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计算说明书

更新时间:2024-05-11 15: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第1部分 方案设计说明书

1 概述 1.1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5)《给水排水标准图集》1、2、3 (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7)国家规定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 1.2 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是根据有关部门批准,在吉林省长春市拟新建一栋20层的北海饭店,本建筑为钢砼框架结构(一、二级耐火等级),底层为地下室,层高为4.2米,一至三层为多功能层,层高为4.2米;四层以上为客房,层高为3.6米,设备层设在十一层与十二层之间,层高3.6米。在拟建酒店南侧的城市道路旁,有一市政给水干管可做为该建筑物的水源;其管径为DN300,常年可提供的资用水头为26米水柱。与楼距离40米。城市排水管道在拟建大酒店外侧,其管径为DN400,管顶埋深为3米,与楼距离14米。

本建筑物所有给水排水均按高层建筑给排水要求进行设计。需要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热水系统几个部分,现对以上需要设计的系统进行分析定案。 2 设计方案说明 2.1 给水系统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本次设计均按高层建筑给排水要求设计。 2.1.1 给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由引入管,贮水池,水泵,小区给水管,水表节点,室内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等组成。给水管采用塑料管。 2.1.2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3)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4)塑料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

1

)

据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

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2)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3)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

(4)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5)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管材,如采用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连接的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地面宜有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 2.1.3 贮水池

加压泵站的贮水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压泵站的贮水池有效容积,其生活用水的调节量应按流入量和供出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确定。

(2) 贮水池过大宜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 2.1.4 竖向分区

内部给水系统应该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材料、性能、维护管理条件、建筑层数和室外管网水压等合理确定。

1、给水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给水方式包括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泵的给水方式,设水箱水泵的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等等。

本建筑为20层高层建筑,如果采用市政给水管网(26米)直接供水不能满足用水压力,本设计排除使用市政管网向整个建筑物供水,故考虑水泵加压供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和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 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 MPa的规定,结合本建筑物的高度(78米)确定本建筑采用竖向分区供水。因此本建筑拟采用分区加压供水,当高层建筑竖向分压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采取何种加压方式,从而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由于当建筑物的高度很大时,如果给水只采用一个区供水,则下层的给水压力过大,会产生水锤,由于压力波动会使管道产生震动和噪音,甚至会引起管道松动漏水,损坏水嘴、阀门等配件,缩短其使用年限,且不经济容易浪费。

为了消除或减小上述弊端,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其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

竖向分区的高度一般以给水系统中最低卫生洁具处最大静水压力值为依据。关于这个压力

2

)

值,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规定,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洁具零件水压性能、维修管理条件,综合高层建筑层数合理安排。住宅、旅馆、医院一般为300~350kpa,办公楼一般为350~450 kpa。本建筑高度为78米,需竖向分区。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可先计算一二层供水压力,根据提供的室外管网压力,比较是否可由外网直接供给,再确定分区。

根据资料市政给水常年资用水头为26米,压力偏小,为了保证供水安全,减少长期投资和系统维护费用,故在计算时可适量放大一级管径以减小压力,使外网压力可以直接供给一二两层,具体计算见计算书。

故本次设计拟将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一区是1-2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二区3-11层,三区12-20层,均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

2、给水系统的用水量确定 本工程为宾馆,最高日用水定额:

旅客250~400 L/(人·d),取400 L/(人·d); 员工用水定额80~100L/(人·d),取100L/(人·d); 小时变化系数 2.8~2.3,取Kz=2.5; 使用时间为24h全天供水;

餐饮业用水定额40~60L/(人·次),取50 L/(人·次);

一二三层为多功能层,四层(标准层)以上是客房,标准层每层客房共有18套,每个客房2个床位,共有17层,故共有612个床位,员工350人;

(1)洗衣机房用水:45L/kg干衣,每客房每天8~10kg干衣计算,取10kg;时变化系数为Kh=1.5,供水时间为8h,客房数18x17=306.

洗衣机房每天的用水量:q2=45×10×306=137700L/d=137.7m3/d

(2)空调机冷却补给水按2%计,100 m3/天,时变化系数为2.0,供水时间24h。 空调机的每天用水量:q3=100×2%=2m3=2000L

(3)餐厅:中餐人数为200人,西餐人数为80人,生活用水量标准为40~60L/人·日,取50L/人·日,时变化系数为Kh=1.5,供水时间为10h,每日就餐次数为3次。 餐厅用水量为q5=(200+80)×50×3=42000L/d=42 m3/d 本建筑分三区:

一区(1~2层)由外网供水,设定工作人员有130人;

二区(3~11层)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有324个床位,设定工作人员每层11人共99人; 三区(12~20层)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有324个床位,设定工作人员每层11人共99人。 最高日用水量 Qd=mqd

=612×400 + 350×100 + 10×45×18×17+ 2%×100 + 280×50

3

)

=582200 L/d=582.2 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Qh=Kh·Qp=Kh·Qd /T

= 77.07 m3/h

式中:

Qh—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单位m3/h; Kh—时变化系数;

Q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单位m3/d; T—每日使用时间,单位h; Qp—平均小时用水量,单位m3/d;

2.1.5

贮水池容积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生活贮水池和消防贮水池分开设置。

本设计二区和三区供水均采用变频泵加压供水方式,因市政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从管网抽水,故要设计贮水池储存生活用水。

V=(Qb-Qj)?Tb+Vf+VsV——贮水池有效容积(m3);

Qb——水泵的出水量(m3/h)

Qj——外部供水能力(m3/h); Tb——水泵运行时间(h);

Vf——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用水量之和(m3); Vs——生产事故备用水量(m3);

为了用户安全供水要求,生活调节水量可以不小于建筑日用水量的20﹪~25﹪计,本设计取25﹪,则生活调节水量

(Qb-Qj)Tb=Qd×25%=5% x582.2 m3/d = 145.55 m3

其尺寸为长×宽×高为8 m×5 m× 4 m,有效水深为3.8米,有效容积为152 m3。 2.1.6 水泵的扬程及泵的选型

Hb=H1+H2+H4

式中:

Hb—水泵扬程(mH2O);

H1—扬水高度(m),即贮水池最低水位至最不利配水点处的几何高差; H4—最不利配水点要求的流出水头(m);

H2—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至最不利配水点处的总水头损失(m)。 1、 二区水泵的选型

4

)

建筑总高度78m,考虑地下室高度及室内外标高差,粗计二区的水泵扬程H=51m,流量为三区最大时流量Q=14.03L/s

据此选得水泵为IS100-65-250A型单级离心泵(H=60---70、Q=24.1-26L/s)。 2、 三区调速泵扬程计算

Hb=H1+H2+H4

=708.17 + 35.44 + 50 = 793.61Kpa =79.36m

根据扬程79.36m,和流量Q = 205.7 m3/d =17.14 m3/h

据此选得水泵为IS100-65-250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H=80---87、Q=16.7-27.8L/s)。 2.1.6

给水系统一区、二区和三区的系统草图

三区给水系统图

5

)

二区给水系统图

一区给水系统图

2.2 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按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不同可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目前,在我国10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应用于消防要求高、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100米以上的高层由于火灾隐患多,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火灾扑救难度大,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00米以下的建筑主要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

本设计的建筑是20层的高层,高度超过50米, 根据规范建筑高度不超过80米的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道送水仍然可以加强室

6

)

内的管网供水能力,协助救火。故本设计选用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本建筑为一类建筑,则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不应小于18m3。 2.2.1 设计原则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6规定,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各层均应设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2)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

(3)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 (4)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0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 (5)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

(6)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

(7)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

(8)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

(9)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 根据以上原则选择设计方案 方案一:设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

宜在室外管网一天之内有一定时间能保证消防水量、水压时(或是由生活泵向水箱补水)采用。由水箱贮存10min的消防水量,灭火时又水箱供水。

方案二:设水泵、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

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时采用。水箱由生活泵补水,贮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火灾发生时先由水箱供水灭火。消防水泵启动后由消防水泵供水灭火。

经比较本设计采用第二种方案。 2.2.2 设计参数

室内消防用水量:40L/s 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30L/s

7

)

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30L/s

消防水箱水量为火灾前10min的水量18m3

贮水池内的消防水量按火灾延续2h的水量和1h的自动喷洒用水量之和设计。 2.2.3 室内消火栓的设计

由于本建筑高度超过50m未超过80m,采用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其优点是系统简单;直接通过消防水泵上层送水灭火。

每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屋顶水箱间内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整个室内消火栓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直径采用65m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为1.1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2m。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6.5条“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栓前设减压装置。本建筑中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在本建筑物顶层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不小于18m3,材质为镀锌钢板,安装高度满足最高处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静水压7m水柱的要求。系统设消火栓给水加压泵2台(其中1台备用),消防泵型号选用IS125-100-315A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消火栓供水流量40L/s,本建筑发生火灾时能保证同时供应2股水柱,并能保证任何部位发生火灾时,同层都有每股流量不小于5L/s、充实水柱不小于12m的两股水柱同时达到。火灾初期10min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水箱供应。火灾10min后的消防用水量由地下室消防泵供应。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25m,为了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在每层设置4个消火栓,当相邻一个消火栓受到火灾威胁而不能使用时,该栓和不能使用的消火栓协同仍能保护任何部位。

2.2.4 室外消火栓的设计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水源、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和室外消火栓组成。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本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需设置3个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消火栓均采用地下式,统一型号均为IS125-100-315A型水泵。

1、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要求 (1)布置要点

室外消火栓沿消防道路均匀布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道路交叉口;沿道路一侧布置建筑物的,消火栓宜布置在有建筑物的道路一侧,以避免其他消防车在通过时碾破水带。

8

)

(2)消火栓设置点与建筑物、到路边的距离

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以防止建筑物上部物体坠落伤害操作人员;有困难时,底层建筑物是外地上消火栓距建筑外墙距离可减少到1.5m。

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大于40m,以保证水带科扑救的有效范围。 距路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m,便消防车直接从事外消火栓取水。 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明显的标志。 2.2.5 消防水箱

消防水箱对扑救初期火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物一定的高度位置,采用重力流向管网供水,经常保持消防给水管网中有一定的压力。重要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高层建筑,宜设置两个水箱(并联),以备检修或清时仍能保证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消防水箱设置在低层和多层建筑的最高部位;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水箱高度保证建筑物最不利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小于0.07MPa。高层建筑的消防水箱的消防贮水量,一类建筑(除住宅)不应小于18m3,二类建筑(除住宅)和一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12m3,二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6m3。

消防水箱的安装高度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要求,且应储存10min的室内消防用水量,以供扑救初期火灾之用。

Vf=0.6×Qx=0.6×(40+19.2)=35.52m3 尺寸为5m×4m×2m,有效容积为36 m3 2.2.6 水泵接合器的选择与确定

1、 室内水泵接合器确定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取15L/S。故水泵接合器的数量n=40/15=3个。

2、 室外水泵结合器确定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取15L/S。故水泵接合器的数量n=30/15=2个。

本设计消火栓给水系统一共设5个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宜采用地上式。 水泵接合器的型号,基本参数及基本尺寸:

型号规格:SQ150 形式:地上式 公称直径:150mm 公称压力:1.6Mpa

进水口形式为内扣式,其口径为80×80(mm)从本工程南侧市政道路上的DN300mm自来水管上接两根DN150mm给水引入管,进入用地红线后与本工程室外环状给水管相连接,形成双向供水。

9

)

2.2.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同消火栓系统一样采用不分区,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规范中的要求选择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本建筑采用湿式报警阀,闭式下垂式装饰型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68℃、K=80)和闭式直立式带保护网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68℃、K=80),因为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环境为4℃~70℃, 玻璃球喷头具有外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每个喷头的保护面积不超过12.5m2。喷头采用正方形布置形式。喷头的水平间距为3.2~3.6m,不大于4.0m。个别喷头受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其间距会适当增减,但距墙不小于0.6m,不大于1.8 m。粗略计算总共有2300多个喷头,根据规范每800个喷头设置一组报警阀组,本次设计设4组报警阀,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其它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mm试水阀。喷淋管采用镀锌钢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L/s,共设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喷洒泵型号为选IL125-100-315型离心清水泵2台,1用1备。其参数为:Q=33.3-66.7L/s,扬程Hp=120-133m。火灾初期10min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水箱供应。火灾10min后的消防用水量由湿式报警阀延时器后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消防水泵供应。 2.2.8 灭火器的配置

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为了有效地扑灭初期的火灾,在所有的公共部位、消防器材室、变配电间等地方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的干粉灭火器。 2.3 排水系统 2.3.1 排水系统的选择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有合流制和分流制,根据本设计的具体情况,排水系统采用采用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两种污水合流制排放,并设专用通气立管和结合通气立管,地下室水泵房和消防排水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集纳,最后由潜污泵抽升至室外检查井。 2.3.2 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潜污泵等。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水采用管道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 2.3.3 排水系统的确定

根据建筑性质及规范要求,本次设计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放,一二楼裙房单独排放,3-20层设专用通气立管。

2.3.4 检查口、清扫口、和检查井的设置

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知在生活排水管道上,应按下列规定设置检查口和清扫口。

10

)

铸铁排水立管上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m,塑料排水立管宜每六层设置一个检查口,本酒店排水立管每隔一层设置一检查口个。但在建筑物最低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二层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置检查口,当立管水平拐弯或有乙字管时,在该层立管拐弯处和乙字管的上部应设检查口。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清扫口。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在水流偏转角大于45o的排水横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排水横管上设清扫口,宜将清扫口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且与地面相平。排水横管起点的清扫口与其端部相垂直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0.15m。

排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堵头与墙面应有不小于0.4m的距离。 注:可利用带清扫口弯头配件代替清扫口。

在管径小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与管道同径;管径等于或大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应采用100mm直径清扫口。

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上设置的清扫口与管道同质。

排水横管连接清扫口的连接管管件应与清扫口同径,并采用450斜三通和450弯头或由2个450弯头组合的管件。

排水管上设置检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立管上设置检查口,应在地(楼)面以上1.0m,并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埋地横管上设置检查口时,检查口应设在砖砌的井内。 地下室立管上设置检查口时,检查口应设置在立管底部之上。

立管上检查口检查盖应面向便于检查清扫的方位;横干管上的检查口应垂直向上。 检查井的内径应根据所连接的管道管径、数量和埋设深度确定。井深小于或等于1.0m时,井内径可小于0.7m;井深大于1.0m时,其内径不宜小于0.7m。注:井深系指盖板顶面至井底的深度,方形检查井的内径指内边长。

每个卫生间、盥洗间均应设置1个DN50mm规格的地漏,地漏的位置要求地面坡度坡向地漏,地漏箅子面应底于该处地面5~10mm,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2.4. 建筑热水系统 2.4.1 热水的供应系统选择

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方式,分为三个分区,一、二、三区的水加热器放在地下室。进水来自各分区的冷水给水系统专管供给,热水供应系统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本设计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是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建筑的热水系统。

11

)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点是: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高,热水成本较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本设计热水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采用立管循环系统,以蒸汽为热媒,采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每日供应热水时间为24h。 2.4.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热媒系统、热水供水系统、附件三部分组成。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输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自动排气阀、管道伸缩器、阀门、止回阀等。 2.4.3 热水系统定额

本次设计热源为室外引进的0.2Mp的蒸汽管。

按要求取每日供应热水时间24h,取计算用的热水温度为70℃,冷水温度为10℃;冷水温度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定长春市6~10℃;

用水定额: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热水用水定额表,取60℃的热水用水定额为:

宾馆客房150L/(床·d),员工50 L/(人·d);餐厅顾客280人,热水用水定额为20L/(人·次)每日用餐3次,洗衣机房用水定额为20L/(千克·d),每客房每天8千克干衣。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根据用水情况和冷、热温差计算 2.4.4 方案确定

与给水系统相同,解决低层管道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用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分区范围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各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供应。冷、热水系统分区一致,可使系统内冷、热水压力平衡,便于调节冷、热水混合龙头的出水温度,也便于管理。但因热水系统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由同区给水系统供应,水加热后,再经热水配水管送至各配水龙头,故热水在管道中的流程远于同区冷水龙头流出冷水所经历的流程长,所以尽管冷、热水分区范围相同,混合龙头处冷、热水压力仍有差异,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管道的阻力,减小热水管道的阻力,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

热水系统设置如下:共分三区,即1-2层为一区;3-11层为二区,12-20层为三区。三个区的热交换设备集中设在地下室;三个区均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一区由市政管网抽水经地下室水加热器加热供水;二区和三区由地下贮水池池抽水经水加热器加热供水。各区供水干管均采用下行上给式布置,充分利用各层的设备层或吊顶,以减少建筑空间的占用。热水循环系统采用等流量管路布置;同时为保证系统运行正常,各区都设置循环泵。 2.4.5 主要设备

1、 半容积式加热器

12

)

根据换热盘管的贮水容积和加热面积,一区选择TBF-L-Q-2型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二区选择TBF-W-Q-10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三区选择TBF-W-Q-15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具体计算过程见设计计算书加热器计算。

2、 循环泵

根据以上数据分别对循环水泵进行选型,均选用BG25-8型管道泵(Qb=2.5m3/h,Hb=8mH2O,N=0.25KW,转速为2800r/min,效率为n=30%),具体计算过程间设计计算书循环泵计算。

3 管道及设备安装 3.1 给水管道设备安装要求

1)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敷设,管材均采用给水塑料管,采用承插式接口,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横向管道在室内装修前在吊顶中,支管以0.2%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2)埋在地下的给水管道仍采用给水塑料管,采用承插式接口。

3)管道外壁离墙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 mm,离梁、柱及设备之间的距离为50 mm,立管外壁与墙、梁、柱净距不小于50 mm,支管外壁与墙、梁、柱净距为20~25mm。

4)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 m和0.15 m,交叉给水管在排水管上面。给水管与热水管道平行时,给水管设在热水管下面100 mm。

5)城市管网断水时,屋顶水箱供水至各层用水点,三层设有电动阀(管道井中),平时电动阀关闭,当城市管网停水时,开启电动阀,向低区供水。生活泵设于地下室。所有水泵出水管均设缓闭止回阀,除消防泵外其它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吸水管和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接头。在立管和横管上应设阀门,当d ≤ 50 mm,采用截止阀,当d > 50 mm,采用闸阀。

6)管道穿越墙壁时,需预留孔洞,孔洞尺寸采用d+50 mm ~ d+100 mm,管道穿过楼板时应预埋套管,且高出地面10 ~ 20 mm。引入管穿地下室外墙设套管。

7)水泵基础应高出地面0.2 m,采用自动启动。

8) 贮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在贮水池上部设人孔,生活水泵吸水管在消防水位面上设小孔,保证消防贮水量不被动用。 3.2 消防管道设备安装要求 3.2.1 消火栓系统

1)消防栓给水管道的安装与生活给水管道基本相同。 2)管材采用热浸镀锌钢管,采用丝扣接口。

3)消火栓立管管径125 mm,环管管径为150 mm,消火栓口径为65 mm,水枪喷口直径为19 mm,水龙带为麻织,直径为65 mm,长度为25 m。

4)屋顶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

5)为了使每层消火栓出水流量接近设计值,在栓口净压超过0.5 MPa的消火栓前设置减压孔

13

)

板。

6)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 m。 3.2.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管道均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

2) 吊架和支架的位置以不妨喷头喷水为原则,吊架距喷头的距离应大于0.3 m,距末端喷头的距离小于0.70 m。

3) 报警阀应设在距地面0.8~1.5 m范围,并且管理方便。水力警铃宜装在报警阀附近,连接管道采用镀锌钢管,长度不超过6 m时,管径应为15 mm,大于6 m时,管径为20 mm,而管道总长度不应超过20 m。

4) 供水干管在便于维修的地方设分隔阀门,阀门布置应保证某段供水管检修或发生事故时,关闭报警阀数量不超过3个。阀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

5) 装置喷头的场所,应注意防止腐蚀气体的侵蚀,不受外力的撞击,要定期清除喷头上的尘土。

6) 一般在喷头之间的每段配水支管上至少应装一个吊架,吊架的间距应不大于3.6 m。 7) 喷头喷水时,为防止管道产生大幅度的晃动,在配水支管、配水干管与配水支管上应再附加防晃支架。

3.3 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要求

1) 排水管在垂直方向转弯处,用两个45°弯头连接,管材采用排水塑料管。

2) 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至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3 m,并与给水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 m。

3) 当排水管在中间层竖向拐弯时,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排水横管相连接时排水支管与横管连接点至立管底部水平距离L不得小于1.5 m;排水竖支管与立管拐弯处的垂直距离h2不得小于0.6 m。

4) 结合通气管当采用H管时可隔层设置,H管与通气立管的连接点应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0.15 m。生活污水立管与生活废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且采用H管可错层分别与生活污水立管间隔连接,但最低生活污水横支管连接点以下应装设结合通气管。

5) 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 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污水横支管、横干管、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 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 m。

6) 立管宜每2层设一个检查口。在水流转角小于135的横干管上应设检查口或清扫口。 7) 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张度不小于500mm的防火套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张度不小于300mm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张度不宜小于200mm;防火套管、阻火圈

? 14

)

等的耐火极限不宜小于管道贯穿部位的建筑构建的耐火极限。

8) 集水井、化粪池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化粪池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m。 3.4 热水管道设备安装要求

1) 热水及热媒管道布置时,充分利用管道井、管廊、设备层及吊顶等暗装,以保证建筑内的美观要求。

2) 管道穿越楼板、地面、墙壁时需设套管。如地面有积水时,套管应高出地面50 ~ 100 mm,水平套管与装饰后墙面齐平。

3) 热水管道全部用铜管。 4) 为满足运行调节和检修要求,

热水管道在下列地点应设阀门:(a) 配水或回水环状管网的分干管;(b) 配水和回水立管;(c) 在客房卫生间,从立管接出的支管上;(d) 配水点大于等于5个的支管上;(e) 水加热器、热水贮水器、循环水泵、自动温度调节器、自动排气阀和其它需要考虑检修的设备的进出水口管道上。

5)在热水干管和回水管上,设置自动排气阀。

6) 蒸汽管、凝结水管敷设在地沟内,用石棉硅藻土作保温材料。立管不保温,锅炉加热器至管网的配水横干管及回水管须保温,保温层厚度不小于30 mm。横干管坡度为0.003,并在末端设泄水阀门和排水装置。

7) 热水立管于水平干管相连时,立管上应加弯管。

8) 热水管网在下列管道上设止回阀:(a) 循环管网的回水总管上;(b) 冷、热水混合器的冷、热水进水管上;(c) 闭式热水系统的冷水进水管上。

9) 热水系统供应的最低点应设泄水装置。

15

)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1 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表3.1.10宾馆客房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250~400L,员工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80~100L,小时变化系数为2.5~2.0。剧本建筑物性质和室内卫生设备完善程度,选用旅客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qd1=400L/(床.d),员工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qd2=100L/(人.d),由于客源相对稳定,取用小时变化系数为2.0。

酒店床位数为612床,员工数为350人,中餐厅用餐人数200人,西餐厅用餐人数80人。 本次设计给水分为三个区,1-2层为一区;3-11层为二区;12-20层为三区,以下为分区计算过程。

1.1 给水用水量计算 1.1.1 一区最高日用水量:

(1)洗衣机房用水:45L/kg干衣,每客房每天8~10kg干衣计算,取10kg;时变化系数为Kh=1.5,供水时间为8h,客房数18x17=306.

洗衣机房每天的用水量:q2=45×10×306=137700L/d=137.7 m3/d 洗衣机房的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 Qd×Kh/T=151.2×1.5/8=28.35 m3/h

(2)空调机冷却补给水按2%计,100 m3/天,时变化系数为2.0,供水时间24h。 空调机的每天用水量:q3=100×2%=2m3=2000L

空调机的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Qh= Qd×Kh/T=2.0×2.0/24=0.17 m3/h

(3)餐厅:中餐人数为200人,西餐人数为80人,生活用水量标准为40~60L/人·日,取50L/人·日,时变化系数为Kh=1.5,供水时间为10h,每日就餐次数为3次。 餐厅用水量为q5=(200+80)×50×3=42000L/d=42 m3/d 餐厅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Qd×Kh/T=42×1.5/10=6.3 m3/h

(4)一区工作人员为130人,工作人员用水量定额取100L/人.日,用水时变化系数为Kh=2.0,供水时间为24h。

工作人员最高日用水量:Qd=130×100=13000L/d=13 m3/d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 Qd×Kh/T=13×2.0/24=1.08 m3/h

(5)一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h=28.35+0.17+6.3+1.08=35.9 m3/h 1.1.2 二区最高日用水量:

二区床位数为324,旅客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400L/床.日,工作人员为99人,工作人员用水量定额取100L/人·日;用水时变化系数为Kh=2.0,供水时间为24h。

二区最高日用水量:Qd2=324×400+100×99=168300L/d=168.83m3/d,

16

)

二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Qh2= Qd2×Kh/T=168.3×2.0/24=14.03m3/h 1.1.3 三区最高日用水量:

三区床位数为324,旅客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400L/床·日。工作人员为99人,工作人员用水量定额取100L/人·日;用水时变化系数为Kh=2.0,供水时间为24h。

三区的最高日用水量:Qd1=324×400+100×99=168300 L/d=168.83m3/d, 三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Qh1= Qd1×Kh/T=168.83×2.0/24=14.03m3/h 表1.1 用水量计算表

序号 1 2 3 4 5 名 称 客 房 工作人员 洗衣房 餐厅 空调补给水 合计 用水单 位数 612 350 3360 280 用水定额 400 L/(床·d) 100L/(人·d) 45L/kg 50L/人.日 Qmax (L/d) 352000 35000 13700 42000 2000 582200 时变化系数(Kh) 2.0 2.0 1.5 1.5 2.0 Qmax (m3/h) 39.33 2.92 28.35 6.3 0.17 77.07 供水时 间(h) 24 24 8 10 24 1.1.4 最高日用水量 Qd =582200 L/d=582.2 m3/d

1.1.5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h = 77.07 m3/h

1.1.6 设计秒流量

qg = 0.2

式中

?Ng

qg——计算管网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本工程为酒店,所以? 取2.5

故qg = 0.5

Ng

1.2 地下室内贮水池容积

本次设计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因市政给水管网部允许水泵直接从管网抽水,故需在地下室设贮水池.

本次设计给水分为三个区,一区为1-2层,采用室外管网供水;二区为3-11层,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三区为12-20层,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其容积取建筑物最高用水量的25%计:

则 v = 25% x 582.2 m3/d = 145.55 m3

其尺寸为长 x 宽 x高 为8m x 5m x 4m,有效水深为3.8米,有效容积为152 m3.

17

)

1.2.1 室内一、二层冷水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为达到外网压力本设计中一区给水管经均放大一号,以减小损失。 采用给水塑料管,一区给水系统示意图如下

一区给水计算表 表1

卫生洁具数量 管段 管长 洗脸盆 N 0-1 1-2 2-3 3-4 4-5 5-6 7-8 8-9 9-10 10-6 6-11 11-g L 0.65 0.65 1.10 0.90 0.90 1.10 1.10 0.90 0.90 0.50 3.00 17.70 0.5 0.1 1 1 1 1 1 1 坐便器 0.5 0.1 1 2 3 1 2 3 6 13 小便器 0.5 0.1 1 2 3 3 3 3 3 6 盥洗 槽水0.7 0.15 Ng 0.5 1.0 1.5 2.0 2.5 3.0 0.5 1.0 1.5 2.0 5.0 10.0 q(L/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10 0.20 0.30 0.40 1.00 1.58 DN 20 25 25 32 32 32 20 25 25 32 40 50 v(m/s) 0.26 0.30 0.45 0.39 0.49 0.59 0.26 0.30 0.45 0.39 0.60 0.57 i 0.060 0.055 0.113 0.067 0.099 0.137 0.060 0.055 0.113 0.067 0.106 0.072 h=i*L 0.04 0.04 0.12 0.06 0.09 0.15 0.07 0.05 0.10 0.03 0.32 1.27 当量 总数 设计秒 流量 水力 坡度 水头 损失 管径 流速 18

)

g-f ∑h 10.08 1 13 6 4 12.8 1.79 50 0.66 0.120 1.21 3.55 计算设计秒流量值大于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故设计秒流量取较小值,延时自闭冲洗阀当量取0.5,计算设计秒流量后加1.1L/s,以下同

表2

卫生洁具数量 管段 管长 洗脸盆 N 1-2 2-3 3-4 5-6 6-7 7-8 8-4 4-f f-e e-h ∑h L 0.85 2.00 3.00 0.85 0.85 0.85 2.50 18.30 31.50 10.00 0.5 0.1 1 2 2 1 2 3 4 6 7 19 坐便器 0.5 0.1 13 41 小便器 0.5 0.1 6 32 洗涤盆 0.7 0.14 4 53 当量 总数 Ng 0.5 1.0 1.0 0.5 1.0 1.5 2.0 3.0 15.8 54.4 设计秒 流量 q(L/s) 0.10 0.20 0.20 0.10 0.20 0.30 0.40 0.60 1.99 3.69 管径 流速 水力 坡度 i 0.060 0.055 0.055 0.060 0.055 0.113 0.067 0.137 0.072 0.055 水头 损失 h=i*L 0.05 0.11 0.17 0.05 0.05 0.10 0.17 2.51 2.27 0.55 6.01 DN 20 25 25 20 25 25 32 32 70 80 v(m/s) 0.26 0.30 0.30 0.26 0.30 0.45 0.39 0.59 0.65 0.63 表3

卫生洁具数量 管段 管长 洗脸盆 N 2-3 3-4 4-5 L 0.80 1.00 1.00 0.5 0.1 坐便器 0.5 0.1 1 2 小便器 0.5 0.1 洗涤盆 0.7 0.15 1 1 1 当量 总数 Ng 0.7 1.2 1.7 设计秒 流量 q(L/s) 0.15 0.25 0.35 管径 流速 水力 坡度 i 水头 损失 h=i*L DN 20 25 25 v(m/s) 0.39 0.123 0.10 0.41 0.065 0.07 0.52 0.132 0.13 19

)

5-6 6-7 7-10 8-9 9-10 10-11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11 11-d d-e ∑h 1.00 1.00 0.80 8.80 0.80 3.00 0.90 0.90 0.90 12.50 0.80 1.00 1.00 1.00 1.00 1.00 0.80 1.60 23.80 1 2 2 1 2 3 4 4 4 4 4 4 4 4 6 12 3 4 5 5 1 2 3 4 5 6 11 28 26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8 2.2 2.7 3.2 0.5 1.0 4.2 0.5 1.0 1.5 2.0 2.7 3.2 3.7 4.2 4.7 5.2 5.7 9.9 38.6 0.45 0.55 0.65 0.10 0.20 0.85 0.10 0.20 0.30 0.40 0.55 0.65 0.75 0.85 0.95 1.05 1.15 1.57 3.11 32 32 32 20 25 40 20 25 25 32 32 32 40 40 40 40 50 50 70 0.45 0.087 0.09 0.53 0.102 0.10 0.62 0.154 0.12 0.26 0.060 0.53 0.30 0.055 0.04 0.51 0.085 0.26 0.26 0.060 0.05 0.30 0.055 0.05 0.45 0.113 0.10 0.39 0.067 0.84 0.53 0.102 0.08 0.62 0.154 0.15 0.48 0.065 0.07 0.51 0.085 0.09 0.59 0.098 0.10 0.63 0.101 0.10 0.41 0.043 0.03 0.53 0.056 0.09 0.91 0.131 3.12 3.19 表4

卫生洁具数量 管段 管长 洗脸盆 N 3-4 4-5 5-6 6-7 L 13.80 0.65 0.65 0.65 0.5 0.1 坐便器 0.5 0.1 小便器 0.5 0.1 1 2 3 洗涤盆 0.7 0.15 1 1 1 1 当量 总数 Ng 0.7 1.2 1.7 2.2 设计秒 流量 q(L/s) 0.10 0.25 0.35 0.45 管径 流速 水力 坡度 i 水头 损失 h=i*L 0.83 0.04 0.09 0.06 DN 20 25 25 32 v(m/s) 0.26 0.060 0.41 0.065 0.52 0.132 0.45 0.087 20

)

7-8 8-9 9-10 10-11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1 11-33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24-25 25-33 26-27 27-29 28-29 29-30 30-31 31-32 32-33 33-c c-d ∑h 0.65 0.65 0.65 3.90 0.83 0.96 1.00 1.00 1.00 1.00 0.70 3.00 0.79 1.00 1.00 1.00 1.00 1.00 4.60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1.50 0.80 1 2 2 2 2 2 2 2 2 6 1 2 3 4 5 5 5 17 4 5 6 7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20 2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6 2.7 3.2 3.7 4.2 0.5 1.0 1.5 2.0 2.5 3.0 3.5 7.7 0.5 1.0 1.5 2.0 2.5 3.0 3.5 0.7 1.2 1.7 2.2 2.7 3.2 3.7 14.9 28.7 0.55 0.65 0.75 0.85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1.39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15 0.25 0.35 0.45 0.55 0.65 0.75 1.93 2.68 32 32 40 40 20 25 25 32 32 32 40 50 20 25 25 32 32 32 40 20 25 25 32 32 32 40 70 70 0.53 0.102 0.62 0.154 0.48 0.065 0.53 0.081 0.26 0.060 0.30 0.055 0.45 0.113 0.39 0.067 0.49 0.099 0.59 0.137 0.42 0.056 0.59 0.072 0.26 0.060 0.30 0.055 0.45 0.113 0.39 0.067 0.49 0.099 0.59 0.137 0.42 0.056 0.39 0.123 0.41 0.065 0.52 0.132 0.45 0.087 0.53 0.102 0.62 0.154 0.48 0.065 0.52 0.049 0.52 0.049 0.07 0.10 0.04 0.32 0.05 0.05 0.11 0.07 0.10 0.14 0.04 0.22 0.05 0.06 0.11 0.07 0.10 0.14 0.26 0.08 0.04 0.09 0.06 0.07 0.10 0.04 0.07 0.04 3.67 21

)

表5

卫生洁具数量 管段 管长 洗脸N 4-5 5-6 6-7 8-9 9-10 10-11 11-7 7-12 13-14 14-15 15-16 16-12 12-17 17-a a-b b-c ∑h L 0.55 0.55 5.80 0.80 1.00 1.00 1.30 1.20 0.80 1.00 1.00 0.80 3.00 20.80 1.20 22.50 0.5 0.1 1 1 1 1 1 1 1 1 1 4 4 4 4 坐便器 0.5 0.1 1 2 3 3 1 2 3 12 12 12 12 小便器 0.5 0.1 1 2 3 3 6 6 6 6 盥洗槽 (水0.7 0.15 4 Ng 0.5 1.0 1.5 0.5 1.0 1.5 2.0 3.5 0.5 1.0 1.5 2.0 11.0 11.0 11.0 13.8 q(L/s) 0.10 0.20 0.30 0.10 0.20 0.30 0.40 0.70 0.10 0.20 0.30 0.40 1.66 1.66 1.66 1.86 DN 20 25 25 20 25 25 32 40 20 25 25 32 50 50 50 50 v(m/s) 0.26 0.30 0.45 0.26 0.30 0.45 0.39 0.42 0.26 0.30 0.45 0.39 0.62 0.62 0.73 0.79 i 0.060 0.055 0.113 0.060 0.055 0.113 0.067 0.056 0.060 0.055 0.113 0.067 0.083 0.083 0.097 0.097 h=i*L 0.03 0.03 0.66 0.05 0.06 0.11 0.09 0.07 0.05 0.06 0.11 0.05 0.25 1.73 0.12 2.18 5.63 当量总数 设计秒 流量 管径 水力 坡度 水头 损失 流速 一区管网室内所需压力: H=H1+H2+H3+H4

H1=5-(-2.71)+0.8=8.51mH2O=85.1KPa(其中0.8为大便器距室内地坪的安装高度) 室内外高差为1米,冻土层深度为1.71米。

H2=1.3×∑hy=1.3×(0.355+0.601+0.319+0.367+0.563)=1.3×2.205=2.867mH2O=28.67Kpa H4=20KPa(即最不利点水龙头的最低工作压力)

选用LXL-150N型螺翼式水表,其最大流量Qmax=300m3/h,性能系数为Kb=3002/10=9000,则水表的水头损失=qg2/Kb=(16.34×3.6)2/9000=0.38KPa

22

)

满足正常用水时<24.5KPa的要求,即H3=0.38 KPa. 则室内所需的压力:

H=H1+H2+H3+H4=85.1+28.67+20+0.38=130.15=13.15 mH2O 室外管网水压为26米,能够提供一、二层水压,不再进行调整计算。 1.1.2 二区给水计算 1.1.3 三区给水系统计算

1.1.4 水泵扬程计算 (1)二区调速泵扬程计算

水泵与室外给水管网间接连接 则水泵扬程计算公式为Hb=H1+H2+H4

式中 H1 —— 引入管至最不利配水点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KP;

H2 —— 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至最不利配水点计算管路得总水头损失,KP;

H4 —— 最不利配水点的流出水头,KP. H1=10+3×9+0.8 + 5.6 = 44.2m =442 Kpa H2=36.17 Kpa

H4=50 Kpa (小便器最低工作压力) Hb=H1+H2+H4

=386 + 36.17 + 50 = 502.17 Kpa = 37.217 m3/d (2)、水泵选型

根据扬程50.217m,和流量Q = 168.83m3/d = 14.03m3/h

据此选得水泵为IS100-65-250A型单级离心泵(H=60---70、Q=24.1-26L/s). (3)、三区调速泵扬程计算

H1=372.17+3×11+0.8=33.6m = 708.17Kpa H2=35.44 Kpa

H4=50 Kpa (小便器最低工作压力) Hb=H1+H2+H4

=708.17 + 35.44 + 50 = 793.61Kpa =79.36m (4)、水泵选型

根据扬程79.36m,和流量Q = 205.7 m3/d =17.14 m3/h

据此选得水泵为IS100-65-250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H=80---87、Q=16.7-27.8L/s) 2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计算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本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经查规范知: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5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

23

)

1)标准层消火栓的布置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要求,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2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消火栓保护半径:

R?C?Ld?h

式中 R——消火栓保护半径,m;

C——水带绽开时的弯曲折减系数,一般取0.8~0.9,本设计取C=0.8;Ld——水带长度,Ld=25m;

h——水枪充实水柱倾斜45?时的水平投影距离,对一般建筑(层高为

3~3.5m)由于两楼板间的限制,一般取h=3.0m;对工业厂房和层高达于3.5m的民用建筑应按h=H·Sin45计算。

则: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应为:R=C·Ld+h=0.8×25+3=23m

2)4~20层为标准层消火栓采用单排布置,其间距为: S

b-------为消火栓的最大保护宽度,应为一个房间的长度加走廊的宽度 m。 据此应在标准层的每层走道上布置 2个消火栓才能满足要求。另外,消防电梯的前室也须设消火栓与高层建筑相连的裙房,消火栓布置按《低规》执行,但也不应大于50m 一层设5个消火栓,二层设5个消火栓,三层设5个消火栓。

3)消火栓、水带规格的确定

按高层建筑消火栓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的规定,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配备的水带长度不应大于25m,取25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并且应选同一型号规格的消火栓。

4)水枪喷嘴处所需压力

查表,水枪喷口直径选19mm,水枪系数&值为0.0097;充实水柱Hm要求不小于10m,选Hm=12m,水枪实验系数af值为1.21. 水枪喷嘴处所需水压

Hq=af×Hm/(1-?×af×Hm)=1.21×12/(1-0.0097×1.21×12) =16.9mH2O=169KPa 5)水枪喷嘴的出流量

喷口直径19mm的水枪水流特性系数B为1.577.

qxh=BHq =1.577?16.9 =5.2L/s>5.0L/s

6)水带阻力

? 24

)

19mm水枪配65mm水带,衬胶水带阻力较小,室内消火栓水带多为衬胶的。本酒店亦选衬胶水带。查表知65mm水带阻力系数Az值为0.00172。水带阻力损失 hd=Az×Ld×qxh2=0.00172×25×5.22=1.163mH2O=11.63KPa 7)消火栓口所需的水压

Hxh=Hq+hd+Hk=16.9+1.163+2=20.06m=200.6 KPa 8)校核

设置的消防高位水箱最低水位为:H=73+0.1=73.1m H2O 最不利消火栓口高程:H=7+1.1=71.1m H2O 两者之差为2m

消火栓最不利工作压力为10m,所以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设增压设施。

为保证供水安全,决定在顶层采用气压罐,其与设在地下水泵房增压泵相比可减少稳压泵扬程。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罐其调节水量为5个喷头30s的用水量,即:

气压水罐的设计调节水容积:Vs?5?30?10气压水罐的总容积:V??3?0.15m3

?0.15Vs?1.05??0.53m3 1??1?0.75 气压罐低压:P1=23.69-2=201.69m H2O 气压罐高压:P2=20.59+10=30.59m H2O

选用气压罐型号SQL800×0.6,最低压力P=0.1MPa,气压罐容积0.52MPa,配套水泵型号25LGW3-10×4,电机功率1.5KW, 吸水管管径DN80mm出水口管径DN100mm,排水管径DN25mm,气压罐重量240Kg,泵机组重量385Kg。外形尺寸:L×B×H=2474×992×2100 9)水力计算

根据规范,该建筑物的室内消防流量为40L/s,故应考虑八股水柱同时作用。按照最不利点消防竖管和消火栓的流量分配要求,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5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最不利消防竖管为X1,出水枪数为3支,相邻消防竖管即X2,出水枪数为3支,次不利消防竖管为X3,出水枪数为2支。

Hxh0=Hq+hd+Hk=20.06mH2O=200.6 KPa

Hxh1=Hxh0+△H(0和1点消火栓的间距)+h(0—1管段的水头损失)=20.06+3.0+0.024=23.30 1点的水枪射流量:

qxh1=BHq1 =5.2 L/s

Hxhl= q2xh1/B+ Az×Ld×qxh12 +2 = 5.22 /1.577 + 0.00172 × 25 ×5.22

25

)

qxh1=

Hxh1?223.30?2==5.61 L/s 11?ALd?0.00172?25B1.577Hxh2=Hxh1+△H(1和2点消火栓的间距)+h(1—2管段的水头损失) = 23.30+3.0+0.128=26.43m=264.30 KPa 2点的水枪射流量: qxh2=BHq2

Hxh2= q2xh2/B+ Az×Ld×qxh22 +2 qxh2=

Hxh2?226.43?2==6.0 L/s 11?ALd?0.00172?25B1.577进行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力计算时,消火栓给水管道中的流速一般以1.4—1.8m/s为宜,不允许大于2.5m/s,按图以枝状管路计算, 消防计算示意图如下:

消防给水系统简图

消防立管和干管的水力计算成果见表

26

)

计算管段 0--1 1---2 2---3 3---4 设计秒流量q(L/s) 管长L(m) DN(mm) V(m/s) 5.2 5.2+5.61=10.81 10.81+6.0=16.81 40 3.0 3.0 66.0 49.2 100 100 100 150 0.6 1.48 1.95 2.36 1000i 0.0804 0.0427 0.0773 0.0719 i*L(m) 0.241 0.128 7.518 3.540 ∑hy=11.430m=114.30KPa 管路总水头损失为Hw=114.30×1.1=125.71KPa 消火栓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应为:

Hx=H1+Hxh+Hw=(3×19+10+1.1)+ (-1.2×10)+ 200.6+125.71=1090.3KPa=101.93m 选用IS125-100-315A型水泵,其参数为:Q=26.53-53.1L/s、H=28.5-114m、n=2900r/min,轴功率为81.30KW,效率为73%,气蚀余量45,配电机型号为315S-2,电动机功率110KW。水泵基础:L×B×H=530×800×845mm

10)消火栓减压孔板的计算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6.5条“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当大于0.8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栓前设减压装置”。通常所设的减压装置是减压孔板。设置孔板,一是安装方便,二是便于调整。孔板的大小可通过计算得到。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0.50 mpa时,可在消防栓口处加设不锈钢减压孔板可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消除消火栓栓口处的剩于水头.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计算如下:

(1)20层消火栓口压力H=0.2006Mpa,流量q=5.2L/s;

(2) 19层消火栓口压力H=20层的H+ 层高3.6m+19层至20层的消火栓的水头损失,19层至20层的消火栓的水头损失为0.138×1.1,所以

H=20.06+3.0+0.138×1.1=23.512m=0.23Mpa;以此类推则有下表:

动楼层 -1 1 2 3 4 5 6 水压∑h/m 4.07 4.41 4.75 5.01 5.26 5.53 5.78 H0/m 81.16 78.16 73.82 70.56 67.31 64.04 60.79 H′/m 44.56 42.91 40.53 38.74 36.95 35.16 33.37 孔径/mm 16 16 16 16 16 17 17 (Mpa) 0.98 0.94 0.91 0.88 0.84 0.81 0.78 27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75 0.72 0.68 0.65 0.58 0.55 0.51 0.48 0.45 0.41 0.38 0.35 0.30 0.26 6.03 6.28 6.53 6.80 7.05 7.56 7.81 8.07 8.33 8.61 8.83 9.26 9.34 9.60 57.54 54.29 51.04 50.77 47.52 37.01 36.86 33.50 30.24 26.96 23.74 20.31 17.23 13.97 31.59 29.81 28.02 27.87 26.09 20.32 20.24 18.39 16.60 14.80 13.03 11.15 9.46 7.67 17 17 18 18 18 19 19 各层消火栓处剩余水头 H0=Hb?(Hz??h?Hxh) 换算成剩余水头 H??H0?1 2V式中 H?——修正后的剩余水头,mH2O; V——水流通过减压孔板后实际流速,m/s;

Q5.2?103?4V???1.35m/s

3.1423.14?0.072D4 Ho——设计剩余水头,mH2O。

H??11)水泵接合器

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10-15L/s计算,取15L/s,本建筑室内消防设计水量为40L/s,故设置3套水泵接合器,型号为:SQB150

12)消防水箱

消防水箱贮水量按存贮10min的室内消防水量计算 Vf=0.6Qx=0.6×(40+19.2)=35.52m3 尺寸为5m×4m×2m,有效容积为36 m3

H0Ho?1??1?0.55Ho V21.352 28

)

13)消防贮水池的设计

消防贮水池应按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来计算,本建筑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3h,即Vf1=40×3×3600/1000=432m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用水量为30 L/s,火灾延续时间Tx = 1 h。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贮备水量为:Vf2=30×1×3600/1000=108m3

则消防贮备水量为

Vf=Vf1+Vf2=432 + 108 = 540m3

消防水量超过500m3,所以消防贮水池分为2格,每格270m3,每格尺寸为11m×5m×5m,有效水深为4800m,有效容积为264m3。 3 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的计算

4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4.1 室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4.1.1 排水方式的选择:

根据环保要求,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该建筑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4.1.2 排水系统

根据就近排除原则,一、二层单独排放,不设专用通气立管,采用自动补偿器;由于该建筑高度及每根污水立管所承担的排水量较小,为使排水管道中气压波动尽量平稳,防止管道水封破坏,标准层管道设专用通气管。 4.1.3 排水系统水力计算

1、横支管的水力计算 排水设计秒流量按公式:

qu?0.12?Np?qmax

式中 qu----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Np---计算管段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

qmax-----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

由于本工程为酒店,a取2.0

本酒店的排水设计秒流量按上式计算

即 qu?0.24Np?qmax

排水系统计算示意图如下:

29

)

1)污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各层横支管水力计算表

管段 坐便器 0-1 1-2 2-3 4-5 5-6 6-3 3-7 8-9 9-10 10-7 4.5 1.5 1 2 3 3 1 2 3 卫生器具数量 小便器 0.3 0.1 1 2 3 3 拖布盆 1 0.33 Np 0.3 0.6 0.9 4.5 9.0 13.5 14.4 4.5 9.0 13.5 0.23 0.29 0.33 2.01 2.22 2.38 2.41 2.01 2.22 2.38 排水当量总数 设计秒流量

管径 50 5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坡度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30

)

7-11 12-13 14-13 13-15 16-15 17-15 15-18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24-25 25-26 27-28 28-29 29-30 30-31 31-32 32-33 33-26 34-35 35-36 36-37 37-38 38-39 39-40 40-26 41-42 43-42 44-45 45-46 46-47 47-48 48-49 49-50 6 1 2 2 1 2 4 1 2 3 4 5 6 6 1 2 3 4 5 6 6 1 1 1 2 3 3 1 2 3 4 5 6 7 7 1 2 3 3 3 3 1 1 27.9 4.5 9.0 9.0 4.5 9.0 18.0 0.3 0.6 0.9 1.2 1.5 1.8 2.1 4.5 9.0 13.5 18.0 22.5 27.0 30.1 4.5 9.0 13.5 18.0 22.5 27.0 28.0 4.5 4.5 0.3 0.6 0.9 5.3 9.9 14.3 2.77 2.01 2.22 2.22 2.01 2.22 2.52 0.23 0.29 0.33 0.36 0.39 0.42 0.45 2.01 2.22 2.38 2.52 2.64 2.75 2.82 2.01 2.22 2.38 2.52 2.64 2.75 2.77 2.01 2.01 0.23 0.29 0.33 2.05 2.26 2.41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0 50 50 100 100 100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0.026 31

)

51-52 52-53 53-54 54-50 1 2 3 4 4.5 9.0 13.5 18.0 2.01 2.22 2.38 2.52 100 100 100 100 0.026 0.026 0.026 0.026 排水立管计算 管段 坐便器 4.5 1.5 卫生器具数量 小便器 0.3 0.1 拖布盆 1 0.33 Np 污水立管 1 0-11 6 12 3 6 27.9 55.8 污水立管 2 12-18 4 80 18.0 360.0 污水立管 3 19-40 12 22 7 14 2 3 58.1 106.2 3.33 3.97 100 100 0.026 0.026 2.52 6.13 100 100 0.026 0.026 2.77 3.29 100 100 0.026 0.026 排水当量总数 设计秒流量 管径 坡度 污水立管 3.4.5.6.7.8.9.10.11.12.13.14 41-43 2 40 9.0 180.0 污水立管 15 44-54 7 13 3 6 32.4 69.3 2.87 3.50 100 100 0.026 0.026 2.22 4.72 100 100 0.026 0.026 3、通气管的计算

一、二层立管因有大便器,选用立管管径DN=100 mm,因设计秒流量小于DN100排水塑料管最大允许排水量5.4 L/s,所以不需要设专用通气管。3-20层为标准层均设专用通气管,专用通气管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两根立管连接,生活污水立管管径为DN=100mm,该建筑20层,层高为3.6m,通气立管超过50m,所以通气立管管径与生活污水立管的管径相同,为DN=100mm。 5 热水系统设计计算

本次设计热源为室外引进的0.2Mp的蒸汽管。

按要求取每日供应热水时间24h,取计算用的热水温度为70℃,冷水温度为10℃;冷水温度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定长春市6~10℃;

用水定额: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热水用水定额表,取60℃的热水用水定额为:

32

)

宾馆客房150L/(床·d),员工50 L/(人·d);餐厅顾客280人,热水用水定额为20L/(人·次)每日用餐3次,洗衣机房用水定额为20L/(千克·d),每客房每天8千克干衣。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根据用水情况和冷、热温差计算。

本设计热水分为三个区,1-2层为一区;3-11层为二区;12-20层为三区。 5.1 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Qh?Khmqrc(tr?tl)?r

86400式中 Qh——设计小时耗热量;

Kh——热水小时变化系数;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

qr——热水用水定额,L/(人·d)或L/(床·d)等;

℃) c——水的质量热容,C=4187J/(Kg·

tr——热水温度,tr=60℃; tl——冷水温度;t1=10℃ ?r——热水密度。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旅馆热水小时变化系数表。一区无床位,热水小时变化系数为Kh取6.84;二区按324个床位计,热水小时变化系数Kh取5.2;三区按324个床位计,小时变化系数Kh取5.01;员工用热水量相对较少,忽略不计 一区耗热量:

Qh1?Khmqrc(tr?tl)?r

86400 =6.84×(130×0.05+280×0.02)×4.187×(70-10)×992.2/86400

=4927106.448/86400 =57.030KW

二区耗热量:

Qh2?Khmqrc(tr?tl)?r

86400 =5.2×396×0.15×4.187×(70-10)×992.2/86400 =891.11KW 三区耗热量:

Qh3?Khmqrc(tr?tl)?r

86400 =5.01×440×0.15×4.187×(70-10)×992.2/86400 =953.94KW

33

)

5.2 热水量计算

各区计算如下:

设计小时热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qrh?Qh

1.163(tr?tl)?rtr——热水温度,tr=70℃; tl——冷水温度;t1=10℃

?r——热水密度。0.978kg/L(70℃)

则:

一区热水量计算为:

qrh1 =

57030

1.163(70?10)?0.978 =835.668L/h=0.23L/s

二区热水量计算:

qrh2 =

891110

1.163(70?10)?0.978 =13057.544 L/h=3.63L/s

三区热水量计算:

qrh3 =

953940

1.163(70?10)?0.978 =13978.200L/h=3.88L/s 5.3 热媒耗量计算

该建筑有市政供热管网,其工作压力(表压)P=250KPa,以蒸汽为热媒的水加热设备,查表知:在0.35MPa绝对压力下,蒸汽的汽化热rh=2152KJ/kg。

蒸汽耗量按下式计算:

G?1.15式中 G——蒸汽耗量,Kg/h;

3.6Qh

?h Qh——设计小时耗热量,W; 则蒸汽耗量:

G上 =3.6?1.15×57030/2152=109.71Kg/h G中= 3.6?1.15×891110/2152=1714.31Kg/h G下=3.6×1.15×953940/2152=1835.18 Kg/h

34

)

5.4 加热设备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卧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采用铜盘管,热媒压力P(表压)为250KPa。 ①加热器容积计算(用经验法计算) 按下式计算确定: V=60TQh(tr?tl)C

式中 V----贮水器的贮水容积,L;

T---加热时间(容积式水加热器以蒸汽或95℃以上的高温水为热媒时,T≥45min);

Qh----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W; tr——加热器出水水温,tr=70℃; tl——冷水水温,tl=7℃;

C——水的比热容,C=4187J/(Kg·℃); 则加热器容积:

V1=60×45×57030/(60×4187)=612.9L=0.7m3 V2=60×45×891110/(60×4187)=9577.25L=9.6m3 V3=60×45×953940/(60×4187)=10252.52L=10.3m3

②盘管加热面

拟采用半容积式加热器,蒸汽表压力为0.25Mp,相对应的绝对压力为0.25+0.1=0.35Mp,查表得:0.3 Mp相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为132.9℃,0.4 Mp相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为142.9℃,根据内差法算得0.35 Mp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为137.9℃。 盘管面积按下式计算:

F=CrQz/?k?tj 式中 F—水加热器的加热面积,m2;

Qz——制备热水所需的热量,可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w;

?——由于水垢和热媒分布不均匀影响传热效率的系数,一般采用0.6~0.8,本设

计取?=0.7;

k——传热系数,钢盘管取1047w/(m2·℃);

Cr---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损失系数,设计中可根据设备的功率和系数的大小及保温效果选择,一般取1.10-1.15,本设计取Cr=1.10

?tj——热媒和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度差(℃),按下式计算:

?tj?tmc?tmz2?tc?tz 2 35

)

式中 ?tj——计算温度差,℃;

tmc、tmz——热媒的初温和终温,℃; tc、 tc—— 被加热水的初温和终温,℃;

设蒸汽表压为0.25MPa,相对应的绝对压强为0.35MPa,其饱和温度为ts=137.9℃,热媒和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

?tj?则盘管加热面积:

F1=1.10?57030/(0.7?1047?97.9)=0.87 m2

F2=1.10?891110/(0.7?1047?97.9)=13.66 m2

tmc?tmz2?tc?tz70?10?137.9??97.9 ℃ 22F3=1.10×953940/(0.7×1047×97.9)=14.62m2

根据换热盘管的贮水容积和加热面积,一区选择TBF-L-Q-2型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二区选择TBF-W-Q-10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三区选择TBF-W-Q-15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5.5 膨胀管的设计计算

(1)膨胀管的最小管径可查表确定为DN50mm。 (2)膨胀管高出水箱的垂直高度按下式计算:

h?H(?l?1) ?r式中 h——膨胀管高出生活饮用高位水箱水面的垂直高度,m; H——水加热器底部至生活饮用高位水箱水面的高度,H上=35.1m; ?l——冷水的密度,?l=999.88Kg/ m3 ;

?r——热水的密度,?r=983.24Kg/ m3。

得 h上?H(?l999.88?1)?35.1?(?1)?0.59m ?r983.24 h中?H(5.6 热水配水管网的计算 一区热水计算简图:

?l999.88?1)?42.1?(?1)?0.71m ?r983.24一区热水计算简图

36

)

一区(聚丙烯热水管)

表1

管段 0-1 1-2 2-3 3-4 4-5 ∑h 7-8 8-9 10-11 11-9 9-12 13-14 14-15 15-16 16-12 12-5 5-26 ∑h 17-18 18-19 19-20 20-21 管长 1.5 1.0 5.0 11.60 2.1 0.83 2.85 0.83 2.50 5.00 0.90 0.90 0.90 0.75 6.80 6.50 2.60 0.43 2.10 5.00 卫生洁具洗脸盆 0.5(0.1) 1 2 2 4 4 1 2 1 2 4 1 2 3 4 8 12 1 2 3 3 0.5 1.0 1.0 2.0 2.0 0.5 1.0 0.5 1.0 2.0 0.5 1.0 1.5 2.0 4.0 6.0 0.5 1.0 1.5 1.5 0.10 0.20 0.20 0.40 0.40 0.10 0.20 0.10 0.20 0.40 0.10 0.20 0.30 0.40 0.80 1.20 0.10 0.20 0.30 0.30 15 20 20 25 25 15 20 15 20 25 15 20 25 25 32 40 15 20 25 25 0.73 0.72 0.72 0.85 0.85 0.73 0.72 0.73 0.72 0.85 0.73 0.72 0.64 0.85 0.92 1.08 0.73 0.72 0.64 0.64 当量总数 秒流量 管径 流速 水力坡度1000i 0.15 0.10 0.10 0.09 0.09 0.15 0.10 0.15 0.10 0.09 0.15 0.10 0.05 0.09 0.07 0.08 0.15 0.10 0.05 0.05 0.08 0.10 0.10 0.19 0.19 0.65 0.08 0.10 0.08 0.10 0.19 0.08 0.10 0.08 0.19 0.28 0.48 3.03 0.08 0.10 0.08 0.08 水头损失 37

)

22-23 23-24 24-25 25-21 21-6 6-26 26-27 ∑h 0.90 0.90 0.90 2.20 6.60 4.20 4.50 1 2 3 4 7 7 19 0.5 1.0 1.5 2.0 3.5 3.5 9.5 0.10 0.20 0.30 0.40 0.70 0.70 1.54 15 20 25 25 32 32 50 0.73 0.72 0.64 0.85 0.81 0.81 0.79 0.15 0.10 0.05 0.09 0.06 0.06 0.03 0.08 0.10 0.08 0.19 0.21 0.21 0.29 1.47 二区热水计算简图

三区热水计算简图:

热水配水管网的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30%计算, 一区配水管网计算管路总水头损失为: 14.7×1.3=19.11Kpa 水加热器出口至最不利点配水龙头的几何高差为:

5.0+0.8-(-1.5)=7.3mH2O=73KPa,考虑50KPa的流出水头,则一区热水配水管网所需压力为:H=19.11+73+50=142.11KPa,室外管网供水水压可以满足要求,无需加压。

二区配水管网计算管路总水头损失为: 42×1.3=54.6Kpa 三区区配水管网计算管路总水头损失为: 39.5×1.3=51.35Kpa 5.7 热水回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比温降为△t=△T/F,其中F为配水管网计算管路的管道展开面积,计算F时,立管均按无保温层考虑,干管均按25mm保温层厚度取值。 上区配水配水管网计算管路的管道展开面积 F=

?DL(D为管道的外径)

一区根据热水配水管网水里计算表有:

F1=3.14×(0.015×1.5+0.02×1+0.02×5+0.025×11.6+0.025×2.1+0.04×6.5)+3.14×

(0.5×0.015+1×0.02+0.5×0.015+1×0.02+2×0.025+0.5×0.015+1×0.02+1.5×0.025+2×0.025+4×0.032+6×0.04+4.5×0.05)

=0.071+0.062+0.314+0.912+0.165+0.024+.63+0.024+0.63+0.16+0.024+0.63+0.12+0.16+0.40+0.75+0.71

=1.52+4.83+1.89 =8.24m2

△ t1=△T/F1=(70-60)/(1.52+4.83+1.89)=1.21℃

然后从第27点开始,按公式△t65.22=tc-△t∑f依次计算出各节点的水温值

38

)

一区节点水温计算表

管段 节点 面积 比温降 节点水温 26-27 5-26 12-5 16-12 15-16 14-15 13-14 9-12 11-9 10-11 8-9 7-8 27 26 5 12 16 15 14 13 9 11 10 8 7 5 0.710 0.750 0.400 0.160 0.120 0.630 0.024 0.160 0.630 0.024 0.630 0.024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70 69.14 68.23 67.75 67.56 67.41 66.65 66.62 66.43 65.66 65.63 64.87 64.84 68.23 39

)

4-5 3-4 2-3 1-2 0-1 26-6 6-21 21-25 24-25 23-24 22-23 20-21 19-20 18-19 4 3 2 1 0 26 6 21 25 24 23 22 20 19 18 0.165 0.912 0.314 0.062 0.071 0.410 0.660 0.190 0.060 0.060 0.060 0.410 0.160 0.030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1.21 68.03 66.93 66.55 66.47 66.39 69.14 65.89 68.34 65.66 68.27 65.59 68.20 65.09 68.00 65.05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f7g.html

Top