必须在职工带领或监控下进行施工,严禁劳务工单独作业。

(7)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工程机械在施工时,应取得电务、通信等部门对电缆埋设位置的确认,并现场配合,方准施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要严格执行道路安全规则。

35

(8)在站内其它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500m,临线来车时,其它站线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列车进路不明时必须下道避车。

(9)分组人工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三根轨枕,操作人员不得伸出轨枕边缘。多组捣固机械同时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3m,行走应保持同步。

(10)使用撬棍翻动钢轨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操作,其它人员应远离撬棍和钢轨翻动方向,禁止用手翻动钢轨。原则上只许一人操作,如必须二人操作时,应指定一人指挥,统一动作,撬动方向不准正对本人,非操作人员应远离操作人员和钢轨翻动方向。 (11)挖土上方必须设置专职观测人员,监视开挖面变化,挖土人员必须带安全帽;机械挖土应设置专人指挥机械操作,严禁超挖,防止坍塌伤人。

(12)电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上岗操作。严禁带电作业,作业中不得少于2人。现场用电作业必须由电工完成,严禁他人私拉乱接等作业。 (13)电器使用安全。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严禁非专业人员处理电气故障。移动各类电器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带负荷拔电器插销,严禁在电器设备上搭放其它物品,手持手动电器设备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

(14)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它用,并应定期检查、检验。

36

(15)在电气化区段作业时,严禁登上车顶进行作业,人员及携带物品距离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不得少于2m。雨天作业必须离开接触网支柱、接地线等设备;更换钢轨、夹板及道岔主要部件时,应设好临时回流电线。高边车卸料必须在停电的条件下,方可进行。 (16)动力线路与照明线路必须分开假设。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相线及零线。

(17)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室内高度应不低于2.4米,室外高度应不低于3米。易燃、易爆场所应有防爆灯具。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必须做保护接零。电线要采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线,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 1.10.3环境保护措施

(1)教育职工、民工要树立良好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做有损环境的事情,养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习惯。

(2)施工中的弃土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做到不影响河岸排洪,不污染河流。

1.11春季雨季保证措施

雨季施工期对整个施工影响较大,合理制定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对此,我们首先对现场工人休息室、库存房、办公室、机具棚等做全面检查和维修,做好防漏工作,然后对以下几项做重点安排:

1、本工程施工期间与气象局加强联系,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37

2、施工过程中,根据所掌握的气象资料,砼应尽量避开大雨施工。雨天施工时,应配足遮雨物资,并及时将新浇注的砼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雨水冲刷而出现砼泛砂现象。

3、本工程现场设置环行硬化路面,路面高出其它地面10厘米,保证运输畅通。

4、要求砼搅拌站在雨后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及时调整砼施工配合比,确保水灰比准确,从而保证砼的施工质量。 5、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完善现场排水系统,疏通管道及沟渠。在施工中加强现场的排水管沟管理和保护,定人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6、雨季施工做好结构层的防漏及排水措施,以确保室内装饰不受影响。

7、组织义务抢险队,遇到紧急突发的事情及时进行处理。 8、雨季施工中重点做好防雷设施,利用塔吊避雷针及结构钢筋作避雷针,并派电工每天对避雷电阻进行测试。

9、大雨时室外施工必须停止,雨后必须组织机电、安全人员对施工用电、安全防护等各种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无安全隐患或方可继续施工。

10、作好电器设备的防雨工作,露天电器、配电箱必须有防雨措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工作正常。

11、定期对漏电保护器等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失效的设施。

38

12、上人跑道须设防滑条,雨后必须对上人跑道及操作平台等进行检查,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立即抢修。

13、现场硬化的地面按照正确方向找坡,避免因坡度影响现场的排水效果。同时预备抽水设备,保证一旦发生紧急的水情均能有效的排除。

14、做好现场排水系统,将地面及场内雨水有组织及时排入指定排放口。在塔吊基础四周、道路两侧及建筑四周设排水沟。地下构筑物入口、窗洞、电梯井口等处设挡水设施,保证水流通畅,雨后不陷、不滑、不存水。

15、在槽、坑、沟等地面以下部分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备水泵及时排除积水。将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砼硬化处理,以保证现场干净、整洁。

16、在暴风雨期间,着重做好脚手架联结不牢,滑移等安全检查工作。

17、现场临时尽量少备用灰料,如必须备用,则须做好如下防潮工作:下铺木板和两层彩条布,要求石灰袋下部离开地面的架空高度不小于500mm,石灰堆上铺一道彩条布,雨季增加一道。 18、加强施工物资的储存和保管,防止物品淋雨浸水而变质,在库房四周设排水沟且要疏通。

19、做好物资的储备,雨季到来之前,材料、物资要有一定储存,减少雨季运输量、水泥库、仓库要加强管理,以防淋湿雨水硬化或变质。宿舍、食堂、屋面应作全面检查。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9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